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当前寺庙园林及其规划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前寺庙园林及其规划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化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不当
  寺庙园林的文化景观资源包括了寺庙园林的布局以及周边环境,内部各种建筑的样式、格局以及装饰小品,寺庙保留和珍藏的佛教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寺庙之中的雕塑与壁画以及悬挂于大殿之上的匾额和楹联等。目前大多数寺庙园林景区对于这类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往往采用简单化处理,开发力度、措施不当,主要表现在:寺庙建筑保护方法简单;不尊重原有寺庙园林格局,破坏了寺庙园林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没有注意到对寺庙园林周围环境的控制,如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等;商业化严重,宗教文化教育功能不足。
  二、园林空间规划不完善
  1、视觉景观的层次性欠缺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外来商业的冲击,寺庙附近或山下的生活区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建筑形式和选址未经过详细的规划和控制,对原有的寺庙文物建筑产生冲突;另一方面过多的生活人口需要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景区的视觉环境。
  2、游赏线路不明晰
  千篇一律的道路建设是游赏线路不明晰一个原因,此外人们对于旅游意境的认识不足,形成了“观光旅游”快速而点到为止的游览方式也是重要原因。一条道路通到景区中心,快速的索道交通将人们直接送往最佳观景点,这样虽然使人们很快就能达到一个目的地,但同时也丧失了原有的文化美学中所讲究的“名山访古”的韵味,当然也就不能体会到那种曲径通幽处的乐趣。游览道路缺少多样选择性,也会使主要路线上人数拥挤,主要景观点受到的环境压力变大,而次要景观则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不能更好的来烘托和丰富游览的主题。
  3、宗教、旅游活动场所缺乏
  由于游客量的增多,一些商业服务性建筑对寺庙园林空间的侵占,使寺庙园林里的活动场所显得很局促。一些名震海内外的寺庙园林,每年都要吸引数十万中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高峰期人流量已经突破了寺庙接待能力的上限,内外交通几近瘫痪,消防形势严峻。以致于寺庙很少开展大型宗教交流活动;并且作为旅游目的地,寺庙园林内缺乏足够的室外小型广场和绿化休闲用地。
  4、景观小品与设施不协调
  寺庙园林内除了寺庙建筑、佛教艺术、文化等文化景观资源外,寺内的小品及设施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往往在寺内的小品及设施进行设计、安置时,忽略了其重要性,出现分布不均、其造型、颜色、材料缺乏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寺庙园林环境气氛不协调。
  三、旅游项目单一、文化含量不足
  寺庙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宗教文化游览的旅游项目大多单一,寺庙园林游景区普遍仍停留在对宗教观光最基础、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缺少对高层次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相当多的景区只满足于建庙塑像,设置香炉和功德箱,,而没有将厚重、神秘的佛教文化氛围融入旅游活动之中,不仅高层次的参观佛教仪式、参与佛教活动和开展“参与式旅游”、“体验式旅游”等开发力度还很不够,游客在游览时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各地游览形式单调,项目重复,大同小异,降低了寺庙园林景区对不同层次游客的吸引力,因此“回头游”志趣受阻。
  四、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规划的建议
  强调资源与环境保护在寺庙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性。资源与环境是寺庙园林发展的载体,在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产生矛盾时,旅游发展应该无条件地让位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针对目前存在的重利益、轻保护的现象,强调在做规划之前应用科学的资源评价标准,对景区内的各种自然和文化资源进行客观合理地评价,有助于规划师在兼顾寺庙园林景观资源保护的同时,针对寺庙园林景观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提出合乎科学原理和艺术准则的规划方案,为广大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景观环境和最合理的游赏路线。
  运用旅游规划中关于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旅游容量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对寺庙园林规划、旅游开发实践进行指导。在规划之前,需要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文献和收集相关资料,对寺庙园林景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容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分析,以指导景区作出适宜的市场定位,并为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对寺庙园林景观资源进行准确评价的基础上,从人文资源保护、寺庙园林空间、植物配置、道路系统、旅游发展等方面入手进行寺庙园林规划,可以使规划更充分,方法更具体,内容更全面,以求通过规划的手段对旅游发展现存问题进行规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