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摩地?心一境性?
什么是三摩地?心一境性?
依《瑜伽师地论》说。
云何心一境性?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
何等名为数数随念?修定选择好了所缘境,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数数随念,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的忆念所缘境,叫做数数随念,这样子做妄想不容易进来,就是它来了也很快会发觉,就把它驱除出去了。〝数数随念〞随有不弃舍的意思,一直的忆念所缘境,心就不会散乱,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这个初开始静坐的人,因为腿疼,腿疼所以不容易惛沈;那么它的问题就是散乱,跑到别地打别的妄想。但是若数数随念,就没有问题;等到这个腿子痛这问题解决了以后,就容易惛沈,因为腿子不痛所以容易惛沈,所以要数数忆念,能立刻发觉妄想惛沈。惛沈有轻重不同,静坐时候这个惛沈不会很重,轻微的还是会有,但若能数数随念,会立刻发觉惛沈而很容易把它排除。
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诸相现前。
依正法听闻受持:「听闻」包括自己阅读,不须善知识之讲解;若于善知识讲解佛的十二分教以后,能够领纳在心里而不忘失,这叫受持。若不能覆讲说明一遍,就和没听一样,那就不叫受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要随顺亲近一个善知识,从那里获得教诫、教授,由法——佛的法语,而有增上、强大的力量,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定地诸相现前,不是一下子就得禅定,须具备道前的资粮,要把地点选择好,然后要安住净戒这些前方便事情,正式开始修行的时候,要选择一个所缘境,结加趺坐,意念就安住在所缘境,这些都叫做定地诸相现前。
缘此为境,流注无罪适悦相应,所有正念随转安住。
这一念清净心是能缘的,所缘境是所缘的,缘此为境,流注就是相续的,像水一直的向下流,正念,念所缘境的时候,相续清净无染没有罪过,而很喜悦这就相应。这能缘所缘境的正念,随转安住,随顺不弃舍所缘境,剎那剎那的相续下去,安住不动。这就叫作数数随念。
云何名为同分所缘,谓诸定地所缘境界。非一众多种种品类。缘此为境令心正行。说名为定。此即名为同分所缘。
同分所缘是偏重于所缘境这方面说的,修定,有很多的非一众多种种品类的所缘境界,以此为你的所缘境,使令心明静而住,不惛沈、也不散乱,叫做正行,使令心正行,就叫做定,此即名为同分所缘,这叫同分所缘。
复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散乱行,无缺无间,无间殷重加行,适悦相应而转,故名流注适悦相应。
这是解释第三句流注适悦相应,由从学习佛法得到的正念,观所缘境的时候不散乱,没有其它的杂乱的妄想来干扰,心里面一直是正念,念所缘境、不散乱,不缺少也不间断;这个缺就是缺少,前一剎那无散乱心,而后一剎那就散乱了,这无散乱行也就缺少了。无间,间=闲杂,其它的杂乱妄想跑来了,这使令你的无散乱的境界,变成散乱了,这叫闲杂。实在是一回事,约时间是缺,约事实,由外面边的杂乱妄想来干扰叫闲杂。能够用功修行,一直都保持无散乱转叫无间殷重加行。适悦相应而转,这样用功修行的时候感觉到喜悦,快乐,生理上也感觉到舒服,心理上也感觉到喜悦,与内心相应而转。
「于所缘境无散乱行等者:此即九种心住中专注一趣」
「于所缘境无有染污等者,此即九种心住中等持应知」
又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有染污,极安稳住,熟道适悦相应而转,故名无罪适悦相应。
无罪适悦相应。「又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有染污」正念在所缘境,一直的没有染污,若是忽然间啊有贪心出现了,瞋心出现了,有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乡里寻思、不死寻思,有这些妄想进来了,就是染污了。正念失掉了,心理就染污了。正念有力量「于所缘境无有染污」,没有这些染污,非常的安稳,自在而住。「熟道适悦」心里面非常的熟练,很自在的适悦相应,很喜悦,生理上前五识也有适悦的感觉,而第六意识也有喜悦相应而转,故名无罪适悦相应。
是故说言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
浅一点说,就是九心住,九心住最后一个住是等持,等持,就是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有出离的愿,这个三摩地就是善心一境性。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