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要定力不要定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念佛人应知:要定力不要定境理行之二:建立定慧知见

理行的第二个资粮,就是“今生要有定慧知见。”定力慧力是累生累劫去修行累积上来的。定根慧根,每个人都有,多与少的差别而已。但是,知见,今生要去修学。知见,分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要有定的知见。第二个部份要有第一义的知见。

定的知见如果缺乏,就不知道要转折;不知道转折,定力就不能升起。譬如我们讲持名,心念心听,心念心忆,然后转为忆佛---无相念佛。定的知见如果不够,他就会排斥:“没有佛号怎么算念佛?不观佛的形像怎么算念佛?”他不知道持佛名号的目的,除了往生之外,同时也在训练定力,齐头并进。如果本身当了师父,当了老师,没有这个知见的话,就劝人不要学无相念佛,不要修念佛三昧,就会障住了很多人。这就是缺乏定的知见,不知道“念佛必须要随同定力去提升他的层次”。经由定的知见来指导,便知道在那个地方应该转换另一个方法。

譬如一条道路,遇到墙壁,他就转弯了。我们不应愚痴地把胸膛贴着墙壁,两脚一直推。走不过去的!一定要转弯。持名到了心念心听的阶段,要想再突破,一定要转为心念心忆。它有一个次第。如果心念心听一直修下去,最后会变成入定。结果,心里面没有在想佛,入定去了,所以一定要转。

入了那个定好不好?有人也许讲:“不是说要修定力吗?现在能入定,不是更好?”不对!因为那个定派不上用场,入定了就无所觉知,佛来感应,你也不知道。定力跟定境不同,我们要的是定力,不是要入定境。有定力的时候,动中照样在定的状态,对外境能够觉知,而一样有定的作用,这叫定力。有这个定力的时候,临命终时凭借这个定力,佛来的时候清清楚楚,心不散乱,轻轻松松,就往生了。如果是往心念心听的方向一直深入,结果入了定,变成一念不生;佛来接引的时候,你入定了,没感觉到佛来了,结果,佛一看到你入定、不想去,就走了。等你出定的时候,已经往生到他化自在天去了。天福享尽,可就倒霉了。所以我们要定力,不要定境,不要定相。

这个时候我们说心念心听的功夫已成熟了,要转为心念心忆,忆佛忆到净念很强而不会忘失,这时定力升起来了,若没有定的知见就会烦恼。因为忆佛的念很强,想定下来,可是心里面佛号一直不断,觉得吵死了,就会很讨厌。如果功夫真的好,佛号自然而然起不来,而心里仍然一直在想佛。这时心里会想:“糟糕,善知识讲过,佛号不能断。现在佛号起不来,怎么办?”心中起冲突,越来越紧张,然后就弄出毛病来。

有定的知见,就知道这个时候是功夫好,定力现前了,佛号应当舍掉。为什么?四字洪名---阿弥陀佛,一个字是一个妄念,一个声音是一个妄念,(忆佛的念叫净念),四个字就是四个妄念。心念心忆是一个忆佛的净念伴随着四个佛号的妄念不停的在转。若想提升念佛的层次,应当舍掉佛号。专心想佛就对了。所以修学功夫要定的知见,理行也要定的知见,理行就是体究念佛,如果没有定的知见,会在相上去寻觅,会在相上去执着,舍不掉一切的相---佛相、名号的相(声相)。教里面有各种教相,人有出家相、在家相、声闻相、菩萨相。在一切相上执着的时候,定力便不易成就,这就表示理行的资粮不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态?因为定的知见不足。

念佛要的是净念,叫做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必须维持一念相续而不断,如果断了,立刻再提起来。断了再提,叫净念断续。然后因为有定的知见,知道一切的相要去除掉,只剩下一个忆佛的念连续不断,功夫便成就了,称之为净念相继。体究之前,必需要有这些定的知见---不离定力而去寻找、体究。没有定力而要寻找自性弥陀,非常非常困难,因为会以妄为真。有了定的知见,知道转折,知道要提升,然后功夫有了,凭借这个功夫来体究念佛,才能够真实的亲见自性弥陀,不会落入意识思惟的妄觉里面去。

标签:论坛精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