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五蕴吗
若我们静下心來观察,我们可以先从身体着手,先确定身体是我。再找下去,我们可以找到还有一个意识;这就是身与心。
若要继续找,我们必需再静下心,观察我们是否有没有感受,有人可能会说,它是心的一部份,不能从心分割出来。好,既然如此,那么有想吗?有意识吗?有时说话,有时沈默,有时醒着,有时睡着,有时在作夢,有时在工作,有时在休息,有时在吃東西,有时要大小便.....
若把它们归纳起來,我们应该可以找到更深一层去,确定我的感受、想念、造作、和意识活动。佛陀将它们归纳为受、想、行、识。
若我们不同意,可以自行继续静心找下去,看看除了五蕴,能再找到什么?因为佛法是要*自己来探究,自己思考,自己行道,自己证果的;没人会替我们做,也没有神或佛菩萨会替我们做的。
五蕴的定义
五蕴,巴利文,蕴khandha,是指五个生命组合体,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
色,rupa,受,vedana,想,sa??ā,行, sankhara,识,vi??ānam。这些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我’或‘我的’个体的五部份。
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诸‘色’;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色’,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色’;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色’,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
同样地,对受、想、行、识,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的诸受、想、行、识;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受、想、行、识,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受、想、行、识;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受’、‘想’、‘行’、‘识’;若我们对诸受、想、行、识生起执取,那即是‘受执取蕴’(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执取蕴’(sa??u-pādāna-kkhandha),‘行执取蕴’(sankharu-pādāna-kkhandha),和‘识执取蕴’(vi??ānu-pādāna-kkhandha)。
在[相应部22.56]佛对五蕴下定义说:
“诸比丘!何为色蕴?四大,及四大所组成,是为色蕴。
诸比丘!何为受蕴?有六种,对色相所生感受,对声音所生感受,对香味所生感受,对味道所生感受,对触觉所生感受,对意境所生感受。...
诸比丘!何为想蕴?有六种,对色相所生想念,对声音所生想念,对香味所生想念,对味道所生想念,对触觉所生想念,对意境所生想念。...
诸比丘!何为行蕴?有六种,对色相所生造作,对声音所生造作,对香味所生造作,对味道所生造作,对触觉所生造作,对意境所生造作。...
诸比丘!何为识蕴?有六种,对色相的意识,对声音的意识,对香味的意识,对味道的意识,对触觉的意识,对意境的意识。”
在[中部.43]记载:“ 诸比丘!诸受、想、行、互为关连,並非不关连,难以分割,难以分别。因为一个人在感受时,同时有想念;一个人在想念时,同时有意识(的活动)。”
色蕴的解析
观察身体四界的方法,就如在[大象迹喻经]所指出的一样,分开四界个别观察。兹列表如下:
表1. 四界分别表(四十二身分)
地界显著的部分:(二十个)
1发 2毛 3爪 4齿 5皮
6肉 7腱 8骨 9骨髓 10肾
11心脏 12肝脏 13膜 14脾脏 15肺脏
16肠 17肠间膜 18胃中物 19粪 20脑
水界显著的部分:(十二个)
1胆汁 2痰 3脓 4血 5汗 6脂肪
7泪 8膏 9唾 10涕 11关节滑液 12尿
火界显著的部分:(四个)
1间隔性发热之火
2令成熟和老化之火
3发烧之火
4消化之火
风界显著的部分:(六个)
1上行风 2下行风 3肠外风
4肠内风 5肢体循环风 6入息与出息
(表参考[如实正见],帕奥禅师著。)
若色法根据[摄阿毗达摩义论]的分法,可以分为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二大类色,共有十一种,总数共28种色法:
(一)四大种(mahā-bhūta)
(1)大种色---地界(pathaví-dhātu),水界(āpo-dhātu),火界(tejo- dhātu),風界(vāyo- dhātu)。
(二)所造色(no-upādā)
(2)淨色(pasāda-rūpa)--- 眼、耳、鼻、舌、身的淨色。
(3)境色(gocara-rūpa)--- 色、聲、香、味的境色。
(4)性根色(bhāvarūpa)--- 男性(男根purisindriya)、女性(女根itthindriya)的性色。
(5)心所依處(hadayavatthu)--- 也叫心色(hadaya-rūpa)。
(6)命根(jīvitindriya)--- 也叫命色(rūpa-jivita)。
(7)段食(kabalinkārāhāra)---也叫食色。
(8)虚空界(ākāsadhātu)---也叫限界色(rūpa-ākāsa)。
(9)身表、语表的表色(vi??atti-rūpa)
(10)色轻快性(rūpassa lahutā),色柔软性((rūpassa mudutā)和色适应性((rūpassa kamma??atā)及身语二表也叫变化色(vikāra-rūpa)
(11)色积集(rūpassa upacaya)、色相续(rūpassa santati)、色老性(jarā)和色无常性(aniccatā)也叫相色(lakkhannarūpa)。积集和相续也叫生色。
一切色是“有缘”的,它是业生、心生、时节生和食生的,也即它是由业、心、时节、与食四法而等起。
业生色(kamma samu??hānarūpa)有八不离色、八根色、心色与空界十八种。心生色(citta samu??hānarūpa)有八不离色、五变化色、声音与空界十五种。时节生色(utu samu??hānarūpa)有八不离色、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声音与空界十三种。食生色(āhāra samu??hānarūpa)有八不离色、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与空界十二种。
有情众生依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的方式,从结生的那一刻开始;胎卵生有情的色相续流依业生从结生那一刻开始;心生从第二个心识剎那开始;时节生的从结生心住时开始;食生的从食素传到时开始;有如油灯或河水之流似的不断相续,直到生命结束。
在死亡时,在死亡心的第十七个心识剎那住时开始,业生色不再生起,业生色,心生色与食生色会存在至死亡然后灭尽,之后尸体内只有时节生色的色相续流。
受蕴的解析
一切诸受可分别为二:
(1)身受。
(2)心受。
圣者可有身受,但无心受,见[杂阿含470经]。
诸受也可分别为三:
(1)乐受(sukha)
(2)苦受(dukkha)
(3)中性受(upekkhā)
诸受也可分别为五:
(1)身乐受(sukha, kāyikā sukhā vedanā)。
(2)身苦受(dukkha, kāyikā dukkhā vedanā)
(3)心乐受(somanassa, cetasikā sukhā vedanā)
(4)心苦受(domanassa, cetasikā dukkhā vedanā)
(5)中性受(upekkhā, adukkha-m-asukhā vedanā)
受的生起是身心接触外境而起,受蕴的生起依五个过去因,即无明、爱、取、行与业。受的灭是离所接触外境,当阿罗汉入涅槃时五蕴灭尽,受也灭尽。
想蕴的解析
诸想可分别为三:
(1)善(kusala)。
(2)不善(akusala)。
(3)无记。
诸想也可分别为六:
(1)色想。
(2)声想。
(3)香想。
(4)味想。
(5)触想。
(6)法想。
想的生是当根门触境后意门所起的认识与思。从阿毗达磨论的分析,想的过去因也是无明、爱、取、业与行。它的现在因是触、目标、依处与相应名法。想也同样与受、行、识互为因果。比如想蕴是因,则受、行、识蕴是果;或受、想、行蕴是因,识蕴是果。
在[增支部IV.189经]里佛言:“比丘 ! 此世间为 " 想 " 所引导,此世间为" 想 " 所牵。" 想 " 生之后,此世间为" 想 " 所支配而行。”由此可见 “见漏” 的严重性,这世间的一切都被" 想 " 所支配控制着。
想的灭是当境消失时或转去新的境时,想就灭了。当阿罗汉入涅槃时五蕴灭尽,想也灭尽。
行蕴的解析
诸行可分别为三:
(1)身行(kāya)。
(2)口行(vacī)。
(3)意行(mano)。
诸行也可分别为六:
(1)依色起行。
(2)依声起行。
(3)依香起行。
(4)依味起行。
(5)依触起行。
(6)依法起行。
诸行也可分别为五十:
(1)善(sobhana-cetasika)-----有二十五:即是信、念、惭、愧、无贪、无瞋、无痴、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心轻快、身柔软、心柔软、身适业、心适业、身练达、心练达、身正直、心正直、悲、随喜、正语、正业、正命。
(2)不善(akusala-cetasika)-----有十四:即是痴、无惭、无愧、掉举、贪、邪见、慢、瞋、嫉、悭、恶作、昏沉、睡眠、疑。
(3)无记(a??asamānā) -----有十一:即是触、思、定、命、作意、寻、伺、胜解、喜、精进、欲。
行的产生是根门(五门及意门)触境所生的造作(造业),它的发生是几种不同的东西(根、境、及意)组合而生起的。行的灭尽唯有在阿罗汉果才能完成。
识蕴的解析
诸识可分别为六:
(1)眼识(cakkhu-vi??āna)。
(2)耳识(sota-vi??āna)。
(3)鼻识(ghana-vi??āna)。
(4)舌识(jivha-vi??āna)。
(5)身识(kaya-vi??āna)。
(6)意识(mano-vi??āna)。
诸识可分别为八十九心或更细的一百廿一心:
(1) 欲界心 (kāmāvacaracitta):欲是指(一)能欲,即渴望享受欲乐;(二)所欲,指境,包括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五欲对象。欲地是欲生存地,有十一界,即四恶道,人间与六欲天。共有五十四心。(善心)(24),不善心 (12),无因心 (18)。
(2) 色界心(rūpāvacaracitta):这是指与色地相关的心,或与色界禅相关的禅那(jhāna)心。色界禅是以专注于色法目标而得的,比如安般念(呼吸),或白遍,或地遍等,依这些目标而证得的广大心是色界心。共有十五心。色界善心(5),色界果报心(5),色界唯作心(5)。
(3) 无色界心(arūpāvacaracitta):这是与无色地相关的心,或与无色界禅相关的禅那心。无色界禅是以专注于无色法目标而得的,比如无边虚空等,依这些目标而证得的广大心是无色界心。共有十二心。无色界善心(4),无色界果报心(4),无色界唯作心(4)。
(4) 出世间心(lokuttaracitta):上面的三种是世间心。世间是指情世间(sattaloka),器(物质)世间(okāsaloka)和行法世间(samkhāraloka)(指名色法,或五蕴);超越这些有为的法界的心,以涅槃为对象的是出世间心。共有八心。若依寻、伺、喜、乐、舍心各分四道与四果就有四十心。道心 (4或20),果心 (4或20)。
识蕴生起的现在因是“名色”,名是指与识相应的受、想、行三蕴;色是指依处色及目标(内色与外色)。识蕴的灭是离所接触之境或触境不动心,当阿罗汉入涅槃时五蕴灭尽,识也灭尽。
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二无常品]世尊说:“识是无常,以识所生起之因、缘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之因、缘所生起之识,如何是有常耶?”
[相应部.犍度篇.第三重担品]世尊说:“若识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正观五蕴
“因它们的机件组合,故名为‘車’;同样的道理,因五蕴的组合,故名为‘人’。”([相应部5.10])
佛比喻: “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相应部22.95])何以故?色如聚沫,因为色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苦乐故。想如阳焰,因为日出而热故。行如芭蕉之干,因为无真实心髓故。识如幻,因为变幻欺诈故。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 ([舍利弗语],[中部]卷一)
“此中没有地、水、火、风四大种,长、宽、麤、细、善、恶、名、色、等等,观念也一样摧破无遗,无此世间,亦无他世间,无来无去,亦无停留,不死不生,亦无根尘。”([小部.感兴语])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