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间定到出世间定之修习
定者,即是定心专注于一境。《六门教授习定论》中云:“于所缘处令心善住,名之为定。由不散乱,不动摇故。”(1)定之种类甚多,然不出世间和出世间二大范畴。又“由习定故, 能获世间诸福及以殊胜圆满之果(解脱或成佛)。”(2)且利益他人,也教令修定。如上论云:“欲利益一切有情,令习世定及出世定,速能舍离诸烦恼故”(3)可见,不管自利或利他,都以修定为要,所以修道者对习定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试对世间定与出世定之区别,二者各别之修习以及由世间定到出世定之转变作粗浅探讨,祈方家教正。
一、世间定与出世定之区别
世间定即是有漏定(不离烦恼故),出世定即是无漏定(断灭烦恼故),二者的区别是由其修定动机目的、本质以及修习方式所决定。
1、修定目的,动机
为了追求神通和生天而修习成就的四禅、四空定,即属于世间有漏定。若为断除烦恼超越生死轮回而修习成就的各种定,即是出世间无漏定。《修行道地经》卷第五(4)中云:“从其寂然(定)而获二事:一者凡夫,二者佛弟子(指出世圣人)。何谓凡夫而求寂然?欲令心住除五阴盖。何故欲除诸盖之患?欲获第一禅定故。何故欲求第一之禅?欲得五通(指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五种神通)。何谓佛弟子欲求寂然?所以求者欲得温和(暖法)。何故求温和?欲致顶法。见五阴空,悉皆非我所,是谓顶法。何故求顶法,以见四谛顺向法忍。……其人欲致道迹(见道)之故。”同卷⑸中又云:“若修行者在禅穿漏(有漏),当发是心:我得一禅故为穿漏。以穿漏行第一之禅,得生梵天。在上福薄命若尽者,当堕地狱、饿鬼、畜生及在人间。计此之辈虽在梵天,谛视不免恶道,凡夫之类也。所以者何?未解脱故。”可见凡夫为生天而修定,其定成功,必然得生,但终究不免世间轮回,故名世间定。反之,若在定中观察世间苦空无我之理,从而达到超越世间之目的,故名出世间定。上经同卷中云:“修行自念,我身假使得无漏禅,尔乃脱于勤苦畏道,号曰佛子。……以脱犹豫在于正道得第一禅,径可依怙入正见谛。”⑹“观众善恶乃至一禅,本从骨琐(观)而获之耳。其形无常、苦、空、非身(即无我),因四事(大)生。”⑺譬如有人养一只小鸟,在鸟腿上系一根线,让它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飞翔。鸟飞到树上后以为脱离了禁闭之苦,却不知线拉到尽头后,又得回到鸟笼中。修世间定求生天也是如此。如果小鸟挣断了腿上的线,才能在空中真正地自由飞翔。修出世定求解脱便是这样。
这是由修定之目的决定其为世间或出世间的性质。
2.物质
定的修习成功,是依赖于克服烦恼而实现,然世间定与出世间定又有不同。世间定是依于伏断烦恼之现行(未断烦恼种子)而成,如《显扬圣教论》卷二中云:“世间初静虑者,谓或缘离欲界欲增上教法,或缘离彼增上教授为境界已,由世间道(比较)作意观察、炽然修习等故而得转依(转粗、重成轻安)。然不深入所知义故,不能永害随眠(烦恼种子),自地烦恼之所依处,是退还法。自地三摩地心及心(所)法之所依止。如世间初静虑,如是乃至世间非想非非想处各缘离下地欲增上教法,广说如前。”⑻出世间定则是由于根除烦恼之种子才得以成就。《显扬圣教论》卷二云:“出世间初静虑者,谓先以如是行、如是状、如是相作意入初静虑。……然或于以色、受、想、行、识所摄诸法思惟如病、如痈、如箭,障碍、无常、苦、无我;或复思惟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或复思惟真如、法性、实际。如是于诸法中思惟如病,乃至实际已,于如是法心生厌怖,于不死界(涅槃)摄心而住,或于真如、法性、实际摄心而住。此处无分别智,及彼相应心及心法,及彼所依止转依。由深入所知义故,则能永害随眠,非一切烦恼之所依处,不退转法,如是名为出世间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应当广说。”⑼可见,世、出世定之证得都是通过断惑来进行的,而二者本质的差别是在于断惑层次的深浅。
3.修习方式
世出世定之本质都在于断惑,但二者的断惑修习方式又有差别。世间定断惑的方式是欣上厌下:即欣求上地为静、妙、离相,观下地为粗、苦、障相,从而达到舍断下地烦恼之目的。《瑜伽师地论》(以下简称《瑜珈》)卷二十二云:“云何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断惑)?谓如有一于下欲界观为粗相,于初静虑离生喜乐,若定苦生,观为静相,由彼多住如是观时,便于欲界而得离欲,办能证入最初静虑。如是复于初静虑上,渐次如应,一切下地观为粗相,一切上地观为静相。彼由多住如是观时,便于乃至无所有处而得离欲,亦能证入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⑽
出世定的修习,如前《显扬圣教论》卷二中所明,先以世间定为基础,然后对三界诸法(指五蕴)通过四谛进行观察,见其为苦、无常、空、无我,从而虽住初禅等定境,然不对定境生起执着,只依真如、法性摄心而住。由此令诸烦恼永灭不起。《瑜珈》卷二十二中曰:“云何名为由出世道而趣离欲?谓如有一亲近善士……于苦圣谛如实知苦;于集圣谛如实知集,于灭圣谛如实知灭,于道圣谛如帝知道。既得成就有学智见(指见道),从此已后,渐修圣道,遍于三界见修所断一切法(指烦恼)中,自能离系,自得解脱。如是便能超过三界,如是名为由出世道而趣离欲。”⑾
要之,世出世定都因断惑乃得以实现,修世间定者以比较观察的方式,对
上下地境进行比较,见下地为劣,上地为胜,从而舍劣取胜,暂伏下地之惑,便证入相应之定。若修出世定,即以四谛智全面审察、透视其所对境,见无一毫可取着者,由于执取而灭除相应之惑,因此得无漏定境。
二、世间定之修习
世间定的种类甚多,四禅、四空定是其中最基本的内容,其它诸定如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都依此为基础而修习成功。所以这里仅介绍四禅、四空定修习之基本情况,以见世间定修习之一斑。
1.四禅
四禅是世间定中最根本、最常见的内容,它包括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现依次说明基本修法。
初禅
修禅者的根性不同,初入门时所采取的方法也相应有差别。若是利根者,可采取顿入的方式,直接观五欲(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之过患,生起厌恶,念初禅境界的清凉、宁静,起欣慕想,从而摒弃五盖(贪欲、嗔恚、掉悔、昏沉睡眠、疑)进入初禅。《五门禅经要用法》云:“若利根人直求初禅者,观于五欲种种过患,犹如火坑,亦如厕屋;念初禅地如清凉池、台、观等。五盖则除便得初禅。”⑿
若是中下根者欲修禅时,先应假借种种方便,清除各种粗猛习气,《五门禅经要用法》中云:“求初禅先习如是诸观:或观不净,或观因缘,或念佛三昧,或安般(指数息或观息),后得入诸定……得入初禅则易。”⒀“坐禅之要法有随众生病。若乱心多者教以安般,若贪爱多者教以不净,若嗔恚多者教以慈心,若着我多者教以因缘,若心没(指信心不足)者教以念佛。”⒁
修禅者借助上说五种方便调伏粗猛之烦恼,令身心调柔,心意凝定。以先修不净观方便为例说,《思维略要法》云:“不净观者,当知此身生于不净,处在胞胎,还从不净中出,薄皮之内纯是不净,外四大变为饮食充实其内。谛心观察:从足至发,从发至足,皮囊之里无一净者……又现此身假名为人,四大和合譬之如屋,脊骨如栋,胁肋如椽,骸骨如柱,皮如四譬,肉如泥涂。虚伪假合,人为安住?……谛观此身无一可取,如是心则生厌恶,常念身中三十六物(指脑膜、涕、唾、脓、血、尿、屎等),如实分别。内身如此,外身不异。……心住相者,身体柔软,渐得快乐。”⒂由于方便修习,心得凝定,专注之相,《禅法要解》卷上中亦云:“云何当知得一心相(即心专注相)?答曰:心住相者,身软轻乐,嗔恚、愁忧诸恼心法皆已止息。心得快乐未曾所得,胜于五欲。心净不浊故,身有光明。……自知不久当得禅定。”⒃
行者得一心相后,继续鼓足信心,精勤摄心,呵责五欲、厌患欲界诸法。《禅法要解》卷上中接着说:“行者见是(一心)相已,心安喜悦……一心信乐,精勤摄心转入深定。作是念已,毁誉五欲,见求欲者甚为可恶,如人见狗不得好食而啖臭粪。如是种种因缘呵欲为过。心生怜愍受五欲者:自心有乐而不知求,反更外求不净罪乐。……观欲界无常、苦、空、无我,如病、如疮、如痈,如箭入心,三毒(指贪、嗔、痴)炽然起诸斗争,嫉妒之烟甚可恶厌。如是观者,是名初习禅法。”⒄
行者依上所说,如法修禅,中间或有五盖覆心,即应除灭,如黑云蔽日,风力破散。又继续离欲恶不善法,便得初禅。《禅法要解》卷上中云:“行者如是思惟除舍五盖集诸善法(如观欲界无常、苦、空、无我等)深入一心(定),断欲界烦恼(指伏断欲界烦恼之现行)得初禅定。如佛经说:行者离欲恶不善法,有觉(寻)有观(伺)离生喜乐之初禅。”⒅
得初禅之相,《禅法要解》卷上中略说有五:一者身心柔软、快乐比前更胜。如云:“问曰:得初禅相云何?答曰:如先以正念呵止五欲,得未到地(定),身心快乐、柔和、轻软,身有光明。得初禅相转复增胜。”⒆二者见妙光明照身内外。此如云:“色界四大遍满身故,色界造色有光明相,是故行者见妙光明照身内外。”(20)三者烦恼转轻,鄙弃世间诸法,以善法功德为贵,正如云:“行者如是心意转异嗔处不嗔,喜处不喜。世间八法(利、衰、苦、乐、称、讥、毁、誉)所不能动,信敬、惭愧转复增倍。于衣服、饮食等心不贪著,但以诸善法功德为贵,余者为贱。于天五欲尚不系心,何况世间不净五欲?得初禅人有如是等相。”(21)四者心大惊喜,于诸众生起怜愍心。又如云:“复次得初禅时,心大惊喜,譬如贫者卒得宝藏,心大欢喜。作是念言:初夜、中夜,后夜精勤苦行习初禅道,今得果报如实不虚,妙乐如是。而诸众生狂惑顽愚,没于五欲不净罪乐,甚可怜愍。”(22)五者本所习行门更加清净明了。如云:“既得初禅,念本所习修行道门,或有异缘,所谓念佛三昧,或念不净,慈心观等。所以者何?是行思力令得禅定转复深入,本观倍增清净明了。”(23)
二禅
行者得初禅已,进一步往上修习见初禅中觉观(寻伺)能恼乱定心,便灭除之,即入二禅。如《禅法要解》卷上中云:“行者得初禅已,进求二禅。若有漏道,于二禅边地厌患觉观,如欲界五欲、五盖令心散乱,初禅觉观恼乱定心亦复如是。若无漏道离初禅欲,即用无漏初禅,呵责觉观。……觉观恼乱,如人疲极安眠,众音恼乱,是故行者灭此觉观,以求二禅。……觉观乱心,如风动水;以觉观灭故,内得清净。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于二禅。(24)
二禅之相者,《禅法要解》卷上中说有二种:一者内心比前更加清净透明。如云:“云何是二禅相?答曰:经中说:灭诸觉观,若善若无记。以无觉观动故,内心清净,如水澄清无有风波,星月诸山悉皆照见。”(25)二者喜乐胜于初禅。此如云:“定生喜乐,妙胜初禅。初禅喜乐从离欲生,此中喜乐从初禅生。”(26)
三禅
行者得二禅之后,向上修习,舍断喜等烦恼,进入第三禅。《禅法要解》卷上云:“行者既是二禅,更求深定,二禅定有烦恼覆心:所谓爱、慢、邪见、疑等破坏定心。是二禅贼遮三禅门,是故当求断灭此患,以求三禅。……得禅大喜,喜心过差心变著,喜生诸结使,以是故喜为烦恼之本。以求三禅。……得禅大喜,喜心过差心变著,喜生诸结使,以是故喜为烦恼之本。又复诸结使无有利益,不应生著。‘喜’见悦乐甚为利益滞著难舍,以是故佛说舍喜得入三禅。……行者进求三禅,观‘喜’知患,忧苦因缘所可喜乐,无常事变则生忧苦。复次‘喜’为粗乐,今欲舍粗而求细乐,故言离喜更入深定,求异定乐。”(27)
三禅之相者,《禅法要解》卷上略说有二:一者灭喜受乐。如云:“云何三禅相?灭喜。舍此妙喜心不悔念,知喜为害。譬如人知妇是罗刹,则能舍离心不悔念。喜为狂(诳)惑,粗法非妙。第三禅身受乐,世间最乐,无有过者。”(28)二者念巧慧行乐。此如云:“第三禅者,身遍受乐,心行舍法,不令心著,分别好丑,故言念巧慧。复次三禅中有三过:一者心转细没,二者心大发动,三者心生迷闷。行者常应一心念此三过,若心没时,以精进智慧力,还令心起;若大发动,则应摄止;若心迷闷,应念佛妙法还令心喜。常当守护治此三心,是名巧慧行乐入第三禅。(29)
四禅
得三禅之后,行者受妙禅乐,然患守护此乐为苦,故舍此乐,而入四禅。《禅法要解》卷上云:“行者既得三禅,知上三乐(初禅喜乐,二禅喜,三禅乐),一心守护(三禅乐),常恐退失,则为是恼。是故乐复为患,求求离乐。……三禅知乐无常,难守故舍,以是之故,当舍此乐,求于四禅安隐之地。”(30)
四禅之相者,已断苦、乐、忧、喜,行不苦不乐,舍清净,念清净,调柔随意。《禅法要解》卷上云:“云何知是第四禅相?答曰:‘如佛说四禅相。苦比丘断乐断苦先灭忧喜,不苦不乐护(舍)念清净,入第四禅。……以三禅乐无常相故,则能生苦。又如佛说:乐受时当观是苦。于三禅乐生时、住时为乐,灭时为苦,以是故言断乐断苦。先灭忧喜者,欲界中忧,初二禅中喜。……不苦不乐者,第四禅中唯有不苦不乐受。舍者,舍三禅乐行不苦不乐受不忆不悔。念清净者,以灭忧喜苦乐四事,故念清净。……复次下地虽有定心,出入息故令心难摄;是中无出入息故,心则易摄。易摄故念清净。……佛说(四禅)为不动处,无有定所动故,又名安隐调顺之处。是第四禅相,譬如善御调马,随之所至。行者得此第四禅,欲行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随意易得,欲修四念处(身、受、心法)修之则易……何以故?第四禅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调柔随意。”(31)
2.四空定
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舍离色相故。它包括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现依《禅法要解》卷下次第说明其修法如下:
空无边处定
行者成就四禅已,修三种色空观而证得空无边处定。一、由厌恶色故,渐离色执而得虚空定。如云:“行者欲求虚空定,当作是念:色是种种众苦具,如鞭杖、割截、杀害、饥寒、老病苦等,皆由色故。思惟如是则舍离色,得虚空处。……烦恼是色因缘,又能系色,是烦恼灭故,则名离色。……复次,如佛所说,比丘观第四禅五阴,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如此等规则离第四禅五阴。以余阴随色,故言离色。所以者何?色究竟尽故。”(32)
二、分析色相无有定实,则离色相入虚空定。如云:“行者观色分分破裂,则无有色。如身——头、足、肩、臂等各各异分,则无有头。”(33)“如佛说众中和合见色,假名为眼,无有定实。耳、鼻、皮、肉、骨等亦如是破,是为破内身相。外色宫殿、财物、妻子等,亦皆如是分别破。”(34)能如是分别诸色法之虚假性,则能离色相。能离一切色相,得入虚空处。
三、观身中空隙渐渐广大,乃至内外虚空合一,而成就虚空定。据载:“复次行者系心身内虚空,所谓口、鼻、咽喉、眼、耳、胸、腹等。既知色为众恼,空为无患,是故心乐虚空,若心在色,摄令在空,心转柔软,令身中虚空渐渐广大,自见色身如藕根孔。习之转利,见身尽空,无复有色。外色亦尔。内外虚空同为一空,是时心缘虚空无量无边,使离 色想安隐快乐。如鸟在瓶,瓶破得出,翱翔虚空,无所触碍,是名初无色定。”(35)
识无边处定
行者证虚空定后,往上修习,便厌虚空,即舍空缘识,令渐广大,成无边识。《禅法要解》卷下中说:“行者如虚空中受想行识,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更求妙定,则离空缘。所以者何?知是心所想虚空欺诳虚妄……既知其患,是虚空从识而有,谓识为真。但观于识,舍虚空缘。习于识观,渐见识相相续而生,如流水、灯焰,未来、现在、过去识识相续无边无量。……行者心柔软故,能令识大乃至无边,是名无边训处。”(36)
无所有处定
得识处之行者更求妙定,观识为患舍离识处,入无所有处。依《禅法要解》卷下云:“行者得识处已,更求妙定,观识为患……观识如幻,虚诳属诸因缘而不自在,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不在情(根),亦不在缘(境),亦不住中间;非有住处,非无住处,识相如是。……复次行者作如是念:如五欲虚诳,色亦如是;如色虚诳,虚空亦尔;虚空虚诳,识相亦尔。是皆虚诳,而众生惑著即谓诸法。空无所有是安隐处。作是念已,即入无所有处。”(37)若论虚空处与无所有处之差别,前者心想虚空为缘。后者心想无所有为缘。
非想非非想处定
行者得无所有处定之后,对有想、无想二边皆厌,则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禅法要解》卷下云:“行者作是念:一切想地皆粗可患,如病、如痈、如疮、如箭;无想地则是痴处。今寂灭微妙第一处,所谓非想非无想处。如是观已,则离无所有处地,即入非有非无想处。”(38)又此地中“想”微细不利,想的作用不明显,故不名想。行者只谓此处非有想、非无想。若钝根者,不觉此地中尚有受、想、行、识四蕴,便谓为涅槃安隐之处,起增上慢,命终生有顶天,受八万劫寿命之后,还堕诸趣。利根者则能觉知,觉已即起厌患,便学圣道,以求解脱。《禅法要解》卷下中云:“是中四阴虽微深妙,利者则能觉知。觉知已患厌,作是念:此亦和合作法,因缘生法虚诳不实,如病、如痈、如疮、如箭,无常、苦、空、无我。亦是后生因缘,应当舍离。以其患故,当学四谛。”(39)
以上略说四禅四无色的修习方法及过程,若此八定修习成功,其它世间定乃至出世定的修持则易如反掌。所以凡修定者,对此项内容应当熟知。
三、出世间定之修习
出世间无漏定之修习,有三乘共修之法与声闻修法二种不同。三乘共修之法,如天台宗所提倡的六妙门、《菩提道次第略论》(40)(以下简称《略论》)中所说止观修法等。声闻修法如南传佛教中所传的四念处内观法,《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有关四谛的观修法等。这里重点介绍《略论》中的止观修法。
《略论》中介绍的止观修法,是先修止,然后修观。如《略论》244页云:“《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不念世修成。’故当先求修止。”修观成就之后,再行止观双运,观诸法真实之义,以此摄心,而证无漏定境。论中同页云:“止观必须俱修,……如观甚深空性,亦须无倒了解真实之慧,乃随欲安住之止,方能明了见真实义。”以下对止、观及双运修法逐一略说。
1.修止
止者,是由专注修心内住而能生起轻安之定。《略论》243页云:“轻安所持,于善所缘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止的修习,即是通过修举止舍,经由九住心而达到欲界定,然后引发轻安,便证得止。
(1)修举、止、舍
修定的正常状态,是要让内心兼具明了(明)专住(净)两种效果,而昏沉(或沉没)掉举能障碍明净二种修定必具之心境,《略论》246页中引经云:“于明了分沉没为障,于专注分掉举为障,故当了知沉、掉为修清净三摩地之主要障碍。”为对治此沉掉二障,即应修举、止、舍三法。
修举
修举,是策励心令兴奋、高举,主要是为对治昏沉(或沉没)。《略说》246页中云:“如是沉没起时,若相微薄,仅起少次,则可策心坚持所缘而修。”
由于沉没形成的原因不同,行者所采取策举心的方法也有差别:如心太向内收(退弱)以致缘之力减弱,应该提高心力,扩大所缘之境作为对治;由于放缓取境之力,内心出现低沉的状态,那么可以思惟佛的光明相好等令人欣喜之事,或观想太阳、月亮等光明,以提升心力;又由睡眠昏沉等原因而心觉黑暗,也应该使心力提高,以及观想太阳、月亮、灯光、大火等光明,或者用水
洗面,或者经行等,以消除沉没。《略论》246页中说:“若沉没厚,或数数起,则应暂置所修法而修对治。……退弱沉没之因,谓心太向内摄,或由放缓取境之力,心渐降低,或由睡眠等因,心觉黑暗。初之对治,当以观慧观察所缘,令心广大。第二对治,应当思惟三宝功德、菩提心之胜利、人生义大等功德,令心策举;第二对治,亦应令心策举,及作意月光等光明相,或以水洗面,或经行等。”
修止
止即是止住,当心浮动时,摄录令止。这主要是对治掉举,如《略论》247页中云:“微细掉举之对治,谓心于境将流动时,即应遮止,系于所缘。粗分掉举之对治,谓生已即当了知,摄录其心,令住所缘。若此不能治者,则应暂停所修法,思惟无常及恶趣苦等,收摄其心。待掉举灭已,复修前事。”
修舍
当修定达到已能摧伏沉掉之全部势力、心能依于所缘之境相续运转时,即应舍弃对沉掉之防护功用,这便是修舍。如《略论》248页中说:“已断微细沉掉,心三摩地相续转时,若起功用作行,反成三摩地之过失。修此对治,谓不作行安住于舍。当知此舍,是舍防护功用,非舍取境之力也。”
(2)由九住心增长定力
从初修定开始,渐渐增长定力,是依照九住心的发展顺序。《略论》249页云:“初发业者,最初难生无过妙三摩地(定),故当以六力成九住心……引生无边三摩地。”
九住心者:
一、内住心,即是从外一切所缘之境,摄录其心系之于内,令不散乱。这时便觉得“妄想”或“杂念”如同瀑布之水流泻不停,最初认识到妄念纷飞的心理状态。
二、续住心,以缘境之力止息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令心相续、清净、微细,遍摄令住。此时感觉到内心分别犹如山间溪流——时涨时落,体验到内心“散乱”与“寂静”交替出现的心理状态。
三、安住心,心若失念散乱,摄还安置于内。
四、近住心,由于反复地专注修习,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这时便觉得心好象深水池中的水,没有外界扰乱时还能安住,遇到外界干扰时就不能平静,但对散乱有疲劳的感觉。从初住心至此第四住心,是将心安住于所缘的过程。
五、调伏心,即于五欲、男女、三毒等十相作过患想,令心不于诸相中流散。
六、寂静心,于诸恚、害等恶寻思,及诸盖等作过患相,不令随彼流散。
七、最极寂静心,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立即断灭。从第五至此第七住心,是制伏烦恼的过程。
八、专注一趣心,经过努力修习,定心能相续运转。
九、等持心,由于反复修习,定心已能任运自然地相续不断。
(3)轻安证止
如前修习获得第九等持住心,还是属于欲界定。若进一步生起了身心轻安,便算是证得“止”。《略论》250页云:“第九住心,仍是欲界心一境性(欲界定),乃奢摩他(止)随顺作意。若得身心轻安,即奢摩他(止)。”
轻安,即是定中所发生的非常舒适、畅快的感受,它能消除身心的不随欲性,令身心具堪能性。如《略论》250页中引《集论》云:“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为业。”有关轻安生起的过程,是首先于其顶上似有重的感觉,但无痛苦性,然后心粗重性得以除灭,心轻安性得以生起。之后,有一股风(即内气)来入身中,身粗重性得以除遣,身轻安性遍满全身。心轻安初起时,令心踊跃、欢喜,所缘性于心中显现。身轻安起后,初起轻安之势减退,有妙轻安在身中如影随形,心踊跃性亦渐退减,心于所缘寂静而转。
生起轻安获得圆满之“止”,也即是证得初禅之近分定(未至定)。《略论》250页说:“获得正奢摩他,亦是已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少分定地作意。”此定之相有五,《瑜伽师地论》卷32(1366页)中说:①依此可有能力善巧修习净惑所缘(互间道伏惑,出世道断惑)加行。②为“止”所摄护,能净诸行(烦恼),虽行可爱境中,猛利贪缠不致生起,或虽少生起,稍加对治,即能除遣。③宴坐静室暂持其心,强盛轻安快速生起。④不为严重的身粗重性(不自在随欲性)所逼恼,也不频繁地生起诸盖烦恼。⑤虽从定出,轻安不灭。
2、修观
观,即是在修止成功的基础上,对诸法无我之理进行观察,乃至引生轻安。《略论》243页中云:“总谓安住止中,由观察所缘之力,引生轻安所持之观慧,即观自性。”观的修习,先应辨明无我正见,次乃于无我见安住不动,以至轻安生起。
(1)辨别无我正见
修观,是要在定中观察无我之理,故先应辨明无我之理,确定无我正见。如《略论》251页云:“《修次(中篇)》说,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三种资粮。意谓依止彼资粮,抉择了解真实义之正见,引生通达如所有性(诸法无我性)之毗钵舍那(观)也。”对无我之理的阐释,以中观师说得最为透彻,因此应以中观诸论来寻求无我正见。《略论》同页云:“其能远离二边解释佛经甚深心要义之论师,显密经中多授记龙猛菩萨(中观师之鼻祖),故当依彼论而寻求正见。”
又修观之目的,即是要破除烦恼我执,所以应修习无我。《略论》252页引《入中论》云:“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修道者)先破我。”无我之见,分人无我与法无我,而修无我之次序应先修人无我,《略论》253页中云:“修无我之次序,则应先修人无我,次修法无我。……于人则易了解,于法上则难知。……故当先抉择人无我而修。”
今略说修人无我之义,以窥抉择诸法无我之大要。观人无我,应从四方面把握,如《略论》253页中云:“先抉择人无我而修,此虽有多理,但初修业者,观察四事最为切要。”一者决定所破——俱生我执所执之我(于身心总和上假立“我”为有自体),即所破法。二者要确定所破之我与自身所属五蕴是一,还是异。《略论》254页中云:“彼坚固我执所执之我,倘于五蕴上有,与自五蕴为一,为异?离此二品,当知更无第三品。以凡有者,不出一、异二品故。”三者破“我”与五蕴是一。若所执我与五蕴是一者,此有三过:初过——所计无我应成无用,如《略论》254页引《中论》(龙猛著)云:“离于所取蕴,别无能取我,计蕴即是我,汝我成无用。”第二过——我应成多。《略论》中引《入中论》云:“若蕴即是我,蕴多我亦多。”第三过——我应有生灭,这也违背了通常所执恒常之“我”。《略论》中引《入中论》云:“若蕴即是我,我应有生灭。”计我与蕴是一有此三过,所以“我”与五蕴并非是一。四者破“我”与蕴异。若所执“我”与蕴异者,则离色等五蕴,应有我可得,然除色等一一蕴外,实无“我”可得。《略论》255页中引《中论》云:“我异所取蕴,是事终不然,若异应可见,可实不可见。”
依上四义观察,便知身心上全无俱生我执所执之“我”,此为初得中观正见。若是宿世曾习此见者,则觉得如获所遗珍宝,起大欢喜;若先世未曾修习,而今始是者,即觉如遗失极可爱物,生大恐怖。若俱无上二种感觉者,那么是未得真实空见。
(2)安住空见不动
由上观察,得无我空见已,然后于定中修观如虚空,安住空见坚固不动。散心中修观行住坐卧一切威仪动作,如幻如化。《略论》255页中云:“修习之法,有定中修如虚空,与后得修如幻之二。初谓如虚空,……此亦唯遮自相之我专一而修,而空见中坚固不动为主。二后得修如幻者,谓出四相观察,破自相有之后,次余存何法,便觉行住坐卧一切威仪动作,皆唯分别假立,如同幻事,都无自性。”
如法修习得人无我见者,然又了知业果所依之我并非全无,一切业果作用皆符正理。《略论》255页中云:“又善得人无我见时,虽无俱生我执之我,但业果所依之我则非全无。……唯由分别假立之我,即能作善恶业,受苦乐果,一切缘起作用皆应正理。”
(3)轻安成观
对于“诸于无自性”之理生起定解之后,应在定散各种状态中进行修习,若能引起生身心轻安,即是证观。《略论》261页中云:“总之,当知生死、涅槃一切法,唯是分别假立,都无少许自性。生定解已,应善修习。修习之法,即如前说,定中修如虚空之空性,后得修如幻事。若时以观察力引生身心轻安,彼定即成毗钵舍那(观)。”
3、止观双去
止观双运的先决条件是先得止观,《略论》261页中云:“若未先得止观,则无止观双运之事,故修双运必须先得止观。”若修观达到自然无功用运转的程度,即得止观双运。《略论》同页中又云:“初得毗钵舍那,亦即获得双运。谓由前习惯性是奢摩他(止)为依止乃修观察,若时由观察获得无功用运转作意(11),即得双运转道。
有关止观双运的的特殊,《略论》261页引《般若教授论》云:“其后即缘有分别影像,若时彼心无间无缺,相续作意,双证二品,尔时说明止观双运转道。”这里指出了止观双运略具三种基本特征:一、无间缺,即依于观察,止观二种可随意转变,而中间无有间缺;二、双证二品,即止观二种都圆满成就;三、相续,止与观能相续运转,但不是同时生起。对此三种特征,《略论》中也有简要说明:“无间缺者,谓观察后不须别修无分别住,即由观便能引生无分别住。双证二品者,谓缘无分别影像之止,与缘有分别影像之观,二品俱证。言相续者,是依观察修之毗钵舍那,与观后安住奢摩他,非同时生。若由观力引生真奢摩他,当知此奢摩他,有缘如所有性之择法。毗钵舍那,与专注如所有性之三摩地奢摩他,相应而转。”
成就止观双运之三摩地,即可以无我、空性摄心而住,对破无明我执,因此便是出世无漏之定。
以上对《略论》中的止观修法略作说明,其它有关出世定的修法尚有多种,本文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介绍。诸佛子对此应由了知而身体力行,方能达到断烦恼,了生死的修道目的。
四、由世间定到出世间定之转变
要成就出世间定,必须先修得世间定。如前《略论》中所述止观修法所明,止是世间定(未至定),在止的基础上观无我真实之义,才成就观,实现出世间定。这是在世间定中观诸法空性,从而转变成出世间定。此为实现由世间定到出世定转变的方法之一。
实现由世间定到出世定转变的方法之二:是在世间定中对世间胜(上界定境)、劣(欲界五欲)诸法深见过患,生起厌恶;于清净涅槃深生乐欲。如《瑜伽》卷二十(820-821页)中说:“云何入圣谛现观?谓有如来诸弟子众,己善修习世间清净,知长夜中由妙五欲积集其心,食所持故长养其心,于彼诸欲生爱乐故,而于诸欲深见过患。于上胜境见寂静德,彼于戏论界易可安住,谓于世间一切种清净。于无戏界难可安住,谓于出世间一切种清净,是故于彼厌恶而住非不厌患。又此住正法者,于无戏论涅槃界中心乐安住,乐欲证得。”此中圣谛现观,即是无漏圣智现前。如《俱舍论颂疏》卷第二十三(42)云:“世第一法无间即缘欲界苦,生无漏法忍,忍次生法智,次缘余界苦生类忍类智。缘集灭道谛,各生四亦然。如是十六心名圣谛现观。”世间清净,即是世间定。《瑜伽》卷二十(808页)云:“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
对世间诸法之厌患,即应于五处所以二十种相作意思惟。如《瑜伽》824页云:“彼以由厌俱行想,于五处所以二十种相作意思惟故,名善修治。”于五处修厌患者,《瑜伽》821页中云:“于己杂染相应,心生厌患;于己清净不相应,心生厌患;于己杂染相应过患,心生厌患;于己清净不相应过患,心生厌患;于己清净见难成办,心生厌患;于己清净见难成办,心生厌患。”对五处所以二十相思惟厌患,略解如下:
一、于己杂染相应,心生厌患,此有三相,即于烦恼业生三种杂染相应而起厌患。
二、于己清净不相应,心生厌患。具三相,谓于涅槃、定、慧法体己身无故,名不相应。由此而起厌患。
三、于己杂染相应过患,心生厌患。即由杂染体相应,便生三种过患:①生老病苦之根本,②生无暇处,③一切处生是无常性。因此生厌。
四、于己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心生厌患:即于边生、恶趣生、在家者诸无间业、出家者无量见趣、无始终之生死流转等未能止息,生起厌患。
五、于己清净见难于成办,其有五相:①清净之见不能自然而生;②于所余事能独自成办;③于解脱事暂无能成办;④不得无学清净智见,或无生法忍,虽暂离诸恶,不名已作清净;⑤必由清净学、无学道证得无漏,才显清净。于
此生厌。
此上有十九相。第二十相者,发起坚固精进,欲证得彼由观见杂染、清净相应、不相应等故,心生厌患。
先住世间定,后由生厌而进入无漏出世定,台湾杨郁文著《阿含要略》(43)“增上定学”中引《中阿含经》云:“复次,比丘所行、所相、所标,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标,唯行灭息相应念想无欲具(俱)。彼比丘当知:我生此法,不退、不住亦不升进;我生此法能令我厌(慧、厌、离欲、解脱),如是不久,当得无漏。彼比丘应如是知。”
在定中,于诸清净涅槃生起乐欲,令定成无漏,此亦应对五因二十种相进行修习,《瑜伽》824页中云:“复有五因二十种相之所摄受,令于爱尽寂灭涅槃速疾多住,心无退转,亦无忧虑。”五因二十种相者,依逆次因说:
一、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初能通达观四谛故,此有六相:①谓于空、无相、无愿加行中,能正了知我慢俱行心相能障现观作意;②于作意俱行心中能舍我慢,令无间灭;③以无常等行如实思惟;④由多修作意故,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生;⑤我慢乱心获永断灭,证得心一境性;⑥于所得定如实了知。由如是能通达作意故必入圣谛现观。
二、所依定,即四善根所依止定,此由四相:①先以世间道得三摩地,令得自在;②于此定作意思惟,安住其心,入谛现观;③若所得未圆满、未自在者,即思惟举、止、舍相;④安住其心。修此必入圣谛现观。
三、能除障碍,入现观之门,此有二:①阿那般那念(数息或观息);②四念住。
四、摄受加行资粮,此有五:①离非所行处,舍离贪著;②依诸念住,乐断乐修;③于昼夜分时时观察自他所有盛衰等事,心生厌患;④修六随念;⑤住四圣种(粪扫衣、常乞食、树下坐、陈弃药)。
五、摄受方便,此有三:受持三藏,依师受教,于戒清净作意思惟。
由此五因二十种相摄持其心,心即转入无漏,《瑜伽》829页中云:“由此五因二十相摄持其心,于爱尽寂灭涅槃界中令善安住,无复退转,心无惊怖;谓我、我所今者何所在耶?当于如是心安住时,当知己名入谛现观。”
总之,由世间定转入出世定,应如上说于世间修厌患相或于涅槃及相应法修安住相,正如《瑜伽》829页云:“此圣谛现观义广说应知,谓心厌患相有二十种,心安住相亦二十种,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以上对世、出世定的区别,二种定的各别修习方法以及由世间定向出世间定的转变作了简要介绍。佛子们应在修成世间定的基础上,由厌患世间诸法欣乐清净涅槃而进入无漏出世之定,以实现断惑证真、超越生死轮回之宏伟目标。
注释:
(1)、《藏要》第十册,上海书店,1995年12月第二P111
(2)、同上P112
(3)、同(1)
(4)、大正藏卷15 P217
(5)、大正藏卷15 P213
(6)、大正藏卷15 P214
(7)、同(6)
(8)、《藏要》第十册。 P135
(9)、《藏要》第十册。 P154
(10)、弥勒菩萨造,玄奘三藏译,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根据1917年9月南京刻经处木刻本制版,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重印。P890
(11)、同(10)
(12)、佛陀密多撰,刘宋昙摩密多译,收于大正藏卷15。 P332
(13)、同(12)
(14)、大正藏卷15。 P325
(15)、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卷14。 P298
(16)、鸠摩罗什等译。收于大正藏卷15。 P287
(17)、同(16)
(18)、大正藏卷15。 P288
(19)、同(18)
(20)、同(18)
(21)、同(18)
(22)、同(18)
(23)、同(18)
(24)、同(18)
(25)、同(18)
(26)、大正藏卷15。P289
(27)、同(26)
(28)、同(26)
(29)、同(26)
(30)、同(26)
(31)、大正藏卷15 P289—290
(32)、大正藏卷15 P292
(33)、同(32)。
(34)、大正藏卷15 P293
(35)、同(34)。
(36)、同(34)。
(37)、同(34)。
(38)、同(34)。
(39)、大正藏卷15 P293—294。
(40)、《菩提道次第略论》西藏宗喀巴著,大勇法师、法尊法师译于藏文,香港密乘佛学会、博益出版公司联版,属于“佛家经论导读丛书”1997年4月。
(41)、是说修观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即力励运转作意,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这里指修观达到了“无功用运转作意”的阶段,功力已到了非常纯熟的地步。
(42)、《俱舍论》世亲著,唐玄奘译;《疏》唐圆晖造,福建莆田广化寺流通处根据《佛教大藏经》影印。 P339
(43)、台北东初出版社,1993年。 P202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