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如何建立国民的道德标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太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太  虛

  二十一年九月在武昌文化公学讲

  文化,是改善人类生活,使之向上进步的。这种文化的功用,虽然很普通,但至最高上的文化,亦不外乎此理。平常人以为佛法是消极的,寂灭的,其实、佛法是使一切恶业消灭,将人心改造,使之向真实美善前途发展,发展最圆满了就是佛。佛称两足尊,即是福、智的满足。换言之,即道德、智识都满足,达到最高人格之表现。并将佛在心境上所证明到的宣说出来,使人人共闻共知,成为一个究竟改善人类生活的文化,就是佛法。但现今的中国,经过了许多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更加以最近之日寇、红匪,国民都在灾患困难中过日子。现在所最须讨论研究的,也就是怎样解除国民灾难,而使之改善、向上,进步的文化了。但要晓得,近代中国的灾患,乃从整个的外患而来。这种外患,把全国打得落花流水,并非偶然的事,实为近代列强的立国精神,对于善弱的国族所必至的趋势。所以,要想解除其困难很不容易,因为四方八面外来的侵略,除非中国也变成近代国家,方能外抗而内安。然要建立近代的国家,但有现代军事、政治是不成功的;要有现代军政,先要有近代国民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能力才可以。否则,如要生痨病的人举千斤之鼎,不但不成功,反之把鼎敲破,把人压死。所以,中国三四十年来,越救越乱,就是不知道从国民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能力上,去培植进步的缘故。再深进一层观察,觉得在经济上救,还是不成功的。近察中国民族性,很抱悲观;由城市以到乡村的男女,都受了西洋物质繁华的诱惑,把全副精神化成奢淫的欲望,并且还要不劳而获侥幸的、现成的,以填满他的欲望,由此,乃专以巧诈欺骗,为得到非分享受之手段。这种的风气习惯一成,就是二人的团体都结不起来了!既无二人以上可以彼此诚信,注重公共利益,遂令为公共利益的心愈加其狭小。从前还能为家族,现今只为个人,成为极端的自私发展。在如此整个民族堕落的状况之下,只有消耗社会的经济力,减少国民的生产力,万万没有增进国民生产经济力的希望。我们中国向来以农业立国,到今时不但五金、木材、布匹、器皿都用外国货,就是米面都要靠外国输进,其余,更不必说了。既没法去培养国民生产力,军事、政治、就无从建立。所以中国民族,现已走到绝路,决非少数贤者所能挽救!因为到现在,差不多要做一个好人,都要偷偷地去做了。但如果全国人各各都负起责任来,深深觉悟,痛改前非,下全国民道德的动员令,以为对治国民痼疾的方法,第一、就是尚俭朴,将外来物质浮华的欲望减轻,方可以保存一点生产资本;第二、要勤劳,乃可使生产的经济力量得以进步。虽然、这若仍使用欺骗的心,难竟其功,所以第三、要诚实,务使心口一致,言行一致,乃能得彼此间之相信。去做公共事业,把私心减小,以公共利益为前提,所以第四、要为公。将此心理推广到一县、一省、一国,不但建立近代的社会国家,且并可为国际一种向上进步的文化。然而这种文化,并非纸上之文化,口头上的文化,要在实际上去做到的文化。现在,中国从外国输进来的新思潮,简直把全国思想界弄得五零八落,你说是道德,他说是罪恶,你说是改善人类的生活,他说是阻碍社会的进化,邪说风行,使国民堕落,道德只成了一种空谈,没有办法。

  各位要在此办法当中找出路,佛法才为唯一的需要。我今天讲:「如何建设国民的道德标准」,就是怎样把人类的道德标准确立起来。道德基础巩固起来,要有一种最圆满学说,能立能破,方能使人类必需的道德原理成功,开扬不可磨灭的真理。在佛法中,可以提出很简单的二种观念:一、众缘主伴之互成:无论什么万事万物,有为主的主因,有为伴的助缘。如这张木桌,木为主因,再加人工等等助缘,有众缘互相的关系,才成此一桌,宇宙间真很复杂,有各各主因之主,有各各助缘之伴,成为事事物物一种东西。以及一个人也如此,需要许多相关系的助缘:如呼吸空气、水土、阳光等,都是助人生存的要素,你若把这普遍的众缘破坏了,结果自己非灭亡不可。由此看来,入非为公去私不可,这是普遍的原理,宇宙的大法。要为公,便不可互相欺骗,各人勤俭,若如此做去,方有办法。第二、唯识因果之相续:凡人经过许多行为,都蓄为心中习惯,若是一种不好的业,一定结不好的果。这、各人反省内心一下,就知道了。有时良心发现,想将一种不好的行为改变,但习惯已成,一时难改。个人如此,而社会国民心理亦然;恶风气既成,虽有一二贤者,亦难挽回。近来的人做事,只问目的不问手段,为罪恶之大源;以为只要达到目的,虽杀人放火而不顾。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若明白佛法,不种善因,不得善果,要实现其良好之理想,必须建立人生道德的基础,当下就成为良好的行动,将世界邪说之风扫尽无余,方能建设道德文化。这种文化,才不是纸上空谈的文化!

  (见海刊十三卷十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