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隐元禅师和黄檗山万福寺的开创——为《禅》杂志创刊而作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日〕林 雪光著 姚长寿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隐元禅师名隆琦,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十一月四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万安乡灵得里东林。父林德龙,母龚氏。兄弟三人,禅师最小。六岁时父亲去湖北、湖南,之后渺无音讯,家境随之衰落,就学不成。禅师自幼颖异,十六岁时即仰慕佛道。二十一岁赴浙江寻父,未果,便去到普陀山求观音菩萨冥助。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孤岛,乃观音菩萨道场。禅师在普陀山的潮音洞当了茶头,虽然仅有一年,却成了之后出家的契机。禅师曾一度回乡奉侍母亲,并说服母亲,意欲出家,得到母亲的许可,拟再回普陀,不料途中路银被掠,不得已重返故乡。二十八岁时,母亲去世,禅师决意出家,因鉴源兴寿之劝,于黄檗山落发,时万历四十八年(1620)二月十九日。之后,禅师遍参各地名僧大德,天启四年(1624)在金粟山广慧寺(在浙江省嘉兴府海盐县)参谒密云圆悟,随从两年有余。崇祯三年(1630)春,密云晋升黄檗山住持,禅师随侍同往。不久,费隐接任密云,邀隐元任西堂。崇祯六年(1632),嗣法费隐。之后禅师隐居狮子岩(在福清县城西)。费隐退山后,禅师晋任黄檗山住持,时在崇祯十年(1637)。
  黄檗山万福寺是唐贞观五年(631)开创的古刹,宋代曾相当繁荣,但自元代至明万历年间渐趋衰微,万福寺的重兴落在了禅师的肩上。
  禅师住持黄檗山至崇祯十七年(1644),之后转住福严寺(浙江嘉兴)、龙泉寺(福建福州)。顺治三年(1646)禅师重回黄檗,一直到顺治十一年(1654)东渡我国,黄檗山法轮增辉,僧众云集,蔚然已是一大禅林。也就在这时我国开始邀请禅师东渡。
  邀请禅师东渡的经过如下。当时长崎崇福寺(宽永六年〖1629〗创建,俗称福州寺)住持缺席,兴福寺 (元和六年(1620)创建,俗称南京寺)无心便向该寺住持逸然推荐也懒性圭(顺治三年(1646)嗣法隐元),崇福寺的施主们也作了迎接也懒的准备,不幸也懒应邀船出厦门港不久即遇风浪,船破身亡。时在顺治八年(1651)。无心得知此一消息之后,便向逸然建议邀请也懒之师隐元禅师。逸然同翻译、施主等商量决定向隐元禅师发出邀请,于是在承应元年(1652)四月发出了第一封邀请信。禅师以年老为由辞退了邀请。但逸然并不气馁,于同年八月又发出了第二封邀请信,但此信在途中被海贼掠去并未到达禅师的身边,逸然又在翌年三月发出了第三封邀请信。禅师接此信后写了回信,准备派监寺良者(即大眉)赴长崎探听实情之后再来决定是否东渡。同年十一月,逸然同翻译、施主等联名发出第四封邀请信,托古石性荣(南京人,曾住兴福寺)带回。
  顺治九年(承应元年,1652)为调查邀请实情而赴长崎的灵叟定岁,以及先前赴日的良者等相继归国,明确了邀请的实际情况,禅师终于回信作了决定应邀东渡的答复。僧俗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纷纷恳请禅师中止东渡。禅师既不能违背东渡的诺言,又不能拒绝僧俗的请求,于是相约东渡三年后归国,顺治十一年(承应三年,1654)六月二十一日,禅师自厦门起航,七月五日抵达长崎,翌日进入兴福寺,同行者有独言性闻、独知(后改慧林)性机、大眉性善(即前良者)、惟一道实、独吼性一(后改性狮)、独湛性莹、良衍(后改南源)性派、雪机定然、古石性荣、杨津(亦名遵真)、良哉等计三十名。
  长崎在禅师到来之前已有中国僧居住,他们是真圆、觉悔、了然、觉意、超然、默孑如定、晋定、水月、逸然性融、无心性觉、古石性荣、百拙如理、净达、觉闻、蕴谦戒琬、道者超元、独立性易等,他们以东明山兴福寺、分紫山福济寺(宽永五年〖1628〗创建,俗称漳州寺)、圣寿山崇福寺所谓三福寺为基地,主要从事于华侨的葬仪。其中除了道者曾应平户城主松浦镇信之请赴平户教化僧俗之外,其他僧人在教化方面并未有过多大影响,但是这些僧人大多精于一技,各有专长。禅师来到长崎之后,这些中国僧人全部投入到禅师会下,合为一体,中国僧团逐渐壮大。
  当时我国佛教界的状况又是如何呢?
  幕府为了抵制基督教,开始对佛教进行了宗门改革,为了采用檀家制度,即所有国民必属佛教一宗一派,于是僧侣便掌有如同官吏一样的实权,出现了安逸怠惰的弊端。即当是佛教界的状况是一方面平安稳定,一方面却在幕府的控制之下停滞不前。禅宗的情况亦不例外。
  我国禅僧自古以来即有仰慕中国禅林、中国禅匠的风气,因为那时日本国法禁止去到中国,因此迎请道行高深的中国禅匠来日本才是当时唯一的途径。
  有关禅师的道风,我国有些禅僧早就闻知,及至听说禅师即将渡日,禅师的声望越发提高。人们等待着禅师的来到。不论是临济僧还是曹洞僧,有所作为的僧人纷纷奔赴长崎,兴福寺、崇福寺呈现出空前的盛况。
  禅师所传的黄檗宗究竟有何特色呢?从黄檗宗朝暮所用的经文集《禅林课诵》来看,有不少有关净土的经文,可见已是禅净融合。此外还有不少陀罗尼、咒言、结印法,显然是掺合了真言密教的因素。明末的禅风即是如此,禅师原封不动地把它传到了日本。
  禅师原来打算在长崎留锡三年之后即回国,但有人想把禅师迎往妙心寺,首唱者是秃翁妙周和龙溪宗潜(后改性潜)。这两人早就读过禅师语录,敬佩禅师的道力。明历元年(1655)经过秃翁、龙溪以及竺印等的奔波,把禅师迎到了摄津普门寺。普门寺是妙心寺派龙安寺的下寺,当时龙溪任住持。但是幕府不允许禅师自由行动,并且要求在普门寺集会的日本僧人不得超过二百人。这是因为幕府尚未能对禅师作出去留的决定。直至万治元年(1658),经过龙溪等人的不断周旋,禅师得以谒见德川四代将军家纲,情况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翌年,幕府准备把京都附近的一块土地赐给禅师创建寺庙,禅师终于改变了归国的想法,决定留在日本。
  宽文元年(1661)幕府将山城宇治郡大和田的土地赐给了禅师,禅师开始创建寺院,仍取名为黄檗山万福寺,以示不忘旧地。是年闰八月二十九日晋山。之后陆续兴建了法堂、浴室等。宽文三年(1663)正月十五日,在法堂举行了开光法会,黄檗宗正式确立。以后又兴建了殿堂寮舍,塑建了佛像等,又从幕府那里取得寺院的领地,打下了稳固的经济基础。
  禅师任黄檗山住持三年,宽文四年(1664)九月四日,让法席于弟子木庵,自己退归松隐堂。在木庵的经营管理之下,五年后万福寺已初具规模。宽文五年(1665)得朱印状,领五个庄、四百石。
  宽文十三年(1673)禅师八十二岁,自知归期已近。二月示微恙,三月稍愈,书偈寄赠诸方。三月三十日,后水尾上皇遣特使问疾,禅师书一偈感谢。四月一日书呈将军家纲谢恩偈。二日,后水尾上皇特赐“大光普照国师”号。三日,乃书遗偈坐化,东渡以来凡十九年零九个月。
  禅师有法嗣二十三人。其中日本僧三人即龙溪、独照、独木,其他都是中国僧。中国僧二十人中随禅师一起渡日的有七人,即木庵、即非、慧林、独湛、大眉、南源、独吼,没有渡日的十三人,即无得、玄生、西岩、慧门、也懒、良治、中柱、虚白、心盘、三非、广超、良照、常熙。
  禅师寂后,黄檗山每隔五十年举行一次远忌大法会,于时皇室都赐以谥号、御笔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禅门锻炼说
下一篇:参禅宜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