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从五蕴论解脱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昌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提要]有情为五蕴的假合体,因情识执取五蕴而有此五取蕴身。五蕴炽盛、纯大苦聚的生死轮转也因此而无穷尽。正观五蕴而得解脱是佛法的主要课题,也是阿含慧观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阿含五蕴及其与五取蕴的关系、五蕴与轮回、五蕴与解脱的联系做一初步的分析、考察,从而更加全面的体会、认识此五蕴法门。
  [关键词] 1、五蕴 2、五取蕴 3、轮回 4、十二因缘 5、解脱
  佛陀初转法轮,就宣说了四圣谛,道出有情生命纯大苦聚的实质,以十二因缘揭示了有情生命流转的真相,说明了灭除此痛苦的可能性以及灭苦道路。有情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的痛苦以五蕴炽盛苦而总概括,是因为有情有此五蕴假合身。有情执著此五蕴为我及我所有,长夜轮回,不得出离。《阿含经》中有许多经文记载了佛陀有关五蕴法门对弟子的开示,有许多弟子在此法门下远尘离垢、离欲、趋向解脱,可见此五蕴法门的殊胜。本文以主要以《阿含经》为范围,对五蕴及其对有情生命的系缚就得对此五蕴及其对生命的系缚等做一初步的考察。
  §1.五蕴及其安立
  五蕴,在《阿含经》中被译为五阴,也有的经典中被译为五众。蕴、阴、众都是聚集的意思。佛陀说: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阴,是名为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1]
  这可以看出,蕴是同一类蕴素的聚集。但是这种聚集是有一定条件的,经中说:
  “四大因、四大缘,是名为色。所以者何?诸所有色阴,彼一切悉皆四大,缘四大造故。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触缘故,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所以者何?若所有识,彼一切名色缘故。”[2]
  色蕴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在因缘成熟下的聚集;受、想、行蕴是以触为因,以触为缘,意因缘触生受、想、行,各各聚集而有受、想、行蕴;识以名色为因、名色为缘,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二者互缘而聚为识蕴。名色也可以说是五蕴的代名词,五蕴是名、色二法的详细分类,名细分为受、想、行、识、四法,著重于心理功能的分析。
  五蕴构成了有情生命个体的五大蕴素。其中色蕴属物质的范畴,受、想、行、识四蕴属精神的范畴。有质有碍、无常败坏名为色,色蕴属于物理范畴。如上文说: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阴。”
  这是佛陀从不同方面对五蕴的解释,“过去、现在、未来”是从时间上说的,或者指三世,或者指现世中的刹那变易;“内外”是从身体的部位说的,内有五脏六腑等,外有眼、耳、鼻、舌、皮肤、毛发等;“粗细”是就特质而言的,粗是可见的色身部分,细指净色根等微细而不可见的部分;“好丑”就外表及申美观而言;远近“可以理解为从时间上而说的,就是指过去和未来的色身。但这“远近”也可以从空间去理解,理解为身外的一切物质因素,由此就有了理解上的分歧。部派佛教时期,一些大德认为身外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间的物质因素无不包含在色蕴之中,如世亲菩萨的《俱舍论》中,色蕴不但包括了五根,而具还包括了五尘和无表色。[3]这从五蕴为合和成为有情的五种蕴素而言,似乎是发挥过头。但从有情的所执著而言,却有其合理性。以人而言,执着身外之物为我所有,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古代的皇帝,以整个天下执为自己所有,包括了国土内一切人、动物、山河大地、草木业林,这样还不满足,不断地杀伐而扩张;一般人也差不了多少,能占有的尽量占有,甚至你占有我,我占有你,相互占有而产生诸多恩怨与悲剧。人要想解脱,不断除对身外之物的执著而想脱离对此五蕴色身的执著,这有多少可能性!
  受是领纳的意思,受蕴就是五根触对五境时,所起的各种感觉情绪。想是对境取像,是知觉,想蕴是有情认识作用,是对受蕴所起的认识。行是迁流、造作的意思,迁流是行的根本义,从此义上说,一切有为法无不在迁流变易中,五蕴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行蕴实可以代表整个五蕴。但五蕴中行蕴的意思相对比较狭小,是指意欲和心理趋向,属于意志的范畴,包括了除受、想、识蕴外的一切精神活动。识是了别、判断,从能识来说,即是识蕴。从情识的能识与所识上说,色、受、想、行蕴是所识知的,识蕴是能识知的,有情即是这能识与所识的合和相,离开这能识与所识,就没有有情可言。
  佛陀说:“我不与世间诤”,[4]佛陀说法往往是随顺世间的。五蕴作为一种名相,它的安立当与业说、轮回、涅槃等名相的安立一样,随顺印度当时固有的说法。佛陀曾说:
  “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5]
  “诸比丘!譬如一器,有一处人,名为名揵茨、有名钵、有名匕匕罗、有名遮留、有名毗悉多、有名婆阇那、有名萨牢。如彼所知,我亦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故。”[6]
  色、受、想、行、识作为名相,佛陀是采用了当时印度旧有的说法。这一点在《阿含经》中很明显,佛陀与许多外道论法,多以五蕴是常还是无常而展开。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增一阿含经》卷三十载:
  “尼健子将五百童子,前后围绕,往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是时,尼健子白世尊言:云何?瞿昙,有何教诫?以何教诫训诸弟子?佛告尼健子:我之所说,色者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即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想、行、识及五盛阴皆悉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我之教诫其义如是。
  尼健子报曰:我不乐闻此义。所以然者,如我所解义,色者是常……”[7]
  对于世间智者契合法义的学说,佛陀是积极吸收的。这有利于佛法在人世间弘通,大觉世尊的善巧方便与智慧便也体现在这里。名相的安立虽然是随顺世间,但其所赋予内涵却是佛陀所觉悟的智慧,籍着五蕴把有情轮转的真相揭示出来,也开显出凭借五蕴而解脱的殊胜法门。
  §2.五蕴与五取蕴
  五取蕴,在《阿含经》中被译为五受阴。关于五取蕴,佛陀说:
  “若可碍可分,是名色受阴。指所碍,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碍,是故碍是色受阴。
  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是故名觉相是受受阴。
  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阴。
  为作相是行受阴。何所为作?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阴。
  别知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是故名识受阴。”[8]
  这是从法相的角度定义五取蕴。《阿含经》中也从组成上定义五取蕴,如《杂阿含经》六十一经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
  云何想受阴?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想,乃至意触生想,是名想受阴。
  云何行受阴?谓六思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思,是名行受阴。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9]
  佛陀告诉弟子:
  “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嗔恚、愚痴及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10]
  这里蕴与取蕴的差别已经很明显了。有比丘不清楚五蕴与五取蕴之间的关系,就问佛陀:
  “世尊,阴即受,为五阴异受耶?”
  佛陀回答说:
  “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11]
  佛陀说得很清楚,如果于五蕴生起贪着,就是五取蕴。我们凡夫的五蕴就是有漏的五取蕴。所作已办而未入灭的四果圣者对其五蕴身是没有执取的,若入灭则彻底灭除了五蕴。
  有了五取蕴,苦就如影随行,此五蕴炽盛苦,是有情生命一切痛苦的根源。五取蕴不仅是这一世生、老、病、死等苦难的依止处,还会引生后世的诸多苦难,对这一点如果没有较深刻的体认,很难产生淡薄对五蕴身心执著的厌离心,生死轮回便没有尽期,相反若能离此执著,就能获得解脱。
  印顺法师说:“五蕴说的安立,由四识住而来”。[12]倒不如说,五取蕴的安立是依四识住而来更合适些。佛陀告比丘:
  “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13]
  有情情识攀缘受、想、行四蕴,执取四蕴为我及我所,受其系缚而流转生死。识蕴是能取,受、想、行蕴为所取,总和这能取与所取,就是有情的五取蕴身。
  此五取蕴的有情自体,在因缘具备的条件下,他会生生不息,无休至的延续下去,但这种延续是需要食的资益长养。佛说: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14]
  粗抟食就是日常茶饭等饮食;触食是六根发六识,认识六尘境界的触。根、境、识三者和合时所起合意的感觉;思食是思心所相应的意欲;食识指有取识非功过即执取身心的,与染爱相应的识。食是有情生死延续的动力,一切众生皆以食住。
  §3.五蕴与轮回
  对于生命流转的真相,多以十二因缘来说明。十二因缘说明了有情的由来以及生命从前生到后世的三世两重因果关系。有情本身是五蕴的合和体,所以,在十二因缘的每一环节上都不能离开五蕴而谈有情。十二有支中的行支、识支、受支与行蕴、识蕴、受蕴有一定联系,但并不是同一回事。
  两者的“行”都有“迁流”、“造作”的意思,都是意志的作用,也都有“业”的内涵。不同的是,行蕴只是合和成有情的五种蕴素之一,行支却是对现在果的过去因的一种总体说明,行支本身是不离五蕴而有,当然也是不离行蕴而说行支的。
  识蕴是合成有情的精神因素,识支则是生命形成情况的说明。《俱舍论》说:
  “于母胎等正结生的一刹那位五蕴名识。”[15]
  识支本身就包含了五蕴。
  受作为对境的主观感受是非实的,属心所的范畴。这一点上两者是一致的,但两者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受蕴只是有情的蕴素之一,有身就一定有受蕴。受支则是缘触而生的感受,是生命因果链中的一环。受支本身也是具有整个五蕴的。
  十二因缘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理则显示有情的生命流转,而此流转的根本原因却是因为无明。无明就是对有情生命实相的蒙昧,当然也对此五蕴不明不知,执常执断,而入种种邪见稠林。[16]
  有情的轮转的事相虽以二因缘来展现,但了解有情,还得先从五蕴入手,没有离此五蕴的有情,当然也没有离开五蕴的流转。还有说,一念生灭当中,就具足了十二因缘。即使这样也还是不能离开五蕴说十二因缘、说生灭的。佛陀说因缘法,刚开始并没有说十二有支,而是针对众生根性而有五支[17]、六支[18]、八支[19]、十支[20]、十一支[21]、十二支[22]的不同说法。[23]但这并不是如一些执著文字研究的人所认为的那样,说佛教一开始并没有十二因缘这样系统而精密的说法,十二有支是由刚开始的五支、六支等发展而来的。他们以世俗人的浅薄去测度大觉世尊的智慧与善巧,显得是多么的肤浅与无知!
  从十二因缘看有情生命的轮转与从五蕴说生命的系缚是一致的,十二因缘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对五蕴的执取。以缘起的还灭看,断开十二因缘中任何一个环节得以纵深发展的缘,也就断开了有情对五蕴的执取。离此执著,则必穷生死之蕴。
  §4.五蕴与解脱
  有情因执著于五蕴而受其系缚,自然可以凭藉断开对五蕴的执取而获得解脱。正观五蕴而得解脱,这是阿含的主要课题之一。《阿含经》特别是《杂阿含经》中对五蕴法门记载很多,总结其旨归,是在于无常、无我的观照。如经说: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24]
  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次第。虽然阿含也讲了无常、无我、无生三解脱门,从那一门都可以契入而获得解脱。契入点不同,所要达到的目标则是相同的。这是就有情的根机、起点不同而说的。但对一般人而言,还得走常道,尊循一定的次第起修。《阿含经》中所说的空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胜义的、缘起性空的、无自性的空。由此证入的当是诸法当下不生不灭的空性,这是大乘行者的体证。狭义的空意义相对比较狭小,如《杂阿含经》刚开始七经,这种空是因无常、可败坏性而有的空义,是为理解无我的深义而服务的。由此则能超越我执,悟入寂然无为的无生,这是二乘行者所证的。实质上,无常、无我即是缘起性空的,三法印也就是胜义空的一实相印。不过,对一般人而言,体会无常比理解无我要容易些。理解甚深空义就更难了。所以,善知众生根性的佛陀,常教导弟子从观五蕴的无常性入手。
  从时间上观五蕴无常:
  “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如是,过去、未来受、想、行、识无常,况现在色!”[25]
  从因缘观五蕴无常: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后诸识,云何有常?”[26]
  观五蕴无常,是属于慧观的部分。利根人,即可由此契入无我空慧而得解脱,这种解脱被称为慧解脱。但对一般人而言,明白五蕴无常的理,还得借助于事相上相应的实修来断除这属于无常法的五蕴。《杂阿含经》五蕴诵部分佛陀对此开示很祥尽。
  首先,亲近善知识。佛陀说:
  “为断无常法故,当求大师。云何是无常法?谓色是无常法。为断彼法,当求大师。受、想、行、识亦复如是。”[27]
  “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除断灭。为断无常火故,勤求大师。断何等无常故勤求大师?谓断色无常故勤求大师。断受、想、行、识无常故勤求大师。”[28]
  善知识是正法的载体,佛陀说:
  “若奉事善知识者,未闻便闻,已闻便利。如是善知识,若奉事者,便习奉事。若有奉事,便习往诣。若有往诣,便习闻善法。若有闻善法,便习耳界。若有耳界,便习观法义。若有观法义,便习受持法。若有受持法,便习玩诵法。若有玩诵法,便习观法忍。若有观法忍,便习信。若有信,便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29]
  这是一个完整的修学次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脉络很清楚。这属一般人修行的常道,由此也可以体会到善知识的重要。《阿含经》对此属无常法的五蕴的断除,主要以修习三十七道品展开。
  修习四念住,[30]修习四正断断除五蕴,[31]修习四如意足[32]、五根[33]、五力[34]、七觉支[35]、八圣道[36]等等法门来断除五蕴。在经文中都以类似的格式,没有说明具体的修法。。因为在这里佛陀重在告诉人们,习任何灭苦之道,都可以断除对五蕴的执著,乃至灭除五蕴。至于各种法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在《杂阿含经》的道品中[37],都有比较祥细的论述。
  五蕴无常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明显感受到。五蕴无我皆空就有点难以理解了,现实生活中没法现量见到,如果对缘起没有一定的认识,把握起来就不太容易。《阿含经》对五蕴无我的观照,常以蕴“非我,非异我,不相在”这种格式出现。现举一例说明,《杂阿含经》一百一十经中佛告火种居士:
  “我为诸弟子说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如实观察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学必见迹,不断坏,堪任成就厌离知见,守甘露门。虽非一切悉得究竟,具向涅槃。”[38]
  蕴非我,是说五蕴不是我;蕴非异我,是说我不是离五蕴而有;不相在,是说我不在五蕴中,五蕴也不在我中。其中观非我属破我见,观非异我、不相在破我所见。《阿含经》主要在于破人我见和萨迦耶见,人我见是指对凡是有生命的都会生起我执,萨迦耶见是专对自己身心而起的我执,对其它有情则不会生自我的执见。有萨迦耶见,必起人我见,萨迦耶见必依人我见而起。《阿含经》观无我,也就是观人我的不可得,由此也能破除萨迦耶见。观得无我,则必然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与断无常法一样,一切灭苦之道的修习,都能通达无我,断除对五蕴的贪著而得涅槃。本来,无常与无我是不二的,为了教化的方便分别为二。无常无我都汇归无生义,这是二乘行者的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五蕴无我中的“我”是有永恒义和主宰义,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五蕴实体,如其不然,人就可以长生不老。引深一点,无我即是无自性的意思,缘起的一切当下都是无自性可言的。在《俱舍》和后来的大乘论典中,五蕴涵盖了一切有为法,五蕴无我与一切法无我,五蕴空无自性和一切法空无自性,这些说法实质上都是一回事,只不过表述不同罢了。若从五蕴的无自性空契入,体证诸法当下的空寂,则无常无我也就是不生不灭义,这本来也是《阿含经》所要表达的深义。
  §5.结 论
  从有情执取五蕴而生死流转方面,成立系缚说;从有情离此执著的可能性,理出解缚的解脱说。五蕴系缚有情也是一个假象,其原因是有情对五蕴的执取。有情执取五蕴的根源在于根本的无明烦恼,所以,无明系缚有情才是更为深刻的事实。一切灭苦之道都是为破除无明而施设,本着缘起还灭的理则横扫一切,空寂一切。因而五蕴法门就有了狭义的与广义的之分,狭义的五蕴法门就是以般若为指导的慧观,观五蕴的无常、苦、空、无我,力求对蕴及蕴集、蕴灭、蕴灭之道、蕴味、蕴患、蕴离的如实了知[39] 。从一方面直接契入,或次第起观而契入寂然无为的空性。广义的五蕴法门则是指一切灭苦之道,如三十七道品等无量法门,随成就一法,则能破除根本无明,穷生死蕴,《阿含经》中这种思想是很明白的。不过,在蕴、处、界三科中,五蕴实质上更能涵盖整个三科,不过这里是有侧重地探讨,对狭义一面的开显就更为祥细。由观五蕴无常而厌离,由厌离而喜贪灭尽,喜贪灭尽则心得解脱;观五蕴无我而离我慢,进而体证如如不动的涅槃境界,这是不同侧面的分别契入。由观五蕴无常而观无我,体证寂然无为的空寂,这是有次第性的体悟。所契入的点不同,所体证的结果却是不二的。
  解脱也有两种:一切系缚荡然无存,不再对身心世界染着执取,于五蕴身不厌不离不乐著,往来无碍。譬如住世的四果声闻和证得无生忍的菩萨;彻底灭除五受蕴身,如无余涅槃,达到究竟解脱,比如入无余涅槃的佛陀和四果声闻及缘觉。
  无生法是大小乘所共证的,一般声闻行者以缘起的因果生灭为出发点,堪破对五蕴我的执著,消灭了一切人我事非,体证无生。但他们认为在缘起的还灭理则下,实有涅槃可证。并且以为体证无生就功行圆满,于是就彻底泯灭五蕴身心而入无余涅槃证入无生。菩萨行者从缘起的无自性空契入体证诸法当下的不生不灭义,如《般若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超越五蕴炽盛之苦厄。《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大小乘的分水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对无生法的体认上。二乘行者看来,涅槃是寂然无生的,大乘行者却体认到生灭与不生灭的一致性对无生忍而不证,在大菩提心的愿力下,尽未来际的普度众生。
  后 注:
  [1] 《杂阿含经》卷2,58经
  [2] 《杂阿含经》卷2,58经
  [4] 《大正藏》T29,p.2.2
  [4] 《杂阿含经》卷2,37经
  [5] 《杂阿含经》卷2,37经
  [6] 《杂阿含经》卷2,38经
  [7] 《增一阿含经》卷30,332经
  [8] 《杂阿含经》卷2,46经
  [9] 《杂阿含经》卷3,61经
  [10] 《杂阿含经》卷2,55经
  [11] 《杂阿含经》卷3,61经
  [12] 《佛法概论》p.58-p.59,山东大灵岩山寺印本
  [13] 《杂阿含经》卷3,64经
  [14] 《杂阿含经》卷15,371经
  [15] 《俱舍论》卷9,《大正藏》T29,p.48.2
  [16] 《杂阿含经》卷7,139-171经
  [17] 《杂阿含经》卷12,285经
  [18] 《杂阿含经》卷3,65经
  [19] 《杂阿含经》卷14,352经
  [20] 《杂阿含经》卷12,287经
  [21] 《杂阿含经》卷14,362经
  [22] 《杂阿含经》卷12,298经
  [23] 南传的《五尼柯耶》的<中部>也有七有支、<相应部>也有九有支说
  [24] 《杂阿含经》卷10,270经
  [25] 《杂阿含经》卷1,8经
  [26] 《杂阿含经》卷1,11、12经
  [27] 《杂阿含经》卷7,174经
  [28] 《杂阿含经》卷7,175经
  [29] 《中阿含.》卷10,<习相应品.尽智经>
  [30]《杂阿含经》卷7,177
  [31]《杂阿含经》卷7,178经,
  [32]《杂阿含经》卷7,179经
  [33] 《杂阿含经》卷7,180经
  [34] 《杂阿含经》卷7,181经
  [35] 《杂阿含经》卷7,182经
  [36] 《杂阿含经》卷7,183经
  [37] 《杂阿含经》卷24.-.37,605-1061经
  [38] 《杂阿含经》卷5,110经
  [39] 《杂阿含经》卷2,58经,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等等。
  参考资料:
  1、《杂阿含经》上、中、下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宗教文化出版社发行。
  2、《增一阿含经》上、下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宗教文化出版社发行。
  3、《中阿含经》上、中、下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宗教文化出版社发行。
  4、《长阿含经》,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宗教文化出版社发行。
  5、印顺法师《佛法概论》,山东大灵岩山寺印本
  6、印顺法师《中观今论》,莆田广化寺印本
  7、印顺法师《空之探究》,正闻出版社发行本
  8、杨郁文《阿含概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浅谈“一心不乱”
下一篇:心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