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經典中的鳥語花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慈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馬,屬哺乳綱奇蹄目馬科中的草食動物。馬本為住於草原的野生動物,經人類飼養訓練後,成為人類社會極重要的運輸工具。我國以新疆、蒙古等為著名產馬地;國外則以阿拉伯所產者為最優良。馬的性格溫和、善解人意,為人類忠實的益友。
  中國大陸自古以來,即以馬主戰力,西安發掘出土之秦始皇時代的兵馬俑,為秦始皇武力的象徵。中國古代的傳說「馬娘婚」的故事,即多年飼養的雄馬,喜歡上馬主人之女兒,馬主人一氣將馬殺死,且剝下馬皮晾於日中。不料,一陣風起,馬皮吹向馬主人女兒,裹住女身騰空飛去。一年後,自空中降下一蟲,以桑葉為食,口吐絹絲,此乃蠶由來的傳說。
  此說亦見於日本,即蠶神「???樣」的傳承。日本東北地方,養蠶之家皆以此為守護神。又以蠶從正面看,頗似馬首,故以為流傳。
  中國古代的吉祥圖,常繪馬背上乘一猴子,即「馬上封侯」之意。馬只有一蹄,為奇蹄類之代表,為保護馬蹄,或用編成馬沓套上,或安鐵製之蹄鐵以護之。日本江戶時代,一般皆以馬沓或蹄鐵為吉祥物,若路拾之,皆信為吉祥事。大和(奈良)郡山藩二代藩主柳澤信鴻的《宴遊日記》即載有:於路邊見一馬沓,遂沿路踢之,直踢回自宅院中,以此為「招福」之意。
  中國古代之貨幣中有所謂「馬蹄金」,其形狀恰如以編成之馬沓,此馬蹄金被認為係馬沓招福之原始點。
  由上述可知,馬與人類關係之歷史悠久。
  馬之與人類,除具悠久歷史之外,更廣泛地散見於人類之生存範圍內。如以馬立名之人,東漢扶風馬融,博學高才,授徒數千。南宋大畫家,浙江杭縣人馬遠,花鳥、山水、人物皆擅長而聞名。元曲四大家之一馬致遠,工樂府,作品以豪放見勝。馬班為司馬遷及班固之略稱,兩人均為卓越之史學家,如「史氏繼春秋而有作,莫如馬班。」
  以馬為國名者,如非洲馬利、馬達加斯加、馬拉威等共和國。馬爾他,南歐,地中海之島國。馬其頓,因亞歷山大三世征服波斯,而建立了史上首位跨歐、亞、非三洲之大國。馬來西亞,北鄰泰國,半島先端接新加坡,是世界上天然橡膠和錫礦的主要產國。地名者如巴拿馬,位於波斯灣之島國巴林之北端。馬賽,位於法國東南部。馬尼拉,為菲律賓首都。馬德里,西班牙首都。馬德堡,位於東德西北,為馬德堡縣治所在。馬王堆,位於湖南省長沙近郊,因出土前漢早期侯族之墓葬而聞名。馬祖島,福建省東部沿海附近之島嶼。馬鞍山,位於江蘇省崑山縣西北,以形似馬鞍,故名。馬關,位於日本九州地方,中日戰爭次年,於馬關所訂的條約稱為馬關條約。
  一種黃色、厚而粗硬的紙板,稱為馬糞紙。以動物雜技、奇術、滑稽等驚險動作、笑料、韻律與美姿供人觀看之大眾娛樂的雜技團,稱為馬戲團。便溺時所用的盛器,古為木製、銅製,今以瓷製並有抽水製置,稱為抽水馬桶。用馬挽拉之車輛,稱為馬車。賭博所用的籌碼,稱為馬子,或作碼子。今俗戲稱年輕女孩為馬子。用於運動競賽時之計時器,稱為馬表。負責警戒、搜索之馬兵,稱為馬哨。泛指寬闊平坦之道路,稱為馬路;因紀念蘇格蘭工程師馬卡丹而得名。將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的裝置,稱為馬達。自己年齡的代稱,叫馬齒,如馬齒徒增;因判斷馬齡須看馬齒才知。按摩的別名,稱馬殺雞。所言不入耳,比喻漠不關心之意,稱為馬耳東風。比喻混亂騷動的樣子,稱為人仰馬翻。我國最早的文法書,由清光緒年間馬建忠所撰,稱為馬氏文通。服從指揮者的領導而絲毫不敢違背,稱為馬首是瞻。比喻戰死沙場,稱為馬革裹屍。如《後漢書》馬援傳:「男兒當效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做事隨便,稱為馬馬虎虎。騎馬時所穿長袍外面的短褂,稱為馬褂。後沿為常服或禮服,亦稱為行褂。下身所穿上寬下窄的褲子,稱為馬褲。
  以馬為名的植物,如馬蓼、馬藍、馬尾松、馬齒莧、馬鈴薯、馬錢木、馬鞭草等;動物如馬尾蜂、馬鮫魚、馬鞭魚等。
  馬與佛教之關係,更可追溯到古印度佛陀住世的時代。以馬為寺名者,如古印度鴦騎國馬林寺。據《梁高僧傳》(卷一)載,昔時印度有一伽藍名為「招提」,其國之王為一貪好財利之惡王,欲毀此時以獲其財。將毀之前,有一白馬繞塔夜鳴,王乃悔悟,並改寺名為白馬寺。中國據傳為東漢明帝時所建之白馬寺,為我國最古之僧寺,由於印度攝摩騰、竺法蘭二僧以白馬自西域馱經來我國,明帝令於洛陽城西雍門外建寺以安之,遂取名白馬寺,又稱馬苑。
  佛陀為迦毘羅衛國太子悉達多之身時,半夜離城出家,係白馬犍步乘載太子出城。據《釋迦方志》(卷上)載,印度雪山以北,其地寒勁宜馬,善馬亦多,稱為馬主國。又印度古代世界觀中九山之一,又為七金山之一,有以山形而得名之「馬耳山」。馬寶,為轉輪聖王七寶之一。據載,馬王婆羅醯住大海中,有眷屬八千,若轉輪聖王出世,則取最小者為馬寶。唐武則天曾仿此而置七寶於廷。
  密教金剛界五部如來之座,稱為五部座,又稱五座、五獸座。其中第三稱為「寶部馬座」,即馬上安置蓮花之台座。馬為世間吉祥貴重之物,故於台座中,屬寶部之座。南方寶生如來即坐於此座上。
  馬嘶鳴時,其鬣毛逆立;密教之降三世、大威德等忿怒明王之頂髮大多類此,故稱馬王髻,係用表忿怒之義。馬所食之麥,稱為馬麥。佛住世時,曾受阿耆達王之請,至彼國結夏安居,值遇災荒,穀米昂貴,遂受販馬人供養,與五百比丘共食馬麥三個月,此為佛十難之一。馬陰藏相,又作馬王隱藏相,為佛三十二相之一。陰,男根之意,即佛陀之男根隱藏於腹中而不外現,故稱陰藏。似馬之陰,故稱馬陰藏。據《寶女所問經》(卷四)載,如來之陰馬藏大人相者,乃往古之世,為謹慎己身,而遠色欲,故得此相。
  印度婆羅門教蘇摩祭之一,稱為馬祭,又作馬祠、馬祀。因以馬為犧牲,故有此稱。始於吠陀時代,由婆羅門向生主與因陀羅舉行之一種大型祭祀;後則唯有國王方有資格舉行。其祭祀之法,先將選定作為犧牲之馬一匹或百匹洗淨,殺四眼狗(眼上有二斑點如眼者)一隻,投入洗馬腳之水中,咒云:「危害馬者,將受伐樓拿之懲罰。」而後將馬放之東方,使之任意遊蕩一年,期滿後繫於祭柱。第一皇后來到時,祭官作法誦咒祭祠,並屠馬而焚之,同時燒一野羊作為馬見天神之先導。婆羅門教認為此種祭祠可令王成為王中之王,經百次馬祭之王可推翻因陀羅之王座,成為宇宙之主宰與眾神之主。
  佛教中以馬為名者,如馬勝比丘,又作阿說示。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舍利弗之皈依佛門,即因見馬勝之威儀端正,而請問其所師之法為何,師事何人。馬勝告以釋尊之說法「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之理,舍利弗忽開心眼,隨至竹林精舍,聞佛說法,淨諸塵垢,得法眼淨。
  佛陀住世時,又有名為馬宿者,為六群比丘之一,經常聚黨滋事。
  佛教詩人,付法藏第十二祖馬鳴,中印度舍衛國人。博學三藏,明達內外典,為古典期梵語文學之先驅者。曾將佛陀之生涯以梵語寫成敘事詩行世,即《佛所行讚》;為佛教史上著名之大論師。
  印度之蠶神,守護蠶化,成就衣服綿絹,以供裸形無依之眾生,亦名為馬鳴,為密教所供奉之菩薩,其形相為坐白蓮花,乘於白馬上,身呈白肉色,著白色衣,頭戴花冠,以瓔珞莊嚴其身。
  馬頭金剛,為西藏佛教上下密院護法神之一。人身馬頭之獄卒,稱為馬頭羅剎。《大日經密印品》所載,十八印契之一,稱為馬頭觀自在菩薩真言印。又觀自在菩薩變化身之一,以觀音為自性身,而觀大忿怒形,置馬頭於頂,稱為馬頭觀音,又作馬頭大士,為八大明王之一,即密教胎藏界三部明王中,蓮華部之忿怒持明王。又馬郎婦觀音,亦為觀自在菩薩三十三相之一,以觀音化為馬郎之婦,故名。
  馬祖道一禪師,為南嶽懷讓禪師之法嗣,唐朝四川廣漢人。俗姓馬,世稱馬大師、馬祖。
  西藏迦爾居派之創始者馬爾巴,嫡傳弟子有密勒日巴。
  山東博興地方有寺,名馬鳴寺,創建於南北朝時。
  日本中古以來,修驗道者為病馬加持,以祈求平癒之修法,稱為馬加持。祈法之前,先擇吉日,令馬向吉方,加持者立馬之北,依馬頭觀音之法,或誦《法華經》藥草喻品而加持之,如法亙行十七日即可。
  佛教經典以馬為名者,有《中阿含經》(卷四十八)所收之《馬邑經》、《生經》(卷四)所收之《馬喻經》、《出曜經》(卷十九)馬喻品、《法集要頌經》(卷二)馬喻品、《百喻經》(卷四)詐言馬死喻等不勝枚舉。
  以馬解說佛法者,如「三獸渡河」,以兔、馬、象三獸之渡河比喻三乘斷惑修行之深淺。佛陀教法雖有三乘之別,然皆同屬一味法性,聲聞、緣覺、菩薩以所證有深淺,猶如兔、馬、象三獸之渡河,兔渡則浮,馬渡及半,象渡徹底截流。馬渡河,比喻緣覺之人修十二因緣,斷除見思惑,雖兼斷習氣,未能淨盡,而證真空之理,如馬之渡河,雖不至底而漸深。
  「白馬入蘆花」為禪林用語,指超越彼此分別思量之境界。因白馬與蘆花皆為白色,故白馬入於蘆花叢中,於視覺上即無有分別,白馬與蘆花共一色,渾然合一;於禪林中,乃轉指超越人我、大小、高低、美醜等種種分別見解之境界。《碧巖錄》第十三則云:「僧問巴陵:『如何是提婆宗?』(白馬入蘆花,道什麼點)」
  「白馬法身」為禪宗公案名。白馬,指唐末曹洞宗之白馬遁儒禪師。乃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法名遁儒,以久住洛陽白馬寺舉揚宗風,世稱白馬遁儒。
  佛經中以馬為主角者,隨處可見;佛陀亦常以馬為喻為諸比丘說法。如《六度集經》(卷六)載,昔時有一馬王,名耶,常住於海邊,拯救漂流水者。
  是時,海之彼岸,住著無數鬼女,專事誘惑婬欲。若見貿商來到,即化現城廓住處,庭園雅緻,且各化作美女,濃粧艷抹,為貿商提供醇酒佳餚。許多貿商皆受妖惑,與鬼女共居,而至生兒育女。約一年餘,鬼女即生厭心,而以鐵針刺其喉,吸其血食其肉,甚至吮其骨髓。
  馬王耶遙見其狀,為之悲傷落淚。
  於是,馬王飛渡彼岸,登上高山,大聲疾呼:「誰人欲求渡海,今正是時。」如是再三。受苦難之貿商聞聲,皆道:「曾聞有神馬,能度人危難,今此呼聲,將是神馬無誤。」眾皆齊聚到馬王面前,哀求道:「請救渡我們吧!」
  馬王說道:「若救你們離開此地,鬼女們將抱著幼兒追趕而來,啼泣哀求;如果眾貿商有顧戀之心,不忍離去者,於我離開後,將再飲你們的血,食你們的肉。唯有正心存善,方能保命。你們可乘騎我背、捉我尾、叩住我頭、頸、腿等處,將能渡眾人過河,安然返回故里。」
  眾貿商聞說,皆爭相攀拔,馬王奮身將眾人帶回安全處所。唯少數受婬惑較深者不願離去,後皆被鬼女所噉,而至喪命。
  佛陀語諸比丘,時之馬王即佛之本生。
  《生經》(卷四)故有《佛說馬喻經》一卷。敘述佛陀於舍衛國祇園精舍為諸比丘說法。昔有一長者飼養一頭好馬,調柔順從,馳騁駿逸,堪稱為千里駒,長者愛護備至。
  但是,長者初得此馬時,並非如此,是時,志操乖突,不可御調,人欲騎之,馬則舉前足或踢後腿,四出橫行,不依徑路,或入溝渠,或衝牆垣;長者不能駕御,遂鞭撾酷毒,且不供給水草。馬於廄中飢餓心惱,無計可施,深自疚責。時,忽聞空中有聲音:「順從其主,時無患難。」馬若有所悟。
  翌日,長者欲乘騎時,加以鞍勒,馬順受之;騎上鞍住,馬亦不翻跳、踢足,東西南北隨順主意,長者大喜,遂給上好縠糧,飲以水草,於是體力日增,肥壯氣盛,成為不可多得之名馬。
  日後,馬育二子馬,至數歲,長者試騎之,子馬不順從,跳踉橫走如前馬,雖捶扙加鞭,亦復如是。長者惱怒,遂以臭草、濁水餵之。子馬生怨,問之於母馬:「為何長者給自己最壞飲食,且常加撾鞭。」
  母馬答道:「是汝等自己有過,切莫怨恨長者。如果長者授勒被鞍,當安順受之,指使東西南北,當隨從主意,不可乖違,如此,定能獲得長者喜愛。」
  子馬受母教,翌日即隨順長者,令行即行,令住尋住。長者大喜,遂同母馬給以上等穀糧水草,子馬從此亦同母馬安住無異。
  上述經中所云馬者,比喻眾生,長者比喻佛也。馬喻眾生,不受佛陀教化,恣情放逸,不知制止,不從道化。長者喻佛,種種說法,不可制者,鞭以五戒十善,更示地獄、餓鬼、畜生輪迴之苦,愚迷眾生若能悔悟而成就正覺 之道,即如劣馬亦能成為名馬。
  於《雜阿含經》中,佛陀屢以馬為喻為諸比丘說法。如卷三十二(佛光藏第九○一經)佛與調馬聚落主論調馬法,有柔軟、剛強、柔軟剛強等三種;佛陀亦以此三種法調御眾生,若三事猶不能調伏,即便「殺」之。即有不調順者,不復與語、不復教授、不復教誡,如此真如「殺」也。
  調馬聚落主聞佛說後,歡喜皈依,信受奉行。
  同經卷三十二(佛光藏第九○九經)則載佛為諸比丘說三種調馬及三種調士夫相,即捷疾具足(能善行馳速)、色具足(毛色鮮麗)、形體具足(身壯體健)三種,即能如實知苦、集、滅、道,乃至究竟苦邊,名為捷疾具足。若問經律論三藏,能為解說,名為色具足。大德名聞,能感致衣被、飲食、臥具、湯藥,名為形體具足。三種士夫相,即或有所缺,不能全部具足,若皆具足,即以馬已調為喻。或謂佛以具足色、力、捷疾之三種良馬比喻具足戒律、精勤、解脫之三種善男子。
  同經三十三(佛光藏第九一三經)佛以四種良馬,即賢善、捷疾、堪能、調柔,比喻善男子四德成就,世所宗重,承事供養,為無上福田。四德者,即成就戒、定、慧、解脫等。
  於佛所說各種馬喻中,最為家喻戶曉者,即四種馬的比喻,此事載於《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佛光藏第九一四經),第一種馬,見舉鞭影,即能觀察御者之意。第二種馬,鞭杖觸及身毛,即便驚悚,察御者心。第三種馬,鞭杖加於皮肉,然後警覺,觀察主意。第四種馬,鞭徹肉骨,方能憬然察覺,隨御者之意。
  佛以上述四種馬比喻四種善男子,第一種,聞他聚落,若男若女為病所惱,輾轉欲死,聞已,即能深知厭惡,自我奮起精進。如馬之顧鞭影即知奔馳。第二種,看見自己所居之聚落,有男女值遇生死苦痛,心生怖畏,能自我鞭策。如鞭杖觸及身毛,即知御者之心意。第三種,遭遇自家親族傷亡悲痛,淒厲號泣,方感驚懼,生厭惡心,向道行善,如馬之鞭杖及身,方知警悟。第四種,自身罹病,苦痛煎熬,生死臨頭,至此才幡然省悟,生厭離心,修諸善行。如馬之鞭觸肉骨,侵肌徹骨,然後知調。
  上述四種馬之比喻,散見於我等周遭,欲知自己屬第幾種馬,自我測試則可得知。人生歲月數十寒暑,及時當醒悟,能防患於未然,則尚有轉寰之餘地;若待苦難臨身,如風前殘燭,韶光不待,則追悔莫及矣!
  佛又舉出世間馬有八種惡態,比喻比丘於正法中修持亦有八種過惡。(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佛光藏第九一六經)
  同經,佛又舉出世間馬有八種德成就,比喻比丘於正法中修持亦有八種德成就。第一、善比丘於正法中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戒,能生怖畏;如馬生於良馬鄉,此為第一德。第二、善比丘性賢善,善調善住,不惱不怖他行者;如馬體性溫良,不驚恐人。第三、善比丘次第行乞,隨其所得,不揀好惡;如馬不擇飲食。第四、善比丘厭離惡業;如馬厭惡不淨。第五、善比丘聞大師說法,有過速改;如馬遇馬師調習,速改惡態。第六、善比丘學心具足,令無所毀;如馬安於駕乘,隨其輕重,善盡其力。第七、善比丘習學八正道,不行邪道;如馬常隨正路,不隨非道。第八、善比丘盡形壽精勤方便,不厭不倦;如馬若病若老,勉力駕乘,不厭不倦。
  佛教經典中,佛以馬為喻,為諸比丘說法,調心如調馬,所謂「心猿意馬」,可知人心若不調,則如脫野馬。馬與人之因緣如此密切,況且馬之助於人類由來已久。十二生肖中屬馬者,亦常以自身捷足如馬喻之。馬之惡、馬之德,佛陀曾為諸比丘詳明,願見聞者皆能自勉之。
  摘自《普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