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比丘僧伽的建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学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佛陀时代,印度的哲学及宗教出现了两大阵营,即传统的婆罗门教和新兴的沙门运动。佛教作为沙门运动的代表,最早树立了追求出离的思想,建立了清净梵修的比丘僧团。僧伽,巴利语Sangha ,意为和合众,为奉行佛陀教法,依戒律出家的僧众。僧团是由两部分组成,即比丘僧团(bhikkhusangha )和比丘尼僧团(bhikkhunisangha)。还有双重僧团(Ubhatosangha )、四方僧伽(Catudissa-bhikkhusangha )之称。和合有二义:一为理和合,即共证无为涅槃之理;二为事和合,共有六种,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悉达多太子早年在王宫,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后游四门见老病死等诸相,又偶遇出家梵志,猛然醒悟世间苦、空、无常,无著无染才是离苦得乐之法,便毅然离家,剃除须发,著行者衣,现出家相,访师学道,勇猛精进,苦修七年,终于大彻大悟。后往波罗捺斯,初转法轮,度化五比丘,以“民主为组织体制,共和为分配原则”,建立清净梵修的比丘僧团。在短短的三个月安居期内,圣贤比丘增至六十四人。安居结束后,佛陀派他们到各地弘法利生,谆谆教导他们说:
  “诸比丘,我已从世间法的桎梏中得到了解脱,你们也从中得到了解脱。诸比丘,去吧,为了大众的利益和福祉,出于对世间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利益和福祉。诸比丘,各自弘化一方,传授初善、中善、后亦善的究竟觉悟之法,弘扬梵行。”
  佛陀首先创立僧团,培养造就了一批弘法利生的骨干力量。他们都是清净无染的阿罗汉,断除了种种的烦恼不净,成就了圆满究竟的解脱,然后出于悲悯未曾觉悟之众生,回入这个世间,宣说无上解脱法门,以达到觉悟他人之目地。诸大比丘,时时牢记佛陀的教导,致力于利乐有情的事业。
  僧团为出家者修习佛法的组织。佛陀以及僧团在向世间弘化的过程中,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社会精英欣闻佛法后,踊跃随佛出家。僧团建立之始,其成员大多来自社会最上层,都是博学多闻、具足智慧福报、大富大贵之人。最初,只有佛陀才可度弟子出家,但后来由于要求出家者甚多,佛陀就把度化出家的权力下放给诸大弟子,他们可随时随地剃度出家弟子。当时无需举行什么出家仪式,亦无戒律可循,只需剃除须发,披上袈裟,现比丘相即可。佛教的慈悲精神使僧团的大门向一切有缘人敞开,无论其种姓、等级和社会地位如何。四种姓中的年轻人或老年人可以自由地加入僧团,他们象兄弟一般生活在僧团这个大家庭中,修习佛法,没有任何歧视和分别,没有任何特别的戒律或制度,僧众共同过着和合的生活,共同遵守一般宗教徒应遵守的道德准则。这些声闻弟子,痛切认识到世间的痛苦,志在解脱生死,求证涅槃,厌离娑婆世界,发出离心。在他们看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燃不息。”出家学佛是为了解脱生死痛苦。具足智慧福德的圣者,稍经佛陀开示,修证苦、空、无常、无我之理,即可证入圣果。正如《增一阿含经· 增上品》云:“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本。云何为四?一切法无我,是谓初法本,当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谓第二法本,当共思惟。一切法无我,此第三法本,当共思惟。灭尽为涅槃,是谓第四法本,当共思惟。如是诸比丘,当共思惟此四法本。所以然者,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此是苦之元本。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随佛出家者越来越多,僧团也越来越庞大。众人出家的因缘不大相同,有的因为闻听佛法,生起恭敬信仰后而出家,有的则是目睹了佛陀的庄严法相后出家,也有的是因为家庭、社会等问题而出家,形形色色之人生活修习在一起,依法依律摄僧则成为必要。
  戒律是对个人错误思想或行为的调伏,是依法而流出的规制,而不是对违犯者惩罚的条规。从每一学处的制定,到整个清规戒律的完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在佛陀早期的弘化过程中,无僧伽规制可言,僧众共同自觉遵守高尚的道德,以及社会上公认的出家准则。佛陀也没有另外制定特别的戒律来规范出家人,只是接受了社会及其它宗教普遍认同的道德条例,稍加改变而为僧人奉行。但是,随着僧团组识的进一步发展,出家僧众来源进一步扩大,出家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出家动机亦有不纯之处,更有甚者,有些比丘违背一般梵行道德后仍然茫然不知,从而使僧团出现困惑。因此,佛陀因时、因地、因人、因机,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戒律,以此来规范出家僧众的言行,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样,戒律和僧伽制度就产生了。
  一、有些出家修行者行为不良,或过份地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这不仅阻碍了个人的佛法修习,同时也破坏了僧伽的和合清净。所以,佛陀制定了学处(Siksapada ),集为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 )。
  二、为了使佛法得到广泛的弘扬推广,适应当时社会及环境的需要,建立了具足法—Upasampnnadharma ,布萨法—Posadhadh ,安居法—Varsikadh ,自恣法—Pravaranadh 等僧伽特有的制度。
  三、僧人有了固定住处,开始出现了寺庙,佛陀对如何管理好寺庙、处理好僧人与僧人之间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
  四、同属于佛法的出家人,行为(仪法)方面要合适与统一,从而有行、住、坐、卧、乞食、受用饮食等规制。
  佛陀制戒,完全是为了维护僧团和合,为出家人修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使戒律能照护大多数出家人,佛陀曾多次修改戒律。
  戒律,梵语vinaya ,音译为毗尼或毗奈耶,意为调伏,修道圣人,离恶趣善,离染著而断烦恼,使身心调和。毗尼者凡有五义:
  一、忏悔:犯了或轻或重的过失,在大众面前如法忏悔。
  二、随顺:遵照僧团的规制,受戒、安居等,依法而作。
  三、灭:对僧伽的诤事,依法处理灭除。
  四、断:对烦恼的对治伏灭。
  五、舍:对治僧残的不作舍与见舍。
  在僧团建立之初,舍利弗尊者曾请佛制戒,但被佛陀拒绝,原因是制戒因缘还未成熟。佛告舍利弗言:“如来自己会注意到制戒的时机,在不善之法尚未生起之时,如来不会为弟子制定戒律,也不为他们颁布日常清规。只有当不善之法在僧伽内部出现后,如来才制定戒律,为弟子颁布日常清规,以此来消除不净。舍利弗,当僧团生存长久、发展完善,名闻利养增多,不净之法生起时,如来将宣布训导方法,制定根本大戒,以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舍利弗,现在的僧团没有出现问题,远离恶习,清净无染,善德兼备,最后的五百弟子也都是预流圣果,定不退转,决定觉悟。”
  当时佛陀并没有说不制戒,而是说制戒的因缘尚未具备。接着,他肯定了制戒的重要性。佛陀告诉舍利弗:“过去的毗婆尸(Vipasyin )、尸伽(Sikhi )、毗舍浮(Visvadhu )三佛的梵行未能久住,拘楼孙(Krakucchanda )、拘那含牟尼(Kanakamuni )、迦叶(Kasyapa )三佛的梵行久住,其原因是前者没有制定僧伽赖以生存发展的学处及波罗提木叉。这样佛与大弟子涅槃后,不同族姓的弟子们无所适从,梵行迅速散灭,正法不能久住。而后者依法为弟子们制立学处,立说波罗提木叉,佛与诸大弟子涅槃后,不同族姓的弟子们仍可依法为师,依戒而住,正法久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陀制戒的目的,并不是来约束僧众,以便于领导,而是为了防止类似不善现象和过失再次发生,使僧人有所警觉。佛陀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弟子,更没有领导僧团的欲望。在他涅槃后,他亦没有指定僧团的接班人,而是让僧团自行发展。这样,佛陀建立僧团、制定僧团制度就体现了如下精神特色:
  1 摄取于僧——僧团是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之出家人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凝聚力不是靠戒律戒条,也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僧人自觉遵崇的道德。僧人在这个组织里自觉遵守佛陀因时因地制定的一些清规戒律,享受着民主平等的自由,自净其心,和合一味,即解脱之味。
  2 令僧欢喜——僧团是僧人清净修行之所在。一旦成为其中一员,则可获得新生,共为佛子。大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吸饮着法喜甘露,共同探求解脱之道。
  3 令僧安乐——僧团给每一位出家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使得大家安乐而住,不必为生活操心,从而一心办道。
  4 未信者信——僧团的每一位僧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社会,深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这样的和乐清净僧团,自然能引人生起信心,增长信心,使佛法普及到社会。
  5 信已增长——僧众圣洁的言行和高尚的道德准则使已有佛教信仰之人见贤思齐,更进一步加深对佛法的信仰和信心,永不退转。
  6 难调者调——随着僧团的不断扩大,僧人数目的增多,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环境的僧人,走到一起后,各自的生活习惯及性格给僧团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产生了不合僧规的现象,有些甚至出现了违反清规戒律的事件。为了起到制约作用,保持僧团的清净纯洁,就有必要对那些品性顽劣之人加以调伏。
  7 惭愧者安——圣道的梵修者,为了获得真正的解脱,抛弃世间虚幻不实的快乐,出家修行,甘愿清贫,旨在获得觉悟自在。为了保障他们的修习不受外部干扰,僧团就有必要建立崇尚修道的良好风气,使正道得以光大,使僧团真正成为出家人修道之场所。如有不知惭愧而违犯者,以僧伽的威慑力,依学处所制予以处分,使其舍罪而还复清净。有惭愧而向道精进者,在大众中,也能身心安乐地修行。
  8 断现有漏——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断除有漏的烦恼,获得寂灭涅槃。僧团能使修习梵行者当下获得无漏圣果。
  9 断未来有漏——为了获得无余涅槃,永断烦恼,不再受生死,获得究竟彻底的解脱,在这样和乐清净的僧伽中,比丘们更能精进修行,离烦恼获解脱。
  10 令正法久住——出家修行首先依教奉行,以期获得自己的解脱,然后再把自己所悟证的佛法,以言教和身教的方式传授给众生,这样使得佛法长住世间。佛法的久住不能依赖于佛与弟子们个人的修持,而唯有依靠和乐清净的僧伽。唯有和乐清净的僧团,才能外化而信仰普遍,内证而贤圣不绝。正法久住的理想才能在人间实现。
  上座部五部经典绝大多数是由佛陀为出家僧伽而说,其主要内容为四谛、三十七道品。在佛陀看来,僧团有许多有利修行的优越条件,只有出家以后,才能真正修习佛法。佛陀讲经说法,契机契理,方便施教,无非是为了让人们觉悟真理。在家之人世务缠身,无法全身心修习佛法,唯有出家僧众方能究竟。所以佛陀只对出家僧众讲解四谛法门,对在家居士一般只讲布施升天之道。佛陀注意到在家居士学佛的局限性,又考虑到佛法对社会的影响,没有把深奥的佛法全盘托出,而是有所简择。
  当给孤独长者躺在病床上时,他派使者拜见佛陀,诉说自己病危,以此向佛陀作最后诀别,并希望舍利弗能大发慈悲,前来家中说法。舍利弗应邀,在阿难陀尊者的陪同下,来家中探望。当舍利弗尊者向他讲述了精深博大的四谛法门后,给孤独长者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阿难陀尊者还以为他正在痛苦地堕落于恶道。给孤独长者回答说:“完全不是,我虽然亲近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多时,但我从来不曾听过如此殊胜法门。”舍利弗尊者解释道:“如此博大精深的佛法只讲给有一定修证的弟子,不教白衣居士,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其意义。”
  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僧团为达到这一目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这僧团里,僧人可集中精力,精进不息,求证深奥的佛法,真正明了佛法之要旨,克服重重困难,究竟圆满解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