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的菩薩道──兼論《般若經》的出現
一、前言
二、《阿含經》的菩薩前五度
三、《阿含經》的菩薩般若度
四、《般若經》的出現
五、結語:印度前後期菩薩道的開展
一、前言
釋尊在《阿含經》中的開示,是以聲聞道為主,兼及菩薩道。每當釋尊提及自己「往昔如何如何修行」時,便是在教導菩薩行。這些教導散見於《阿含經》中,其內容不外是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和般若等六度(六波羅蜜)。以下引《阿含經》的明文來說明釋尊累世如何積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文中特別指出,前五度之重要是在於薰習出稟性仁慈的大悲心或佛種,而般若度之重要是在於為了「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多行空」;在後者的需求下,後來便有《般若經》的大量出現。
二、《阿含經》的前五度
在《阿含經》中,釋尊很善巧地談到自己的前世,一方面說明因果之不虛,一方面暗示菩薩道的尊貴與不易。以下先引經說明釋尊前世,具體實踐布施、淨戒、安忍、精進和靜慮等前五度的實例,如此經由累世的積聚福德資糧,才播下大悲的菩薩種子,成為具種性者。
(一)以長者、尊師的身份積福
【例1】釋尊的前世,曾是名為「隨藍」的大長者,以在家的身份廣行布施以培養大悲心並積聚福德資糧。
證明:《中阿含?須達哆經》(一五五)中,釋尊說:
昔過去時有梵志大長者,名曰隨藍,極大富樂,資財無量,封戶食邑多諸珍寶,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彼行布施其像如是:八萬四千金鉢盛滿碎銀,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銀鉢盛滿碎金,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金鉢盛滿碎金,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銀鉢盛滿碎銀,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象,莊校嚴飾,白絡覆上,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馬,莊校嚴飾,白絡金合霏那,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牛,衣繩衣覆,[殼几+牛]之皆得一斛乳汁,行如是大施;八萬四千女,姿容端正,覩者歡悅,眾寶瓔珞,嚴飾具足,行如是大施,況復其餘食噉含消?…昔時梵志大長者名隨藍者,謂異人耶?莫作斯念!所以者何?當知卽是我也。(T1,p678a)
【例2】釋尊的前世,曾是名為「阿蘭那」的大長者,以尊師的身份教導無量百千弟子,說梵世法。諸弟子中有具足奉行者,命終生梵天中。阿蘭那自己更修增上慈,命終生晃昱天中。釋尊此世用前五度來積福,特別是修習四靜慮。
證明:《中阿含?阿蘭那經》(一六○)中,釋尊說:
比丘!拘牢婆王有梵志,名阿蘭那大長者,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比丘!梵志阿蘭那有無量百千摩納磨,梵志阿蘭那為無量百千摩納磨住一無事處,教學經書。…於是,梵志阿蘭那則於後時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若干國眾多摩納磨亦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彼尊師梵志阿蘭那出家學道,是為尊師阿蘭那,是為尊師阿蘭那弟子名號生也。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我於世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我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我於世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我於疑惑淨除其心。摩納磨!汝等於世亦當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汝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汝於世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梵世法。(a)若尊師阿蘭那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火*僉]摩天,或生兜瑟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b)若尊師阿蘭那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尊師阿蘭那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尊師阿蘭那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比丘!於意云何?昔時尊師阿蘭那者謂異人耶?莫作斯念!所以者何?比丘!當知卽是我也。(T1,p684a)
【例3】釋尊的前世,又曾是名為「善眼」的大師,得如意足,教導無量百千弟子,說梵世法。諸弟子中有具足奉行者,命終生梵天中。善眼大師自己更修增上慈,命終生晃昱天中。釋尊此世也用前五度來積福,特別是修習四靜慮,並達成慈無量心。
證明:《中阿含?七日經》(八)中,釋尊說:
比丘!昔有大師名曰善眼,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善眼大師有無量百千弟子,善眼大師為諸弟子說梵世法。(a)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焰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b)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彼時善眼大師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善眼大師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諸比丘!於意云何?昔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即是我也。(T1, p429b)
【例4】釋尊的前世,曾是名為「大典尊」的大臣,善理國事,後修四無量,剃除鬚髮,服三法衣,捨家修道。有七國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及四十夫人,如是展轉,有八萬四千人同時出家,從大典尊遊行諸國,廣弘道化,多所饒益。釋尊此世也用前五度來積福,特別是修習四靜慮,並達成慈無量心。
證明:《長阿含?典尊經》(三)中,梵王告諸天眾說:
大典尊理七國事,無不成辦。時,國內有七大居士,典尊亦為處分家事,又能教授七百梵志諷誦經典。七王敬視大典尊相,猶如神明,國七居士視如大王,七百梵志視如梵天。… 時,大典尊於彼城東造閑靜室,於夏四月,卽於彼止,修四無量,… 時,大典尊還詣七王白言:大王!唯願垂神善理國事,今我意欲出家離世,法服修道。所以者何?我親於梵童子聞說臭穢,心甚惡之。若在家者,無由得除。…過七日已,時大典尊卽剃除鬚髮,服三法衣,捨家而去。時,七國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及四十夫人,如是展轉,有八萬四千人同時出家,從大典尊。時,大典尊與諸大眾遊行諸國,廣弘道化,多所饒益。」
爾時,梵王告諸天眾曰:「時,典尊大臣豈異人乎?莫造斯觀,今釋迦文佛卽其身也。」(T1, p33c)
(二)以轉輪聖王的身份積福
【例1】菩薩為了有效地積福必須多生作轉輪王並修梵行,要成為轉輪王必須前世就積聚了三福業事或三種善本:a布施,b持戒(調御),c禪思(修道、守護)等福德資糧。《集異門足論》說:
三福業事者,一施類福業事、二戒類福業事、三修類福業事。…施類者,謂施主布施諸沙門、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華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施類。…戒類者,謂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妄語、離飲窣羅、迷麗耶、末陀放逸處酒,是名戒類。…修類者,謂慈、悲、喜、捨四無量,是名修類。(T26, p385c)
證明1:《長阿含經》中,釋尊說:
爾時,佛告阿難:「時(大善見)王自念:我本積何功德?修何善本?今獲果報,巍巍如是。復自思念:以三因緣,致此福報。何謂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禪思,以是因緣,今獲大報。」(T1, p23c)
證明2:《雜阿含經》(大二六四)中,釋尊說:
比丘!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T2, p68a)
證明3:《中阿含?牛糞喻經》(六一)中,釋尊說:
比丘!我(剎利頂生王)復作此念:是三業果,為三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一者布施,二者調御,三者守護。(T1, p496c)
【例2】釋尊的前世,曾作大梵王、作帝釋三十六次、作轉輪聖王百千次,領四天下。作轉輪聖王時,以正法治化,積極修習前五度來積福,並達成慈無量心。
證明:《雜阿含經》(大二六四)中,釋尊說:
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從是以後,復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百千反作轉輪聖王,領四天下,正法治化。七寶具足,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玉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千子具足,皆悉勇健。於四海內,其地平正,無諸毒刺。不威、不迫,以法調伏。(T2, p67c)
證明:《中阿含?福經》(一三八)中,釋尊說:
莫畏於福,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說樂,畏於福,不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非福者,是說苦。何以故?我憶往昔長夜作福,長夜受報,愛樂意所念。我往昔時七年行慈,七反成敗,不來此世。世敗壞時,生晃昱天;世成立時,來下生空梵宮殿中,於彼梵中,作大梵天。餘處千反,作自在天王;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無量反,作剎利頂生王。(T1, p645c)
證明:《中阿含?牛糞喻經》(六一)中,釋尊也相同地說:
比丘!我憶昔時長夜作福,長作福已,長受樂報。比丘!我在昔時七年行慈,七反成敗,不來此世。世敗壞時,生晃昱天;世成立時,來下生空梵宮殿中,於彼梵中,作大梵天。餘處千反,作自在天王;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無量反,作剎利頂生王。(T1, p496b)
【例3】釋尊的前世,又曾是名為「大天」的轉輪聖王,以正法治事,年老時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仙人王修行梵行。釋尊此世以修習前五度來積福。
證明:《中阿含?大天[木*奈]林經》(六七)中,釋尊說:
阿難!在昔異時此彌薩羅[木*奈]林之中,於彼有王,名曰大天,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阿難!彼大天王成就七寶,為何謂耶?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大天王告諸小王曰:『卿等各各自領境界,皆當以法,莫以非法,無令國中有諸惡業、非梵行人。』…彼大天王壽命極長八萬四千歲,為童子嬉戲八萬四千歲,作小國王八萬四千歲,為大國王八萬四千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彌薩羅,住大天[木*奈]林中。…阿難!昔大天王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是念!當知卽是我也。(T1, p515a)
【例4】釋尊的過去第七世,是名為「大善見」的轉輪聖王,以正法治事,年老時修習四無量(四梵室),此世便也是用前五度來積福,命終生梵天中。而後釋尊前後來回共六次當轉輪聖王,到了第七次就成佛了。《中阿含》和《長阿含》都記載有相同的大善見王的事跡。
證明:《中阿含?大善見王經》(六八)中,釋尊說:
阿難!如是大殿華池及多羅園具足成已,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即共往詣大善見王,白曰:『天王!當知大殿華池及多羅園悉具足成,唯願天王隨意所欲。』阿難!爾時,大善見王便作是念:我不應先昇此大殿。若有上尊沙門、梵志,依此拘尸王城住者,我寧可請一切來集坐此大殿,施設上味極美餚饌,種種豐饒食噉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飽滿,食竟收器,行澡水訖,發遣令還。阿難!大善見王作是念已,卽請上尊沙門、梵志,依彼拘尸王城住者,一切來集昇大正殿。都集坐已,自行澡水,便以上味極美餚饌,種種豐饒食噉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飽滿。食竟收器,行澡水訖,受咒願已,發遣令還。阿難!大善見王復作是念:今我不應大正殿中而行於欲,我寧可獨將一侍人昇大殿住。阿難!大善見王則於後時,將一侍人昇大正殿,便入金樓,坐銀御床,…次入銀樓,坐金御床,…入琉璃樓,坐水精御床,…入水精樓,坐琉璃御床,敷以氍氀、毾[登*毛],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阿難!爾時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並久不見大善見王,各懷飢虛,渴仰欲見。…阿難!彼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還去不久,大善見王卽共侍者還昇大殿,則入金樓,坐銀御床,敷以氍氀、毾[登*毛],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坐已,作是觀:我是最後邊,念欲、念恚、念害、鬪諍、相憎、諛諂、虛偽、欺誑、妄言,無量諸惡不善之法是最後邊。心與慈俱,…心與悲俱,…心與喜俱,…心與捨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阿難!大善見王於最後時生微微死痛,猶如居士或居士子,食極妙食,生小微煩。阿難!大善見王於最後時生微微死痛亦復如是。阿難!爾時大善見王修習四梵室,捨念欲已,乘是命終,生梵天中。阿難!在昔異時大善見王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卽是我也。…阿難!從拘尸城,從惒跋單力士娑羅林,從尼連然河,從婆求河,從天冠寺,從為我敷床處,我於其中間七反捨身,於中六反轉輪王,今第七如來、無所著、等正覺。(T1, p518b)
以上釋尊於無佛出世的時代,以長者、尊師、轉輪聖王的身份積福。於有佛出世的時代,或以在家身份供佛,或以出家身份修行,例如,於迦葉佛出世的時代,釋尊的前世名為「童子優多羅」,於迦葉佛前出家學道,積聚資糧,《中阿含?鞞娑陵耆經》(六三)中,釋尊說:
於是,迦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難提波羅去後不久,度優多羅童子出家學道,授與具足。出家學道,授與具足已,於鞞婆陵耆村邑隨住數日,攝持衣鉢,與大比丘眾俱,共遊行,欲至波羅[木*奈]迦私國邑;展轉遊行,便到波羅[木*奈]迦私國邑,遊波羅[木*奈]住仙人處鹿野園中。…於意云何?爾時童子優多羅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卽是我也。(T1,p500c)
以上釋尊在菩薩道的前階段,累世先培養三福業事或三種善本,播下了大悲心的種子,成為名副其實的真實菩薩,福德資糧也日臻成熟。釋尊前階段所修的三福業事,含攝了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等五度,如此經由累世積聚了福德資糧,但是智慧資糧尚有所不足,欠缺般若度,因而說法未達究竟,未能解脫一切苦,要到此世成佛後才達究竟。今以下面四例作證明。
【例1】釋尊說:
我昔為梵志大長者,名曰隨藍。居士!我於爾時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T1, p678a)
【例2】釋尊說:
我於爾時名尊師阿蘭那,我於爾時有無量百千弟子,我於爾時為諸弟子說梵世法。…我於爾時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我於爾時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於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我於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比丘!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我今自饒益,亦饒意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已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T1, p684a)
【例3】釋尊說:
般遮翼!時,大典尊有大德力,然不能為弟子說究竟道,不能使得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隱之處。其所說法,弟子受行,身壞命終,得生梵天;其次,行淺者生他化自在天;次生化自在天、兜率陀天、焰天、忉利天、四天王、剎利、婆羅門、居士大家,所欲自在。般遮翼!彼大典尊弟子,皆無疑出家,有果報,有教誡,然非究竟道,不能使得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隱之處。其道勝者,極至梵天耳。
今我為弟子說法,則能使其得究竟道、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終歸涅槃。我所說法弟子受行者,捨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T1, p34a)
【例4】釋尊說:
阿難!在昔異時大善見王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卽是我也。阿難!我於爾時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阿難!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我今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得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T1, p518b)
以上所舉出的實例,一方面明示釋尊在菩薩道的前階段,累世積極培養三福業事,一方面暗示前五度是菩薩道所必須。另一方面又指出「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我於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表示三福業事或前五度尚不足以真正的利益眾生,菩薩道的後階段要積極圓滿般若度才能究竟利益眾生,由上述《阿含經》的眾多實例,可以看出釋尊圓滿般若度而成佛後,才完成究竟利益眾生的目標。所以,菩薩道的後階段所要補強的就是般若度,在這一線索下,促成了後來《般若經》的大量出現。
三、《阿含經》的菩薩般若度
在菩薩道的前階段,釋尊累世先培養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等五度,如此經由長期的積聚福德資糧,播下了大悲心的種子,成為名副其實的真實菩薩,福德資糧也日臻成熟。依據《阿含經》的資料,可以看出,釋尊為了使智慧資糧成熟,因而在菩薩道的後階段,釋尊就積極修「空三昧」和「多行空」,以圓滿般若度。今以下面三例作證明。
【例1】《增一阿含經》(四○六)中,釋尊對舍利弗說:
善哉!善哉!舍利弗!乃能遊於空三昧。所以然者,諸虛空三昧者最為第一!其有比丘遊虛空三昧,計無吾我、人、壽命,亦不見有眾生;亦復不見諸行本末;已不見,亦不造行本;已無行,更不受有;已無受有,不復受苦樂之報。舍利弗當知!我昔未成佛道,坐樹王下,便作是念:此眾生類為不剋獲何法,流轉生死不得解脫?……此眾生類皆由不得三三昧故,流浪生死。觀察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我爾時,以得空三昧,七日七夜觀視道樹,目未曾眴。舍利弗!以此方便,知空三昧者,於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T2, p773c)
【例2】《中阿含?小空經》(一九○)中,記述著:
爾時,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一時遊行釋中,城名釋都邑,我於爾時從世尊聞說如是義:『阿難!我多行空。』彼世尊所說,我善知、善受,為善持耶?」 爾時,世尊答曰:「阿難!彼我所說,汝實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從爾時及至於今,多行空也。……(a)阿難!若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一切行此真實、空、不顛倒,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b)阿難!若當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一切行此真實、空、不顛倒,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c)阿難!若今現在我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行此真實、空、不顛倒,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T1, p737c)
【例3】《中阿含?大空經》(一九一)中,釋尊對阿難說:
阿難!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當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彼持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若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復御,習復習,軟復軟,善快柔和,攝樂遠離已,(1a)當以內空成就遊,彼內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1b)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者,是謂正知。(2a)阿難!比丘當以外空成就遊,彼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空。(2b)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空者,是謂正知。(3a)阿難!比丘當以內外空成就遊,彼內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外空。(3b)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外空者,是謂正知。(T1, p738c)
在這《阿含經》的三個實例中,釋尊分別指出自己往昔修習空三昧,「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未來和現在的成佛者都是「多行空」,並說明如何觀察(1)內空、(2)外空、(3)內外空,其主旨便是培養般若度。
四、印度《般若經》的出現
佛滅二二六年後,印度阿育王開始推行仁政,各地所刻的石柱敕文,只有提到《阿含經》,《般若經》尚未出現,也未提及其他任何大乘經典,此期整個傳往錫蘭的佛法也只提到五阿含而已。佛滅四五百年,印度本土開始重視成佛之菩薩道,承襲上述《阿含經》的看法,一方面知道前五度之不究竟,一方面特別強調般若度在菩薩道上的重要地位,因而出現大量的《般若經》,例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57(第五分)記述著:
爾時,佛告天帝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佛所得一切智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成辦。」爾時,慶喜便白佛言:「如來何緣不讚布施乃至靜慮波羅蜜多,唯讚般若波羅蜜多?」佛告慶喜:「由此般若波羅蜜多能與前五波羅蜜多為尊為導,故我偏讚。復次,慶喜!於意云何?若不迴向一切智智而修布施乃至般若,此可名為真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不?」慶喜對曰:「不也,世尊!」佛告慶喜:「於意云何?若離般若波羅蜜多,為能真迴向一切智智不?」慶喜對曰:「不也,世尊!」佛告慶喜:「由此因緣,我說般若波羅蜜多能與前五波羅蜜多為尊為導,故我偏讚。」(T7, p875c)
此處《般若經》指出其目標是要成佛(獲得一切智智),並指出般若度是前五度的指引者,強調菩薩道中「甚深見」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般若經》更將《阿含經》甚深見的(1)內空、(2)外空、(3)內外空,擴大範圍至十八空或二十空:例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08(第二分)記述著:
爾時,具壽舍利子問具壽善現言:「云何菩薩摩訶薩入正性離生?」善現對曰:「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內空,不依內空而觀外空;不見外空,不依外空而觀內空,不依外空而觀內外空;不見內外空,不依內外空而觀外空,不依內外空而觀空空;不見空空,不依空空而觀內外空,不依空空而觀大空;不見大空,不依大空而觀空空,不依大空而觀勝義空;不見勝義空,不依勝義空而觀大空,不依勝義空而觀有為空;不見有為空,不依有為空而觀勝義空,不依有為空而觀無為空;不見無為空,不依無為空而觀有為空,不依無為空而觀畢竟空;不見畢竟空,不依畢竟空而觀無為空,不依畢竟空而觀無際空;不見無際空,不依無際空而觀畢竟空,不依無際空而觀散無散空;不見散無散空,不依散無散空而觀無際空,不依散無散空而觀本性空;不見本性空,不依本性空而觀散無散空,不依本性空而觀自共相空;不見自共相空,不依自共相空而觀本性空,不依自共相空而觀一切法空;不見一切法空,不依一切法空而觀自共相空,不依一切法空而觀不可得空;不見不可得空,不依不可得空而觀一切法空,不依不可得空而觀無性空;不見無性空,不依無性空而觀不可得空,不依無性空而觀自性空;不見自性空,不依自性空而觀無性空,不依自性空而觀無性自性空;不見無性自性空,不依無性自性空而觀自性空。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作如是觀,名入菩薩正性離生。」(T7, p44b)
此處指出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入正性離生時,現觀了十八空:(1)內空、(2)外空、(3)內外空、(4)空空、(5)大空、(6)勝義空、(7)有為空、(8)無為空、(9)畢竟空、(10)無際空、(11)散無散空、(12)本性空、(13)自共相空、(14)一切法空、(15)不可得空、(16)無性空、(17)自性空、(18)無性自性空,可以看出《般若經》對空性的徹底深入。至於《般若經》何時傳播於印度?阿育王時期(約佛滅218-255年)所刻的石柱敕文,只提及阿含相關的經典,未記載有《般若經》或任何大乘經典的流傳。依《般若經》本身的說法,《般若經》先興盛於印度南方,而後是北方、東北方,例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60(第五分)記述著:
佛告舍利子言:「…舍利子!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佛涅槃後,流至南方,漸當興盛,後從南方流至北方,漸當興盛。非佛所得法、毗奈耶無上正法有滅沒相,如來所得法、毗奈耶無上正法即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如是經典,住菩薩乘善男子等,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恭敬供養,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常以佛眼觀見護念,稱揚讚歎,令無憂苦。」時舍利子便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後時後分於東北方廣行流布。」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舍利子!後時後分彼東北方住菩薩乘善男子等,…」(T7, p890a)
五、結語:印度前後期菩薩道的開展
佛滅當年結集的《阿含經》所顯示的菩薩道,有前後二階段,前階段以三福業事或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等五度的「廣大行」為核心,用以累積福德資糧,培養大悲心,播下佛種,這五度是菩薩道所必須,但尚不足以成佛,後階段以般若度的「甚深見」為核心,用以積聚智慧資糧,最後圓滿福慧二資糧而究竟成佛。佛滅五百年起,針對般若度的空義和強調菩薩的「多行空」,《般若經》便從印度南方開始盛行,到了龍樹菩薩時期(150-250AD),般若的「甚深見」便於印度大為弘揚,廣破異論,暢談空性。到了無著菩薩(310-390AD)出世,他所傳出的《菩薩地》就回歸到菩薩道的「廣大行」,少談空性,注重前五度(特別是布施與菩薩戒)的具體實踐。到了印度佛教後期(750-1200AD),解釋《般若經》的《現觀莊嚴論》也順此脈絡,詳述菩薩道的廣大行和現觀的次第,而風行一時。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