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對現代生活的適應
提要
今日社會的不安以及家庭種種問題,其根源不外是來自佛陀所說的「貪、瞋、癡」,再追下去,不外是「無明」。因此,所有淨化人心的禪修技巧,必須以培養「明」為根本要點,才能收到治本之效。什麼是「明」?明就是圓滿的覺性,其基礎是正念正知。禪修的技巧要能適應現代生活的步調,已不只是瞑目靜坐而已,而必須訓練人們在行住坐臥時,都能清楚自己的動作以及心念的起伏,這種溶在生活中的訓練,便是「正念正知」的禪修技巧,也是「明」的訓練。如何以普遍而有效的技巧來達成此一目的,便是今日禪修適應問題,本文對此做出一些探討。
一、前言
今日社會的不安,種種問題的產生,是一個複雜的緣起現象,有前後的因果關係、有相互的利害衝突。但社會畢竟是由個人所組成的,因此,佛陀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其實是來自個人的貪、瞋、癡。將貪瞋癡再追究下去,根源不外是「無明」。因此,釋尊說:
若比丘諸惡不善法生,一切皆以無明為根本,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起。所以者何?無明者無知,於善不善法不如實知,有罪無罪、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別不分別、緣起非緣起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起於邪見;起於邪見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T2,198b)
由此可以看出,社會上的種種邪語、邪業、邪命,都是來自無明,無明若不去除,社會必然不能安詳和諧。以淨化人心為目的的禪修,在今日忙亂的工商社會下,想要發揮其效果,便要看清痛苦的根源是來自無明,要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所有淨化人心的禪修技巧,必須以培養「明」為根本要點。
二、明與正念正知
關於明的重要性,釋尊說:
若諸善法生,一切皆以明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者,)於善不善法如實知,有罪無罪、親近不親近、卑法勝法、穢污白淨、有分別無分別、緣起非緣起悉如實知。如實知者,是則正見。(T2,198c)
釋尊又說: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念、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T2,198b)
此處佛陀明白指出,所有的善法都要以明為根本,而且要以明為前導。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有的身業、語業、意業都不可以脫離了「明」,如此才可以保持慚愧之心並且擁有正見,因而,在生活中才能具足正語、正業、正命。最後,並能完全真正地解脫了貪欲、瞋恚、愚癡。而聖弟子所要「明」的是什麼呢?不外是清楚地覺知自己行為的善不善、有罪無罪、染污不染污等等,也就是要看清自己的身心現象以及其實相。能看得透徹時,就是「如實知」。這些身心現象,佛法上歸納為「名」與「色」,因此,釋尊說:
何等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所謂名色。何等法應知、應斷?所謂無明及有愛。何等法應知、應證?所謂明、解脫。(T2,87c)
此處佛陀已指出整個禪修的目的與核心,要以了解自己身心(名色)的實相為重點,將無明及有愛斷除,證得明與解脫。此中,有愛是對三有(三界)的執著,其根本仍然是來自無明。由此可知,禪修必須以培養「明」為其核心。但是,如何培養「明」呢?其下手處為何呢?前已提及要由名色(身心)下手,今再看看釋尊的開示: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T2,1b)
諸比丘!於眼若識、若知、若斷、若離欲者,堪任正盡苦。於耳、鼻、舌、身、意,若識、若知、若斷、若離欲者,堪任正盡苦。(T2,49b)
此處佛陀指出,必須清楚地覺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或眼、耳、鼻、舌、身、意等內六處。而五蘊或內六處,不外就是「名」與「色」。因此,整個禪修的對象便是以自己的身心作下手處;這些對象也就是身、受、心、法。釋尊說:
有四念處,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如是比丘!於此四念處,修習滿足,精勤方便,正念正知,應當學!
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T2,171a)
此處佛陀指出對自己的身、受、心、法要能努力保持正念正知,如此才是走在聖道上,如此才能脫離生老病死以及憂悲惱苦。由此也可看出,「明」的內涵便是要能夠對身心現象保持正念正知,也就是對自己的身體(色蘊)、感受(受蘊)、心識(識蘊)、諸法(指心上呈現的念頭及五蓋等心理)要能時時覺知並且了知其生滅等實相。所以,在禪修的訓練上,除了所觀察的對象(所緣)是以自己的身心實相為重點外,便是要訓練自己的心能夠在行住坐臥中保持正念正知;能夠正念正知便是「明」。對自己身心現象清清楚楚地覺知,如實地看清其實相,這便是一般所稱的「覺性」。因此,「正念正知」與「明」與「覺性」其實都有相同的內涵。所謂禪修訓練,因而也是覺性的訓練。南北傳佛法中的禪修技巧雖有所不同,但其交集便在於「覺性」或正念正知的開發與培養。
三、正念正知與南北傳的覺性
有關正念與正知的說明,我們以一些禪修者的體驗來闡示。阿姜查說:
所謂的正念是覺知或當下的心。當下我們在想什麼、我們在做什麼?當下我們擁有什麼?我們這樣來觀照、覺知我們如何生活。當我們如此修行時,智慧便能夠生起。(《靜止的流水》,圓光出版社,98頁,1994)
它(正念)是造成自我覺醒(正知)和智慧生起的〔因〕。如果缺少了正念,不論我們長養了什麼德行(戒),都會是不圓滿的。所謂的正念是在行住坐和臥中,觀照我們的東西。(同上,129頁)
各種禪修的法門都有協助正念增長的價值。要點是在於,利用正念去洞見潛藏的真理。用這種正念去觀照在心中生起的欲望、喜惡、苦樂,並領悟它們是無常、苦和無我的,然後放下它們。如此一來,智慧便會取代愚癡。... 正念就是覺知當下、覺察和覺醒。正知是覺知當下正在發生的情況。當正念和正知一齊運作時,它們的伙伴─智慧,永遠會幫它們完成任何的工作。(《寧靜的森林水池》,法耘出版社,106頁,1994)
以上的闡示,可以明顯地看出正念在禪修中佔有主導的地位,必須對自己身體的動作、心裡的念頭時時覺知其變化,由此才有正知與智慧的出現。在禪修中,以正念去觀察心中生起的種種念頭,這便是「法念住」。這種直接觀察心中念頭的生起滅去,與北傳佛法中,初期禪宗的方式並無不同,重點都在開展持續不斷的正念。而這正念便是當下覺知的心,是一種清清楚楚的覺性。
佛使比丘在《內觀捷徑》(香光書鄉出版社,50頁,1998)中指出,只要持續地正念於禪修的對象上(例如,呼吸),達到了「無間定」的一心,這樣的「正念」與「一心」就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同時長養智慧;接著他又說:
我們會迅速地長養正念和正知,工作中不再犯錯,也不輕易掉入愛恨的糾葛裡。煩惱如雷電般迅速地消失。反之,假如你正念不足,就將成為煩惱的獵物。
心法有兩種特質,即煩惱和覺念(菩提)。當覺念主宰心念時,就會使心脫離煩惱,我們所講的修行方法,就是要把心引導到覺念的這邊。
擁有覺念的人,心中充滿正念、寧靜與智慧,在此情況下,沒有一個自我存在其中。(同上,61頁)
以上強調出正念的重要,由於正念就可引出正知及智慧,這種覺知的心便可稱做菩提、覺念或覺性。因此,整個禪修的重點,都落在如何培養出持續不斷的覺性。在北傳的佛法中,漢藏兩地也有共同的觀點,例如,張澄基教授在《佛學今詮》下冊(慧炬出版社,412頁,1983)中指出:
眾生的心識是狹小和蒙昧的「知覺」;有道行的瑜伽者的心識是有限的「明覺」;開悟的菩薩是廣大的「明空覺」;佛陀的則是「最極廣大的明空覺」。
佛法的一切教旨都只是為了建立一些準備、階梯和指針,以導向此最極廣大之明空覺。
以上的引據,可以看出佛法禪修的訓練,不外是如何引導眾生擁有持續的正念正知或擴展自己的覺性。覺性圓滿時,無明就完全消失了。
四、今日禪修的適應
了解禪修的訓練要以正念為前導,那麼,在今日緊張而匆忙的生活中,就不是只以瞑目來靜坐而已,必須一開始就將正念結合於行住坐臥當中。阿姜查說:
佛陀所教授的法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能力所及。在一切的姿勢中,我們應當擁有一顆當下的心(正念)和自我的覺醒(正知)。(《靜止的流水》,圓光出版社,102頁,1994)
因此,禪修課程的訓練要能顧及日常生活,今選一些符合於佛經的訓練正念正知的方式如下:
A. 往返經行及住時
1.來回經行的訓練,有起點、中點及終點,在行走時覺知左腳或右腳的移動,重點在於持續覺知其移動,進而才覺知其細部的感受、接觸等。此訓練依據釋尊所說的(參考《南傳大藏經》第7冊,長部經典第22經《大念處經》,275頁起,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
比丘於行時,了知:我在行。於住時,了知:我在住。
2.在往返經行能保持正念,接著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就能夠逐漸達成:
比丘不論行往歸來,正知而作。
B. 手臂規律的動作
1.坐時,將手臂作規律的移動,同樣訓練覺知力,正念於動作,進而覺知感受等。此訓練依據釋尊所說的:
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
2.在日常生活中,則擴及:
彼搭衣持缽,正知而作。
3.再進一層,對身體的任何小動作都能覺知:
彼食、飲、咀嚼、嚐味,正知而作。
C. 坐臥時與觀息
1.坐、臥時,要了知:「我在坐」、「我在臥」。肢體不動時,可正念於入出息及較微細的身體感受等。坐時若肢體不動,一般以觀入出息為先,這是依據釋尊所說的:
盤腿而坐,端正身體,繫念在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彼長入息,了知:『我長入息。』或長出息,了知:『我長出息。』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或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
2.若坐、臥時,將肢體(如一隻手臂或手掌)作規律的運動,此時正念於移動的部位,便是訓練覺性的好方法。
以上這些禪修訓練,先以規律的肢體動作或呼吸作為正念的目標,而後再覺知較細膩的微小動作或感受等。當正念能持續而穩固時,自然就能直接觀察到念頭的生滅,這已進入禪修的較高層次了。前述各種經典上所提的方法,都是適用於任何人,與種族、宗教背景無關;任何人依之實踐,都能有所獲益。
五、結語
在今日緊張的社會中,推展以「正念」為核心的禪修訓練有其正面的意義,任何人只要能覺知自己的身心行為,就可以從無明中逐漸脫離出來。禪修的重點,不在於看到光影、體驗禪樂,而在於培養「明」或正念正知,能以智慧去面對生活的起伏,使自己與別人不再迷迷糊糊地過日子。
(1999年第九屆國際佛教學術會議論文)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