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猴子
一月二十二日是農曆正月初一,屬猴年,本文敘述猴子和佛教的關係。
猴(英文名monkey),包括靈長目的所有獸種;猴子是動物園常見的動物,並廣泛用於實驗研究。在世界一些地區,則把猴子當作神祇來崇拜,有許多關於猴子的傳說和故事。
和猴子相近的,還有獼猴(英文名macaque)。獼猴的身體強健,臂如腿幾乎等長。皮毛褐色或灰黑色,吻似狒狒,其尾長不一,或缺尾。獼猴多群居,由雄猴率領猴群。獼猴比狒狒喜愛樹棲,但也居於地面;多棲於森林、平原和懸崖絕壁之間和岩石地區。獼猴屬雜食性動物,口內有很大的貯藏食物的頰囊。
⊙佛法中猴子的意含
獼猴(梵語markata),梵名音譯作麼迦吒。由於其心性輕浮躁動,難捉難調,常捨一取一,所以經典言常以其比喻凡夫的妄心。
在《雜阿含經》卷四十三中,即以狗、鳥、毒蛇、野干、失收摩羅、獼猴等六種動物來比喻眾生的六根。
佛經中以六種動物來比喻六根,並以堅固的柱子比喻身念處,而謂此六種動物繫於堅柱上,雖各用其力欲向所樂之處,然不得脫離;藉此以知識比丘若勤修身念處,則眼等六根不欲求可意法,亦不厭離不可意法。《俱舍論》卷三十援引此說,稱之為《六生喻經》。
經典中並以「六窗一猿」來比喻眾生的六根,一猿比喻心識,比喻眾生的心識如猿猴般無法安止,想從六根攀緣外境。
在印度神話中,有一隻著名的猴子哈奴曼(梵名Hanumana)。又稱作訶拏曼、哈紐曼,意譯為大頷神猴。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梵名Ramayana)中的神猴,被稱為「風神之子」,能飛騰變化,高如塔樓,力大無比,面色紅赤,毛色金黃,尾長無限。曾幫助羅摩至楞伽島尋回其妻,為羅摩的重要助手。哈奴曼的傳說到了中國之後,就演變成《西遊記》中著名的孫悟空的故事了。
⊙猴子在佛教中相關的辭彙
一、獼猴捉月
譬喻以邪見來引導人。在《摩訶僧祇律》卷七中記載,佛陀告訴諸比丘,往昔波羅奈城有五百獼猴遊行林中,看見井中有月影現。獼猴王看見水中的月影,就對猴群說:「月亮今日死了,落在井中,我們一起把它撈出來,不要讓世間長夜闇冥。」
於是眾猿共同商議撈出月亮的方法,猴王又說:「不如這樣,我捉樹枝,你捉我尾,輾轉相連,這樣就可以下去井中把月亮撈出來了。」於是,諸猴依言輾轉相捉,後來樹弱枝折,獼猴群都落入井水中。佛陀並告訴諸比丘,當時的獼猴主就是現今的提婆達多,甚餘的猴子即是現在的六群比丘。
二、獼猴江
獼猴江(梵名Markata hrada),又稱作獼猴池、獼猴河、猴池、獼猴林、獼猴館。位於中印度毘舍離國菴羅女園之側。往昔獼猴群集此地為佛陀作此池,佛曾於此處說諸經,為天竺五精舍之一。
三、澤當比烏古岩洞
澤當比烏古岩洞,譯作猴子洞。位於西藏拉薩東南八十公里澤當鎮貢布山。為傳說中觀世音菩薩所點化的獼猴,與岩洞女結合繁衍子孫的地方。根據藏文史籍所記載,此處為西藏古代人的發祥地。澤當,藏語意為「遊戲的平壩」,傳說獼猴及其後代,即於此嬉戲生活。洞方圓三平方公尺,岩壁雕有猴像,形態活潑親切,西藏人視此為聖地。
⊙猴子於佛經中的故事
一、猴王以身作橋拯救群猴
在《六度集經》卷六中,記載佛陀往昔為獼猴王的本生故事。
過去世有一隻猴王統率著五百隻猴子,在山中深谷裡悠閒渡日。某年,天候乾旱,沒有果實,眼看著群猴只有等待餓死了。
現今只剩國王的園林中還有豐盛的食物。而國王的園林距離此山,僅隔一條小溪而已。所以,猴王就率領群猴,潛入國王的園林裡,偷吃園中的果實。看守果園的人,將此事稟告國王,國王知道後,立刻命人偷偷地把猴群包圍住,準備把猴子一一抓住。猴王發現了這件事,十分自責,認為自己身為群猴的首領,肩負者猴群的安危,卻沒有仔細想清楚,就草率地率領大家冒險來偷吃水
果,以致使大家身陷險境。牠於是暗自下了決心,縱使自己失去性命,也得設法拯救大家,即刻吩咐猴群分頭去找藤鬚來,接成長繩。
猴群很快就找來一大把藤鬚,然後將藤鬚連接成長繩,將一端栓緊在果園這邊的大樹枝上,另一端則繫在猴王的腰部。準備好後,猴王像飛鳥一樣跳到河對岸那邊的大樹上,想從國王的果園架一條藤橋,橫渡溪流,到猴群棲息的山上。然而,因為藤鬚不夠長,猴王只好用兩隻手使勁地捉緊樹枝,勉力撐起藤橋,讓群猴通過。
當五百隻猴子全部渡過這條橋時,猴王的兩腕早已無力支撐,一時氣絕,鬆手掉到河岸上了。次晨,國王率領侍衛來到果園查看,只見一隻巨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這時候,猴王正巧也緩緩醒來,於是向國王叩頭謝罪說:「我生為野獸,偷生於世上,蒙受大王的恩惠。今年因為乾旱,山上沒有水果,不得不冒犯大王的園地,摘食果實。這都是我的錯,其他猴子全都聽命於我,敢請大王原諒牠們。而我全身上下這點肉,願給諸位充當一餐的酒餚吧!」
國王見到猴王雖然是一隻野獸,但身為首領,竟能犧牲自己,拯救同伴,這樣的胸懷,即使是貴為人間之王的自己,也做不到的啊!因此不禁感動地流下淚來。於是立刻解開猴王腰間的藤子,把牠抱進宮裡,放在平穩的睡床上,命令全國百姓讓猴群自由摘食水果。
當時的猴王即是釋迦牟尼佛,國王是阿難,五百猴子是現今佛陀的五百位弟子。
二、獼猴供蜜的故事
在《經律異相》卷第四十七中,記載一隻猴子因為供佛的功德而轉生為人的故事。
從前,舍衛城中,有一個富翁,名為師質,已經四十多歲了,但膝下尚無子女,老夫婦心裡很急切,四處占卜,都說他命中無子嗣。
最後師質就來到祇園精舍,恭敬的頂禮佛陀以後,合掌說道:「慈悲的佛陀!請你憐愍愚癡的眾生,弟子年近半百,尚沒有生下任何子嗣,是何因緣,求佛開示!」
佛陀回答道:「再過不久,你就會有一個既有福又有的德的兒子,不過在他年紀稍長時,便會要求出家。」師質得到這個消息,欣喜若狂,虔誠的頂禮佛足之後,又祈求佛陀說道:「求佛陀及諸僧眾,明天中午,接受我的供養,種植福田。」
第二天,師質就率領著家人,虔誠供養美好的飲食。佛陀受過供養,又開示一番,就領著眾僧回到精舍。
在返回精舍的途中,佛陀和僧眾在河邊的大樹底下休息的時候,忽從樹上跳下來一隻猿猴,取走佛陀的缽具;不久就在缽中盛滿了甜蜜,雙手恭敬奉給佛陀。佛陀接受後,又把它分施給眾僧,令猿猴多得福報。猿猴看了,歡喜跳躍。
過了不久,猿猴死了,轉世為人,生於師質的家中。出生的時候,家裡所有的食具,都滿裝蜜糖。師質夫婦覺得奇異,就此把他取名叫作﹁蜜勝﹂。
十幾年後,蜜勝長大了,就請求父母,允許他出家,父母很高興的說道:「在你還未出世的時候,佛陀早就預知,現在你要出家,我們很欣悅,絕不會阻止你的。」
得到父母的讚許,蜜勝到祇園精舍依止佛陀出家。因他前世種下的善因,很快就證得聖果。
有一次,蜜勝和同修比丘們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熱渴異常。這時蜜勝比丘,將空缽向空中一擲,然後,雙手去接時,缽中已盛滿著佳蜜,於是將蜜送給眾僧解渴。回到精舍時,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請教道:「蜜勝比丘過去曾修何種福?以致於今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夠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們記得嗎?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猿猴,向我求借缽具,裝了佳蜜,來供養佛僧?由於他的喜心施捨,死後就轉生為人;又由於他的誠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隨時隨地都能夠得到蜜!」
比丘又問:「佛陀!蜜勝的前世,又是什麼因緣,才墮生為猿猴的?」
佛陀於是宣說蜜勝過去世墮為猿猴身的因緣:「蜜勝會墮為猿猴身,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葉如來在世的時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間,看見另一位比丘,跳過一條小溪,就笑他的姿態,如猿猴一樣,犯了惡語的罪,所以才生為猿猴,後來他知道自己的錯,曾向那比丘求懺悔,有此勝緣,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的證了羅漢果。」
三、自作聰明的猴子
在南傳《本生經.利愛品》中,記載一群猴子自作聰明的故事。
有一次,佛陀在拘薩羅園遊化的時候,村中有一位長者,在自己的園林中設座,供養佛陀。佛陀和比丘受供後,在園林中散步,見到中間有一塊空地,便問園丁道:「在這園林中到處都是樹木,為什麼獨獨在這裡有一塊空地呢?」
經過園丁的解說,才知道原來這園林當初在種植樹木時,澆水的村童,在澆水時一一拔起樹根來看,在依樹根的大小來決定澆多少水,許多苗木就因此而枯萎了,結果這裡就成了一大塊空地。
比丘聽了這話,就把此事稟告佛陀,佛陀告訴大眾:「比丘們啊!那些村童不但今世毀壞園林,前生也這樣。」接著佛陀便講述過去的因緣:
從前,波羅奈城中舉行祭典,祭典的鼓聲一響,城中的人紛紛前去參與盛會。
這時,掌管御苑的園丁想道:「祭典已經開始了,我不如把澆水的事情吩咐居住在御林中的這些猿,自己出去遊玩!」於是便走到猿王那裡說道:「猿王!你們可在這裡吃花芽或果實,街上有祭典,我要出去遊玩,在我回來以前,你們能把園中這些苗木灌溉好嗎?」
猿王答應了,說:「好,我來灌溉吧!」
園丁就把澆水用的皮囊與木桶交代給猿王,自己出去了。群猿拿了皮囊和木桶要去幫苗木澆水時,猿王對牠們說:「不可以浪費水,你們澆水於苗木的時候,要一一拔起來看,根深的就多給些水,根淺的就少給些水,因為水是很稀少珍貴的。」
「知道了!」群猿應道,就依言而行。
這時候,有一個博士到了御苑中,看見這個情形,感到很奇怪,就問猴子:「喂,猴兒們!你們為甚麼把苗木一一拔起來看。再依根的長短給水呢?」
「我們的王吩咐我們這樣做,以便節省水。」
博士聽了這話想道:「啊!無智的愚昧者,即使想做有利益的事情,做來也是不利益的。」博士斥責了猿王以後,自己就率領隨從,離開御苑而去了。
述說完這些過去的因緣,佛陀接著說:「當時的猿王就是這些毀壞園林的村童,那博士就是我。」
四、智慧的猴王
在南傳《本生經.戒行品》中,記載佛陀往昔為猴王時的故事。
過去,佛陀在蘆飲村蘆飲蓮池附近凱多迦園時,有比丘們在蘆飲蓮池沐浴,沙彌們為了做針筒而採取蘆莖,但卻發現這些蘆莖內部都是空的,覺得很奇怪,於是請問佛陀原委,佛陀於是為大眾開示往昔的因緣。
原來從前,這座叢林是一塊荒野。那蓮池水中,住著羅剎,到池裡汲水的人都會被吞吃。那時有一隻猿王,大如小赤鹿,率領著八萬猿猴,住在這森林中,他告訴猿群:「這林中有毒樹與羅剎鬼管理的蓮池。大家如果要吃果子,或者喝水時,須先來告訴我,以策安全。」
有一次,猿群走到一處未曾到過的地方,要找水喝,見到一個蓮池,但是想起猿王的警告,都不敢貿然下去,等著猿王到來。
猿王來了之後,謹慎的察看在蓮池邊留下的腳跡,只看到有下去的腳跡,卻沒有上來的腳跡。知道這一定有問題,便說道:「你們沒有喝這水,真是大幸,這是非人所官領之地。」水中的羅剎知道牠們不下水,就顯出青腹、白臉、紅手紅腳,很可怕的形相,從水裡走出來惡狠狠的說:「我不相信你們可以整日都不喝水。」
「水是要喝的,但不使你稱心如意把我們吃掉。」猿王回答。
這時猿王就取來一根蘆莖,心中念著波羅蜜多咒,用口向蘆莖吹去,立即使蘆內不留結節,全部變成中空了。又用同樣的方法,一一的吹空了,然後交給猿群。猿王更繞行蓮池祈願:「所有在這裡的蘆莖,都變成中空無節!」由於猿王利生之行廣大,他的祈願立即實現了,以後生長在這蓮池中的蘆,蘆心就都是空的了。
於是猿王命猿群各取一條蘆莖而坐,大家都坐在岸上喝水,水中的羅剎就捉不到他們了。
這是蘆飲蓮池蘆葦中空的因緣。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