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无心:漫谈禅人与坐禅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无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当今时代里,涌现了许多禅的行人,他们学禅、修禅、坐禅、悟禅、证禅,使绝响多时的禅领域里平添了春光秋色,忽然间壮观了起来。在现代的禅门中,由于禅的生活化与社会化,便在不同人格里,出现了千彩纷呈的禅现象,如与气功结合的禅,与工作、事业结合的禅,还有与异教邪门结合的禅,更多地当然要算与人生实践结合之禅了。而对于真实悟证的禅,虽也有不少人问津,却因师资的缺乏等原因而使人难以契入。这与唐、宋禅风兴盛的时代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无论是那个层次的禅,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明了自己是何等的禅人,是如何坐禅的,究竟坐在何处?
  下面仅就当今时代所发生的禅现象作一概述,期望禅的行人,步出泥潭,跨上正道,登堂入室而成佛作祖去!
  坐在恶道里的禅人
  一个生性偏私的人,因为生活的穷困,名誉的渴望,权欲的需求等等原因而进入禅门,或者原修气功,继而涉及禅法,便以禅人自居。由于以个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既无佛教基本教义的熏习,对于高深的禅理更无修养。因此在最初的发心上便产生了严重的失误,所以在禅修实践过程中,乃至在生活行止上,都处于恶道的心理状态,以其恶业的驱使,使禅的修为也成了堕落之因,不仅自害,还会污染禅的神圣与庄严。
  恶道心理的禅人可以分为如下六类:
  一、为了贪图钱财,谋取暴利而学禅、修禅。这类人发心既不纯正,修禅更不如法,还往往以禅者自居,说些高深莫测的禅语,唬弄初学之人。或者以办禅学班,收弟子,治病等手段欺骗他人,诈取钱财。这一类人因为没有掌握禅的真义,所以往往使人误入歧途,造成身心的损害。照智者大师的说法,这样的禅人便是地狱的心理,恶业深敌,便常坐在地狱里。
  二、为了名闻四方,受大众的赞叹,故而进入禅门,修禅打坐。因为以名闻为出发点,所以难免故弄玄虚,刻意地打扮自己。把门面搞得道貌岸然,而内心却是一点禅都没有,稻草一团。这类人为了名誉故,到处吹嘘自己,说自己的悟境如何,功夫如何,神用如何,引得无智初学之人,神魂颠倒,敬仰钦慕,因此而受蒙骗,落入邪伪的火坑。
  由于表里不一,以假充真故,犹如鬼神的心行,所以这类人无疑常坐在鬼神道里而得意洋洋,傲气十足,到头来便随业堕落鬼神道里受报。
  三、为了权欲之心未了,故进入禅门后,仍念念不忘为众人之头目,率无数之弟子,发号施令,以禅门领袖自居。因为这类人权欲太重,欢喜恭维,贡高我慢,所以一旦出头,便使禅门争论不休,形成派性,由此矛盾愈演愈烈,禅门便无宁日了。
  因为以权欲为前导的不良动机影响所及,禅人所求的不是悟道而是权位了。故而丧失人性,变成了畜生的心理。所以,满心权欲领众志,到头妄想成颠狂,畜生道里坐禅人,还入异类受剧苦。
  四、有一类人由于嫉妒心特别重,常怀胜他之意。所以当他进入禅门欲修禅时,便随时与同行禅人发生比较心理,总想超胜于他人。如见有人在各方面比他好,便心怀不服,刻意寻师求法,拼命修禅,以期超胜他人,获得胜利满足。因为这样的人嫉火中烧,内心不平,求学不真,用心不切,故而未能与禅相应,所以在整个修学过程中,都处于颠倒妄想里,心既不能内住,意也无法安宁。严重的还有出现颠狂,吐血等病。
  这类人虽然不会直接损害他人,便因嫉火猛盛故,也易引起争论,产生矛盾,也会损害于他人,乃属于半善半恶之人。智者大师定之为阿修罗道的禅心理,命终之后便与修罗为伍。
  五、有些禅人,道德品行极差,人格修养很低,所以基本的五戒都未能守护,常犯杀生、偷盗等戒。因为不守五戒而行坐禅,其结果人身难保,恶道有份。佛经说戒为定之基,无戒即无定。无定则无慧。禅以慧学而摄戒定。如果连基本五戒都不认真持受,则一切行止,都在造恶道之因,便随其轻重而受报。
  六、传播邪法与以法害人之人。这一类人本不属禅门中人,只因其投机取巧,混进禅门,说些似禅而非禅的假禅法。如《慧命经》、《伍柳仙宗》等,均以会禅自居,而所传之法与禅根本乖违。现在也有人以禅会通道教与气功等功境,往往造成初学禅人的误解,形成着相的习惯,导致禅修的偏差。
  这一类人专以邪法假禅害人之故,不仅使禅门鱼龙混杂,更严重的是引起反动会道门及邪派的猖獗。所以亦是以其恶业也必堕落恶道受无量苦。
  以上六种坐在恶道里的禅人,均是假禅人,因其动机不纯,行法有误,故而造成不良的影响。由于没有禅的根器,所以不宜留在禅门中,应依教渐次修学,断除邪见与邪行,然后才能逐步上进,也可成为佛门的优秀弟子。
  禅在欲乐中沉没
  一个禅人如果贪图坐在舒服里,坐在禅乐中,充分享有欢喜,享受着五欲。那么,他就忘不了他的身体,很想保有这生命的长久,希冀在短暂的一生中,尽可能地得到精神与肉体的乐趣。因此,可以说,这样的禅人是被欲乐沉没而不能自拔,禅的真境便无法显现,无上的道业也难以返观其心,唯有今生的禅与欲交织的网,把他的生命推向终点。
  这样的禅人,虽不作恶业,也不坏五戒,更不会为名利权欲等损害他人,但因不了三世因果,不知业报往来,唯认一世的欲乐,不求来生增进。所以只图一生的欲乐故,心量比较狭窄,眼光显得短浅,凡是对他的禅乐有利的便欣而求之、贪之,反之,则恼之嗔之。因此,其心地必反复无常,苦乐往来,难以安宁。到头来贪求欲乐反被欲乐缚而不得自由,虽不失人身,但以欲乐故,仍与禅背道而驰。
  另一类禅人,其初的动机也是想通过禅而得快乐,后来当了解人生的因果轮回的规律后,才明白今生的快乐与前生的善业有关,而来生的快乐与否也全在今生的善恶之业的造作。因此,他为了来生能增进胜妙的快乐,希望能生到六欲天界去享福报,而要生到六欲天,则应修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及不贪不嗔不痴的十善业。因为持十善业而在品行的修养上有所提高,故也能利益他人,在禅修上,虽然对禅的爱味之心未断,却也能由粗住到细住,再由细住到欲界定,达到身空境空的地步,充分享受着轻安的欢喜。这样的人,临终之后便生到六欲天随业受天界的福报。
  如果前二类的禅人中,由于受外界邪师与不正确的理论的诱导,引发了内心的无限的欲望的种子,便在禅坐中产生心理变态,一意地追求特异功能等神变幻力,妄想自己产生无限的能力摄受大众,任意差遣,使自己享受无尽的快乐,并使他人的功能与禅乐都为自身服务。
  这种无限扩张的欲望,就成了魔罗的心理,于是外魔附体,便有可能出现出神、幻变、幻身、幻景等功能,或者可以经久入定,辟谷,或者以其魔功能给人治病,教功等,往往产生奇迹。但世人不了解乃是魔所幻作,以为是有道之人,便争先拜师,依止门下,成了魔子魔孙,对于道业,贻害无穷。虽是魔心欲望所驱,但也能作一些善业,利及眷属,故临终后便成了六欲天的天子波旬,统领着寻求欲乐的人们走向生死的苦海。
  被光与空包裹的禅人
  禅人在修学与观察中,逐渐明白了所谓欲乐的享受,无论在今生与来世,都不过是短暂的生灭无常之法,乃是众苦之因,颠倒之本。因此不再生起贪求欲乐的心理,也不住着于轻安之中,一心转向离欲的清净。
  这类人往往来自三方面:一是对佛教教义如四谛,十二因缘等未能真实了解;二是从道教等着清净相的实法中来;三是从气功修炼中精神得到升华后而滞于净相。但比较前面所述的禅境是好非坏,而于生死大事,却无法了脱,以其修因之功,便可获得梵天与空天的果报。
  离欲的禅人,就很容易地进入初禅乃至四禅定。随之而来的就有光明的显现,即外视光,内视光,身光及放光等,于是便常坐在虚妄的净光中觉受定、喜、乐、舍等境界。因为不知这些觉受仍是五蕴的假和合,根本没有实体,只不过是因心与法相应的一种暂时的反映,所以滞守光明,不得超越,于是不得解脱,不能因定开慧而证圣果。
  如果从光明境界中,认识到光明仍是相对之法,意欲舍离,便在定中起空的观察而入相对之空,继而入识无边处,非有想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通称为四空定。禅人到了这个地步,虽然心境俱很微细,但仍是生灭相待之法,如住在其中,也不能了脱生死,出离三界。虽然如此,到了这一境界也极不容易,如果宿有慧根,能于定中窥破微细觉受,不滞不住,则能灭尽一切烦恼之受而入灭尽定,即于此定中证阿罗汉果,成为界外圣人。
  由此可知,如果被光与空所包裹,不知乃虚妄心之所显现,认假为真,乐处其中,不愿舍离,就免受其束缚而成为生死业报,不得解脱。因此,平时如有教理的熏习,智慧的观照,那么,到了光明与无念的境界中,就有可能顿起观慧,照破执心,便顿然清明,豁开本心了。
  所以修定学禅,出离心与菩提心很重要,同时对教义的圆解,法行的层次等,也须一一深入。明代以后的许多禅门祖师都提出,学禅之前必先明教,不然即易入歧途,可谓切中时弊。(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