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是非
佛教在传法的过程中,常遇到障碍。大的障碍如古代的三武一宗灭佛,上世纪初的毁寺兴学风潮,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毁佛等等,小的障碍则多得不计其数。如今,时逢盛世,百废待兴,加之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障碍似乎没有了,致使一些佛子放松警惕,很少有人注意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例如,若干年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得一些人动不动就给别人戴帽子,对佛教就有鸦片论、迷信论、唯心论、反科学论、消极厌世论等等帽子。若只限于学术范畴,各抒己见,当然无可厚非。然而从学术圈子释放出来的余光有时也让人眼目炫晕,更使许多人在佛教面前望而却步。这不能不说是一憾事。
例如,前些时看见一位学者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说佛教哲学是“专说空话的哲学,整部大藏经浩如烟海,语其实际,也无非空话连篇而已”。
又如还有学者说:“在佛教看来,‘美’除非超脱尘世,修道成佛,到所谓的‘涅槃’的理想境界中去寻找,现实生活中是没有任何‘美’的,它诅咒的是生活,歌颂的是死亡。”
看见这类谤佛的论文,我也来个“当仁不让”,连着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当然是用非常客气的态度阐明佛教对“空” “有”的认识,对人生的态度,以澄清当前一些人对佛教的错误或片面的认识。
时兴网络,各佛学论坛轰轰烈烈,异常火爆,盛世隆象,可喜可贺。但从讨论的内容看,还多是佛于对教理的不同理解或参学有疑而发,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触及尚少。最近,我又看到有学者在论文中说:
“禅定的心理根源在于人们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恐惧和厌倦,以及对一些达不到的希望所依存的幻想,因此企图通过参禅的形式来进行解脱。”
学佛同仁特别是禅宗学人看了这种论述,有何感想呢?一个不懂禅不参禅的人,仅从另一些更不懂禅更不参禅的人那里捡来的思维杂絮,织成堂皇的“禅境意象”,对后来学禅者的误导是不容忽视的。
有大德曾谓“不明佛理,往往是瞎磕头,盲烧香”,的确如此。但大德们著文却多是阐明佛理,与谤佛者“针锋相对”的论述极为少见。我想,这与佛家主张宽容、忍让不无关系。不过,找还是觉得大德们有针对地发表些正面的论述对于那些初学佛者或站在佛门犹豫不定者以及旁观者都是有益的。
古德谓“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宇宙中本无是非, 世人无明,搬是弄非,得道者当然大可不必理会,但出世还得入世, 自度还需度人,清除些障碍,让后学者少走些弯路,也许还是值得的。正是
涉世有是非,不二门难度。长呼真佛子,方便指归路。
摘自《空林佛教》2005年第11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