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大师三访庐山
庐山之所得名与佛教密不可分。古往今来,庐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古寺名刹,吸引了无以数计的僧侣朝山、驻锡、参学、挂单,在庐山的寺庙,弘扬佛法。其中就有我国现代著名高僧虚云大师,从20年代到50年代他数登庐山,访道、参学、讲经、传戒。在庐山佛教文化史上,尤为引人注目。本文着重追述虚云大师于光绪15年(1889)、民国13年和1953年的三次庐山之行。
虚云(1840-1959)名演彻,字德清,号虚云。俗姓肖,湖南湘乡人,出身官宦之家,19岁剃度出家。先后步行参访过全国许多山古寺,1903年开始了他的身行万里,远游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日本、新加坡等地,考察东南亚佛教,传播佛法,建立国际友谊;并募回大宗专款及众多的佛教文物;曾受清朝廷赐龙袍鸾驾全副。他的弟子达数十万人,声名远播,遍及东南亚以至北美大陆。
回国后,虚云大师在我国华南修复大小梵刹五十多座,以中兴佛教丛林而蜚声佛坛。民国初年,虚云老和尚参与建立中华佛教总会。1942年应国府主席林森之请,在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法会”,后蒋介石拜会问法。解放后,1952年在北京主持“祝愿世界和平法会”,随后应邀赴沪,建水陆道场和“和平法会”,受到上海各界人士的欢迎。 虚云老和尚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第一次登庐山是光绪15年(1889)年,50岁的虚云早知庐山有佛教圣地之称,寺庙遍布庐山,有闻名于世的三大名寺、五大丛林。其中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和五大丛林之一的海会寺;对外影响极大。如是百闻不如一见,从湖北宝通寺启程,慕名云游庐山大林寺、海会寺,初到庐山山麓的海会寺受到寺僧及居士百余人的接迎。在海会寺期间,主持了49天的念佛法会,劝志善和尚在海会寺清苦修行,募得其弟子魏兴林(时为姑塘驿官)的热心赞助,重建海会寺。从此,庐山五老峰脚下这座规模宏大的海会寺,佛法重辉,对此虚云老和尚赞叹不已。不久,他应庐山大林寺方丈释清源的敦请,登庐山参加大林寺举行三坛大戒法会,虚云老和尚担任开堂大师。本次法会仪规从简,大部分时间,礼请虚云老和尚宣讲《四分律》、《传戒正范》、《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以及佛教伦理中诸如“止恶扬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根本言教,三堂正授新戒弟子100余人,其中有政界、文化教育界、商界等著名人士,不乏其人,法会从始终,如法如律,功德圆满。
第二次来庐山,是民国13年(1924),虚云大师从云南云栖寺出发,再次云游全国名山古刹,拜访诸山大德,广传佛音,在佛教界威望日益增高。当年五月,虚老应世界佛教联合会筹备会之邀,以85岁高龄偕觉先高僧及陈维东居士等人来庐山大林寺,参加“世佛会”。
会后他多次主持庐 山“世佛会”暑期讲习会,他的演讲中心唯佛教原无国界,以融化各国佛教徒,布教世界人类,联合进行传布佛教于欧美各地,为佛教增辉。同时,他大声疾呼,要遏制以西洋进化论观念治佛学(注:评梁启超大乘起信论考证)。切忌佛教徒投入此迷网耶。当时参加“世佛会”之日本大谷大学教授稻田圆成等受东亚地区部分代表之托,向正在大林寺讲经的虚云、太虚敬赠偈句一首:
赠虚云,太虚讲经大林寺
匡庐顶上大林寺,山寺莲花正盛开。
七众同心参佛会,法雨遍施弘法音。
群贤相集垂戒事,大德普喻照虔诚。
虚云慈悲颂弥陀,太虚行愿又重光。
讲习会结束后,虚公再次参拜海会寺。海会寺的住持和尚率全体僧众热情地接待了虚云老和尚。次日,虚老和尚在斋堂用过早膳后,来到客堂饮茶,惊喜的获悉普呼尚用15个寒暑,用自己的血液,写成81卷《华严经》。当时,虚云老和尚非常的敬佩,他目睹“血书”的珍本,频频点头,称赞这是我国佛教文化中的瑰宝,是世界罕见的“血书”,要求寺僧妥善珍藏。
第三次来庐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虚云老和尚怀着喜悦的心情,号召全国佛教界人士爱国爱教。此时,他应在京佛教界著名人士圆瑛法师、赵朴初居士等之邀请,于1953年春由上海回京,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成立,虚老法师荣膺名誉会长。会后,在弟子陈铭枢(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马叙伦(全国政协副主席、北大校长、民主同盟副主席)陪同下,于6月23日卓锡庐山大林寺。
在大林寺期间,虚云老和尚虽然年事已高,加之健康状况不佳,但仍然兴致勃勃,多次主持“金刚般若法会”,开讲《佛迷讲要》。病稍愈,他还频繁会见在庐山的僧人和居士。此时,庐山九峰寺果一和尚(时年31岁)慕大师威德,日夜奉侍在大师身边。是年8月初,虚云大师在果一的陪同下,参加了庐山秀峰寺的佛事活动,同时又朝拜了东林寺。虚云老和尚见庙堂败屋4、5间,荒地3、4亩,深叹远公道场,荒芜到如此现状。他随即转谓果一道:“汝何栖九峰茅棚耶,何不来东林,供奉祖师道场。”果一遂发誓:“身居九峰,面向东林,迟则10年,还愿东林。”
在大林寺休息一段时间后,虚云老和尚身体有所好转,他又想起了要到海会寺再去看看,他精神拌擞的,一下轿就受到主持匡成和尚等人的热情欢迎,这是虚云老和尚三访海会寺。进入大殿后,虚云老和尚端坐念佛堂,双手合十,半眯着眼,缓声对众僧说:“这次我有幸能来海会寺,倍感亲切,特来看看大家。”接着,他在匡成和尚的请求下,略加思索后,提起毛笔,写偈一首:
虚云此来访众僧,人道山奇水亦情。
当年海印[1]人既往,月牙池边普超声。
五老峰下再朝拜,讲经堂前忆故人。
有幸观瞻“华严经”,祈愿众僧敬护之。
事后,寺僧将此偈句写在钟楼壁上,以作纪念。
虚云老和尚回大林寺后,云居山有数位僧人慕名前来参拜大师,言及云居胜境,惜殿堂毁于日寇炮火,明代铜铸毗卢佛像坐于荒烟蔓草之中。虚云老和尚闻之,恻然伤之,遂发愿重兴云居祖庭,不久,虚云老和尚即率二、三名弟子离庐山前往云居,结茆而居,立志复兴云居,直至1959年10月13日示寂于云居山真如禅寺,世寿120岁。
虚云老和尚圆寂后,其舍利为云居山真如寺珍藏供奉。此后,美国佛教中心在纽约为他建造了纪念堂。香港佛门弟子集资在芙蓉山建虚云纪念堂,建舍利塔。近年来,内地和东南亚、日本、台湾、香港、澳门一带的僧尼、居士纷纷来云居山朝觐拜祭。
注:[1]海印:即前海会寺主持僧至善和尚。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