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天文>>正文内容

宇宙万有本体论(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金陵白衣定熙集

  倓虚老法师序

  印顺老法师赞

  屈映光老居士序

  李炳南老居士序

  方伦老居士题

  前言

  一、般若义趣

  二、万法缘生

  三、诸法本寂

  四、自心本净

  五、自性本体

  六、无明不觉

  七、逆流觉照

  八、了幻非实

  九、心空境自空

  十、我空

  十一、法空

  十二、毕竟空

  十三、道不属修

  十四、行起解绝

  十五、远离妄执

  十六、无念无住

  十七、平等一相

  十八、定慧等持

  十九、缚解从心

  二十、绵密不断

  二一、性等虚空

  二二、圣心无知

  二三、随缘保任

  二四、防魔事

  二五、平等大悲

  二六、修净土行

  倓虚老法师序

  接江士谦居士函告:偶借到‘宇宙万有本体论’原稿一册,不悉作者为谁,经呈印顺法师及李炳南居士,均谓可以刊印利人,并为分别作叙或赞。今又承嘱倓作一简略叙文,以增读者信心。倓披读一过,亦以为如广布流通,诚足资为如来之法轮,度众生之宝筏,实为末世中不可多得之书也。倓老矣,自愧无力报答四恩,空过岁月,但于一切善知识弘扬佛法之崇论宏文,无不赞叹随喜,推荐流布;以冀慧日高悬,甘露遍洒,扇慈风于处处,荡腥膻于寰宇,发聋振瞆,导归莲池,于此书之行世,有厚望焉。要之宇宙万有本体,吾人非加认识不可。宇宙者,无量空间无量时间之幻想;万有者,结合时空幻想之纷呈;本体者,诸法之源泉。灵山会上八万人天,世尊拈花,个个看在眼里,独迦叶微笑,要在当人荐取耳。是为序。

  倓虚 五月十六日

  印顺老法师赞

  统经论于一极 示佛法之宗本

  明迷悟于一心 会禅净而无诤

  定熙居士于此发心 于此趣向

  更举此以告人 悲心殷重 可谓

  末法之大心众生矣

  印顺题

  屈映光老居士序

  佛法横遍虚空,竖穷三际,断四句,绝百非,非宇宙所能容,亦非万有所能尽,惟言空,必须言有,言非有非空,必须言亦有亦空,定熙居士博览群经,集为宇宙万有本体论,集宇宙即虚空,合万有尽三际,诚探本之谈也,余因之更进一词曰,依自性成际,原无际,亦自性成亦原无际,自性成与原无二者俱非自方成际,彼四际者,如兔角,决定无有,但是依明而破,彼所执之知即执实,本离四际,一切法之本性即真空,通达一切法本离四际之智,即通达真空之智,同学江士谦携来嘱题,特开怀与谈,即以为序。中华民国四十七年戊戌仲春临海屈映光撰

  李炳南老居士序

  宇宙森罗万象,成住坏空,何为其然也?人生依正二报,生住异灭,何为其然也?实千古之大惑,而莫有能穷之者。夫惑依于迷,迷则事理颠倒,从而业系苦缠,既忧乎苦缠,则恩有以脱之,而复造业,造业仍属颠倒,颠倒益入于迷,如环无端,不知所从起,亦不知所从止,此宇宙人生所以生灭无常,轮转不已焉。古人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谁知斯言耶?不惟闻者不知,而言者岂足深彻己言?是纵能言之,亦偶中耳。厥有大觉世尊,悯众生以扰止扰,从苦入苦,犹之以棒扰水左旋,复欲右旋使止,左之右之,水愈不止,特为说出歇了之法,果歇了,则天下太平矣。第观信而行者,能几人哉,良由旷劫俱生分别诸惑,以致歧中寻歧,曾不肯回光返照,当下即歇,竟累世尊于无可说处,而唠叨四十九年,虽有八万法门,莫非破执息妄,如良医寒与桂附,热与连苓,无病则亦勿药。讵彼执者,又复迷法,拘空而排有,滞有而斥空,以法扰法,皈佛谤佛,如庸医持一方欲疗千病,其不杀人者几希!病杀人其迹显,医杀人其迹隐,显者欲求其悟,启之尚易;隐者导陷于迷,拔之则难,药与医是谁杀人乎?!法与执是谁杀人乎?!咎自有所归矣。一日董生正之寄简来,附定熙开士所著宇宙万有本体论一卷,嘱为作序,予三复之,见于禅相密律,皆能纳相归体,终复赞归净土,事理圆融,深印佛心,行文体裁,多采偈言,可弦可歌,尤便讽诵,至其辞藻风华,笔势夭矫,乃其余事,予掩卷太息曰:是论行世,将大有匡于时弊也。复次,佛法者何,即于宇宙万有体证之圣言量也,然宇宙万有,本属缘生幻有,空无自体,幻有非实,体空非虚,非即有无以显空,非即空无以幻有,有与空又非一非异也,真相如是,辩岂易哉。惟世尊妙舌粲花,乐说无碍,时立时扫,或权或实,立扫权实,亦非一非异也,譬之牟尼宝珠,焕发异彩,青黄赤白,隐现靡常,迷者说隐说现,皆寱言也,悟者说隐说现,皆如语也,寱言则自欺而欺他,如语能宏道而宏人,毫厘之间,损益存焉。开士岂彻悟者欤?何今人好悖圣言,而开士独否耶?盖尝闻之,言为心相,言执知其心塞,言融知其心通,呜呼,语如而心通,人无间然矣,如是论者,始可以之宏道,复可以之宏人,故曰,大有匡于时弊也,此予不惭不文,乐所为之序尔。

  中华民国四十七年岁次戊戍元日济南李炳南谨撰

  方伦老居士题

  此论,为直谈心性之鸿文,未悟者看之不解,已悟者无须更看,若上上根人,内因已熟,在将悟未悟之际,得此一篇,因指见月,如催生符,哇地一声,诞生王子,位在百官上,此所以可贵也。

  文中一字一句,或隐或显,皆谈第一义,故与古经论契合,般若经,起信论,禅门语录等,罄无不尽,盖达人说性,如老艄说海,不约而皆同也。

  宇宙万有,皆吾心之所生,心外无一法可得。楞严经中,佛告阿难:‘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所以本论以介尔心性,为宇宙万有本体,此可以破极微实相,及上帝造物等谬论,使一切学人,归于正见,厥功甚伟。

  篇中不著有,亦不著空,虽崇性德,而不废修德,最后乃以提倡净土为归结,妙哉!可谓得清净法眼矣。

  学人方伦敬题

  宇宙万有本体论

  金陵白衣定熙集

  十方无边际的空间为宇。过去现在未来无穷尽的时间为宙。有为无为色心染净一切万法,假名万有。一切万法,从本以来,寂灭湛然的,本自不生的,常住不动的,与虚空同体同寿的,同一真如法性,假名本体。又万有约相而说,本体约性而谈,亦即诸法实相也。

  前言

  一、吾人妙圆湛寂,灵明洞彻,非昏非掉,无名无相,各自本具本觉性体,乃宇宙万有之大本也。以迷真逐妄,(真者:真相,真理,真如,真空,真实,真际,真觉,真性,真智,圣智,实智,实际,实相,实性,法性,法界,法身,本体,一体,一如,一味,一相,空相,涅槃,平等,究竟之谓。妄者:虚妄幻化之相,垢染六尘之境。)致遭沉溺,虚受生死。大觉世尊,为导众生悟入正知见故,示现于娑婆,辛劳四十九年,击法鼓,吹法螺,开遮权实,随机接引,无非欲令众生,离于幻化,绝诸障垢,灭除烦恼,破其妄执,而觉悟自心,还复清净本体也。三藏经论五乘教法,无非方便诱导,权巧次第,令人解惑去缚,渐悟自性本体也。性相台贤密律诸宗,无非令不同根机各得一门,而入于不动本体也。达摩之教人直下明悟自心,即是斩枝截叶,直穷根源,而顿悟真空本体也。宗下功夫虽屡有变迁,各立门庭,无非因病与药,为实施权,使顿彻真如本体也。志趣任何净土,无非藉净缘之增上,条件之优越,大愿之摄持,菩提之不退,以利进修,而期彻证实相本体也。十方大觉圣者,过去因中,为一切智,经无量劫,勤修一切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皆是为证万法本体也。诸圣之所以成大觉,而自在解脱无尽妙用者,悟此本体也。吾人之所以为凡夫,被业障系缚沉沦五趣者,迷此本体也。是故本论在阐明迷悟之所以然,与归元之一般根本原则耳。

  二、欲穷究宇宙人生,乃至无尽时间空间尘尘刹刹,万有本体真实之相。非是世智,辩聪,度量,推理,之所能知,亦非意识,思想,遍计,分别,之所能到,乃绝诸动念,名言,攀缘,离诸对待,戏论,能所,非见闻觉知,非贪嗔痴爱,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者也。唯有甚深般若,方能照了。唯有智证,方能相应。所谓以如如之智,契如如之理,理智一如,体用不二,则理无不尽,鉴无不穷。心言绝处,圆明朗照。以不二相,洞彻无遗。盖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为染,依智为净。若起见解,即落意识,不见真实。诸法实性,真如一体。此万法一体凡圣不异如如之性离念境界,无可名,无可言,而假名之第一义谛也。大智度论云:‘第一义空者,诸法实相也’。一切万法,无有一法不归于如。如者:即是不动本体。亦名诸法实相,一真法界,平等法身,不二法门,真如法性,清净觉海,真如本际。一切色心万法虚妄幻化之相,皆是本体所起之用。即是大光明藏一念初动,分别心识所现幻影。是故逐相则昧体,取境则遗真。盖染著即是障性,合尘即是背觉也。能如是知者,不染不著,无依无住,勇猛回向解脱涅槃,深自悟入本来面目,超乎凡俗,趣入自在无碍之化境,永离生死,名为出世。不知是者,为境所系,为相所缚,惟惑所作,惟业所牵,随生死之流,入于苦海,名为无明。所谓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也。

  复次从假入空,不受一尘,随顺法性,离于生死,名为大智。以无漏之智,不住涅槃,从真出俗,普入尘刹,不舍一法,随顺众生,广行化度,名为大悲。悲智双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福慧具足,即得成就无上正觉,此即吾人所应积极追求之真理也。然此真理,一深无底,唯究竟觉者,乃能究尽,本论所阐,不过启发真理的一般基本定律而已。如是定律,万古不变,尽虚空世界,不迁不异也。

  三、整个广博深微,超情离见的佛法,建筑在清净心上,而统摄世出世间一切万法。所谓万法之宗本,宇宙之本体也。盖四圣六凡,净法乐法,自心本具。世出世间依正因果,依之建立。善恶罪福,唯心所造。六尘境界,唯识所变。一切诸法,唯因缘起。依智而成就清净庄严无为法之种种贤圣差别,即菩提涅槃自在解脱之净法也。依识而建立一切世间有为法之种种凡夫境界,即无明烦恼生死业系之染法也。此所以为宇宙万法之大本也明矣。夫清净心者,即第一义谛,乃一代圣教之核心思想,离染还净明彻自心之最上乘法。亦即般若真智,为究竟了义之道。显密宗教一切法门,皆入第一义,盖同以见性为归,离第一义,即非究竟。兹为圣智的自证,与宏愿摄持的他力,应具的认识及理路,作简略而具体的阐明起见,爰集经教要妙,及古今贤哲法语,撮其枢要,以说明一般原则。首节总说般若义趣。余为分说一般原则。亦为见性要义,亦为构成离言妙旨的公式,亦为各宗通途。盖融贯多义,方能通达一义。既深入一义,即是统摄多义,末节说稳当的保险的具异方便的速疾成就的净土法门。所谓教宗般若,行在弥陀。盖般若为佛法骨髓,净土为修行捷径也。无论参究作观觉照持诵种种法门。皆从有相入于无相。从权巧方便,入于真如本际。其根本原则,尽虚空遍法界,从旷劫至未来,一切刹土,无二无别。方便虽有八万四千门,归元实无二致。若契入第一义,则与大觉圣流,同一鼻孔出气。生死涅槃,皆同空华。而言语文字,权巧方便,皆成戏论葛藤。所谓敲门之砖,愈病之药耳。

  四、万有本体,即是诸法实相。即是第一义谛。如何是第一义?可从下列种种义理中体验。1、从宇宙万有一切现象上,去体验万法从本以来,恒常不变,法尔如然的当体离言真实之相。2、彻悟缘起法相的空寂,不立中边,而入于第一真实之义。3、从俨然生灭中,体验湛然无生的常住不动的离言法性。4、从万别千差之妄相,观其如如不变不异之真实性体,而销归于本无可得之大空,寂寂明明,明明寂寂,一念不生,冥契真常。5、了达具体事实的幻化妄相,而随顺法性的毕竟寂灭。6、泯一切对待差别之相,不为相转,不为法缚,安住于一切法性空,而深入究竟,彻悟平等一如之性。7、解幻法之无性,住于如如正见中,契入一切法性的一相一味,而悟清净之真如。8、无染无著,绝诸戏论,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前后际断,不落差别,非昏非掉,于微妙寂静中,彻见不动本体。9、生灭灭已,寂灭现前。10、知一切法绝对真如,法法本性空,法法常寂灭,真如绝对平等无差别,离一切心缘语言文字,悟入平等无差别的法性,方能真实体悟到一切法性空,而入于如如真实相,彻见万法本体也。11、从一切法本不生处,一丝不挂,万缘俱绝,彻底荡尽推翻的放舍下去,再从毕竟空中建树起来,所谓七识大死,法身顿活也。(建树的是什么?是离句绝非的真理,真智,第一义,无生法。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无事不知,法尔产生无量妙义,一切智海,神通妙用,自在解脱。功夫上的境界,一深无底,上能知下,下不能知上。这些妙用功德,即大觉圣人,尽海水为墨,亦是说不尽。在未悟之前,所说是假,尽是生灭心作用,尽是画饼与说食,尽是白纸与黑字,尽与本分无干。要亲自体悟证验,见到证到,方是真的。若存有得之念,又大错了也。不从绝处再苏,不尽情放下,是不入此门的。圆顿大教,难可遭逢,一失人身,悔将何及,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虚生浪死,至为悲痛,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大好光阴,切莫空过。)12、即是迥脱根尘,境识俱亡,而读诸法一如之真性。13、即是无住而住,常住涅槃。即是前念不生,后念不灭。14、即是自觉圣智。即是明心见性。即是发无上菩提。即是发无所得心。即是开发自性上清净本然之体。即是掘启本具智慧光明。15、即是入不二法门,入真如性海,入一真法界,入大总持,入胜义谛,入实际,入法性,入觉性,入法身,入真际,入涅槃,入真如,入法界,坐道场,西来意,皆一事也。16、又如真如法性,常住自性,清净觉海,寂灭性海,无住真心,圆觉妙心,清净真如,真如本际,大光明藏,大圆镜智,妙觉明体,圆常大觉之体,本地风光,本来面目,自性本体,不动本体,皆是同体而异名者也。故知大觉圆明之体,是我凡夫本具性德。一切经论,显密性相,皆为显此觉体耳。

  五、佛法即是心法,可博可约,博则穷究大藏,亦是诠摄不尽,约则上上一乘过量人,一言半句,即直契心源,总持无量妙义。法华经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涅槃经云:‘唯一佛乘,方便说二’。此实际理地也,唯此一事实也。是故佛法,贵在实证实践,行解相应。倘在求博,与文字为缘,只成解悟,而耽误证悟功夫矣。只成学者,非是行者。只是读书人,非是修持人。法句云:‘诵习千章,不如一行’。盖知解愈多,去道愈远。落于知见,则触途成滞,多作障碍。命根不断,概属知见。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言语文字,乃曲垂方便,引发解悟,因解而起行,行起则解绝。古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文字章句,皆假施设,随宜所说,遍计所集,破执之具,应病之药。无非标月之指,度人之舟。能标之指,虽有种种差殊立场,所标之月则一也,贵在向真月体悟,不在指之大小长短粗细黑白上研求也。千经万论,皆是令人离于身心,破于执著,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而指归真空本体。从来佛祖,皆欲令人依义不依语,以言显义,渐悟妙解,得义言绝,顿悟一心,更无余法也。

  六、或问明彻万法本体,为何因缘?有何利益?请略言之。答曰:约究竟言,为报佛恩师长恩故,为报父母恩众生恩故,为度脱一切众生苦故,为破无明出生死故,而发于一乘无上菩提之心。自觉则离染以还本来之净,去惑以证本具之真。从一切法本不生处,了彻真空本体自家面目,拔生死深根,得一切种智。觉他则悲夫五趣有情,枉受沉沦,流转生死。己虽未度,愿度未度,永司警醒之铎,演畅实相,阐扬一乘,敷正觉之华,尽未来际,拔极群品。普愿无尽世界一切群生,悉发无上道意,彻证不动本体,出于迷津,断生死之长流,离一切苦,入于究竟平等真实之智慧,得究竟乐。力虽未及,常运此心,念念相续,不令间断,运此大智大悲大愿大力,以迈进于大觉究竟觉,而圆满无上果也。

  约现世利益言,佛法如大海,随取少分,则受用无尽。通达三世因果,五趣升沉,为免堕三途,而行五戒十善人天之法。了知一切万法,生灭变异,无常无我,为出离三界,而修涅槃解脱贤圣之道。自利则识幻达本,悟无为法,了世危脆,与世无诤,省察寡言,光明磊落,处事接物,惟宽惟厚,敦品慎独,惜福习劳,素食顺理,仁慈不杀,善神守护,人天礼敬,灾横消除,获大福聚,寡欲知足,却病延年,禅悦为乐,增长智慧,心胸广大,虚怀旷达,修身养性,坦然自在,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不为尘境所转,不为五欲所惑,志行高远,进趣菩提。推而广之,即是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净化世界。利人则由报恩之旨,深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以忘己利人为怀抱。摄化愚顽,广行方便,令种福田,知所归向,演畅三世因果六道流转之理,三皈五戒念佛放生之益,常行布施,三轮体空,拔济苦难,施与安乐。推而广之,即是慈悲一切物类,饶益无尽世界一切群黎。如是自利利人,即是建立正确人生观也。

  以诸法实相本体为中心思想,设使人人了知修戒定慧,灭贪嗔痴,通达无染无我,能舍能忍之义,而净除我见我所,任何作务,常抱道心,随顺众缘,不离自性,不虚弃光阴,不心游放逸,孜孜律仪,念念定慧,难舍能舍,难行能行,及乎心地开明,则性天朗彻。若就普遍一般社会而言,亦足熏陶超世拔俗之气,而倡洁身高逸之风。岂非政治清明,民风淳厚,朝气蓬勃,社会安宁。即此世间化为清凉,转为大同,而成就崇高庄严的,清净理想的,不治而治的贤圣世界矣。所谓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勤俭朴素,诚实守分一切世法,自尽摄无余。岂复更有今日之杀盗淫妄,欺诈掠夺,尚势争权,密托贿赂,贪污润私,追逐物欲,奢侈享受,萎糜浪费,外驰散乱,役形劳心,热恼恶浊,扰禳恐怖,种种堕性与颓风,愈趋愈下耶?闻之‘暗世明灯,洞照幽昏’。此唯昌隆佛法,阐扬一乘,方足维系‘狂涛四溢,无所依归’的人心,以拯救人类于浩劫也。

  七、第一义谛为一切法门根本,净土为各宗归宿,亦成佛度生以前熏修参学之微妙胜境。了脱生死,自利利他,总不外此两门径。究实言之,入第一义,即是唯心净土。任何净土,皆不离第一义。观经云:‘不知第一义,不得上品生’。念佛而解悟般若旨趣,则不难直入一心境界,自臻上乘。通达第一义空,自能老实念佛。然事可不须理。理则必兼事。莲池大师谓:‘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故知必须先重事修,然后由事入理,由少增多,由暂而久,由外念内,由迹而神,由有念无。不滞有为事相,了达能念所念,如幻如化,性空非实。以念佛功夫,收万法尽归一心。盖念佛参禅,皆是依倚而行的拐杖,皆是以妄攻妄的权宜,皆是万法归一的方便。不放拐杖,不舍权宜,不识方便,认定死法执以为实,此古德呵为‘扶篱摸壁汉’也。所以功夫纯熟,更加深进,复归一心入第一义空。即是一心归不动的真空本体。盖大归无归,即是真归。即是归本有家乡,归自性宝藏,归平等本际,归不生不灭,归毗卢性海(毗卢此云遍一切处,谓清净法身遍一切处),归虚空法界。正是‘劈头舍去锥尖地,踏破真空无觅处,万法虚空体寿同,何分性相波水共,家园依旧无欠缺,亘古常明法尔然,不似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然后体达不坏世间相而彻悟本源。一切万法当体无非第一义谛。此为十方诸佛与阿弥陀佛不二宗旨也。

  八、净土法门,只是从假入空(第一义空)修学的一个阶段。亦是自觉觉他悲智双运的冶炉。闻妙法音,获无生忍,承事十方诸佛,一切功德皆悉成就之后,则从真出俗,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十方,以自在神力,兴无缘之慈,运同体之悲,常遍法界,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方便善巧,教化摄受一切众生,令离烦恼无明,出生死苦海,到于觉岸,得究竟乐。虚空无尽,国土无尽,众生无尽,业障烦恼无尽,如是尽未来际,利乐悲悯广度众生之大业,亦无尽也。莲池大师发愿文云:‘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即是为众生故,而求无上菩提,为菩提道故,而求生助道因缘殊胜稳当的净土。以期上求大觉,下化有情也。愿与法界一切众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发愿生西,入不退地,同化无尽有情,同证无上菩提。

  一、般若义趣

  自在行者 甚深般若 法界海慧 照了诸相

  (能观之智 能如是观察 照了行于自在的人)

  遍观法界 十方三世 无尽刹海 宇宙现象

  身心世界 六趣四生 凡圣依正 诸山大海

  草芥微尘 根尘识蕴 缘处界谛 生死涅槃

  烦恼菩提 有情无情 有为无为 世出世间

  三界六道 是非善恶 苦乐罪福 贪嗔痴爱

  妄念执著 心境能所 色心染净 如是万法

  由诸法集 幻化而有 无常无我 缘生缘灭

  相依相成 即假即空 如幻如化 无性无生

  同一法性 本自涅槃 悉皆究竟 皆不可得

  般若观慧 照彻无遗 般若无知 无所不知

  (所观之境 应遍观无尽无尽尘尘刹刹一切万法 从本以来悉皆空寂 将心量扩大到无边际)

  般若无见 无所不见 无见之见 见遍十方

  无闻之闻 闻通一切 心性离见 智慧光明

  遍照法界 即诸法性 以摄心故 心则在定

  能知世间 生灭法相 寂知之体 神解之用

  善照诸幻 似镜无痕 分别诸法 而得不动

  真如性净 慧鉴无穷 寂照忘知 虚含万像

  犹如明镜 空洞虚豁 了无一物 遇形斯映

  此一念心 犹如虚空 平等不动 觉性遍满

  清净法界 圆无边际 无边虚空 觉所显发

  心包太虚 量周沙界 现前一念 灵知性体

  (因观照法性空 而住于如如正知见中 知一切法本无所有 知一切法皆无明所变 见一切法本不生 见一切法性平等 见自心清净 见本自空寂 空寂体中具大光明 妙用无尽 盖清净涅槃中 法尔具足诸佛知见也)

  本无自性 当体即寂 性等虚空 体同法界

  深入法性 寂灭真境 一念顿脱 彻了自心

  豁然贯通 桶底脱落 身心俱寂 理智皆如

  超越三空 迥脱根尘 三关洞彻 五阴皆破

  三千长安 一步到达 解脱法已 俱空不生

  妄穷真露 寂灭现前 阒尔无寄 妙性天然

  亲证藏性 亲见本来 法身显现 十方廓然

  四智圆明 六通自在 智慧普见 法眼清明

  是即一乘 寂灭场地 是名行者 得无生忍

  客尘烦恼 从此永灭 即是度尽 无量众生

  历劫无明 自然消殒 尘劳习漏 自然净尽

  (以正知见故 前后际断 心行路绝 一脚到底 颠破无明 一切烦惑苦厄 从七识根本无明所生 今七识大死 法身顿活 故苦厄度尽 前后际断曰现前 不落差别曰一念 非昏非掉曰灵知)

  真净法界 性相平等 恒沙诸法 同一体性

  观诸法性 无有二相 以不二相 洞见十方

  用一心门 融会万法 知一切法 即心自性

  知一切法 即是道场 一为无量 无量为一

  能所平等 常住一相 心即万法 万法即心

  心境不异 无二无别 真境无相 真智无知

  即智即境 即境即智 境智不二 体用一如

  穷理尽性 极乎涅槃 色空俱泯 境智圆融

  色空无碍 获大自在 于万法中 不生二解

  诸法平等 本自如尔 万法一相 一相无相

  不昏不散 了了常知 万有本体 诸法实相

  色者:事也,相也,境也,用也。空者:理也,性也,智也,体也。此阐色空不异,即事即理,性相平等,境智一如,体用不二。于差别中见平等。所谓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性圆通一切性。

  即法界性 即涅槃性 真如妙性 法尔恒遍

  寂灭湛然 常住不动 不生不起 不尽不灭

  万法一如 毕竟平等 寂静一味 毕竟无体

  本来寂静 自性涅槃 本来清净 各住本际

  根本性离 性本解脱 诸法实相 真如一体

  始终如如 无障无碍 亘古亘今 不变不坏

  言语道断 心行路绝 离分别故 平等普遍

  无所不至 圆满十方 在缠不垢 出缠不净

  入流非得 出流非失 离诸对待 不住缚脱

  诸法寂灭 不可言宣 一相一味 究竟涅槃

  无漏无为 无量无边 空相常遍 同于真际

  差别之相 了不可得 如如法性 相如实际

  如是法相 名大涅槃 此则性空 是名平等

  于性空中 而无所求 于平等中 不见平等

  甚深忍中 皆不可得 以彼本来 性清净故

  (此显法体 即是彰显宇宙万有不动本体 即是诸法空相)

  清净性中 本无一物 本无戏论 究竟无垢

  本无杂染 究竟一相 不受不著 无来无往

  不出不入 无明无晦 无示无说 无依无住

  无缚无解 无定无慧 无迷无悟 无背无向

  无人无我 无能无所 无忧无喜 无苦无乐

  无是无非 无违无顺 无贪无嗔 无惊无怖

  无见无闻 无觉无知 无有诸缠 无有分别

  离诸施设 心无所行 离诸处所 三际平等

  离挂碍相 离烦恼相 悉无所取 悉无所持

  无有一法 可离可遣 可修可证 可选择者

  真空性中 从本以来 一切染法 皆不相应

  于诸法性 随顺无染 知见不生 心识寂灭

  二执不起 二障随断 虚空之性 廓然不变

  随顺法性 寂灭相者 则无戏论 寂灭之相

  不可取著 亦无可舍 法性无量 如大海水

  随其智力 深入法性 见遍法界 洞彻源底

  空性圆明 成法解脱 能证所证 毕竟空寂

  真如涅槃 亦毕竟空 从本自空 离一切相

  绝待空性 毕竟寂灭 清净如如 了无所得

  如鸟飞空 迹不可寻 摩诃般若 以毕竟空

  了无所得 假为方便 一切时中 获无所得

  念念无相 念念无为 直下无心 正智朗然

  念念正住 了不可得 念念圆明 清净本然

  念念绝待 念念圆融 圆显本空 顿契灵源

  境智俱寂 一道清净 自心本来 干干净净

  圆圆明明 充满法界 圆融无际 脱体虚凝

  不随生死 不住涅槃 处于生死 其心自在

  如是信解 顿入一乘 真见此法 绝思绝虑

  诸发无发 名发菩提 若能入是 平等深义

  永尽诸漏 心得解脱 真智淳净 法身自现

  清净皎皎 是名大道 此一念心 本无能所

  能所尽处 名为见性 遍一切时 遍一切处

  遍一切法 平等无二 才得见性 便同觉后

  回观世间 俨如昨梦 生死大梦 随倒想生

  如从梦觉 倒想自离 若得大觉 生死永尽

  究竟涅槃 得大安乐 了达万法 缘生性空

  (此阐毕竟空 即是从假入空 离句绝非 摄用归体 即是入真如本际 入第一义空 入寂灭性海 依此般若 而得究竟涅槃)

  本自无生 本自无灭 法法皆假 不住执滞

  随缘应用 如幻为幻 日用云为 常起觉照

  常在法性 三昧之中 交人接物 六根运用

  一切施为 尽是法性 语默动静 湛然清净

  用而常寂 寂而常用 终日随缘 终日不变

  自在无碍 体用如如 绝待圆融 不可思议

  一切万法 即是实相 一色一香 无非中道

  山色溪声 皆第一羲 鸦鸣鹊噪 咸最上乘

  盖诸法相 皆是自性 所现幻影 念起法生

  无明所变 根尘无体 识性元空 不异之性

  不变之体 平等一如 皆如来藏 妙真如性

  是故法法 皆是菩提 对境随缘 皆是道场

  即俗而真 即有常空 事中见法 即事即法

  百花丛里 叶不沾裳 繁兴万行 毕竟不染

  不动真际 建立诸法 不坏假名 而契真常

  触目无生 逢缘无碍 遇境咸真 万法皆如

  入于涅槃 不舍大悲 行于无相 而度群品

  即众生见 转如来智 直趋觉海 入诸圣流

  此即般若 理事无碍 真俗圆融 中道之行

  自心光明 遍照法界 真如法性 彻底圆彰

  尽未来际 安住寂光 圆满菩提 常享法乐

  (此阐随缘保任 自在无碍 从真出俗 方便度生 依此般若而得无上正觉)

  故知般若 真实即是 诸佛之母 脱苦之师

  一切智慧 六度万行 自觉觉他 总持之门

  (此说般若 殊胜功能)

  普愿法界 一切众生 疾速出离 烦恼深渊

  灭生死因 还本净心 同登觉岸 得究竟乐

  (回向作结)

  二、万法缘生

  无尽法界 无边时空 尘尘刹刹 一切万法

  本自无性 皆从缘生 仗因托缘 宾主重重

  和合而生 相依而成 以此生故 而有彼生

  以此灭故 而有彼灭 因不孤起 仗缘方生

  缘不自成 助因而有 因缘要素 时节和合

  形成假相 刹那变易 生灭相续 幻现住世

  和合力尽 关系消失 终归败坏 成住坏空

  迁流不住 幻不可得 欲求永恒 独立自存

  不变单体 无有是处 因缘和合 虚妄有生

  因缘别离 虚妄名灭 一切万法 若自有者

  不应待缘 众缘生故 即无自体 亦无自相

  非有而有 幻相不实 有即非有 当体即空

  诸法缘起 故自性空 自性空故 待缘生灭

  生灭灭生 刹那不停 因果感赴 幻现世间

  分别因缘 而起三界 设无生灭 不成有为

  此明空故 有义得成 依此有为 观察无常

  一切万法 未有一法 非因缘生 缘生如幻

  空无自性 生灭定相 了不可得 缘起即空

  毕竟无体 即是无生 此明有故 空义乃显

  缘生无性 平等一相 始终如如 湛然清净

  无性缘生 古往今来 事事物物 水月镜花

  众缘幻合 所起假相 缘聚则生 生非实生

  缘散则灭 灭非实灭 法起之时 不言我起

  法灭之时 不言我灭 各不相知 各不相到

  起唯缘聚 灭唯缘散 当处出生 当处虚寂

  故知诸法 依他起故 即生无生 不见生相

  即灭无灭 不见灭相 古德所谓 生而无生

  法性湛然 大集经云 了了见者 知一切法

  无有二相 万法性相 法尔如是 如是性相

  亦无主者 一切众生 无明覆障 正智不生

  不如实知 横起分别 遍计执著 迷失万有

  真实之相 于无生中 妄见生灭 起惑造业

  迷沦生死 古德所谓 无生而生 业果俨然

  依他如幻 唯是一心 真常性中 原无迷悟

  灭诸戏论 毕竟寂灭 心外无法 当体圆成

  不随缘生 不随缘灭 空性常住 不待缘故

  修学般若 观察根尘 五蕴万法 因缘所生

  相依相成 即假即空 如虚空华 无有自性

  因假说空 因空说假 空假对待 当体即中

  即一即三 即三即一 作是观者 妄念不流

  遇境逢缘 心定不动 不取不染 荡然无碍

  俨然生灭 唯见无生 无缘生义 二空不成

  人法俱实 真心不显 颠倒梦想 沉沦三有

  湛然无生 唯见生灭 不悟缘生 幻现六道

  若见缘性 则脱缘缚 彻悟缘起 法相空寂

  即了缘生 证入真性 无我我所 寂灭涅槃

  即得顿证 无生法忍 能悟一念 缘起无生

  超彼三乘 权学等见 三摩经云 了一切法

  悉从缘生 于缘生中 无有少法 而实积聚

  以彼诸缘 皆不实故 若法缘生 即是无生

  故知诸法 皆悉无生 菩萨了知 万法无生

  即得成就 诸菩萨道

  三、诸法本寂

  是故万法 从本以来 悉皆空寂 清净寂灭

  五阴本空 六尘非有 本自涅槃 今亦不生

  本不生故 今亦不灭 法性常住 净如虚空

  有为无为 皆等戏论 诸法空寂 灵知不昧

  空寂之心 即天真佛 万法本虚 从心见实

  六尘本寂 凡夫妄执 心有法有 心空境空

  生而无生 灭而无灭 无生无灭 名坐道场

  生灭之相 但有名字 如镜中像 无有定实

  静观万法 刹那变易 性自空寂 毕竟无体

  离言法性 本自解脱 寂静一味 湛然不动

  如如之性 本自尔故 法性寂灭 法身无相

  名为真如 第一义谛 自性清净 湛然圆满

  不知法空 恒受生死 知真本有 达妄本空

  元无烦恼 亦无菩提 能如是解 心则不散

  无取无见 不染世法 即是出离 世间法也

  四、自心本净

  众生心体 从本以来 自性清净 无障无碍

  一切有情 处类虽殊 其心不二 无不具足

  如来藏性 智慧德相 性自满足 一切功德

  本来圆满 光明广大 一切善法 性本自具

  皆含涅槃 清净妙德 皆堪安住 无上菩提

  无漏智性 三世诸佛 三藏教典 在自性中

  本自具足 清净本然 绝待真心 弥满清净

  真如法身 自体不空 具足无量 性功德故

  法体无妄 常恒不变 净法满足 故名不空

  菩提自性 本不生灭 本来圆明 本无动摇

  不藉缘生 不因境起 照而常寂 一法不生

  寂而常照 无法不现 性含万法 应用遍知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离分别故 平等普遍

  无所不至 圆满十方 究竟一相 无二无别

  上自诸佛 下至含灵 各各圆成 不欠毫发

  犹如日轮 体明圆满 虚通寂静 明妙安乐

  此心即佛 毕竟无异 只为五阴 妄想分别

  根尘熏习 染法种子 现妄境界 令生念著

  重云遮障 盖覆真如 不能显现 本具宝藏

  能行无相 无著之行 开发心中 智慧光明

  离诸尘劳 颠倒执著 能所对待 使无染污

  则无一切 境界差别 平等大慧 当下现前

  则见本源 自心是佛 此人功德 不可称量

  一念迷昧 假名众生 返迷为觉 假名为佛

  生佛迷悟 皆是对待 清净性中 皆不可得

  约方便故 即心即佛 约究竟义 非心非佛

  恒住正见 灭除戏论 真智纯净 本体自显

  五、自性本体

  本觉性海 如来藏心 灵明湛寂 圆照法界

  体离断常 性非垢净 相无尘染 纯净无杂

  虚灵绝待 竖穷横遍 含育出生 一切万法

  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 无有边畔 体性空寂

  无名无相 凡圣齐同 非浊非清 无背无向

  迷时非失 悟时非得 处凡不减 在圣不增

  杂染不垢 修治不净 非虚非实 不生不灭

  无往无来 非一非异 常存常泯 超善超恶

  互遍互摄 亡中亡边 离缘离相 无修无证

  不住三际 不离三际 不住五蕴 不离五蕴

  不住四大 不离四大 非见非闻 非觉非知

  不出不入 无明无晦 不可智知 不可识识

  无示无说 非定非慧 非智非愚 非取非舍

  非新非旧 无作无起 无缚无脱 无依无住

  非染非净 非色非心 离挂碍相 离烦恼相

  离于涅槃 戏论颠倒 不可身证 不可心知

  非希望得 非因缘想 本离四句 本绝百非

  本遍一切 本含一切 从本以来 离言说相

  离名字相 离心缘相 毕竟平等 无有变异

  举心动念 即乖法体 智慧了之 则光明显

  烦恼覆之 则妙体隐 真空本体 非动非静

  净智妙圆 空相常遍 湛若虚空 莹若净镜

  毁赞不及 义理难通 无遣可遣 无相可取

  言语道断 心行路绝 无漏无为 无量无边

  超过一切 限量名言 踪迹对待 真如绝待

  差别之相 了不可得 湛然常寂 妙用恒沙

  自在无碍 体用如如 绝待圆融 不可思议

  十世古今 不离当念 无边刹海 不隔毫端

  心性无染 本自圆成 寂灭现前 大用无方

  其用则如 旭日之升 圆明朗照 其体犹如

  皓月西落 清净寂灭 即寂而照 即照而寂

  寂而恒照 照而恒寂 如言其有 纤毫不立

  体性空寂 自在无缚 如言其空 万法齐彰

  圆融无碍 周遍法界 未得为性 已得为智

  本源清净 名本觉性 诸佛菩萨 蠢动含灵

  悉皆同此 大涅槃性 此性实为 万法之本

  迷悟之源 能发无漏 世出世间 一切万法

  皆依此性 而得建立 随悟净缘 则为四圣

  随迷染缘 而成六凡 众生与佛 同一觉体

  只因迷悟 而隔天渊 缘生无性 生佛平等

  无性缘生 十界悬殊 生死大梦 随倒想生

  如从梦觉 倒想自离 若悟真空 五蕴六入

  一切皆如 尘劳本净 无道可修 无灭可证

  若得大觉 生死永尽 究竟涅槃 得大安乐

  六、无明不觉

  以不了达 一法界故 心不相应 忽然念起

  名为无明 此无明者 亦谓七识 亦称末那

  专计执我 分别之主 无明之本 往来六八

  递进传出 障大光明 遮蔽本来 无明能生

  一切染法 无始世来 以不觉故 痴妄因缘

  熏习之力 现妄境界 依妄境界 熏习因缘

  起妄想心 习气种子 蕴藏八识 随念即起

  自心取相 计我我所 种种妄执 分别六尘

  趣外奔逸 心境交驰 随幻取舍 攀缘幻境

  迷已逐物 妄见生灭 起妄造作 分别人我

  是非善恶 种种颠倒 全真成妄 隐覆真实

  生住异灭 刹那相续 日用念念 认妄为真

  循诸身色 逐念迁流 由贪嗔痴 发身口意

  作诸有漏 因惑造业 因业招报 业网牵缠

  积业成果 三界万法 非有无因 而妄招果

  果复行因 因果旋转 无有止息 善恶果报

  熟者先牵 幻业幻报 生生死死 众生相续

  世间相续 如旋火轮 即是六道 流转根本

  悠悠生死 了无尽期 业由心造 形随心转

  因果差别 受报各异 罪福因缘 而为升降

  善恶因果 苦乐诸报 万法所生 唯心所现

  情计有实 遍计所执 心外取法 驰逐不已

  如是染法 皆是不觉 楞严经云 以诸众生

  从无始来 生死相续 皆由不知 常住真心

  性净明体 用诸妄想 此想不真 故有轮转

  是故众生 不名为觉 以从本来 念念相续

  未曾离念 污染真性 是故说为 无始无明

  一切世间 境界之相 皆依众生 无明妄念

  而得建立 一切善恶 皆出自心 生死染法

  不离真如 妄念依之 形成三界 依正差别

  是为世界 成立之本 亦为身心 缘起之源

  一念妄动 深染尘境 习气种子 万劫缠缚

  如胶似漆 难脱难离 一向迷背 遂成幻妄

  妄相既成 一真永昧 一真既昧 众苦俱集

  缠缚身心 而不自在 历劫以来 久沦三界

  迷妄入心 认识为性 出没四生 流落三途

  生生世世 舍身受身 颠倒系恋 头出头没

  得失穷通 悲欢离合 尊卑荣辱 牛胎马腹

  随业牵弄 犹如演剧 怨憎爱别 老衰病死

  饥寒灾祸 无常败坏 众苦交煎 无量逼迫

  虚受如此 身心大苦 而不觉知 枉入诸趣

  自取流转 无由自拔 从无自免 出离之方

  应悲己身 久失妙源 于此何恋 耽染尘劳

  妄结生死 受苦无间 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

  无明长夜 生死梦中 众苦充满 甚可怖畏

  善恶之业 皆生死缘 造之弥多 生死弥广

  识由业漂 识随业迁 凡愚垢识 为相所缚

  被业所系 何有已时 何暇更纵 无明业识

  背觉合尘 作有漏业 不知返本 惟业随身

  不修净法 无有了期 若欲了脱 生死之缚

  须是亲证 不生灭性 知苦断集 慕灭修道

  志趣解脱 得无生忍 永离三界 不受后有

  当知心识 皆是无明 一念离真 皆为妄想

  妄想情虑 障蔽妙明 念念生灭 遗失真性

  无明之相 不离觉性 觉体圆明 本无一物

  因妄有生 因生有灭 生灭名妄 灭妄名真

  无明妄想 本性空寂 根尘无体 识性元空

  贪嗔痴爱 苦恼纷繁 恶浊诸法 皆无自性

  不能自生 惟是妄念 分别所起 想相为尘

  识情为垢 遍计性空 依他如幻 一翳在目

  千华乱空 空实无华 病者妄执 但能去翳

  自复本明 若离心念 忘情去执 知见不生

  则无一切 境界之相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譬如翳除 空华悉殒 华性本空 非今始灭

  迷空计华 名非菩萨 心无心相 名无所住

  内不依根 外不循尘 背尘息妄 合觉照理

  念起不续 念空不住 清净觉体 即时现前

  起信论云 如大海水 因风波动 水相风相

  不相舍离 水非动性 若风止灭 动相则灭

  湿性不坏 如是众生 自性清净 无明风动

  心与无明 不相舍离 心非动性 若无明灭

  相续则灭 智性不坏 和合识相 相续心相

  烦恼惑业 无始无明 断除净尽 自心光明

  遍照法界 智慧德相 真如法性 彻底圆彰

  尽未来际 安住寂光 圆满菩提 常享法乐

  七、逆流觉照

  现前一念 体即法界 以随染缘 奔放流逸

  全真成妄 随顺觉性 入流返照 全妄即真

  若了一性 不随识转 则无二相 诸法如尔

  举凡一切 起心动念 思量分别 见闻觉知

  行住坐卧 穿衣吃饭 皆是本体 所起妄用

  皆是自心 所现幻影 能知身心 无明之妄

  空华无性 梦幻非实 应当远离 幻化虚妄

  化有还空 溯本穷源 万法一体 同归真净

  依本觉体 起始觉智 逆流返照 湛寂不动

  自性本体 于起灭处 一觑觑定 察其起灭

  审其动静 一念不起 即是无生 犹观湛水

  察波生处 犹观虚空 察风动处 如猫伺鼠

  全副精神 集中于此 制心一处 一刹那间

  亦不放松 第一义中 元本清净 问渠何来

  决定见个 水落石出 紧紧莫散 谁来斩谁

  任何妄念 一拶粉碎 灭迹潜踪 当下冰消

  前后际断 心行路绝 一念万年 永永觉照

  惺惺寂寂 无妄无惛 明明历历 有体有用

  精进不懈 直至无生 瓜熟蒂落 冷暖自知

  此即等同 返观自心 返闻自性 亦同参谁

  即是圆照 清净觉相 即是明彻 本来面目

  真如妙性 即是遍观 万法一体 平等之性

  真如本体 即如如理 观照妙用 即如如智

  依如如理 起如如智 以如如智 照如如理

  前念已灭 后念未生 中间孤孤 能观之智

  观此本性 无念之境 极静之念 照极静体

  拶至极处 静极光通 寂而照之 发本明耀

  此即离念 而后圆照 即是直心 正念真如

  心缘外境 摄之令还 念起即觉 觉之即无

  即此觉心 便名为观 虽起觉心 亦无觉相

  所言觉者 谓心离念 念念念觉 念念追觉

  念念即觉 觉念皆空 觉而常照 照而常觉

  以镜喻体 镜光喻智 依镜起光 返照镜体

  镜光不二 理智一如 体即用也 用即体也

  又如闇室 闇本无性 灯光一明 闇相即灭

  真智一照 无明何在 全体即是 大光明藏

  正恁么时 智与理冥 孤月圆明 晴虚独朗

  身心脱落 慧光顿发 便得无量 轻安自在

  此初得力 不可欢喜 立智立境 有照有觉

  为初方便 仍属情识 同为空华 俱名障碍

  大休大舍 逐层遣除 境智一如 一心圆明

  照与照者 同时寂灭 无知而知 知而无知

  时节一到 桶底自脱 若有能观 犹未离幻

  觉所觉空 空所空灭 诸幻灭尽 真体自显

  真境无相 真智无知 智外无境 境外无智

  无如外智 能证于如 无智外如 为智所证

  即智即境 即境即智 境智不二 体用一如

  理无不尽 鉴无不穷 灵灵不昧 寂而常照

  三际洞晰 十方无遗 真如实性 照而常寂

  湛然无际 周遍法界 初次用功 未忘能所

  故分境智 观久功纯 粗念不起 六根清净

  意识冰消 人无所依 由澄诸念 觉识烦动

  憧憧往来 起灭不停 内心烦恼 无状横起

  向来妄心 譬如浑水 不见泥沙 今水既澄

  泥沙自现 前六清净 末那复将 八识体上

  含藏无始 习气种子 翻出传于 第六意识

  令不清净 是故现此 微细生灭 未能净尽

  功夫相应 方能见之 此境现前 极力前进

  抖擞精神 发奋勇猛 不可放松 百只竿头

  极处迈进 细审体究 觉照者谁 无相疑情

  大逼大拶 一鼓作气 纵上高峰 绝壁之巅

  悬崖之顶 放身直下 撤手纵横 灭迹扫踪

  不留寸丝 七识不死 法身焉活 行住坐卧

  不离功夫 心如木石 如痴似呆 设不如是

  非能究竟 凝心寂照 绵绵密密 亲亲切切

  逼至极处 山穷水尽 机缘成熟 触著碰著

  见色闻声 忽惊而惺 冷灰爆豆 绝后复苏

  云开天朗 身心顿寂 体同虚空 遍身汗流

  豁然彻悟 自性智光 全体透露 静慧发生

  十方廓然 昊日当空 圆照明彻 三关透脱

  顿契无生 智周法界 道证真常 亲证藏性

  亲见本来 此即所谓 大寂灭海 大自在性

  大智慧光 大解脱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客尘烦恼 从此永灭 冷暖自知 亦不吐露

  即以悟处 历境验心 随缘保任 珍养婴胎

  净除流识 镕成真智

  八、了幻非实

  一切万法 聚合幻有 分散幻无 本无今有

  有已还无 故知非实 智者了达 性空非有

  观诸法相 无有常住 犹如虚空 无有坚固

  内而身心 外而世界 毕竟幻化 皆不可得

  六道诸趣 循业所现 似空中华 无不是幻

  烦恼业障 本来自空 苦乐罪福 悉如梦幻

  富贵浮云 色声谷响 法法如幻 幻有非有

  有非有故 生亦非生 生非生故 灭亦非灭

  宝积经云 佛告幻师 一切众生 及诸资具

  皆是幻化 谓由业力 之所幻故 三千大千

  一切世界 亦皆是幻 一切众生 共所幻故

  凡所有法 无非是幻 因缘合和 之所幻故

  本无三界 可以出离 本无菩提 可以求证

  生死涅槃 犹如昨梦 诸佛刹土 尽同虚空

  百千三昧 眼里空华 一切行门 空中鸟迹

  佛是幻师 转幻法轮 成幻涅槃 转幻生灭

  世出世间 染净诸法 由诸法集 幻化而有

  依幻立名 皆无自性 如镜中像 如水中月

  如空中云 如梦所见 不离自心 虚妄见故

  如是观察 作时亦幻 迷倒亦幻 知觉亦幻

  过现未来 皆悉是幻 心如幻师 身如幻城

  凡身梦宅 幻无所著 阿含经云 色如聚沫

  受如浮泡 想如野马 行如芭蕉 识如幻法

  依正危脆 无坚牢者 倘以为实 与体不应

  菩萨识幻 不见起灭 即境常虚 达有如幻

  见闻如翳 三界空华 知是空华 即无轮转

  以幻化身 而见幻化 虽现世间 无边幻法

  而了名假 受假法假 皆不可得 无自他相

  离人我见 住真实观 了心如幻 知身无实

  如虚空华 本无所有 毕竟空寂 不可说相

  住无分别 万缘自寂 当体无生 古今常然

  心如幻故 动而恒寂 物非有故 起而无生

  了物非物 物物性空 知心无心 心心体寂

  无性无生 幻不可得 如是了达 名智境界

  故知身心 皆为幻垢 垢相永灭 十方清净

  诸佛传心 不离了幻 执幻则随 生死之流

  了幻则顺 涅槃之道 幻化不离 真空不现

  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一切世间 种种幻化

  悉皆生于 如来藏心 犹如空华 从空而有

  幻华虽灭 空性不坏 众生幻心 还依幻灭

  诸幻灭尽 觉心不动 幻境既忘 幻智亦泯

  无智无得 二俱远离 得无所离 即除诸幻

  能所既脱 境智俱绝 绝待灵心 圆明独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