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的如实观与如实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霍韬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思想决定行动
  思想和行动的关联,除了近代极端的行为主义者及机械论者、唯物主义者否认思想的独立性外,一般都承认人类所特有的行为,如知识的、文化性的、道德性的行为,都是受思想带动的影响力。但它毕竟是「客」;它不能替思想作主。下决定的是思想的事。在这一意义上,思想永远居于主导地位,行动只是思想的反映。
  根据这一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要做出正直的行动,应该先有正确的思想。思想是灯光,行动是道路。也许道路早就存在,不是由人所开创,但没有灯光,道路也消失。这可以比喻知识或真理的客观性,它是自存在的,但也须通过人的认识才能呈显。所以古人必先求道、求法,现代的科学工作者必先求知。这两种真理的内容也许不一样,但从程序上说,总是要先在思想上建立,然后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
  二、虚妄的成因
  奇怪的是:人类虽有求真理之心,但真理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历史上无数思想家、宗教家、科学家都曾经宣称他们发现「真理」,但曾几何时,即被证明为虚假。也许有些宗教家、道德家认为他们所发现的真理,例如上帝的存在、根本不可以单凭经验立场否证,但除非他们不对他们所发现的真理进行内容描述,否则我们总可以看到描述者的历史背景。这也就是限制之所在:凡是有积极的内容说明的都不是绝对真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一个意思分从几方面说明:
  第一,知识是积累的,也就是可修改的,所以从获得知识的历程上说,没有最后之知;即使有,我们也不知道何时为最后。例如:人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相信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资料性单位,不能再被分解,但现在已经无人接受此说,随着现代物理学中质子、中子、电子的次第发现,构成了新的粒子学说。物质不再是质量的问题,而是能量的问题。古典物理学中的定律纷纷被打破,往后到什么时候才能获取有关「物质」的最后图象呢?没有人知道。
  构成这个知识的可修改性,原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方法论上的不完备性与技术革新的问题。科学方法目前是最有效的求知方法,但这个方法首先基于归纳,而归纳在实践上的作业程序只是抽样。由于种种原因观察者根本无法进行完全的归纳,也无法确定归纳到什么时候称为足够,因此他很有可能遗漏了一些反例,结果导致结论的可否证性;至于技术革新更足以证明知识的积累性格,它不过是利用当前的知识条件作工具上的突破,以求获取过去所不能获得的新资料,但所谓革新的东西其实也不过是依某一时空界定,当时空改变,便成为陈腐的东西。
  第二,知识受人的因素左右,即使求知者有很好的方法论的训练,又有最新的技术协助(例如电脑)但仍难保虚妄不产生。首先观察者面对着一些原始素材,开始着手记录,如何一时维持客观心灵一面选取相干资料是很困难的,受过解析方法训练的人都知道,处理问题时,必须把不相干的项目除去,否则资料一大堆,浪费时间及精力,但什么资料相干?什么不相干?很难判断,结果诉诸人的因素,这其中就有许多不稳定的成份,例如记录者的学养、性格、品味、和量觉能力,都有关系。总之,即使我们拥有电脑,但向电脑提供资料的仍然是人。
  第三,这也是最关键性一点,知识的形成必须通过主体(人)的观察和运作,这就无法避免相对性。在常识中人们以为自己可以直接把握客体,有自己的经验做保证,而不知道经验只是代表客体,并不等于客体。佛经中瞎子摸象的故事,即充分说明主观经验的不可靠。若依西方的知识论,由洛克到康德,反省知识的成立,证明是根于主体的认知心灵,而与物之自身无关,所以说物自身不可知,于是把知识的领域与存有的领域分开,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此方能解释人何以会犯错误的原因,盖责任即在我们的经验不能如实提供对象存在的图象,但由此也无异说明了知识的主观性格。故一切事物的存在并无绝对的大小、远近、快慢,但随观察者而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时空只不过是观察者的坐标,它们存在于观察者的主观格式里。
  三、佛教的智慧
  由上述分析,可知人类的求知活动只是迫近真理,但却永远不能进入真理自身。理由就是我们的认知方式要把对象置于我们的观察形式之下,于是导致主客二分。
  这一分裂是无法缝合的。存在的领域本来一体,并无主客之分,现在我们把存在的领域推出去,使它成为客体,然后依我们自身所预取的角度来观察它、依我们自身所预备的格式来安排它,结果我们所获得的只是自己眼中的世界,一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自以为知,其实是无知,自以为客观,其实是封闭。
  这种情景,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无明。由于无明的存在,使每个人都成为封闭系统。
  怎样才能把这个封闭系统打破呢?
  佛教提出一个理想方法——如实观。意思是不要以我观物,而应该以物观物。以我观物是静止的,结果必然形成个别的相对系统;以物观物是动态的,我参与其中,结果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时候整个存在领域不再破裂,主与客复归为一,而知识也失去了它的媒介价值,因为主体已经到达客体。所以这一个「观」,是观照的意思,由主体一直深入客体的内面,虽有知义,但这时不宜再称之我「知」,而应称之为「证」,或「见」。佛教经典中的所谓「证道」,「见道」,正是指此而言。如若说「知」,便涉及主观理解,上面所说的各种虚妄将相沿而至。故佛典中也称佛法为不二法门。
  因此如实观中没有语言,语言是表达知识的工具,当我们要交代客体的存在时,这一个工具才有意义,如果我们已经到达客体,则何须交代?故佛教中传有「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经」之说,所以真理的伴证必然超语言,如果它是绝对真的话,若尚须语言表达,便已沦为相对。因为凡用语言表达的都是主观心灵思维下的产物。唯有摒弃主客二分的方法才能进入绝对,离开虚妄。
  四、如实观与如实行
  不过,站在经验观点,如实观似乎永不可能,那只是宗教上的理想,现实上如何可以不使用语言文字而掌握真理呢?
  其实,对于语言文字的价值,佛经中另有安排,并未抹煞,不过非本题所及,暂不讨论。问题是:如实观既为佛教的理想向往,则在实践上必有上达之路,同时在获得如实观的启发之后,亦必依于思想决定行为的原则产生开放性的行为,以化除人的无明。这是即知即行的,不必待佛典中所说宗教意义的如实观出现才有作用。换句话说,如实观是佛教的宗教理想,是解决知识世界主客二分所造成的虚妄性的方法,但也是具体的实践原则,当我们知道自我的封闭性之后,自然知道自己的愚昧狭隘,执著自己的所知,所以应该打破自己的限制,一方面,开拓自己,一方面容纳别人;至于佛教中具体的实践方法,也就是佛陀在世时所说的八万四千修行法门,更具体讲就是禅宗里的参禅而入定,净土宗的念佛得三昧(入定的另一说法,梵文),密宗的上师三密加持而相应等等,无非是将我们无知、虚妄和执著一一去除,从而达到遍观,即将自己的心灵扩充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此时的境界也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开悟、成道、见道、证果、得大自在或成佛等等,而在此以后的所有行为自然而然就契合了如实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