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身难得谈亲近善知识的重要
从人身难得谈亲近善知识的重要
圆昭
“佛法难闻,良师难遇,人身难得,诸根难具”1,这样的偈文在佛经上常见。“人身难得”,在佛经中有令人慨叹的形容;如《阿含经》的瞎龟喻2;“佛法难 闻”在经中也有相似瞎龟喻的比喻。而对于“良师难遇”经中将善知识形容像月 亮一样3;在论中也有提到需有殊胜微妙的大愿,才能常值遇大善知识。既然人身如此难得,且正法又难闻,善知识更难求,那要如何在茫茫生死流转的洪流中,才能保有人身、闻正法及亲近善知识?是值得我们去探讨!
◎人身得自五戒十善
对于“人身难得”,在《阿含经》的瞎龟喻,给人深刻的印象。其内容描述:在茫茫大海中,有一随波逐流的小轻木,小轻木上有一孔,瞎龟每一百年才能浮出海面一次,当瞎龟头伸出海面时,需能准确的套入小轻木孔,这样极微的机 率才能转世为人!虽然能转世为人,但要六根完具,也是不容易的。既然如此,我们要如何才保有六根具足的人身呢?佛陀开示我们要修持五戒十善。至于如何 行持五戒十善,须有正知见(内含有智慧成分)的摄导为前提,才能达成戒行的 功德。
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除了不杀生、不饮酒,与世间的界定有深浅差别外,其他三项则与世间的道德规范是相似的。佛教的不杀生比世间法还要彻底,世间法律的规范是以不杀人为主(不包括其他动 物),而佛教却是连杀害的心都不可有,况乎杀害其他生界?由此可以看出佛教 是治本的;而世间法是治标的,这样有选择性以不杀人为主,无视其他动物的生 命,其实会潜藏著杀机。平日视杀害动物为理所当然之见解,且实际从事的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增长杀念,当与他人发生大冲突时,加上旁有器物的助缘,在缺 乏理智的状态下,很容易做出杀伤他人的行为。
在几年前,有一位日本的国中生杀死国小学童,根据报导这孩子平日即有虐 杀动物的习惯,加上家人未能积极给予制止与导正,渐形成偏差的知见,及养成 嗜杀的性格,因而才会做出终身遗憾的事情。民国八十一年初,民间流行以“挫 鱼”为娱乐的行业,昭慧法师也基于怕此风气盛行,人心会变得凶残,社会会充 满著暴戾之气,因而发起“反挫鱼”的运动。由此可知邪见是容易造恶的。
因此,修五戒十善需有正见的摄导,才能分辨什么是如法,什么是不如法,实行上较能掌握戒的内涵,正确了解守持戒法对我们有何影响,及对他人的影响为何。
五戒对我们的影响,在消极上是保护我们免堕入恶道,为什么呢?因为所言所行合于戒法,就能心安理得。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想两件事及做两件事情,因此这方增长了善根,善性循环的会朝向光明,自然而然就会远离黑暗,不会堕落;因所造的是成为人的业,当然来生还是为人,不会堕入恶道。从积极上来说,若能勤修十善,不只是成为人而已,同时也是进趣佛道的资粮。此外,五戒除了保护自己以外,也能让众生能心不畏惧,不受扰乱,大家若能守五戒,社会自然会呈现祥和之气。
所以,不能轻视我们的为善为恶,俗语说:勿以恶小为之,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勿以善小而不为,水滴虽微渐盈大器。这些都是引领我们上升或是下堕的主因。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认知。
因此修五戒十善的前提,须有正确的知见,实行上更能掌握其要义,也才能达成实质的效益及戒行的功德。
◎闻法来自善知识
修学佛道的历程中,除了修五戒十善,重要的还要不断的熏修,确立正知见,才能保有人身,也才能趣向佛道。闻、思、修是缺一不可的修持内容,也是般若的正方便,佛曾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4,说是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这可见亲近善知识的重要。在大乘教典也有十法行,这些无不开示闻、思、修之善巧方便;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从修而向悟入之渐进学程。
“闻”慧是最基础的,但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是建楼层的地基一样,地基越 稳固,楼层就越安全。但是人们却往往忽略它,或是望文生义的误解它的深意,闻慧并不是闻多识广;如果是这样,那么与研求世间学问有什么差别呢?重要的关键是必须契应三法印,建立正知见;否则将偏离佛法,甚而背道而驰,这是修学者不能不谨慎注意的!闻法可从善知识或经典而来。
能亲近“善知识”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引领我们趋向解脱的全德大善知识 更难求;若我们不具足大福报无法会遇。那该如何修学呢?佛经上告知我们:初依人,虽没有断烦恼,证实性,但已能通达佛性义十六分之一,如于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长处,胜过自己,也就不妨如法亲近。因此我们要把握现前会遇的善知识,认真的学习。学习固然重要,但学习的态度却更重要。
亲近善知识者,若未能时时提醒学习的态度,往往会出现一些状况,不是过 于崇拜的加以美化,就是太注意善知识的缺点,而忘了自己的角色。如此过犹不及,反而会成为我们的障碍,一者缺乏理性,不能分辨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而照单全收,这容易落入依人不依法;另一只注意善知识过误,忘了自己是要来学习对方的优点,而不是来当裁判的。这样的人障碍多,他忘了人或多或少都有缺点的,就算是开悟证果的罗汉也都还有余习。经上也说︰“若彼于师,住嫌恨心、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因此,他常常当一位入宝山而空手回的人。这是非常可惜的!
每个善知识都有其特色,亲近善知识,目的是要听闻正法,因此参学者应有 的态度,佛经上告诉我们:“观德莫观失,随顺莫违逆。”我们要学习他的长处,而不是要去注意他的短处,但也不能盲目无知的错把短处当长处,或把短处给予合理化。时时提醒自己要学什么?还有一点,就是不能起轻慢心,恃自凌他不从善知识之教。其实受教、不受教,有其原因,除与善根有关之外,当然与善知 识有缘与否也有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个人问题,因此先要调伏慢心,才能受益;就像善财童子的参学,就是我们很好的学习典范,他从不错失任何善知识,参学时能以虚怀若谷的心去相应善法,不相应恶法,所以在他看来,何处没有善知识呢?因为他清楚他自己要什么,如实知,如实行。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突围。
◎结语
“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是耳熟能详的话,很值得深思再深思,有些人亲近善知识是用来炫耀自己,常说我已遍参无以计数的“名”僧,用此来 烘抬自己,倚老卖老;但这些对他生命并没有提升,反而是增加另一层烦恼障碍,这样的人就算与佛同世,且能亲闻佛开示,也是无所助益的,因为他是选择性的吸收。
经上说:“于所余力最为殊胜,云何为二:一者于外力中善知识力最为殊胜,二者于内力中正思惟力最为殊胜。当知此中离诸障碍,先修福业,于衣食等无 匮乏等,名余外力。除正思惟相应想外,余断支分,名余内力,外善知识者,谓从彼闻无上正法,由此故名从他闻音。内正思惟者,谓此无间能发正见,为上首道。”5善知识是方便力,重要的是你是否将佛法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否则只是食人糟粕而已,既不营养也不卫生。
总之,亲近善知识,在末法时代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能否受益?端看我们的是以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来决定了!
注释
1.《法华部 华严部》(大正9?329中)。
2.《阿含部》(大正1?761中)。
3.《阿含部》(大正1?660中)。
4.《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二(大正26?458)。
5.《中观部 瑜伽部》(大正30?865中)。
摘自《妙心法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