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四明尊者扶宗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沈仁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明尊者知礼大师,在天台宗极衰微溷壅的宋代,捍卫天台宗。中兴天台宗。天台宗圆顿妙旨大白于天下。
  志磐《佛祖统纪》载:唐之末造,天下丧乱,台宗典籍流海东,当是时,为其学者,至有兼讲《华严》以资饰说,暨我宗隆兴,此道尚晦。螺溪、宝云之际,遗文复还,虽讲演稍闻,而曲见之士,习气未移,故恩、清、兼业于前,昭、圆、异议于后,齐、润、以他党而外侮①,净觉以吾子而叛,皆以溷乱法门,壅塞祖道。四明法智,以上圣之才,当中兴之运,东征西伐——再清教海,功业之盛,可得而思!……自荆溪而来,九世二百年矣。弘法传道,何世无之,备众体而集大成,辟异端而隆正统者,唯法智一师耳。
  四明于《十义书·第十》总义云:法华一经出诸教上者,盖由:称于自行所证也——释迦世尊于道场所得“真实绝妙之理”(诸法究竟实相。性德全彰之本妙圆明大觉)。盖根器未纯故,不获已而“兼、但、对、带”说之。洎乎二乘心渐通泰,菩萨疑网可除。则正直舍诸方便,但谈一实圆妙之理矣。智者大师(二番妙悟②,五品亲登)深悟经旨。乃诠以十妙示之。虽列诸法相,无不皆以(权实)二妙,圆实之理节节融之。且三法一妙“最是自行果德”。所证圆极之理故云三轨。三轨者,即一大乘法。十方谛求更无余乘。亦名第一义谛。第一义空(第一寂灭)。如来藏。此“三不定三,即三是一。一不定一,一而论三。不可思议。不并不别。伊字天目。大师乃将此三一“不二绝妙”之法。贯通十种三法,而一一三法,皆从凡夫一念心性约六即辨至极果也。
  天台宗性具圆即:一、根本净:洞达如来秘密藏,顿入诸法实相(无作妙德)。二、枝末净:顿了“即染本净”甚深真法性。不可改。不可染污。本自不动。三、刹那一念阴识,甚深真法性——圆具“实相三千妙法”。以三谛观之,即开示悟入佛知见。晤恩、庆昭、等曲见偏执,堵塞学人入门之路,四明历半世经之论辩,终致圆顿教观通明。人们谓:荆溪不出,圆义永沉。知礼不诤,台妙旨亡。是谓四明尊者扶宗。
  四明尊者知礼(960~1028)据幽溪《天台山方外志》及《四明尊者教行录》尊者年谱等。四明尊者讳知礼。真宗特赐法智大师。其父母诚志祈佛,梦神僧遗一子,谓是佛子罗睺罗。七岁丧母,悲哭不绝,求父出家。太平兴国四年,学教观于宝云法师,刚三日,首座谓知礼云:法界次第,汝当奉持。知礼问:何谓法界?首座言:总持法门,圆融无碍者也。知礼曰:既圆融无碍。何有次第?居一月,自讲《心经》,众人服其夙慧。兴国五年,其父梦知礼跪于宝云前,宝云以瓶水注其口中。自兹,知礼于圆顿妙旨,一受洞了。端拱元年,宝云归寂。知礼梦:贯宝云之首,擐于左臂而行。醒来自知所习得以流通——操持“一切种智”之首,行化于世。于后,学天台教观,十方群集。徙居“保恩院”,学徒繁多,道法大炽。咸平六年(1003)日本遣学僧寂昭、源信、持二十七问,询求法要。知礼妙答。天台之教,莫盛于此时。咸平年间(998~1003)发生“金光明玄义观心之诤”。(1004)发生《十不二门指要钞》别理随缘之诤。历时半个世纪。使天台圆顿教观中兴于宋代。志磐大师载此宗实于《佛祖统纪》。行业记云:咸平三年(1000)知礼四十一岁。是年大旱,知礼修“光明忏”求雨,誓曰约三日不雨,当自焚。忏事未竟,大雨如祈而浃。太守感其奇,题石记其事。知礼五十七岁(1016)偕僧十人,共修“法华忏”三年。至六十岁忏满,决定焚身供养《妙法莲华经》谓其徒曰:半偈亡躯。一句投火。圣人之心:为法如是。吾不能捐舍身命以警发懈怠,胡足言哉!杨文公、驸马都尉李遵勗等竭力守护,请师住世弘法利生。知礼知焚身不得,乃燃三指供养。宗晓师云“矧复尝燃三指以供佛”。斯亦舍身之支派也。大哉!往古高僧,十法师:其一而四焉!岂与夫事佛徒劳百载者,同日而语乎!知礼六十九岁(1028)示寂。时天圣六年。召集大众,宣说《妙法莲华经》奥旨。讲毕,称念阿弥陀佛数百声而寂。异香馥郁。火化,舌根不坏。舍利五色,不计其数。世寿六十九。僧纪(十五岁受具足戒)五十四。
  知礼生平极重实际修持及弘宣正法。礼忏频勤。讲述不休:法华忏三七期五遍。光明忏七日期十遍。弥陀忏七日期五十遍。请观音忏七七期八遍。大悲忏三七期十遍。讲宣:法华玄义七遍。法华文句八遍。摩诃止观八遍。金光明玄疏十遍。观音玄义七遍。观无量寿经七遍。净名疏二遍。涅槃疏一遍。十不二门、金錍论、止观大意、止观义例、始终心要、逢缘辄讲。
  一、《金光明玄义》观心之诤:
  山外③依华严宗“真如缘起”。及圭峰禅师“清净灵知”。坚执真心观。废弃“观阴识心”。杜绝众生入理之门,趣果之路。全迷一家解行之要。由智者大师于《金光明玄义》有广略二种本子。晤恩见广本教义释中以:三德、三宝、三涅槃、三身、三大乘、三菩提、三般若、三佛性、三识、三道。十种三法诠释性德三一金光明。已是“法性之圆谈”。无须观心释。广本观心释,定是后人添加,撰《金光明玄义发挥记》判为伪本。废斥观心。四明为扶宗,护圆顿观心,撰《释难扶宗记》,遂激发山外猛烈抨击。五番论诤,庆昭为集中典型——五番堕负四番转计。历时七年:⑴四明《扶宗记》。⑵《难词二十条》。《辩讹》。⑶四明批判《辩讹》之《问难书》。⑷庆昭反驳《答疑书》。⑸四明批判《答疑》之《诘难书》。⑹庆昭《五义书》。⑺四明批判《五义》之《问疑书》。庆昭逾年未能答。⑻四明催答之《复问书》。⑼庆昭勉强答之《释难书》。庆昭经五负四转,口头承认:观六识之妄心。成三谛之真心。四明闻此喜跃不胜(《十义书·第五》)。编集为《十义书》(1006)呈与庆昭。
  然此后十余年,智圆又为《发挥记》反案,天禧二年(1018)撰《金光明玄义表徵记》提出一.理乖。二.义疏。三.词鄙。四.事误。四难否定广本。四明于天圣元年(1023)批驳四难,撰《金光明玄义拾遗记》。极错综复杂之“观心”废与扶之论诤结束。四明捍卫、中兴天台宗教观。圆顿妙观大白于天下。山外诸师由于不甚深透天台本宗“圆顿止观秘妙”。执取华严之别理与禅宗一念灵知:等同于凡夫三惑在缠、四倒着事昧理之一念阴识,应直须以十乘三观,观此一念阴识,方成不思议妙境——性德开发:显金光明三千果德。晤恩《发挥记》谓:良由大师顺经文法性之圆谈,乃明十种三法,始自性德三道,终至果人三德,一一三法,无非妙性。一一妙性尽是真源。若法若心,即金光明不思议法性。岂有纯谈法性之外,别更“观心”者?四明《扶宗记》云:观心者,正论观法,的示行门。须对境明观,俾惑灭果成。岂此“圆谈法性”,便不立观心耶?如《法华玄义》所明法相,废浅从深,一一皆至无作。复以二妙判开。岂不圆谈法性乎?何故更立观心耶?若刚废此文,则杜绝众生入理之门,趣果之路。则全迷一家解行之要也。据此,所释广明十种三法之后,须有观心一科。不可辄废。况文初自已显言:约信解分别——即是“约教释”之诠解。只表教理圆义。不是止观实践之妙行。并未阐明观心之义。非是纯明理观,直显心性。还须“观心释”,使教观双臻才显本宗圆义圆行。
  此后,《辩讹》《答疑书》《五义书》《释问书》《答十义书》《心印铭》等,皆是庆昭为中砥与四明往复论辩。这些书今都不存。庆昭但着眼救《发挥记》之覆车,却不觉自掉“将教代观”但教无观之井中。于曲辩十法纯是理观,不意自堕“有观无教”之失,割裂圆宗。四明云:且上人(指庆昭)坚立“十种三法纯理观”。若非约行,则为是何等观法?况拣却附事之外,而特立“纯明理观”。岂非《辩讹》专取“约行为理观”耶?既是约行之观,因何全不于阴拣境?观于何立?境观既无,岂得纯明理观?岂知破他全成自破。又云:且如心性之名,《妙玄》及《释签》定判属因,为初心所观之境。故云: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初心难观。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观心则易,是诸佛亦有心,众生亦有心。若随净缘作佛界心,则高远难观。若随诸染缘作一切众生心,则广散难观。故辄取一分染缘熏起自己即今刹那阴等之心,依之显性也。是则随缘不变之性,摄佛摄生,亦高亦广。不变随缘之心,非佛非生,不高不广,近而且要,是故初心最可托之修观也。《十义书·第二》又云:若观之不已,观成理显,或伏或断,名为心净。故未净时名无明识阴。若已净时,无明转故,即变为明。能造既明,所造任运自然清净。《十义书·第四》。故知内外二观,皆是观妄显真。若修内观,观六识之妄心,成三谛之真心。若修外观,须观妄色成真色。……应“观一境,须当处全摄诸法。当处理具三千。当处转妄成真。方名圆观。”《十义书·第六》。
  此外,庆昭曲救《发挥记》,强取“三无差别,谓:心、佛既无差别,佛法便是心法。”四明辩明说:《释签》云:心法、众生法、在佛心中则定属果。佛法、心法、若在众生心中则通因果。佛法、众生法在心法中则定属因。——理具故,互具互在,无有差别。若于事用,则迷悟宛尔。事造故,当论差别。岂可才闻“佛法该摄心法,便令佛法在因。”岂可“心法具佛法故,便令心法即是果耶?”荆溪故云:约理无差。差约事用。故修观之者,须依心法为境而修观:观“心即性”,性摄无外,等佛等生。故曰: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既谓游心法界,知是“观心入理”,理摄生佛,故是佛境界也。岂可但云“三无差别”混乱三法。若佛法便是心法,今家观心之名,因何而立?
  庆昭又引《净名疏》释“法无众生”结为三种解脱无非观心——不须更作观心之释。意示十种三法亦具观心义。不须更立观心一科。
  四明辩明说:《净名经》与此玄,虽同明三法,须知立义永殊。《净名疏》是约“研心作观,观成理显,依体起用”而谈,故具观心义。而此玄约佛果已证之理而说。二者之义永殊。《净名疏》释“法无众生”句,一一皆以“生空观”历心及余“阴入诸法”而现。虽附三脱法相,于“阴境”“理境”用观“破惑”证体起用。一期略足。彼乃是用于约行观门,修于“附法之观”也。——此同妙乐令将止观境观,修“托事之观”。故具观心义。此玄十种三法,正论果佛所证,尚过菩萨观行。益之高远,如何凡夫始行,辄可依此而修观行耶?故此玄自示:是约信解分别。《净名疏》是只据“研心”论于三法,方具观心之义。
  庆昭最后用“即说无说”而为观境。四明斥为更无道理。《妙玄》四谛境中,广明“说无说”之后,又立观解。验知“无说”义非境观。明矣。四明谓庆昭:任为多计巧救,终不得同《净名疏》《请观音疏》事法之观。——若得成于事法之观,则全不成“纯谈理观”。全不成“直显心性”——自前所立此义全自坏之。彼不会观心之意,故妄破观心真教。
  二、《十不二门指要钞》别理随缘之诤:
  源清《十不二门示珠指》坚执“真心观”。四明云:或“示”(指《示珠指》)、或“注”(指宗昱注)、著述云云,而事理未明,解行无托。荆溪妙解,翻隐于时,天台圆宗罔益于物。爰因讲次,对彼释之,命为《指要钞》焉。四明《指要钞》正以“妄心观”、“两重能所”、“理具事造”、“别理随缘”、对治《示珠指》偏取真心,全暗天台性具圆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三道即三德。之纲格。四明云:应知,不思议境——对观智边,不分而分,名所观境。若对所阴等诸境故——不思议境之与境,皆名能观。故止观云……智者以喻得解。幸可详之。皆为不辨两重能所,故迷斯旨。解云:须知圆顿行者,用观时,的观“观前一念妄心具三千法”。三千即一念,一念即三千。不纵不横,不前不后。观之不已,则阴境转成不思议境矣。又,若不立阴等为境,妙观就何处用?妙境于何处显?故知“若离三道即无三德。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玄文》略列十乘,皆约此立。又止观大意以此二句为发行立行之体格。岂有圆顿更过于此!若如二师(源清、宗昱)所立,合云“菩提即菩提,涅槃即涅槃”也。
  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若生死即涅槃者,分段、变易、苦谛皆破。若烦恼即菩提者,四住、五住、集谛皆破。观“生死即涅槃”治报障也。观“烦恼即菩提”治业障也。……生死之法本即涅槃。……若观“生死即涅槃”不为阴入境、业、魔、禅、二乘、菩萨、等境所动坏也。观“生死即涅槃”故诸禅三昧功德生。观“烦恼即菩提”故诸陀罗尼、无畏、不共、般若、生等。
  (理观)“常坐”中:起(识)、对(尘)、俱是法界者。今问:法界因何“起、对”耶?须知约“根、尘、识、故方曰”起法界(六识)、对法界(六尘)、(佛法界(六根)。《殃掘魔罗经》:圆明六根境。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知见)故《义例》释此文云:体达若起若对,——不出法界——成不思议境。彼有:约理。约观。约果。三义。此文正约“观行”辨也。(《义例》谓弘誓中云:对法界、起法界、如何法界有起有对?答:如前分别,其义已圆。欲更论,各有所以。一、约理:心佛无殊。虽对、虽起、奚尝非理。二、夫“念”起,依理体达:若起若对,不出法界。理即法界,起、对、称理,无非法界。)四明云:又安心文云:唯信法性。(不信其诸)者,未审信何为法性耶?而不知此文正是“于阴修乎止观”。《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从本已来,未曾离念(无始不觉)。下文云:“浊成本有”。若不观三道即妙。便同“偏观清净真如”。正当荆溪《金錍》所遮。故《辅行》解“安住世谛”:谓“以止观安故:世谛方成不思议”。安:即观也。《十义书·第一》云:拣示识心,观三千法。十法成乘策进行人入内凡(六根清净)。外凡(五品观行)。登于初住(分真位)方是理观。此为妙观之三品实相。实非山外“偏执单真”之觉了者。(若不观三道即妙。便同“偏观‘清净真如’”。非为了义。)
  山外受华严‘五祖圭峰’异说:谓达磨门下三人,尼总持说:断烦恼证菩提。初祖印其皮。道育说:迷即烦恼悟即菩提。初祖印其肉。慧可说:本无烦恼元是菩提。初祖印其髓。山外诸师视台宗“烦恼即菩提”便挤陷同其“皮肉”岂是其髓?那云“圆顿无过于此?”为一家宗极无上醍醐?(见往复书)。四明《指要钞》谓:以彼异说,格今一实。迷名失旨,良由不穷“(性具圆)即”秘妙。——“迷即烦恼”,迷名混同“烦恼即菩提”。以彼“迷即烦恼悟即菩提”实是背面相翻之不了义。失旨混同今家“当体全是”之三一圆常“不二绝妙”。用彼格量本宗“使抗折百家之髓”,陷同彼“得肉”。四明云;据《祖堂》正载:初祖末了令慧可说之,可行至初祖前三拜。依位立。达磨印可“得吾髓。为第二代祖”。此即“三拜得髓。绍祖师位”。天台圆顿“顿同佛体”。传灵山心印即是一乘诸法究竟实相。性具圆即——俱体俱用俱理俱事: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百界千如“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寂灭法界)。同在一尘(对法界)。同在一名(起法界)。非两物相合之即。非背面翻转之即。直当体全是。两物相合如尼总持断烦恼、证菩提须“断彼证此”。背面翻转如道育迷即烦恼悟即菩提须“翻迷转悟”。实质“迷:情。悟:理”。三千即三谛。三道即三德——当体全是:如意圆明,即当人一念之本性。无丝毫可加损于其间。三观一心融万品。诸法实相本圆明。
  烦恼、生死、既是修恶,全体即是性恶法门故。不须断除及翻转。诸家不明“性恶”。遂须翻恶为善,断恶证善。故极顿者仍云:本无恶,元是善。既不会“全恶是恶——全修恶即性恶”。既性恶:修恶何尝断——修恶果报如影随形。净名经: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肇注云:自有则不有。自无则不无。法王之正说。以诸法皆从“缘起”——情、识、惑、业、即缘起之“缘”——美恶由起,报应之道运环相袭。天然之理无差毫厘。《第七记》云:忽都未闻“性恶”之名,安能信有“性德:无作”之行。若尔,何不云“烦恼即烦恼”而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实非别指。只由性恶通融寂灭:性德圆即当体全是。烦恼既全是性恶,岂可一向云“本无”耶?烦恼、菩提、岂云一无一有耶?四明云:今既约“即”论断:性具故,本不生。圆即故,俱用俱体。无可灭。约“即”论悟:性具故。无可翻。圆即故。俱体俱用。无须转。烦恼生死乃是九法界法。十界互具,方名圆。佛岂坏九、转九、如是方名“达于非道;魔界即佛”耶?故圆家“断、证、迷、悟”但约:情(染)、理(净)、论之。不约善恶净秽(法相)说也。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则无“圆断圆悟”之义。故但得“即”名。而无“当体全是”之即实也。此乃一乘实相秘妙。能知此已,或取或舍,自在妙用。止观故云:唯信法性。不信其诸。情、识、惑业、无光故暗。止故便寂。观故光明。止观即寂光菩提法尔。三道法性即三德法性——三一圆常,“不二绝妙”。止观为其“修二”归性一之常寂光。情、识、惑、业如无明风:风来波浪腾。止观观之如佛日中天,“日照光明生。了无侧影”。
  体达法性——实不起灭。妄谓起灭。兹此妄见,悉是法性:以法性击法性,以法性妄见法性——能见是法性。所见是法性。法华经云:知法常无性。六根是“觉性法界”。六尘是法性法界。六识是元明性法界。三俱法性法界故常。故乐。故我。故净。《妙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之。——佛住甚深真法性——诸法究竟实相。惟佛与佛方得究尽。故禅宗初祖摩诃迦叶闻法华会上“譬喻说周”如梦寤。喟然叹曰:法华三开之前,我等皆是邪见人也。故世尊云:闻法华一乘无上道:(非初不离初、非后不离后)惊疑怖畏,当知是为新发意菩萨。若不信者,定是增上慢人,无有是处。
  四明《别理随缘二十问之十六》:以彼不谈性具九界,乃是:但理之“随缘九界”。若断无明,九界须坏。若九界即是真如理者何须除九。岂非定能障理耶!若谓不然,终教还说“九界皆是法界,一一遍收否”。如“帝珠网”众珠皆入一珠。一珠遍收众珠。非三非一、三一炳然。三一圆常,不二绝妙。若彼说,则与彼“别圆”,别在何处?若彼不说者,(不知“性具圆即,当体全是”)安有“即”之实哉!彼别圆:别理,未谈性具三千,慧思身证“顿于一念诸法现前”。是故虽彼说一一遍收,因不“即”实故。故为“别圆”。不遍收九界——缘理(淳一真如)断九(九界为无明法障。非谓“甚深真法性者”)别圆尚不成“即”之妙法。况“终教”乎!
  净觉(仁岳)斥山外云:法藏师所立,教类有五(小、始、终、顿、圆)。真如随缘者——正唯“终教”。今人(指山外)乃以彼之“终教”齐今圆教,致使“千如妙法”翻为生死之谈。一性灵知,全同顽呆之说。《十门析难》
  山外错认“别理随缘”(别理:谓但理之终教。“但理断九”。即彼“缘于别理:断九界之无明”。彼不随缘,便淳一“但理真如”。彼随缘时即真如与无明合。全系无明之功:九法界缘起。不达“甚深真法性。性具圆明常”。)误执“终教之别圆”挤陷天台“功高理绝。纯圆独妙。之一佛乘”屈于华严四十一位“菩萨乘”之下。《指要钞》明:他宗但淳一真如。一理随缘作差别法。差别是无明之相。淳一是真如之相。随缘时则有差别。不随缘时则无差别。故知:一性与无明合方有差别,正是“合”义。非“体不二”。以除无明无差别故。山外之偏执,正同于此。三道非即三德。
  《指要钞》云:他宗圆极,只云“性起”。不云“性具,甚深无量,深不可思议”。应知不谈理具,单说“真如随缘”乃是“离”义。非“理具圆即”。只唯别理随缘:无“即”之实义故。为真如不守自性,“离”故有九界。为除此障,缘理,断九界无明。故合、离、生灭:以真如与无明“合”,真如“离”:起九界妄。以九界妄即真如之障故。九界非体不二之甚深真法性。既是“妄”。既是“障”。既是“无明”。若断此“妄、障、无明”九界须坏灭之。以彼之佛果唯“淳一真如”故。须坏断九界归佛一性故。彼之随缘是别理随缘——与无明“合”。故真如“离”——起九界差别妄。彼之不随缘时,便“与九界离”:“断”九界妄归淳一真如。全无差别之相。既非自性理具,故无“无作妙德”——九界定作“妄”。障真如而断除之。
  此华严之“别理随缘”。与天台圆顿“生佛九一,体同一性”。全无共同之处。
  若禀今圆者,既知性德本具诸法。虽随无明变造,乃作而无作。以本具故,事既即理故法法圆常:遍收诸法无非“真法界”。(四明《别理随缘二十问》)
  《指要钞》批判《示珠指》,继齐忙以《指滥》反扑。四明以《别理随缘二十问》驳问《指滥》。元颖《徵决》、子玄《随缘扑》、群起而攻四明。净觉作《十门析难》代四明申张正旨。
  四明评《示珠指》只是得“心法·生佛”之义。全不得(盲然不知故)彼彼“众生·生佛”。彼彼“诸佛·生佛”。《示珠指》所以释言:佛名真觉,生名不觉。心即生佛之心,非离生佛外别有心为生佛之本。经云:本末因果不二。故云三无差别耳。——彼此释,岂非谓心是非迷非悟之真心(即:心唯属理)耶?此心:迷则为生,悟即名佛。——则只得一人“心法·生佛”少分。(以其唯知“事造生佛”。不知“理具生佛”。二造双明,方得全分。)殊不识“法界有情、十方诸佛、生佛全分”。因嗟《示珠指》弃于大海而取一沤。所得如爪上土。所失者如大地土。故心造(心性二造:性造即是理具)之义尚亏,“无差”之文永失!以:我一念之心法、及一切众生、十方诸佛、各各论于“事造”。人人说于“理具”。而皆互具互摄(互圆互通)方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若谓己心迷,则成一切众生,己心悟,则成十方诸佛者,岂可一人悟,则令一切众生皆成佛耶?(不可抽象论“理成”。今说真实事成者)。若尔,释迦观心久悟我辈那作凡夫耶?又岂可一人迷,则令十方诸佛皆作众生耶?(不可应化论“权作”。今说“实作”。)以我犹独迷故,释迦重作凡夫?《珠指》辨心法尚自不足。生佛各有二造全然不识也。又,心法局在于理:殊无事理相即之义。又若,转执:于一念心法有理有事,以制心从理而说,——遂以清净灵知释于凡夫一念阴识者。作此说大乘宗教,殊非得旨。若以为“制心从理便不得约事释名者”请思:止观岂不制心从理,何故以“阴入”释心?何故以“烦恼”释心耶?法华三昧以“现前一念妄想”释心。四念处节节云“一念无明心”。此等真教——皆无不彰人“制心从理”乎。今偏指清净真如正当《金錍》所遮。殊非《金錍》抉四眼之惑膜。(山外定判心法是理、是能造。生佛是事、是所造。殊不知三法皆“俱理俱事、俱是能造、俱是所造。俱为互具互徧(互圆互融)”)山外只知“非染非净之真心方能造于如来。全不许(全不明)妄染之心造如来。一切烦恼之俦是如来种。故全乖‘理具佛性’之圣言量。‘心佛众生无差别’之大理”。“性指三障”。《圆觉》: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荆溪立于“无情有性”——应知《大经·世尊三告文》云:三世佛种,以无性为性。一切处随了:无性即佛性。不以有情故有,不以无情故无。今独言有情(遮于无情)者,为徧世劝人了“性”:常于一毛一毫之处,明鉴一切理事无非如来性。是开如来性起功德名为佛性——是故四生六道山河大地,情与无情,皆同一性所谓无性。《圆觉》谓之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本妙圆明觉。故正为显圆:妄染即佛性。——旁遮偏指清净真如。《珠指》正当《金錍》所遮之义为“能释之文”如以毒刺损众生眼。殊非抉“四眼惑膜”。
  四明云:《妙玄》本显心佛众生三法:理则俱理,事则俱事。就理则高下无差。就事则高下差别。今以凡夫一念阴识,在事、在情,故云:佛定在果。生通因果。心定在因。《珠指》若其原知俱事俱理,何不三法俱就事释。何得曲改圣教抑就我心法作“(生佛)二事、(心法)一理”、释耶?若其原知三法皆即事而理(全妄皆即真)。何不三法作俱事俱理释耶?
  四明谓:一性等者,性虽一而无定一之性。故使三千色心,相相宛尔。此则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应知若理若事,皆具此义。法华文句卷七下,释此文云“理则性德缘了。事则修德三因。迷(逆修)则三道流转。悟(顺修)则果中胜用”。此四重“法”,并由“迷中实相”而立。今释:“迷中实相”既即是“无住本”即今文“一性无性”也。上四重即立一切法,即今文“三千宛然”也。第一重既以“性德缘了为一切法”则须以正因为无住本。余之三重,既将逆顺二修为一切法,必以性德三因为无住本。此即理事两重总别也。问:既以“迷中实相”为一性,对三千为别。则正当以“理”为总。何苦破彼山外诸师?答:以三千同一性故。随缘为万法时,趣举一法总摄一切也。众生无始在迷,若论真性为总,何能事事具摄诸法。应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三道即三德。——此敌对种,一切妄染之心能造如来也。《大经》云:未得菩提时(“迷中实相”)。一切善恶无记皆是佛性。佛性显:名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此三德即三道。离三道无有三德。若专举一念,乃是别从“近、易、要、立观慧之境”也④。若示“一念总摄一切法(即三千)则显诸法同一真性”。《释签》云:俗即百界千如。真则同居一念。真俗同一实性。故能百界千如,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同在一尘。同在一名。今以同在一念,用显同一真性也。非谓便将一念为真谛(理)释。岂同在一尘。同在一名。非是真谛(理)耶!今文以一性为总。前后文以“一念”为总。盖理事相显也。此之“一性无性,三千宛然”二句正出“摄别入总”之所以也。由一性无性,立理具、事造、两重三千。故两重三千同在一念。(同在一尘。同在一名。)岂同山外直以一念偏名真性。取一沤而遗大海。如爪土之:“外彼彼一切有情、十方诸佛”。(事造三千之外更有“理具三千”)故天台一乘于名字位便开“真佛眼入无作妙德”。
  四明尊者,由其荷担释迦世尊我法:一乘实相。呕心沥血,“东征西伐”,澄清教海之溷乱,彰明圆顿(三无差别,顿同佛体)无上道之晦暗。辟异说,捍卫智者大师灵山亲承之实相印。中兴衰微之天台宗。——“实相诸法十妙三开”。大白于天下。妙义远播于东瀛。日本天台宗虽千余年至今,犹专弘四明尊者之学,为永远尊重之一大宗师。今时人们怀念、尊崇旷世圣才四明尊者,是高僧中杰出高僧。
  四明扶宗之旨归:
  世云:“荆溪不出,圆义永沉。知礼不诤,台妙旨亡”。是则四明尊者,竭一生精力扶宗,大旨即在:于妄观心。如实见即。安定实相。本妙圆明。
  四明尝示:非两物相合之即。非背面翻转之即。直为当体全是。就是说:不必断除妄心。不必翻转妄心为圣心。即于烦恼、生死、三道、妄心,止观安之,当体全是本妙圆明觉。
  四明正据天台圆顿之“究竟即”者: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智者大师之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三道即三德。明暗不相除。显出佛菩提。净名经云: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若无增上慢,佛说淫怒痴(性恶)即是解脱。就是说:但以止观安之:烦恼、生死、三道、修恶法性:即是三德秘密藏。是故于凡夫之“一念三道(性恶)法性,止观安之,当处即是三德法性”。不可离烦恼、生死、三道之法性。不别立“清净真如”、“不思议境”。即冰,日照是水。不可如“蜻蜓点水”。须是观成,性德显。慧思身证:一念顿证,万法显前。
  《见实三昧经》:佛为父王说:一切皆是佛。王问:一切众生,即是佛不?佛答:若如实见众生,于其即是佛。——当妙云何?《辅行》卷十(250页)云“但在一念心不动真际”:“一念能穿五住,达于实相”。荆溪释云:“体真己妙。即是以相待妙显其圆顿绝待之妙”。圆顿绝待之妙即是三智一心中得——(256页)“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皆见实相者,本妙圆明觉也。本妙觉即是妙明般若德。本圆觉即是圆明法身德。本明觉即是元明解脱德。德: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注:①恩:晤恩。清:源清。昭:庆昭。智:智圆。齐:继齐。润:咸润。
  ②智者大师于读法华经药王品,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获一旋陀罗尼之“大苏山妙悟”。于天台山华顶峰隐修十年。降伏强软二魔。明星出现,洞达诸法实相之“头陀妙悟”。
  ③山外者指晤恩、源清、庆昭、智圆、继齐、咸润、宗昱等。
  ④《观音玄义》卷二:应知生佛依正及己色心。皆是法界。无不具足三千三谛。故自他内外,皆是妙境(菩提)。但为“观”境故。取近、易、要、莫若内心。故诸经论,多明“心法遍摄一切”。须知“遍摄一切”由乎不二。故四念处云:唯是一识。唯是一色。万象之色一一本具诸法。既不许心具,千差之心,何妨色具。——众生成佛,是依报成。国土废兴,岂是他事!有不达者,但执“唯心”。不许色具三千。彼难曰:色具三千,应自成佛,何处曾见草木“受记”?(请读《大般涅槃经·世尊三告文》。请莫谤经。谤世尊金示。佛眼量。)欲禀教者,应知:心具义则易明。色具义则难显。故教文多明“心具”。(色具未显。应知体与用、觉与不觉、有情、无情、皆同一性:即实性。体无二。)以心例色——由易知而解难显:会其诸法实相。如根、尘、识、三俱是法界,理造事造,各具两重三千。故云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且唯心之说有权有实。而唯色,则唯实非权。是故智者大师立圆顿宗:特宣“唯色”——乃是吾祖(吾宗)独拔之谈。故曰:纯圆独妙。具之一字,弥显今宗。故知:不变则色、心、诸法俱真。随缘则色、心、诸法俱妄。于随缘色、心、俱妄中:⑴凡夫念念四倒,阴识心为能造故多令观“阴识心”。⑵心法为观门“近、易、要”故,多令观此“阴识心”。⑶为由于下界众生多著于色法重故,免其观色重添他患故。多令观“阴识心”。实非谓心独是理。独为清净真如令观真心。山外直以“一念”名真性。全不知随缘之色、心、诸法俱妄。众生在惑。在事。在倒。应随宜实方便“圆妙六即”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