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历史传记>>正文内容

天竺善无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善无畏,梵名戍婆揭罗僧诃,意为净狮子。他出生在中印度,其父是乌荼国国王,从家族史来说属于释迦牟尼季父甘露饭王的后裔。
  因善无畏自幼神姿异常,国王对他特别宠爱,十岁让他统帅军队,十三岁就继承了王位。兄弟不服,起兵作乱,善无畏平定了兵乱,不仅不惩治兄弟,反而将王位让给兄长,自己出家修道去了。母亲虽不赞成,也拗不过他,悄悄把传国的宝珠给了他。
  到了南海滨,善无畏遇高僧殊胜招提,得其传授了法华三昧。
  来到那烂陀寺,善无畏将母亲给他的传国宝珠献出,缀于寺院大佛像的额上,顿时晶光四射,灿若日星。那烂陀寺乃印度最著名的寺院,寺主达摩掬多是龙树菩萨的弟子,看上去四十多岁,实际上年已八百,玄奘(602-664)四五十年前来这儿取经时拜见过他,那时他就是这个样子。
  善无畏对达摩掬多极为恭敬,匍伏于地,投身接足,奉为根本上师。有一日,到了吃饭的时候,达摩掬多身旁立一中国装束的僧人,该僧钵中的油饵、粟饭等中国饭食尚是温热的,达摩掬多的不少弟子都啧啧惊叹:“真是神僧,东国离我们这儿有十万里,他居然能朝熟而返?”只有善无畏看在眼里,默不作声。达摩掬多遂对善无畏说:“你能不说,这才象个真学子的样子。”于是将《总持瑜伽三密教》传授给了他。
  遵照达摩掬多的教诲,善无畏又去印度各处礼拜圣迹、广参高僧,且对种种旁门外道破滞析疑、以念制狂。等他游历数载重返那烂陀寺,达摩掬多对他说:“你跟中国有缘,现在是你去中国的时候了。”
  一路东行,风餐雨宿,过迦湿弥罗国、乌苌国、吐蕃国,历种种险境,曾遭强盗抢劫,盗寇以刀剑斫他,肢体毫无损伤,挥剑者只闻铜声而已!
  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玄宗李隆基(685-762)梦中见一得道高僧来访,气宇轩昂,姿状非常。等善无畏到了长安,皇帝见到他,跟自己所梦完全相符,欣喜异常,深幸有缘,待以国师之礼,降旨宁、薛王以下诸臣跪席迎候。
  有些能调遣鬼神的方术之士,见皇帝宠信新来的西域僧人,很不服气,当着皇上的面跟他比试神通,善无畏恬然不动,而那些方术之士使尽力气,也施展不出任何功夫,不得不甘拜下风。
  从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起,善无畏奉诏在菩提院、福先寺、圣善寺等处翻译佛经,经他力邀,悉达、无著、一行等唐代名僧共同参与,积数年之功,译出《虚空藏·求闻持法》、《大毗庐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揭罗经》等密藏经文,为密宗在唐代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善无畏曾请人在寺院里建了一座冶炉,译经之余,他亲手雕制模具,要浇铸一尊西域铜塔。有人劝他说:“庭院深隘,万一铜汁大火把寺院的房舍给烧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笑着说:“没问题,我知道。”到了鼓铸这一天,原先晴空忽降大雪,铜汁迸红,雪花飘白,众人无不称叹。
  有一年,天大旱,唐玄宗派遣朝廷重臣高力士召请善无畏祈雨。善无畏对皇帝说:“今年的旱情,乃天之定数,不可强召致雨,否则,必会暴雨成灾,损失更大。”玄宗说:“天旱酷暑,人畜都受不了啦,只要能下雨,总比干旱强呀。”善无畏推辞不掉,只好答应试试。
  高力士受皇帝之托跟善无畏一起去圣善寺,并督促内府官员将早已备好的幡幢螺钹等祈雨用具速速送去。善无畏见内府送来的用具,不禁笑道:“靠这就能致雨啦?”摆摆手,叫人拿走。他以自己常用的一个盂钵盛满清水,拿一柄小刀,插入水中搅动,边搅边念咒,须臾,水中出现一物,似龙,赤色,大如拇指,一会儿游到水面,一会儿潜入水底。善无畏继续搅动,继续念咒。俄顷,有白气自钵中升起,迳上数尺,稍稍引去。善无畏对高力士说:“你快回宫吧,马上要下大雨了。”高力士骑上快马,疾驰而去,回头看,只见白气升腾疾转,自讲堂而西,像一匹素练,翻空而上。既而天昏地暗,电闪雷鸣,高力士跑到天津桥时,瓢泼大雨已随马而至,阵阵狂风,将街上不少大树也连根摧倒。当他奔进皇宫时,衣服早已淋得湿透。
  善无畏的神功,令唐玄宗深为震撼。雷雨过后,玄宗不顾帝王之尊,跪在善无畏面前,叩了三个头表示敬畏之意。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善无畏想回西域终老,皇帝降旨,说了他一大通好话,中心意思就是挽留他继续留在大唐。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十月七日,善无畏奄然而逝,享年九十九岁。
  善无畏逝世后,弟子将他真身置大木龛中,供在圣善寺,仍可日日朝奉。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三日,善无畏的真身移驻龙门西山广化寺。其时虽已三年,真身犹如当初,未见大变。
  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传》,时在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赞宁曾去拜谒过善无畏的真身,看上去身体有点缩小,皮肤略黑,骨相隐隐可见。此时距善无畏去世已有二百四十余年了。
  自善无畏去世后,累朝若遇旱涝,往其像前祈请,多十分灵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