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理论——四正谛
序说
我们上一课讲了正见,正见是如实的看待人生,如实的看待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正见是相对世人的颠到认识而说的。那么怎样去如实地看待人生和世界呢?佛教讲,在人生中有四种真实不虚的真理,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就是“四正谛”。所以对四正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也就是对人生和世界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反过来,对生命的无知也就是对四正谛的无知。
从古至今,世界上的哲学家﹑宗教家﹑甚至是今天的科学家,都在探讨,什么是生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在这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宗教家当中,佛陀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佛陀也提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那就是以四正谛为主的佛教理论。所以说四正谛是佛教的人生观。
四正谛是佛教的最基本的教义,如果对四正谛有了正确的认识了,那么你对佛教也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了。佛陀如大良医,专治有情生命中之痛苦。四正谛好比良医为病人治病的程序一样。一位良医,首先要对病人的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然后了解其得病的原因,再次是要明白,此病通过治疗能否恢复,恢复到什么程度,最后开药方。所以第一苦谛就是人之病,第二集谛就是病之因,第三灭谛就是病的治愈,第四道谛就是药方。
苦谛
人生中有各种各样的痛苦,佛教把它归结为三苦:苦苦、坏苦和行苦。苦苦就是我们常说的八苦,生老病死的痛苦,与亲爱的人别离的痛苦,所求而得不到之痛苦,与怨家相会之痛苦,五蕴之身身心不平衡的痛苦。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第二坏苦,是指一切事物生时快乐,而坏时不随身心之意,所以是苦。第三行苦,所有一切事物,都是在生灭中迁流变化,世界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事物,当它变化时它会逼恼我们的身心,所以佛教说这也是苦。由于佛教注重对苦的分析,所以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悲观的,认为人生只有苦,没有乐。如果佛教只讲苦,而没有指出离苦的方法,那么可以说是悲观的。但事实上,佛教是对生存问题的回答,佛陀指出了苦的真实,是为了指导我们如何出离苦,求得快乐。
佛陀以分析苦开始,然后指出了苦的根源,苦的息灭和离苦的方法。所以佛教以分析苦开始,但其目的是最高的幸福──涅槃。从另外一方面讲,佛教讲苦,但也没有否认世间的快乐。相反,佛陀指出了不同形式的快乐,如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如在家的快乐,有钱的快乐,健康的快乐,出家的快乐。但是这些快乐都是不长久的,不久就会消失,所以佛教说这也是苦。然后佛陀指出了离苦得乐方法。
当我们说“生命是苦”,可以用四种态度来对待它。第一种人简单地否定它,说生命不是苦。第二种人接受生命是苦,但是说,我们对它无能为力。第三种人认为,受苦是解脱的必需过程,如印度的耆那教。第四种人接受苦的事实,同时也找到了离苦的方法。试看那些消极悲观的人,他们对生活失去希望,认为无有出路,所以有的自已了结生命,有的及使活着,也是苟且偷安。他们是属实第二种人。而佛教徙则采取了极积的生活态度,知苦而不气馁,反而是寻求解脱苦的办法。所以佛教是非常现实的。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苦谛。第一是警觉意。首先要我们正确认识苦。佛教指出,苦是世间法,有为法的真相实相是现实,这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它是让你去正确的认识我们所在的这个世间,因为只有当你正确的认识了无常之苦,在你遇到困难、痛苦、不如意的事时,你才能够不苦恼、不沮丧、不泄气,因为你已经知道,有生就有灭,是有为法的必然结果,所以你会平心静气的去分析遇到的困难,从而找出苦产生的根源。
而世界人正好相反,因为怕苦,所以就逃避现实,但是苦不因为你逃避它,它就不存在,消失了。比如生病之苦,通常我们得了一点小病,如感冒,头痛或肚子痛,我们谁都不在意,可以面对这个现实。因为它没有涉及到生存的根本问题。但是假如得了爱滋病﹑癌症等可怕的疾病时,就很少有人能够面对现实了。在没有生病之前,他会谈笑风生,但一旦了解了他的病情之后,就会大惊失色,他的精神一下子就崩溃了。本来按病情的发展,他可能活上半年,但因为他的精神崩溃了,也许一个月就死了。所以在医院里,当医生查出某人得了不治之症时,医生不会告诉他本人,同时也要他的家人保密,这就是因为,病人不能面对现实的问题。
死更可怕,没有人愿意自杀或被杀,只有那些对生命失去希望的人,才会自杀。因为死是痛苦当中最痛苦的,它是身体和心理痛苦的总和。所以在平时见面时,大家打招呼时常说长寿、健康、吉祥、恭喜发财等等,从来也不带死字,而且就连死的谐音字也不用。所以人们送礼时,从来也不送钟表,因为,“钟”字与“终”谐音,所以送钟,就成了“送终”。还有广东人在春节期间,说话时尽量避开“四”字,因为“四”与“死”在广东话中是谐音字。
第二是出离意。知道苦之后,我们要生起离苦得乐之心。因为世人虽知那里明明是苦,但是他还是一心往里钻,因此招来重重烦恼,无尽悲伤。佛教讲苦,是为了要我们珍惜生命,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佛陀讲,“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佛陀曾说了一个比喻,好比一个人扔到大海里一截木头,中间只有一个洞。这截木头在大海中,随海风漂来漂去。在大海中有一只无眼的乌龟,此乌龟每一百年漂到水面上一次。此乌龟什么时侯才能把它的头伸到那木头的洞中呢?这是非常难的事了。但是获得人生比这还要难。1
今天,我们既得了人身,又闻了佛法,所以要生起离苦得乐之心。古人也曾叹息到,“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与人类的文明史相比,人的生命不到其五十分之一;若与地球相比,人的生命更是其几十万分之一。俗话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这不满百年的,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还有什么多余的时间,来为人我是非而争吵呢?还有什么时间来与别人比较计较呢?更何况,我们还有许许多多更重要的东西要学习,比如学佛,以求得解脱。
所以印光大师写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死”字,贴在自己的房间里,时时警告自己,人生短暂,切莫虚度。我们每天晚课时,也念“是日已过,命也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们在坐的各位,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祝愿大家,努力学习,福慧增长。
集谛-是苦所产生的根源
根据佛教来讲,苦所产生的根源,是由人的贪心而来。世界上的一切烦恼、斗争,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争吵,大到国与国的战争,如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这个自私的“贪”字。由于人们贪求不止,并且贪求非分的,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因此带来种种的烦恼、痛苦、失望。所以佛教常讲,知足常乐,少欲知足等等。
这里所讲的少欲知足是针对那些贪求无厌的人来讲的,知足就是要知道,什么是我们应当得到的,什么是我们不应当得到的。对我们应当得到的东西,而且也已经得到的东西,要有一种满足感,有一种珍惜的心理,却莫随便挥霍。人们往往是对已经得到的钱财以及物品毫不珍惜。而对那些没有到手,而且很难得到的东西,他偏偏一心追求,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佛教所反对的,是那种贪求无厌,而对所得来的东西又不珍惜爱护的人,这种人既生烦恼,又会灭少自已的福德。
贪心是苦所产生的主要的﹑直接的﹑可以感觉得到的根源,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根源,更不是第一因。根据佛教来讲,没有第一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一个事物的产生,有许多的因,而一个因也可以导致许多的果。贪心的生起也有它的因,那就是感受,感受又是以触为因,而触又以六根为因等等。这样循环往复,像一个圆圈。这就是佛教的缘起论。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讨论。所以除开贪心之外,还有许多的因导致苦的产生,比如无知等。
五欲的贪求
人的贪欲非常复杂,其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佛教把这种贪欲之心分成三种:对五欲的贪求,生与存的贪求,寂灭的贪求。
欲有就是对五欲的贪求。五欲是指
(1)财欲,贪财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大,有的人小。看看今天社会上,有多少经济犯罪分子,由于财欲迷心,为了得到钱财而不择手段,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去追求钱财的话,他就会变的利欲熏心,他不管自己所做的是善的还是恶的,只要能得到钱,他就会去做。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用金钱雇用另外一个人去杀人的原因。
(2)色欲,就是对男女性交的贪求。在佛经中讲,这是人的根本欲。因为有色欲的贪求,所以我们流转于六道轮回,不得出离。
(3)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贪求。当一个人有了钱之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名誉,于是就花钱买名,或进身政界,从而博取社会上的名誉。更有甚者,弄一个名誉博士,在社会上到处招摇。
(4)食欲,是对饮食的贪求。由于人们对美味佳肴的贪求,所以大量的动物被杀,但不知肉食给人们带来许多疾病,而蔬食才是真正的健康食品。
(5)睡欲,是睡眠的贪求。睡眠是懒惰的表现,而懒惰又是佛教所讲的五盖之一。五盖是:贪欲﹑憎恨心、懒惰、不安和疑惑。由于它们能覆盖人的智能,所以称盖。因此出家人念经时,常敲木鱼。为什么不把它做成其它动物形状﹕如牛﹑马﹑或狗等等,而偏偏要把它做成鱼的形状呢﹖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据说鱼是永远不睡觉,敲木鱼就是警觉人,要像鱼儿一样精进用功,不要懒惰。 五欲在经中有时也指:(1)色欲,眼睛希望看到美丽的颜色。(2)声欲,耳朵希望听到悦耳的声音。(3)香欲,鼻子希望闻到美妙的香气。(4)味欲,舌头希望尝到美味的佳肴。(5)触欲,身体希望接触到舒适的环境。这里有一个故事说明贪的坏处。在古代印度,有一个人经过多年的修行,他得到一种神通,他可以在天飞空行。有一天,这位仙人正天空飞行,突然听到一种美妙的音乐,非常的动听,不知不觉他就忘记了飞行,于是就从天上掉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贪求那美妙的音乐。可见贪心的结果了。
现在让我们从业的理论来看集谛。根据佛教来讲,只有有意识的行为才是业,也就是说,不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造业,只有经过思想考虑的﹑有意识的参与之言语和身体方面的行为才是业。这里的意识就包括了贪欲,欲望生存,欲望来生,欲望求得越来越多,欲望变得越来越大等等。欲是生命的内在希求,有从生理上发出的,也有从心理上发出的。所以欲有身心两方面的因素。由于这样的欲望,所就生起了苦恼。
由于我们意念有善有恶,所以我们所作的业也有善有恶。善业产生善的果报,恶的产生恶的果报。所有的这些善恶业都是一种力量,由于这种力量驱使我们向善的恶的方向前进。所以在业果理论中,没有外在的力量,对你的善恶业奖励或惩罚,它是一种自然的因果关系,是一种自然的法则。我们每一个由意念指导的行为,或是语言或是身体的行为,都会有它的果。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得不到豆,种豆得不到瓜。也好比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转变,是自然的现象。
寂灭的贪求是求得不再生。印度有许多外道,他们都认识到了世界之痛苦,所以他们想离此苦,永不再来此世间受苦,所以修断灭。如顺世外道,他们认为,生命是偶然,做好事没有好报,做坏事也没有恶报。这样世界上就有伦理道德可言。所以佛陀批评他们为“断灭见”。
贪欲无止尽
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侯,希望占有的物质越多越好。因为人们认为,占有的物质越多,生活也会越幸福。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占有大量的物质,而在于善于用运现有的物品。根据佛教来讲,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说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因为没有任何东西随人的意愿而转变。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只有善于用运现有物质的人,才不被物品所累,也才会获得幸福。
占有物质,而不善于用运它,会产生两种烦恼,第一,占有的物质越多,用来管理和保护它的时间和精力也越大,因为如果不细心地去管理和保护它,它很快就会变坏。
第二,占有大量的物质,而又不去充分用运,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如果把这些钱用在其它更有意义的方面,它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反过来,运用物质,并不需要占有它。比如图书馆里的书,我们并不需要占有,也没有必要占有那么多的书籍,但是我们可以从图书馆借书阅读,从而增加我们的知识,丰富我们的见识。这样我们既节省了自己的开支,又没有管理和保护书籍的烦恼。我们经常说“惜福”,就是要爱惜并善于用运现有的物品,而不浪费。
现在大陆,每对年青夫妇只有一个小孩子,一个小皇帝。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给与孩子大量的物品,孩子就会幸福。而结果恰恰相反,他们腐蚀了孩子,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只知自已占有,而不知奋发,不知“容四岁,能让梨”的故事。
这里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人的贪心不止。有一天,仙人吕洞宾突然动了凡心,要来人间渡化众生。他下到凡间来,远远地就看到一个小孩子蹲在路旁哭泣,于是他上前去询间缘由。这个小孩子因为家贫无力为寡母医病而忧愁伤心。吕洞宾一听,心中颇为高兴,原来人间有这样大的改善,连小孩子都懂得孝顺父母。欢喜之余,就想助小孩子一臂之力,帮他完成心愿。
正好他身边有一块石头,吕洞宾马上就用上神通,用手指一点,那磈石头立刻变成了一块黄金。原本哭泣不已的小孩子看到这种神奇的变化,不禁张了嘴,忘了哭泣。吕洞宾把黄金交给小孩,要他拿去变卖,不但可以治好母亲的病,更可以改善家中的经济状况。那知小孩子连连摇手,不肯接受黄金。
这下吕洞宾更加高兴,心想这小孩子真了不起,竟能不为钱财而动心,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因此他笑容可掬的问道:“小朋友!你不是急需钱吗?为什么给你黄金,你却不要?”小孩子紧盯着吕洞宾点石成金的那手指说道:“我不要黄金,我只要你那手指头。”“为什么吗?”“黄金有用完的一天,但是,如果我有了你那手指头,不是这一辈子都有享用不完的黄金了吗?”吕洞宾一听,不禁大叹世人真是贪得无厌啊。
所以《法句经》中讲:“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泥洹最乐。”2知足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知足之人,纵使贫穷,也很活得很安然;不知足之人,纵使拥有全世界的财富也仍不满足,烦恼重重。
灭谛-就是涅槃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是学佛之人所追求的最终的目的。如果对涅槃没有一个明确而且正确的了解,就像一个旅行的人,不明白自己的目的地一样。但是由于涅槃是最高的境界,它超出了我们的语言所能描绘的范围,超出了逻辑推理,超出了常人的经验,所以也是最难理解的。只有证得涅槃的人,才能完全理解涅槃。就像生来就看不见的盲人,很难理解什么是绿色,从未吃过糖的人,很难理解什么是甜味一样。虽然我们没有证得涅槃,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文字般若了知一二。因此,我们不能离开语言文字,只有通过语言,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不可能每一件事都亲自去体验。
佛陀用否定的语言来描述涅槃
因为涅槃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经验,所以佛陀在经中,经常用否定的语言来描述涅槃。因为我们的执着非常强,如果用肯定的语言来描述涅槃的话,人们就会执着语言所描述的那种境界,因此而不能理解涅槃。佛陀是如何用否定的语言来描述涅槃的呢﹖现例举如下:
“涅槃是贪欲的完全止息,是贪欲的解脱,贪欲的出离。”3
“涅槃是有为法的止息,是烦恼的消灭,是贪欲的息灭。”4
“比丘啊,什么是涅槃?涅槃是贪欲的息灭,是憎恨的息灭,是愚痴的息灭。比丘啊,这就是涅槃。”5
“比丘啊,无论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离贪欲是最高的境界。换句话说,无有骄傲,无有贪欲,无有执着,无有相续,就是涅槃。”6
“从五蕴的执着中解脱出来,就是苦的止息。”7
由于用上述否定的语言描述涅槃,所以人们错误地认为,涅槃也是否定的,是自我的毁灭。涅槃不是自我的毁灭,如果是这样,那就成了佛陀常常批判断见。如果说涅槃是一种消灭,那么它是无知的消灭,我见的消灭。涅槃既不是否定,也不是肯定,因为肯定和否定是相对的,而涅槃是超出相对论与二元论的绝对真理。
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另外否定的词汇,并不完全代表否定的状态。例如,我们说,“此人无病”,这并不是否定的,正好相反,这是表示他是健康的人。
现在科学界,医学界等常常用否定的语言描述某一种状态,因为这样更能准确地描述这一种状态。例如你到医院检查,查完后,你看到报告单上写着:“查无病变”,或写着“查无病因”或者“查无癌细胞的发现”等等。这都是表示肯定的状态,表明你没有病。从这个意义上讲,佛陀描述涅槃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
因为,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为了不让人们错误地理解涅槃,佛陀就用这种否定的语言来描述它。而在二千五百多年之后的今天,包括医学界在内的科学界,用了同样的方法来描述某一状态。他们与佛陀的目的完全一样,准确的描述某一状态。
从伦理、心理和哲学三个方面理解涅槃
从伦理上来说,佛陀常常把涅槃描述为“漏的息灭”,漏是一个佛教术语,它包括所有的烦恼﹑习气﹑我执、法执等不善法。因为这些烦恼等不善法常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门漏出,像盛水器皿上的漏洞一样,所以称烦恼为“漏”。佛教把所有的不善法归纳为三大类,以贪欲为首的不善法,以憎恨为首的不善法,以愚痴为首的不善法。这些不善法又称为“障”,因为它能障碍我们获得自由,障碍我们的视眼,障碍我们的意向。因为我们的贪欲,对我们的思想意识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它使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也受之影响。所以获超越贪欲﹑憎恨和愚痴的人,称为解脱的人。他们不受任何限制。
所以获得涅槃的人称为“自律”,自我约束;“自保”自我保护;远离虚容心,远离贪欲。这样的人不与他人比较、是优越、是低下还是平等。因为有比较就有烦恼。所以他对一切无有执着,他远离一切的自我比较,自我对照。但是他又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人。他的一切行为以般若为指导,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总则。所以解脱的人是积极努力的,因为只有通过精进用功,才能达到解脱。像济公活佛,是那里不平那里去,积极救人于灾难。所以佛陀说,世界,世界的升起,世界的息灭和通向息灭之道,都在自身之内。所以涅槃是清净之道。
从心理上来讲,涅槃是最大的幸福。因为证得涅槃的人,心理清净,心理健康,无诸痛苦,达到了自制自律的完美状态。是他控制了思想,而不是思想控制了他。所以他无有忧虑,无有恐怖,因此在《心经》里所说的“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法句经》中也讲:"从贪欲生忧,从贪欲生怖,无贪欲之人,何忧何怖?"
从哲学上来讲,涅槃既是最高的真理,又是最高的理想。所以佛教所说的涅槃,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虽然我们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绘它,但是我们通过实践,通过修习襌定等多种的方法,可以体验到涅槃这种境界。佛陀体验到了这种境界,又以无上的智能演说于人间。过去的中外许多高僧大德都体验到了它。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遗余力地,甚至是不惜生命的代价地,去弘扬佛法的原因。
证得涅槃的人与普通的人同是由五蕴色身而组成,他们有什么不同呢?普通的人把这个五蕴色身看成是:
(1)我的,由此而产生自我自居﹑功高我慢;
(2)是我,认五蕴为我;
(3)是我自己。由此他为了保护这个五蕴色身,为了满足这个五蕴色身而做他所能做的一切。因此烦恼就产生了。
但是,对于一位解脱的人来说,他善于用运五蕴,而不去执着它。因此他不以五蕴而自居,他已超越了五蕴。所以《金刚经》中讲:“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已经超越了五蕴,所以在五蕴中找不到如来。根据佛教来讲,五蕴就代表了我们经验的总体,它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现象世界。所以说,超越世界是指超越我们的现象世界,超越感官世界,并不是离开了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佛世时,有许多佛陀的弟子都证得了涅槃,但是他们还住在这个世界。因此超越这个世界是指,住在这个世界,但不执着于世间的一切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有没有来世,涅槃都是有意义。因为如果我们努力的话,我们就在这一生就可以证得涅槃。
因此解脱的人,虽然知道自己已经解脱,但是没有“我已解脱”的思想。这在《金刚经》和南传中部第一经8中都有讲到。可见这是大小乘一致的。经中讲:"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若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须菩提,是乐兰若行。”
因为若有“我是阿罗汉”的思想,也是一种微细的执着。对精神理想的执着比对物质的执着更要害处大。因此经中讲,无论在五蕴之内,或五之外都见不到如来。道谛-八正道
八正道是中道
佛陀在世时的印度有许多种类的求解脱的方法,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种:第一是享乐主义。有的人认为通过享乐主义,可以求得幸福安乐,如佛世时的须世外道。第二是苦行主义。有另外一些人认为以修苦行来寻求幸福安乐,如佛世时的耆那教,以各种各样的苦行方法来求得解脱。佛陀曾经批评到:“享乐主义是低贱的﹑庸俗的﹑无益的﹑世人的生活方式,它阻碍精神的进步;而苦行主义又是痛苦的﹑无益的﹑无价值的,它阻碍智力的发展。”因为享乐主义使人变得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所以不会有任何发展。而苦行主义又折磨自己的身体。由于身体经常痛苦的侵袭,所以他的精力就无法集中,因此也就达不到智力的发展。这两种都是极端,是我们应当避免的。佛陀在经历了这两种方式之后,发现它们都不是求得真理的正确途径,因此佛陀放弃了这两个发现了八正道。八正道能使我们生起远见,生起知识,能使我们获得涅槃寂静。著名的英国佛教学者,理斯.戴维斯曾讲过,他以八正道来作为自我修学的标准。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正道也可以分成三种:戒,定,慧三学。正语,正业,正命组成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组成定学;正见与正思维组成慧学。
八正道
正语是指真语、实语,是语言上的净化,戒除(1)两舌是指把东家的话传到西家,又把西家的话传到东家,这样就是搬论是非,两家就会引起分诤,从而产生予盾。两舌还抱括背后说坏话,诽谤,以及能够给团体或个人引起憎恨,敌意,不和谐,不协调的言语。所以不仅是当面不讲人别人的坏讲,背后也不讲他人的坏话。(2)恶口是指粗暴的,粗野的,无礼的,恶意的,谩骂的语言。(3)妄语是指说谎。(4)绮语是指无用的,愚蠢的,无聊的语言,不讲脏话以及流言非语。
正业主要指的是身体方面的正确行为,是指身业方面的净化,提倡符合道义的﹑荣誉的、和平的行为。它的戒条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应当过一种正当的生活。正命是指要以正当的职业在社会上某生活命,要过一种正当的,受人尊敬的,不受人责难的生活。佛陀讲有五种职业不是正当的职业:买卖人口,买卖毒品,买卖武器,买卖并屠杀动物,买卖带麻醉性的饮料。
正精进是一种警觉心,(1)防止邪恶的、不善的意念的产生;(2)消灭已生起的邪恶的、不善的意念;(3)令善良的、健康的意念生起;(4)使已生起的善良的、健康的意念增长。
正念就是清醒地明白﹑了知﹑注意(1)身体的行为;(2)自己的苦乐的感受;(3)意念的活动,是否有贪憎痴等生起;和 (4)主意,思想等等是如何生起的,如何消灭的。
正定就是我们常说的四禅八定。得到初禅时,所有的贪憎痴以及恶念,疑虑等等都已消失,只有喜乐和意识的活动存在。得到二禅时,所有的意识的活动暂时停止了,意念达到了平静而一心不乱,喜乐仍然存在。到了三禅,喜也消失了,只有舍受与乐存在。到了四禅,所有的喜乐也都消失了,唯有了知与舍受存在。
正见是八正道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其它七个都是以正见为首。有了正见才会有正思维。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正确、健康,那么他的语言就会真实、和善、美好,并且是有建设性的,他的行为也就会是友善的。有了正见,一个人就会放弃有害而无益的努力,而培养正确的有正念的行为。
八正道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八正道中没有任何祈祷﹑仪式或礼拜,任何宗教﹑任何社会都可以接受。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遵守﹑实践和修持的生活方式。它是身、语、意三方面的自我培养,自我修持和自我解脱。它是出家众和在家众共同修学的中道,是通过福慧双修,从而获得最高真理﹑幸福﹑安宁之道。以上是对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的简单的概要。
【注释】
1 达雅《佛教梵文中的菩萨思想》。
2 《法句经》第204偈。
3 相应部,v,421页。
4 相应部,i,136页。
5 相应部,iv,359页。
6 增支部,ii,34页。
7 中部,i,191页。
8 中部,Mulapariyayasutta.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