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的成佛之道
《阿含經》中所揭示出來的正道,不是只拘於聲聞道而已,例如,在《雜阿含三九三經》中,釋尊說:
一、「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三結是戒禁取、疑、身見三種煩惱。一個人如果滅盡了戒禁取、疑、身見這三種煩惱,就證得須陀洹的果位,他如實知道四聖諦)
二、「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一個人如果滅盡三結而且貪嗔癡削弱了,就證得斯陀含的果位,他如實知道四聖諦)
三、「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一個人如果滅盡了戒禁取、疑、身見、瞋、欲貪這五個煩惱,投生到色界處涅槃,證得阿那含的果位,不再生到欲界世間,他如實知道四聖諦)
四、「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漏是煩惱。一個人如果聽聞佛陀的教導,滅盡一切煩惱,得到心解脫、慧解脫,見到真理,證得聲聞阿羅漢的果位,他自證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建立,所要做的已做,不再受業力牽引去投生後世,他如實知道四聖諦)
五、「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一個人如果證得辟支佛的果位,他如實知道四聖諦)
六、「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一個人如果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位,他如實知道四聖諦。什麼是四聖諦?就是知道苦、苦的生起、苦的滅盡以及滅苦之道等四個聖者的真理)
以上六段經文,分別指出預流果(須陀洹)、一來果(斯陀含)、不還果(阿那含)、聲聞阿羅漢、獨覺阿羅漢(辟支佛)及佛等六種聖者,都必須知四聖諦。換言之,《阿含經》已明確指出要成佛不可不知四聖諦。釋尊在《阿含經》中,更指出觀察五蘊、觀察感受等項目都是成佛之道所必備,也指出四念住、六法等為「一乘道」,表示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及無上菩提所共同必經之道,以下便引據《阿含經》及解釋經義的《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大毗婆沙論》來說明成佛之道。
一、成佛的要件
在《阿含經》中,有那些項目是成佛所必備的?可分成修定及修慧二部分來看。在修定方面,釋尊所重視的一個方法是入出息念(安那般那念),《雜阿含經》八○七經說:
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天住、梵位、學住、無學住、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人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念,此則正說。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樂住。
這一段經文的相當經句以及解釋,在《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二六中,敘述如下:
佛告苾芻:「若有問言:云何聖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佛住?云何學住?云何無學住?應正答言:謂持息念。所以者何?此持息念能令學者證所未證,能令無學者得現法樂住。」此持息念不雜煩惱,故名聖住;自性光淨,故名天住;自性寂靜,故名梵住;諸佛多住,故名佛住;學所得故,名為學住;無學得故,名無學住;學者由此得勝現觀,斷除煩惱,故名證所未證;無學者由此得不動心解脫,故名得現法樂住。
由上列經論,可以看出安那般那念(持息念、入出息念)可以使學者證所未證,無學者現法樂住,諸佛所多住,因而被稱作學住、無學住、佛住(如來住)。以入出息念可以修得四禪八定而得到現法樂住。在成佛之道上,必須廣學各種修定的方法,因此,「入出息念」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法門。
接著,在修慧的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是什麼?在《阿含經》中,釋尊具體提出其內容。首先,在《雜阿含經》十三經中,釋尊說: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比丘!我已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愁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處釋尊明白地指出要達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就必須如實地觀察五取蘊(五受陰),必須觀察自己身心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愛味、過患、出離,由此可看出,成佛的一個要項是如實地觀察五蘊,此種觀察,便是慧學。同樣類型的經文,也出現在觀察五蘊中的受蘊上,《雜阿含經》四七九經中,釋尊說:
若我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我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得解脫、出離、脫諸顛倒,亦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我於諸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故,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為脫、為出、為脫諸顛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中,釋尊特別指出五蘊中的「受蘊」作為如實觀察的對象,必須觀察(一)諸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二)受集──觸集。(三)受滅──觸滅。(四)受集道跡──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五)受滅道跡──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六)受味──若受因緣生喜樂。(七)受患──受無常變易。(八)受離──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所以,成佛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要項是觀察自己身上的感受。相同類型的經文,又見於《雜阿含經》三七九經,釋尊說: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處釋尊指出,必須觀察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才能成佛,此中,依次三周正轉十二相智,在初轉時有四行相:「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在二轉時有四行相:「應當遍知未知苦諦,應當永斷未斷集諦,應當作證未證滅諦,應當修習未修道諦。」在三轉時有四行相:「已遍知苦諦,已永斷集諦、已遍證滅諦、已遍修道諦。」經由如是修習,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因此,成佛的一個要項是觀察四聖諦。相同類型的經文,又見於《雜阿含經》六五○經,釋尊說:
諸比丘!若我於此信根、信根集、信根滅、信根滅道跡不如實知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中,為出、為離,心離顛倒,亦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說。
諸比丘!我於此信根,正智如實觀察故,信根集、信根滅、信根滅道跡正智如實觀察故,我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為出、為離,心離顛倒,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信根,精進、念、定、慧根,亦如是說。
此處釋尊指出,對五根(信、精進、念、定、慧)、五根的集、五根的滅、五根的滅道跡都必須以正智如實地觀察;在《雜阿含經》六五一經也指出對五根的集、沒、味、患、離要如實地觀察。因此,觀察五根是成佛的一個要項,同時也明示出,在修行的過程中,必須完滿地培養出信、精進、念、定、慧這五個重要的心性品質。在觀察十二緣起方面,釋尊於《雜阿含經》二八七經說: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
由此可以看出,釋尊在成佛前,觀察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的過程,發現了古仙人道,此道即是八聖道,由此親見十二緣起及其集、滅、滅道跡而成佛。故觀察十二緣起、實踐八聖道是成佛不可或缺的要項。釋尊在成佛前,也觀察自心的習性,《雜阿含經》二一一經說:
我昔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處指出,對過去所受用之五欲功德(色、聲、香、味、觸),易起貪者,必須精勤自護,使自己活在當下,才能成佛。在《雜阿含經》七二七經中,佛告阿難:
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由此可知,精進是成佛的一個要項。總上所述,要想證得無上菩提,就必須觀察五蘊的味、患、離,特別是受蘊的集、滅、道、味、患、離,也必須觀察四聖諦,以及五根的集、滅、道,對於十二緣起也必須如實觀察。這些項目,雖名目有所不同,但其內涵其實相同:必須觀察自己當下身心五蘊的性質,看清其集、滅、道、味、患、離,以精進力實踐菩提道,如此而已。
二、一乘道
《阿含經》中的「一乘道」,在南傳巴利經文中的意義是「唯一的道路」,表示這一條道路是走向聲聞菩提、獨覺菩提及無上菩提所共通而且必經之路。一乘道的內容是什麼呢?《雜阿含經》六○七經說:
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故知,四念住(四念處)的修習,為成佛所必須,在《雜阿含經》六三五經,釋尊也說:
若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未淨眾生令得清淨,已淨眾生令增光澤。…如淨眾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羅漢、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說。
因此,四念住是證得阿羅漢、獨覺及無上佛陀所共通的修習處。在《雜阿含經》五六三經中,尊者阿難告訴離車長者說:
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三種離熾然、清淨超出道,以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越苦惱,得真如法;何等為三?如是聖弟子住於淨戒,受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宿業漸吐,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離車長者!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所知所見,說(第一)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越憂悲,得真如法。復次,離車!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第二)離熾然,乃至得如實法。復有三昧、正受,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具足如是智慧,新業更不造,宿業漸已斷,得現正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生自覺智,離車!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此處指出,戒律、禪定及智慧三學就是一乘道,此為聲聞菩提、獨覺菩提及無上菩提所共通的正道,其特色是(一)現見(現法),(二)無熾然(離熾然),(三)應時(不待時節),(四)引導(通達),(五)唯此見(現見觀察),(六)內所證(生自覺智)。在具足戒定慧之下,如實了知四聖諦,不再造新業,並去除宿業,因而滅除苦惱,此為成佛所必經之途。在《雜阿含經》五五○經中,摩訶迦旃延告訴諸比丘說:
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六法,出苦處昇於勝處,說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何等為六?謂聖弟子念如來、應、等正覺所行法,念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復次,聖弟子念於正法,念於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復次,聖弟子念於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復次,聖弟子念於戒德,念不缺戒、不斷戒、純厚戒、不離戒、非盜取戒、善究竟戒、可讚歎戒、梵行不憎惡戒。…復次,聖弟子自念施法,心自欣慶:我今離慳貪垢,雖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捨施、樂施、具足施、平等施。…復次,聖弟子念於天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清淨信心,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亦如是信、戒、施、聞、慧,於此命終,生彼天中,如是聖弟子念天功德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
此處指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及念天等六法可以滅除欲、瞋、害的心理,引導眾生走向離苦而昇於勝處,因而是一乘道。故知修習六法,也是成佛之道所必須。總上所述,可知修習六法、修習戒定慧三學、修習四念住,都是走向無上菩提所不可或缺的。
三、後有菩薩的成佛
在《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中,引用《阿含經》說:「菩薩經三劫阿僧企耶,修行四波羅蜜多方得圓滿。」此中,釋尊從名為「釋迦牟尼」的佛前發菩提心,並願將來成佛時同一佛號:釋尊發願後,一直到逢事寶髻如來為第一阿僧企耶劫;從此以後,到逢事燃燈如來為第二阿僧企耶劫;從此以後,到逢事勝觀如來為第三阿僧企耶劫。在此長期間內,修行四波羅蜜多(布施、淨戒、精進、般若)得圓滿,而後以九十一劫來修習「相異熟業」,此中逢事六佛,第一位即勝觀如來,最後即迦葉波如來(迦葉佛)。接著生於睹史多天,為補處菩薩。釋尊從發菩提心起,到何時才算是真實菩薩?《大毗婆沙論》卷一七六說:
菩薩乃至初無數劫滿時,雖具修種種難行苦行,而未能決定自知作佛;第二無數劫滿時,雖能決定自知作佛,而猶未敢發無畏言:「我當作佛」;第三無數劫滿已,修妙相業時,亦決定知我當作佛,亦發無畏師子吼言:「我當作佛」
因此,要到修習妙相業時,才是真實菩薩。最後釋尊降生人間,為最後一世的菩薩,稱為「後有菩薩」,其修行的最後過程,《雜阿含經》一一七七經以譬喻說明如下:
譬如灰河,兩岸極熱,多諸利刺,在於闇處,眾多罪人,在於河中,隨流漂沒。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聰明黠慧,樂樂厭苦,樂生厭死,作如是念:「我今何緣在此灰河,兩岸極熱,又多利刺,在闇冥處隨流漂沒?我當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漸見小明,其人默念:「今已疾強,見此小明。」復運手足,勤加方便,遂見平地。即住於彼,觀察四方。見大石山,不斷不壞,亦不穿穴,即登而上。復見清涼八分之水,所謂冷、美、輕、軟、香、淨,飲時不噎,咽中不閡,飲已安身。即入其中,若浴若飲,離諸惱熱。然後復進,大山上見七種華…復上石山,見四層階當,即坐其上;見五柱帳,即入其中,斂身正坐,種種枕褥,散華遍布,莊嚴妙好,而於其中,自恣坐臥,涼風四湊,令身安隱,坐高林下,高聲唱言:「灰河眾生!諸賢正士!如彼灰河,兩岸極熱,多諸利刺,其處誾冥,求出於彼!」
在這段譬喻之後,釋尊指出,「灰」代表三種惡不善覺(欲、恚、害),「河」代表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兩岸極熱」代表內外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多諸利刺」代表五欲功德,「闇冥處」代表無明障,「眾多人」代表「愚癡凡夫」,「隨流漂沒」代表生死輪迴,「河中有一人不愚不癡」代表著菩薩摩訶薩,「手足方便逆流而上」代表精勤修學。「微見小明」代表得到法忍,「平地」代表持戒,「觀察四方」代表見四真諦,「大石山」代表正見,「清涼八分之水」代表八聖道,「七種華」代表七覺支,「四層階堂」代表四如意足(四神足),「五柱帳」代表五根(信、精進、念、定、慧),「斂身正坐」代表無餘涅槃,「散華遍布」代表禪定(靜慮)、解脫、三昧(等持)、正受(等至),「涼風四湊」代表四增上心現法安樂住,「高聲唱言」代表轉法輪。《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對這一段經文的闡釋如下:
由八種相,當知總攝後有菩薩諸正行道及以道果,勝聲聞乘,為無有上。何等為八?謂哀愍故;內勇悍故;諦察法忍性現前故;能出離故;自內發起觀諦行故;廣大善修世間正見現在前故;由獲無漏菩提分法得清涼故,由善清淨修覺分俱,進修無上純淨修道,依止六處修習圓滿,獲得六種最勝無上圓滿德故。
此處指出,「後有菩薩」所修行的道及果有八項,超越一般聲聞乘,今依〈攝事分〉解說如下:
(1)哀愍:於諸有情長時哀愍,熏修其心,見諸愚夫墮貪愛河,順流漂溺,為五苦所逼,深起大悲。五苦指(一)三種不正尋思及三界愛,如同灰河之水,(二)內外六處,如極熱兩岸,(三)欲界諸苦如刺在下方,(四)色界缺慧眼,猶如盲冥,處在其中,(五)無色界缺聖慧眼,猶如昏闇,居在其上。
(2)內興勇悍:未出家時,內興勇悍:我今定當通達妙跡,歸修梵行,終無退轉。
(3)諦察法忍內自現前:未出家時,獨坐思惟,便能證入最初靜慮,於自他老病死法,正審觀察,能定忍可。
(4)能正出離:能棄捨廣大妙欲,淨信出家,能自然受持淨戒,以禁戒為依止,漸次能證非想非非想處。
(5)自內發起觀察諦行:往菩提樹,次第觀於老死,觀老死集,觀老死滅,觀能趣證老死滅行;如理作意為依止故,久已積集大資糧故,以俱生慧便能覺悟一切法性。
(6)廣大善修正見現前:發起宿住念智,憶念先世從諸如來所,於漏盡道積習聞思,發起世間正見令現在前,依此正見如教授者,令菩薩安處一坐,乃至證得究竟漏盡。
(7)獲無漏菩提分法得清涼:正見如教授者漸次勝進,現觀聖諦時,便證得無漏菩提分法,故稱獲得清涼。
(8)進修無上修道,依止六處修習圓滿,證得六種自在圓滿:為欲永斷有頂所繫煩惱,修習無上覺支,一者修聖神通(如意足),二者修淨五根,三者證得煩惱及習氣無餘離繫(無餘涅槃),四者證得四種現法樂住,五者證得世間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六者證得名身、句身、文身,得隨所欲,無艱難宣說正法(轉大法輪),以上六處皆究竟圓滿,乃證得六種圓滿功德:一者大財富,二者大舍宅,三者諸安樂坐臥具,四者無諸損惱大安樂住,五者能辦一切有情正利益事,遊戲自在,六者得為法王,於他所獲得平等分布作用。
四、結語
以上引據《阿含經》及其相關論典,先探討釋尊親口宣說的成佛要項及一乘道,最後以「後有菩薩」的道果作總結。由此可以明顯看出《阿含經》中,有完整的「成佛之道」,今歸納如下:
一、首先,發起希欲成佛的菩提心。
二、以三無數劫(三阿僧企耶劫)累積布施、淨戒、精進、般若等波羅蜜多。
三、第三無數劫滿已,修妙相業時,決定自知必成定佛,亦敢發無畏言:「我當作佛」。此時為「真實菩薩」。
四、生於睹史多天時,為「補處菩薩」,於該處教化天人。
五、最後降生於人間時,為「後有菩薩」,於菩提樹下修習入出息念,觀察五蘊、十二緣起、四聖諦等進入見道,成為「聖者菩薩」,再經修道而成佛,證得六種自在圓滿,此後轉大法輪,廣度有情。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