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佛教应有之义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佛教应有之义
——(佛教与自然生态)启人深省
黄志强(广西师范学院教授)
星云大师在《普门学报》第十三、十四期上(后文仅注期号及页码)发表(佛教与自然生态)长文,详细地论述自然界对人类的贡献以及佛教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振聋发旷,启人深省,很值得我们细细研读品味。
星云大师首先不无忧虑地指出:
—一百五十多年前“工业革命”之后,由于人类的短视及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恣意滥杀滥伐滥垦,
掠夺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和破坏矿物资源等,导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周遭环境之间的生态
活动,失去应有的秩序和平衡,如生命多样性的丧失、臭氧层出现破洞、地球暖化、土壤恶化、
酸雨肆虐、环境污染等等。(第十三期,第二四O页)
的确,过去两个多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果我们到一些名山古刹就会发现,除了寺院周围有少量古木、绿树成荫以外,一路上呈现眼前的大多是裸露的山体,传说中的许多飞禽走兽不是迁徒便是死亡:一些江河的河床也常常干涸,枯水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河水污染严重:大城市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大部分城市被现代的各种垃圾和白色污染所包围,它们像传染病一样不断侵袭著名山胜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侵害。人类活动在严重动摇地球生命支援系统的同时,人类自身也陷入了自然生态的灾难之中。
佛教认为,我们依止的器世间通常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其中只有“住”阶段可能孕育生命。大地万物互为缘起,相辅相成,各种有情生命依业受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构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是说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如各类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衍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无不息息相关。科学证明,地球形成已有四十七亿年历史,生物圈在地球上已存在三十四亿年之久。经过生息繁衍,优存劣汰,留存下来有竞争能力的动植物品种不下数百万个,其中以人类最为出类拔萃。而从猿到人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只不过两三百万年,还不到整个生物史的千分之一。至近代两三个世纪,又只及这千分之一中的万分之一,可人类却在这千万分之一的时间里,运用其智慧技能对大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使大自然扭曲变形。人类在自视为万物之灵的时候,蕴含著对其他事物的歧视,以致不少人忘记了人类本身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两个世纪以来,随著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恶性攫取有增无减,使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成干上万的动植物惨遭灭顶之灾。据《英卡达百科全书》记述:一七OO年动植物灭绝种类仅一种,一九七O年为二百多种,一九九O年上升到一千多种,目前则高达几万种。同时,人类盲目地发展与疏于治理,造成空前的全方位环境污染,如包括“白色污染”在内的垃圾污染,农药等化工产品污染,车尾排气、煤烟等导致的空气污染,以及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等。它们引发多种疾病,直接威胁著人类的身心健康及生存。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由关注人类本身到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其他生命,并认识到人类并不天然具有剥夺其他生命的权利,在人类之外,动植物也有生存繁衍的意义。星云大师从佛教“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教义出发,认为动植物的各种活泼生机本自具足佛心佛性,大地万象无不显现其佛体佛用,因此应该得到我们的衷心珍惜、尊重和爱护(第十三期,第二四一页),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本就是佛教应有之义。况且,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至关重要,因为绝大多数动植物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是人类的朋友,地球应当成为人类与动植物共同存绩的家园。
星云大师用较大的篇幅具体阐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例如,植物有“日用供应”、“医药提炼”、“环境维护”等作用;动物运用其“天生本领”于人类“情深义重”、“聪明伶巧”,付出无怨无悔无尽的爱:山河大地则是“霹雳创始”、“孕育万物”和;号昌文化”:日月风雷给地球生物提供必需的热能、空气和时空观念,吸收危害人体的紫外线和核辐射,激发文人雅士的创作灵感,影响人类的行为等等。然而,近两个世纪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已经使人类同大自然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已经极其显著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人们从感觉到意识离自然越来越远,日渐匆视了自身生活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和自然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市场主导下的日常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个人、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在作计画、管理和其他行动的决策时都要计算成本和效益,没有直接定量经济量度的因素往往被忽视,不能进入这类计算。事实上,这些因素在决策中会得到一种无形的评价,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在这种无形评价中常常被低估。因此,有必要对星云大师的上述思想再加以进一步的闽释。
大自然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的生命之舟,为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创造和维持著许许多多的必不可少的环境资源条件,并且提供了许多种类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生态服务。这些由自然生物过程产生和维持的环境资源方面的条件和服务,可以统称为生态功益。有些生态功益是显而易见和广为人知的,譬如,自然生物界为人类提供食物、药品和工农业原材料等:而更多的生态功益往往间接地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因此为人所匆视,这些生态功益或者为家家户户的日常起居健康福祉提供保障,或者控制工农业生产的成败,或者影响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它们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和深远的。
㈠日常的自然生产
在野外,自然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品、工农业原材料和渔钓狩猎的对象,这些自然产品直接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是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系统功益。这类功益不仅在历史仁重要,而且至今仍然足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成分。比如,野生的鸟、兽、虫、鱼目前仍然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九九二年的渔业统计和一九九四年的综述总结①,在世界范围内,水产为人们提供约二O%的动物蛋白,特别是沿海地区,水产动物蛋白在总动物蛋白来源的比例更高。在陆地上,自然植被亦为人们提供许多生活必需品和原材料,自然草场是畜牧业的基础,家畜取食自然植物,生产肉、奶、蛋、皮革,并且提供运输和耕种的劳役:自然森林为人们提供食品,包括水果、坚果、菌类、蜂蜜和调味品及药材,它所生产的木材广泛用于家具、建筑、艺术品、工具、纸张、衣料及其他许多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木材仍然是重要燃料来源,全世界约有一五%的燃料为木头和其他植物产品。另外,森林还生产橡胶、染料、胶类、鞣酸、植物油、蜡、杀虫剂及各类天然化合物。自然植被和自然水体为野生的鸟、兽、虫、鱼提供必要的栖息环境,从而为人们狩猎垂钓等休闲和其他活动提供了场所。可见,“地球上的植物,每天为人类与动物制造氧气、食物、药物及生活用品,也竭尽心力维护整个自然生态的平衡。它们从出生至老死,无时无刻不在倾生命行菩萨布施之道:这种珍贵的佛性实非人类所能比拟” (第十三期,第二四七页)!
㈡改善气候和物质循环
自然生态系统在全球、区域、小流域等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影响著大气或者气候,自生命出现以后,生态系统演化使大气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细菌、藻类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致使氧气在大气中富集,创造了许多其他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氧气的浓度决定氧化过程的发生和强度,生物氧化过程是异养生物维持体内新陈代谢和生存必不可少的,氧化强度亦决定著许多其他物质的全球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氧气浓度的微小变化可以导致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状态的显著变化。
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极端的和灾害性的气候现象。在全球范围,生物通过改变温室效应影响气象过程,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成分覆盖于地球表面,形成温室般的保护层,使地球表面成为可生存的环境。自然植被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影响十分突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产牛碳水化合物,其中一部分会在活组织中被动物摄取,或者在死组织中由细菌吸纳,然后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回大气,一部分则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留在活的或死的生物组织中。因此,植物和其他牛物对碳的吸收和储存可以改变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例如在温带,夏季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代谢,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而在冬季,光合作用强度低于群落的呼吸代谢,贮存于生物中的二氧化碳就被释放回大气,这就形成了大气二氧化碳的季节性变化。
在区域和河流流域,植被影响云量、水蒸气和降雨。植被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从土壤吸取水分,通过叶面蒸腾,把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自然植被的水分蒸腾往往会增加当地的温度、云量和降雨,增加局部的水分循环。例如,在亚马逊河流域,五O%的年降雨量来自森林蒸腾所产生的水分再循环,而森林砍伐已使该流域的降雨量大大降低。除了对降雨量的直接影响之外,云量增加也影响辐射籼大气中的热量交换,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在更小的空间尺度上,森林类型和状况决定林中的小气候,林冠遮挡阳光,阻碍林内外空气交换,为许多物种提供可以忍受的温度、光线、湿度和其他生存条件,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使其气象、气候调节功能减弱。
㈢调节水循环和减缓旱涝灾害
在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现象和物质循环的种种调节作用之中,其水分调节功能往往最受重视,淡水供应量和稳定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类社会日常生产、生活的大事。淡水源于降雨,降下的雨水流入地下和江河湖海,经过蒸腾回到天空,凝聚成云后再形成降雨,大量的水在陆地、海洋与大气中循环,每年平均约一半的水降到陆地表面。在降雨过程中,覆盖于地表的植被的枝叶树冠承接雨水,减少了雨点对地面的冲击。自然植被生长有深广多层的根系,这些根系维系和固持著土壤,并吸收和保持一部分水。因此,无论雨水是从地表渗入地下还是经地表流入河溪,植被和土壤都会截取一部分水并减缓水的流速,防止大量降水集中汇入下游,减低洪水水量。雨季后,植被和土壤中保持的水逐渐流出,在旱季为下游河流供水,从而人们称植被为天然水库。植被还从地下吸取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把水分释放回天空,增加局部降雨和区域水分循环。
植被破坏和去除会改变这些局部水循环过程,大大增加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在没有植被的情况下,雨水直接冲刷土壤,破坏土壤的渗水保水的物理化学结构,携带土壤物质(包括养分和颗粒)从地表流入河流,这使下游河流的水质浑浊恶化,河道泥沙淤积堵塞。美国的小流域研究表明,去除植被致使河流流量增大四O%,水土流失增大五倍③。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过度的森林砍伐已使水旱灾害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㈣保持和改良土壤
土壤是农业之本,土壤层是经过自然生态系统千百年的生物和物理过程产生和积累而成的,并由整个生态系统维持更新。历史上几个著名的社会文明均建立在肥沃土壤的基础之上,并随著社会对生态产统的损害特别是对土壤的破坏而衰落,这其中以巴比伦文化最为著名。目前,在有植被的地球表面,约二O%面积上的土壤因人类生产活动而受到严重破坏④。
土壤是植被的基础,上壤为种子提供休眠、萌发和生长的条件。自然土壤不仅保存有大量植物种子,还含有大量菌类孢子和动物的卵,因此是天然基因库。星云大师说:
如果将一撮土壤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土里竟是一个热闹的大千世界,有机物、无机物、动
物、植物、矿物:各种液体、气体、软的、硬的物质,都在土里忙碌的活动著。 (第十四期,第
二五七页)
土壤含有大量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土壤颗粒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使这些养分吸附于其表面,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的养分很容易为附近植物根系所吸收,土壤的吸附能力还能缓冲土壤中水分、无机元素浓度、酸碱度、盐分等的变化。陆地上的生物分解过程主要在土壤中进行,它使死去的有机物和垃圾转化为碎屑或生物可利用的养分形式,使有害或有毒的物质和许多病原体化解成无害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生活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动物和微生物,体型梢大的动物,如蚁类和蚯蚓等把死去的动植物及其他废物切割成细小的碎屑:蚯蚓还可以疏松土壤,改良土壤通气条件。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生化切割,把它们降解为简单的物质,还原成有益无害的养分原料。有些土壤细菌还可以固氮,吸收空气中的氮元素,把它们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人和其他动物依赖于植物获取生命所必需的氮籼蛋白质,土壤肥力取决于土壤中的废物分解和养分再循环过程,活跃的生物分解过程使土壤在主要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著巨大作用。土壤是重要的有机碳库和氮库,土壤碳储量约为植被中碳储量的一·八倍,土壤氮储量则比植被氮储量高十八倍⑤。
近年来,无土农业的发展为研究土壤的生态功益及其经济价值提供了参照,反衬出土壤的经济和生态重要性。例如,无土技术维持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基本设施每公顷大约需耗资五万五千美元,与自然土壤相比,无土系统的养分浓度、酸碱度、温度、盐分、光线和温度的自调节能力差,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低,小的操作差错可大大影响无上农业的收获,因此至今无土农业的规模依然十分有限。可以预测,未来世界农业仍将依赖于上壤。
人类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往往会改变土壤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土壤与空气和水体之间的化学物质循环,许多这类改变会产生长期难以逆转的不利后果。例如,垦荒和排干湿地以发展种植业常常会使土壤中的碳加速向空气中释放,增加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它们是大气中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大量施用氮肥、火烧树林籼使用其他生物燃料增加了大气中的氧化氮含量,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并破坏臭氧层,导致酸雨、湖泊河流的富营养化和水源污染。人类社会在未来要付出极其巨大的代价,以纠正这些恶果和补偿这些不利后果所造成的损失。
㈤传粉播种
大部分有花植物需要动物来协助完成交配繁殖的过程,有些植物物种还同特定的传粉动物物种有著极为特殊的相互依赖关系,缺之无法生活。在已知繁殖方式的二十四万种植物中,约有二十二万种需要动物协助,包括农作物在内⑦。动物,主要是野生动物,为农田、院落、草场、菜园和森林的植物提供传粉服务,保证厂这些植物的传宗接代。参与授粉的动物有十万种以上,从蜂、蝇、蝶、其他昆虫到蝙蝠和鸟类,在农作物中七O%左右的物种需要动物授粉。许多野生传粉动物生活在农田周围,对农业提供无偿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这些物种的减少和它们种群数量的下降会给农业带来很大损失。
植物不但依赖动物传花授粉,许多种类亦需借助动物传布它们的种子,有些种类甚至需要特定的动物物种完成播种使命。植物发芽后,一般在原地长大不再移动,因此动物埋藏食物是许多植物赖以完成散布的重要渠道。结有甜蜜果实的植物常常依靠动物播种,它们的种子可通过动物的消化道,许多种子甚至必须经过动物消化道才能发芽生长。对于许多植物物种,分布区的扩大和局部种群的恢复都取决于这些传播因数,许多类型的植被的正常存活和更新取决于作为种子散布途径的动物的存在及其数量,其中包括一些高生产力植被,特别是一些森林类型。传粉播种的野生动物在一定的栖息地里取食、交配、繁殖和完成生活史中特定阶段的发育,各个物种完成生活史循环有一整套的不同栖息条件的要求,这环环相拙的生态相互依赖性进一步说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是生态功益的重要基础。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及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传粉播种的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和数量部在降低,已经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
㈥控制病虫害的暴发
许多昆虫、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真菌、病毒和鼠类会感染或取食农作物,倘若这些生物的数量很高,就会造成危害,影响农作物收成。据估计,每年有二五—五O%的农作物生产损失于有害生物⑧。农田杂草与作物竞争阳光、水分和上壤养分,减少作物收成,为害农业。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这些有害生物往往受到天敌的控制,它们的天敌包括其捕食者、寄生者和致病因数,如鸟类、蜘蛛、瓢虫、寄生蜂、寄生蝇、真菌、病毒等。自然系统的多种生态过程维持供养了这些天敌,限制了潜在有害生物的数量,保障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保证了食物生产供应和农业经济收入。许多现代农业施行集约经营,依赖单一作物品种,施用大量化肥,这种经营方式往往为病虫害的暴发提供有利条件。人们发明和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而农药的使用常给人类带来适得其反的后果,农药可杀伤有害生物,也常常对人体有害,可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导致中毒,损害人体健康。农药杀伤有害生物的同时也会杀伤它们的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破坏这些生物所能产生的生态功益。有书生物往往具有高的种群增长潜力,可以很快地产生抗药性,因此它们可以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再次暴发,迫使人们更多地使用农药,这样农业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农业稳定性会逐渐下降,会导致过度使用农药和依赖农药的恶性循环。农药残留在土壤中,随水流入江河湖海,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破坏这些系统中的正常生态学过程及其整体性,导致一系列非农业经济的损失。
㈦生物多样性
多种多样、丰彩多姿的生命形式是大自然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结构和形式的丰富性体现在分子、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等等各个生物组织层次上,自然生态系统滋养著如此多样的生命形式,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必不可少的根本条件。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产和许多生态功益的源泉和基础,当代农业就源于野生动植物,未来的农业发展仍将依赖于自然的基因库。首先,现有农作物需要野生种质的补充和改善。农作物的野生亲缘品种具有比较强的对新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和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这类能力是作物稳产增产的关键条件,其改善往往远较农药、化肥和人工气候控制等措施的效果为佳,用野生亲缘品种同已有品种杂交可以获得这类能力强的后代。其次,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类型具有产生新型食物和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潜力。目前已知的可食植物超过七·O乘以一O四种,历史上人类曾用过七千种植物作为食物,而大规模生产的农作物大约一百五十种,其中九O%以上的产量来自八十二种,人类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有数的几个物种。许多其他物种具有农业发展潜力,它们或者更有营养,或者更适应某些现有农作物所不适应的环境条件。因此可预见,在未来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粮食供应将取决于新型农作物品种的开发。
生物多样性对人的身心健康亦至关重要,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药物的主要成分来自自然生物,自然生物在中草药中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它们在西方现代医药中的作用也极其重要。例如,美国最常用的一百五十种药物之中,有一百一十八种的成分源于自然生物,其中七四%为植物,一八%为真菌,五%为细菌,三%为脊椎动物e。在全球范围内,八O%的人口使用传统医药,其中八五%含有植物成分,将来新药的开发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基因库的库存状况。生物多样性不仅对于人的健康很重要,而且还十分有益于心理、精神和文化的健康发展。
生物多样性维护著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健全功能和结构功能的稳定性,物种的消失,特别是那些影响水和养分动态、营养结构和生产能力的物种的消失,会削弱生态系统的功能。物种的减少往往使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下降,抵抗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和其他干扰的能力下降,那些生态功能相似而又对环境反应不同的物种保障整个生态系统可以在环境变化下调整自身而维持各项功能的发挥。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价值,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才能平衡和充满生机。
㈧净化环境
生物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任何物质的过多都会对有机体的代谢产生不利影响,而过少则会限制正常的代谢和生长。植物、藻类和微生物吸附周围空气中或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或无机的化合物,把它们有选择性的吸收、分解、利用或排出;动物对生的或死的有机体进行机械的或生物化学的切割和分解,然后把这些物质有选择性的吸收、分解、利用或排出,这种自然生物过程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不断地进行各种分分合合,在生态系统的不同环节中循环,从而保证了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效循环利用,防止了物质的过分积累所形成的污染,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经过这些生物的吸收和降解后得以减少,环境清洁得以保持。
湿地在全球和区域性的水循环系统中起著重要的净化作用。湿地植被减缓地上水流的流速,流速减慢和植物枝叶的阻挡,亦使水中泥沙得以沈降,同时经植物和土壤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物理化学作用,水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的溶解物、悬浮物被截留下来,许多有毒有害物被分解转化为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这就使水体澄清,因此湿地被人称为“山川的肾脏”。在陆地上,森林和草地起著与湿地相似的作用,它们不仅净化水源同时净化空气·基于这种净化功能,人们在试图保存或者营造人工湿地、森林和草地来净化都市中污染的空气或者工农业污水。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和废物,历史上大部分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过程分解和解毒。近年来,垃圾废物产生得日益增多和加快,许多新的工业化合物和工业生活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已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分解和净化能力,污染了环境,对人类的健康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
㈨感官、心理和精神文化的源泉
山问的一掬清泉,林问的几丝轻风都可令人感到肺腑俱净,脑醒神明,这体现了人类在长期自然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来的欣赏自然享受生命的能力和对自然的情感心理依赖。目前,人们对这种能力和这种依赖性了解得还很不够,对其中许多部分还难以说明,但我们知道,在自然中人的本性可以得到较充分的体现,自然常常触发从感官到心理到高层精神追求的活动,使人们在整体上发展和升华。最近有心理学者对自然的心理效应进行了总结⑩,归纳出九十七种与自然相联系的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产生四十九种感官满足,而更多的满足感则非文字可以描绘。例如,自然可以激发许多被长期室内生活弱化厂的感觉,这些感觉和许多自然中的非文字性、非逻辑性、非判断性经历,进一步导致许多有益情感,包括高兴、温暖、兴奋、自由、满足、感恩、爱、从属、静寂、平和、复兴、滋育、热情、责任、目的性、群体观念等,人们通过对这些感觉情绪的体会和意识更全面地理解自身,加强自我确认,并催化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互助和负责任的人际关系,使人们更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更乐于帮助合作,更能独自处理应付事情,同时使人们学到许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智慧。
单调的卧室、餐室、工作室籼教室的室内生活方式往往使人们的上述感觉情绪得不到开启,使人的神经系统中情感流通整合的渠道和机制得不到开发,引发人性格扭曲,造成感官和心智的畸形或不全面发展。在远离自然的条件下,冷酷无情、心理病态、毒品依赖和缺乏自尊、自信、自足得以滋生和发展,精神上的挫折感和人际的感情创伤普遍发生。当前,七O%的疾病同精神的紧张压抑有关,而在自然之中,上述病态的病因来源和强度大为减少。临床研究表明,人在自然中,压抑减轻,心理生理病态和损伤愈合康复得顺利;人的头脑更为灵活,思惟更加敏捷,记忆力改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⑩。自然中的洁净空气和水,相对和谐的草木万物,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人的性格和理性智慧得以丰富健全地发展。在自然中产生的爱心和对自然的爱心,很大部分是不要求直接回缙,足无条件和普遍的爱心,这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群体意识的加强和社群行为的改善。
自然还是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和艺术表现的无尽源泉,美感不仅来自艺术形式和文化符号,更同人的生物需要和神经感官要求有关。美感是有适应性的情感功能,特别是非意识的美的先天倾向性具有演化上的适应性意义,它常常同丰富的资源条件及配偶相伴;而丑感则往往同天敌、竞争或其他危险因素紧密相随,人们往往会根据形、色、声、味等信号来判断一个栖息地对未来生存繁衍的潜在价值。比如,对花的喜爱同时也意味著对果实的期待,这种同生存与繁殖的成功相联的美学倾向性在长期的演化中得到加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说法自有其在生物进化中的道理。各地独特的动植物区系籼自然生态环境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塑造了当地人们的特定行为习俗和性格特征,决定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蕴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一方土养一方人,多种多样的地方生态系统养育了文化精神生活的多样性。
自然是人的精神上高层次追求和发展的重要源泉,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是科学技术和宗教发展的永恒动力。一些宗教特别是历史久远的佛教,建寺庙于沧海之滨、高山之巅,重视和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对话,自然界的事物往往成为佛教僧众譬喻悟道的机缘,为佛教故事、道德劝诫提供内容,甚至草木说法、因缘软化。人们在家里、城里栽草种树,类比自然已经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重要途径。自然给人类的精神启迪籼在人的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是无比宝贵的,也是无价的。
正如星云大师所说:
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山河大地、日月、云雨、雷电、生物、无生物等等,都是其中的部
分,在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皆是各有所用又互为条件、相即相入的。 (第十四期,
第二七七页)
自然界有花草树木、虫鱼乌兽、山河大地、日月风雷等万象:它们依一定的轨则正常和谐地存在与
运作:…:阳光(火)、空气(风)、海洋(水)、大地(土)提供生物生存成长的条件,植物也
回肴地净化稳定大气、水源和土壤,动物则吸取所需养分,再吐出植物需要的养分来肥沃它们。因
此,大自然和所有的生命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自然生态系。 (第十四期,第二
九O页)
佛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部对当今的自然生态保护有著积极的意义。佛教从整体上来认识和把握世界,认为世间万象亘为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遵循一定的因果规律,是一种和合斥生的关系;生命界按各自的作业,轮回于六道之中,在求生和追求安宁幸福方面没有根本不同,在佛性上更是平等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部有存在的价值,因此要求信徒善待一切生灵、成杀放生。清净国上、珍爱自然就是佛教的天然使命;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门大和合而成,大自然对人类有天覆地载和养育之德,人类对人自然应抱感恩之心,反对无度的占有、浪费,更何况态意破坏的恶行了。这些理念在佛经中可谓比比皆是,尽管其理性与理想化的成分较多,有些还缺乏可操作性,但随著佛教的传布发展,二千五百多年来对维护人类的和平与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依然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佛教制定杀生成,并视之为第一大戒,同时极力提倡放生护生功德,甚王有佛陀舍身饲虎的故事:僧团中规定在动植物滋生的雨季举行为期二个月的结夏安居,尤其是汉传佛教有着优良的素食传统,这些在客观上对自然生态的护持功莫大焉。此外,佛教徒有植树造林、养林护林的习俗,因而佛寺周围通常是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幽,这既是缘于二壮严国上、利乐有情”的理念,也是出于参禅修道的需求,“树林能帮助修道者达到身心的宁静,易于耕植智慧的种子” (第十二期,第二五五页)。占来“天下名山僧建多”,无数的名僧大德为建设清净的占刹,植林养林护林,在荒山野岭建起一座座净化身心的寺院,即形象地表现出佛教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和对e然生态的保护有著特殊的作用,为建设人间净土做出了重大贡献。
未来的几十年,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生活福祉、文明建设和社会安全稳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是从个人、家庭到国家所面临的,极其艰钜而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帮助整个社会认识到,无知、短视籼贪婪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敌,由此所造成的浪费和损失是极其巨大的,却是寸以避免的。目前,迅速的技术进步还不能取代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功益,许多新技术的应用还在广泛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我们已经在咀嚼历史上山于人们无知、短视籼贪婪所带来的苦果,许多动植物已在地球上消失,许多土地裸露而贫瘠,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长的时间里被浑浊空气和肮脏水体包围。这种趋势必须扭转,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文化上繁荣和社会上公正的基础之上。星云大师道:
身为有情识、有智慧的人类,如果人人发挥清净心、慈悲心,并具备同体共土、尊重包容的理念,
落实自然生态的维护,相信白然生态应可逐日恢复洁净活泼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地球之福,也才
定人类之福!(第十四期,第二九二页)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