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文殊信仰的兴起和流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文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殊信仰的兴起和流布
  文奎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佛教信仰的主要标帜是制作、礼拜佛塔和佛菩萨像。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印度出现了桑奇大塔等佛教艺术品;公元1世纪顷犍陀罗始作佛菩萨像;公元2—3世纪时马图拉制作的佛菩萨像运往印度各佛教圣地;公元4世纪之后犍陀罗、秣菟罗等地相继出现了文殊塔和文殊像,文殊信仰遍及了印度各地。
  关键词:信仰标帜;佛菩萨塔像;文殊塔像;文殊信仰
  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尤其是大乘经的结集产生的,而大乘经尤其是《般若经》和《华严经》的流布及龙树菩萨的大力弘扬,又促使文殊信仰传遍了古印度的各个地方,且深入到了广大信众和知识阶层之中,于是便兴起了人们对文殊菩萨的信仰和崇拜。其信仰和崇拜的标帜是抄写、供养《般若经》或《华严经》,制作、礼拜文殊塔和文殊像。而制作、礼拜文殊塔和文殊像,则是在制作、礼拜佛塔和佛像之后的事情。因此,先须谈谈佛塔和佛像的制作问题。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以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深邃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自净其意的佛教事业,深受其徒子徒孙的敬仰崇拜。为了解决其徒子徒孙们对他的想念、崇敬之情,就产生了为其制作尊像的需求,这一尊像就叫作佛像。但是,佛像也泛指佛菩萨罗汉等等佛教图像。佛教图像的制作源于印度的工巧明。传说,梵天太子丧后,梵天命首羯磨制其形象。象成,梵天叹其象曰:“山中妙最高,鸟中惟大鹏,人中如轮王,艺中是丹青。”婆罗门教图象的起源如是,佛教图像的起源也不例外。关于佛像的起源,有二说:一是佛在世时就有了佛像,二是佛灭后5世纪时兴起了制作、礼拜佛像。下就这两个问题作一阐述。
  据佛典记载,佛的画像早于佛的雕铸之像。《根本说—切有部毗奈耶》卷第28载:
  时给孤独长者来诣佛所,礼双足已,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若佛世尊在众首坐时,众便威肃。若不坐时,众无威德。若佛世尊见听许者,欲造瞻部影像,置于众首。”世尊告曰:“随意当作,置于众首。”
  因为,佛在众弟子的前面坐时,众弟子就坐得端端正正,威仪肃整。当佛不在坐时,众弟子就坐得歪斜不整,无威无德。所以,当给孤独长者向佛反映了这一情况时,佛为了整顿弟子们的戒律,就允许给孤独长者画一佛像,置于众弟子的前面。又,《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45载,摩揭陀国影胜王欲赠给胜音城仙道一幅佛的画像,遂“往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以事白佛。佛言:‘大王,善哉!妙意。可画一铺佛像,送与彼王。其画像法,先画像已,于其像下书三皈依,云我从今日乃至命存,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摩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次书五学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欲邪行,四不妄语,五不饮诸酒。次书十二缘生流转还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从无明缘行乃至积集而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从无明灭乃至积集俱灭。皆广书之。复于像上边书其二颂曰: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精,降伏生死军,如象摧草舍。于此法律中,当修不放逸,能竭烦恼海,当尽苦边际。如是画讫,授与使人,应报彼曰:汝持画像至本国时,可于广博之处,悬缯幡盖,香花布列,盛设庄严,方开其像。若有问云:此是何物?答曰:是归依三宝为出离因。次下云何?答曰:教持五戒,生人天道。次下云何?答曰:是十二缘生,明三界五趣流转还灭因果道理。若问于上二颂其义云何?答曰:斯之二颂明诸有情,依教修行,破生死军,勿为放逸,速趣菩提。’时影胜王奉佛教已,欢喜顶受,礼足而去。王即画像,上下具书其事。以种种妙香遍熏尊像。然后,细卷内金函中,次以金函内银函中,次以银函内铜函中,复以上妙香叠密裹此函,置香象上,严整衢路,幢幡导从,出王舍城。时影胜王并作敕书,报仙道王曰:‘虽未相见,使至览书。蒙赠宝甲,世所希有。今画世尊形像,三界最尊。令使持将,冀申供养。”’又释道诚的《释氏要览》卷下《杂纪·寺院画壁》条载:“毗奈耶云:给孤独长者造寺(祗园精舍)后作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言随意。未知画何物?佛言:‘于门两颊应画执杖药叉,次傍一面画大神变,次面画五趣生死轮,簷下画本生事。佛殿两颊画持鬓药叉,于讲堂处画老宿苾刍,于食堂画持饼药叉,于库门画持宝药叉,于水堂处画龙王持瓶,于浴室火堂画天使,经法堂画菩萨并狱相,瞻病堂画佛躬看病比丘相,大小行处画死尸相,僧堂画白骨相。”’此外,《杂阿含经》卷10还说:“壁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象彩色,随意图画。”其画法是先于壁上涂以粗泥糠泥,其上敷垩(白土),混诸种颜料涂治之。由上几则引文看来,释尊不仅允许画佛像,而且还规定了画法、内容,说明佛在世时已有了佛的画像。
  现在英国帝室博物馆,还收藏着一幅释迦牟尼41岁时的画像。传说是其“说法第一”的弟子富楼那亲手所绘,被视为国宝。
  《增一阿含经》云,佛在舍卫城祗园精舍时,以忧愁众生懒惰而不愿听闻佛法,他为了激发众生衷心求法,悄悄地离开祗园,到了忉利天,为其逝世的母亲摩耶夫人说法时,人们以久久没有见到佛陀,特别是虔诚的信徒舍卫城的波斯匿王和骄赏弥城的优填王,因过分思念佛陀而病了。于是,二王的臣—F就想到了制作佛陀尊像,以治二王的相思病。据说优填王的臣子,用牛头旃檀香木(赤铜色,香味浓郁)制造了一尊5尺高的释尊立像,名曰优填王思慕像,即佛典上说的旃檀佛像,此为雕制佛像之始;而波斯匿王则以紫磨黄金(紫金)铸造了一尊5尺高的释尊立像,此为铸造佛像之始。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两尊佛像。可惜,这两尊雕铸像今已不传,所以不足为信。
  据《十诵律》说:“佛身像不应作。”所以,释迦牟尼在世时乃至逝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即至少在公元1世纪前期,在佛教艺术里,没有佛的形象。为什么呢?小乘佛教认为,释尊是一位超人的伟大存在,若以人的形象显现,恐怕有失恭敬。因为他们不敢违背戒律的严格规定。那么,如何才能解决人们对释尊的思慕之情呢?从早期佛教的艺术品“佛本生故事画”和“佛传故事画”看来,往往是以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佛陀的,如以“象”表示诞生,“马”表示出家,“座”表示降魔,“菩提树”表示成道,“法轮”表示说法,“佛足印”表示他所到过的地方,“塔”表示涅架等等。由此看来,佛陀在世时,没有传授造像之法,也没有佛陀尊像。那么,佛菩萨像是何时产生的呢?
  从一些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的实物看来,佛教艺术的兴起,当与阿育王(公元前273一公元前232年在位)弘扬佛法有直接关系。阿育王是古印度摩竭陀国孑L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他在位期间,征服了印度东南方的羯陵迦国,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他不仅兴办水利、交通运输,还和希腊、埃及、叙利亚等国交换使臣,发展海陆贸易,而且也扶植各种宗教,尤其注重佛教。他曾皈依佛教,先做居士,后还短期加入僧团。他在位期间,建立了84000座佛舍利塔,在全国颁布敕令和教谕,刻制于摩崖和石柱上;在他即位的第17年,于华氏城命目犍连子帝须召集主持佛教第三次结集。结集后,又派遣传教师去四方传播佛教,如派末阐提至蹋宾国、犍陀罗国,派摩诃提婆至摩醯娑慢陀罗国、派勒弃多至婆那婆私国,派昙无德至阿波兰多迦国,派摩诃昙无德至摩诃勒咤国,派须那迦和郁多罗至金地国,派摩哂陀、郁帝夜、参婆楼、拔陀至楞伽国,把佛教传到了古印度各地和毗邻诸国,使佛教发展成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附属于佛教的艺术也勃然兴起。如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劳里亚南丹加尔石柱”和“萨尔纳特狮子柱头”,即是阿育王时代石柱和柱头的杰出代表。前者柱头的中心部分雕饰以莲瓣,圆形石板四周刻有鸟、鹅及忍冬草花纹,柱顶蹲踞着一只雄狮。后者柱头顶端蹲踞着四只圆雕雄狮,背对背,颈脊相连,面向四方,前肢挺立在鼓状圆形顶板上。圆形顶板四周饰以狮子、大象、马、牛,分别代表北、东、西、南四方,与象征佛法的四个法轮相间交错,寓意法轮常转。再是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于马尔瓦附近桑奇村建的桑奇大塔,塔高16.5米,基座直径36.6米,塔下安放佛骨舍利,基座上为覆钵式塔身,并围以栏楯。覆钵顶为方形平头,中插伞杆,杆上置三层伞盖。基座周围4米宽的环形道路外围设有玉垣,东南西北设有4个塔门,门旁铺有台阶,通到基座—亡边的环形路上,供人绕塔礼敬。其次是建于公元前2世纪中印度的巴赫特遗迹之塔,复次是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顷的阿旃多第10窟等佛教遗迹之支提,第四是统领犍陀罗国的迦腻色迦王于公元1世纪顷建立的高220余米的十三级浮图。这些都是为人纪念释迦牟尼的礼拜对象。
  前面说过,释尊寂灭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小乘佛教不主张为佛造像。待到贵霜王朝的第三代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约公元129—152年),以大乘佛教允许民众礼拜佛像,才开始了佛像的雕塑。欧阳启名的《佛教造像》说:
  公元1世纪后期,犍陀罗破天荒首开
  雕刻佛像之风,马图拉的佛像雕刻闻风而
  起。公元2—3世纪,马图拉的雕刻作坊大
  规模制造佛像,运往印度各佛教圣地。
  迦腻色迦王时期,贵霜王朝就将其首都建到了犍陀罗(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地区的伯格拉姆和白沙瓦。犍陀罗地区曾是希腊人的殖民地,所以,希腊文化早就传人了此地。到迦腻色迦王时,就继承了这一希腊文化,并与本族原有的伊兰系文化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而犍陀罗佛教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同系统的文化并存、相互融合、进而同化的背景下产生的。由于这里受希腊罗马自由思想的影响,而希腊罗马早就有制作各种神像的传统。在这里,东方的宗教和西方的雕刻艺术很久以来就已经融合很深。因此说,公元1世纪后期,佛像最初产生于犍陀罗是比较可信的。犍陀罗的佛像首先是出现在佛传浮雕中,佛的形象还沿袭了希腊罗马风格的众神。到佛像流传渐广后,才具有了佛典中所说的“三十二相,八咐‘种随形好”。若从造像的材料来看,白灰膏塑造的佛像最早,其次是石雕佛像,不过他们都在公元1世纪时期。其佛像特点是:脸形长方,眉眼间距离近,额高,眼眶微深,眉间有白毫。眼半睁或常态,视前下方。鼻梁高且直,与眉脊连接,鼻翼窄。嘴唇轮廓显明,嘴小,嘴角深陷,常有胡须。表情娴静和祥,微有笑意,有的含而不露,都是凡人情态。额中部发际前伸,两鬓有发。发由前向后梳,为波状缕发,发缕清晰。晚期有螺发和其他发型。肉髻在头顶稍前,显得自然。整个面型像欧罗巴人种。后期表情渐人俗套。佛像姿势有立像、坐像和倚像等种。
  马图拉,即秣菟罗。由于其内不允许制作佛像的思想根深蒂固,若没有强大的外力推动,要突破这一传统是很困难的。所以,在犍陀罗破天荒地首开雕刻佛像之风的推动下,位于其东南的商业、交通和佛教中心的马图拉,其佛像雕刻也就闻风而起,其时间当在公元2世纪初前后。这里佛像的体态、气质和仪表都-与犍陀罗的不同,贵霜时代犍陀罗的希腊式佛像偏重沉静内省的精神因素,而马图拉的印度式佛像则是强调健壮裸露的肉体表现,这是因为它主要是继承了印度原有雕刻的传统,佛像体格健壮,气质强悍,表情明朗。所以,到2—3世纪时,马图拉制作的佛像就大量地运往了印度的各个佛教圣地。
  在佛像产生的同时或稍后一些,也产生了菩萨像。最早产生的菩萨像是释迦牟尼出家成道以前的“王子菩萨立像”和弥勒菩萨像。王子菩萨像的形象是:结高发,戴宝冠,上半身裸露,下半身着裙,身戴饰物,有头饰、脚饰、腕钏、璎珞、天衣等等,脚穿凉鞋或赤脚。由于他最终要修行成佛,所以与佛的形象有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如眉间白毫和手足的缦网等。王子菩萨像的面部造型带有希腊和印度混血儿的特征,俊美新奇,眉宇清朗,五官端正,尤其是潇洒的唇髭,透露出高贵的气质。身戴金碧辉煌的璎珞、臂钏、手镯,缠着印度王子的头巾,穿着印度式的围裙和罗马式的珠履,左手叉腰,右手施无畏印,显得英姿勃勃,风度翩翩。菩萨衣纹自然流畅,精致不繁,具有希腊雕刻技法的要领。人体的肌肉感光滑细腻,好似安东尼时代罗马的雕像一样,尤其是那袒露的肩膀、胸部和肚脐周围的肌肉,刻画的惟妙惟肖,和真的一样。如现藏于法国基梅博物馆的“王子菩萨立像”,就是在公元2世纪中,出土于沙巴兹·加希、高120厘米的片岩像。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的水平,当是一件世界级的珍贵文物。
  除上述王子菩萨像外,犍陀罗的菩萨像还有两种,…一是持净瓶的弥勒菩萨像,二是泛泛的菩萨像。其面相庄严,有胡须,高鼻梁。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肩部和臂腕都有天衣缠绕。发式复杂多样,头后两侧头发垂肩。发间有钗、簪和花朵等装饰品。有的菩萨戴冠,冠有宝冠、花冠数种,冠上多有装饰。胸部、颈部也有链饰,链式结构复杂,下垂腰际,或更长的是璎珞。上臂和手腕有钏,手腕还戴有镯。菩萨脚穿凉鞋。多数菩萨还有头光。有的菩萨上身着衣,但袒露右肩。有的菩萨为立像,有的菩萨为坐像。总之,犍陀罗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佛像,而且菩萨像亦相当多,这表明了这里盛行着对佛菩萨的信仰。
  关于菩萨像的制作、流行,最早的当是前面说的王子菩萨像和弥勒菩萨像,其次是观音菩萨像和文殊菩萨像、普贤菩萨像等。可惜,印度关于文殊菩萨塔像的记载很少,这就使我们只能从我国僧人至印度取经所留下的有关资料和考古上的蛛丝马迹来寻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东晋高僧法显至印度取经时所作的《佛国记》。
  法显(约337—422),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3岁出家做沙弥,20岁受大戒。以慨律藏残缺,发誓寻求,遂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和同学慧景、慧应、慧嵬、道整等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出发,度流沙,越葱岭,至北、西、中、东天竺,获《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律》、《杂阿毗昙心论》等梵本。后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二年,又获《弥沙塞律》、《长阿含》等梵本,后由海路,途经耶婆提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瓜哇),于义熙八年(412)达青州长广郡牢山。次年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后于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同译经。《佛国记》就是对他所经历的30余国的历史、宗教、山川风物的记录,故亦名《高僧法显传》。其《传》曰:
  过是诸处,已到一国,国名摩头罗……国王皆笃信佛法,供养众僧……众僧住处作舍利弗塔、目连、阿难塔,并阿毗昙律经塔。安居后一月,诸希福之家,劝化供养……众僧大会说法,说法已,供养舍利弗塔,种种香华,通夜燃灯……诸比丘尼多供养阿难塔,以阿难请世尊听女人出家故。诸沙弥多供养罗云,阿毗昙师者供养阿毗昙,律师者供养律。年年一供养,各自有日。摩诃衍人则供养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观世音等。这里的“摩头罗”即是“秣菟罗”,位于恒河中游西北部,现在新德里南方。当时它的东南方是摩竭陀国,西北方是犍陀罗等国,是从东南向西北去的必经之路,为商业和交通中心。公元2世纪时,它是贵霜王朝的佛教中心之一,以犍陀罗制作佛像的影响,这里也开始了制作佛像。法显到达此地的时间约在公元400年。他看到小乘僧众不仅供养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罗云等罗汉塔,而且也供养经律论塔;他还看到摩诃衍人即大乘僧众供养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和观世音等大乘经和菩萨。但此处供养的大乘经和菩萨是其塔呢?还是“像”呢?按上下文的意思看来,则是般若波罗蜜塔、文殊师利塔和观音塔。但也不可完全排除了《经》书和“菩萨像”的可能。总之,摩头罗已兴起了对《般若经》和文殊、观音的信仰。
  又,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玄奘法师于贞观四年(630)至中印度巡礼秣菟罗国的释迦弟子等遗迹后,在其《大唐西域记》卷第四《秣菟罗国·释迦弟子遗迹》中写道:
  秣菟罗国,周5千余里。国大都城周20余里……有三牢堵波,并无忧王所建也。过去四佛遗迹甚多。释迦如来诸弟子遗身窣堵波,谓舍利子、没特伽罗子、布剌拿梅呾丽衍尼弗咀罗、邬波厘、阿难陀、罗怙罗、曼殊室利诸菩萨牢堵波等。每岁三长及月六斋,僧徒相竞,率其同好,赍持供具,多营奇玩,随其所宗,而致像设。阿毗达摩众供养舍利子,习定之徒供养没特伽罗子,诵持经者供养满慈子,学毗奈耶众供养邬波厘,诸苾刍尼供养阿难,未受具戒者供养罗怙罗,其学大乘者供养诸菩萨。是日也,诸宰堵波竞修供养,珠幡布列,宝盖骈罗,香烟若云,花散如雨,蔽亏日月,震荡溪谷。国王大臣,修善为务。玄奘这里说的“秣菟罗”就是上述法显说的“摩头罗”,是古印度的十六大国之一。其在印度宗教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是传说中黑天的诞生地、婆罗门教遍人天派的中心,其早先还是薄伽梵派的发祥地。佛教在此盛行过数个世纪。佛陀弟子末阐提和近护都曾在此传法布道。由法显和玄奘这两段记载看来,它是一个大小乘并行的佛教国家。在其都城有释迦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说法第一”的富楼那、“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多闻第一”的阿难陀、“密行第一”的罗怙罗等阿罗汉的舍利塔,还有释迦牟尼的左胁侍、菩萨众上首文殊师利及诸菩萨的舍利塔。对于这些舍利塔都要在“每岁三长及月六斋”,“随其所宗,而致像设”,“珠幡布列,宝盖骈罗,香烟若云,花散如雨”地竞修供养。这里的“三长”,又名三长斋,是指每年的1月、5月、9月长斋。“月六斋”是指每月的8、14、15、20、29、30这6天持斋。“随其所宗”是说,学论者供养舍利弗,习定者供养目犍连,学经者供养富楼那,学律者供养优波离,比丘尼供养阿难,沙弥供养罗怙罗,学大乘的供养文殊师利诸菩萨。“而致像设”是什么意思呢?像者,人物形象摹写或雕塑,如肖像、画像、石膏像等。像设,就是依式构造的人物肖像等。又,晁华山的《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圣迹》说:
  佛像首先出现于贵霜帝国的犍陀罗地区,即现在的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汉东部,当时是&fr_A世纪末。摩菟罗这时也是贵霜王朝的佛教中心,因而犍陀罗制作佛像的思想也逐渐传播到了摩菟罗。于是,公元2世纪初前后这里也开始了制作佛像。
  大约在佛像出现同时,也有了菩萨像,菩萨身材显得粗壮。在摩菟罗的西郊伽涅施拉曾出土一件早期的菩萨坐像,像的头部已残失,右肘也缺失。菩萨结跏趺坐,禅定印,着衣式为偏袒右肩,佩戴多种装饰,其中有项链、胸花、璎珞、臂钏、腕钏,显然是贵人的打扮。类似的菩萨坐像
  在桑志也发现过,制作地点也是摩菟罗,
  还有迦腻色迦王时期的纪年刻铭。
  由上看来,玄奘于公元7世纪初至秣菟罗时,很可能看到的是上述阿罗汉和文殊师利的尊像。事实上,公元3世纪时,秣菟罗的阿西卡特拉就已有了高3米的弥勒菩萨立像。
  总之,在公元5—7世纪时中印度秣菟罗确实流传着文殊信仰。
  又,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澧州僧哲禅师》载:
  僧哲禅师者,澧州人也……思慕圣
  迹,泛舶西域。既至西土,适化随缘。巡礼
  略周,归东印度。到三摩咀吒国,国王名曷
  罗社跋吒。其王既深敬三宝,为大邬波索
  迦,深诚彻信,光绝前后。每于日日造拓模
  泥像十万躯,读《大般若》十万颂,用鲜花
  十万朵亲自供养。所呈荐设,积与人齐。整
  驾将行,观音先发。幡旗鼓乐,涨日弥空。
  佛像僧徒,并居前行,王乃后从。
  僧哲禅师为唐代高僧,以思慕圣迹,泛舶西域。在本书卷下《玄逵传》后,王邦维先生注曰:“后僧哲师至西国,云其人(玄逵)已亡。玄逵染疾,从广州返锡吴楚,事在咸亨二年。僧哲赴印,则应在此后数年。”咸亨二年即公元671年,因此说,僧哲禅师于7世纪70年代初后去的东印度三摩咀吒国。其国王曷罗社跋吒,深敬三宝,为大居士,“每于日日造拓模像十万躯,读《大般若》十万颂,用十万朵鲜花供养”。在斋供口时,又是“观音先发,佛像僧徒,并居前行,王乃后从”。足见东印度三摩咀吒国已有了观音像和佛像,且盛行着诵读、供养《大般若经》的氛围。可见,公元7世纪时,东印度也盛行着文殊菩萨的信仰。
  其次,在印度西海岸孟买市东北400余公里的奥兰迦巴市西北20公里处,有一个伊罗拉石窟,其中第1至第12窟属于佛教,其余之窟属于婆罗门教和耆那教。释见介的《文殊菩萨小百科》说:
  伊罗拉石窟的第十一窟,结跏趺坐的如来像的两侧,文殊与度母、观音、弥勒站在一起,都是头戴宝冠,身著璎珞的菩萨装扮,建造时间约在西元七、八世纪之间,这是我们目前发现最早的文殊造像。伊罗拉石窟是继笈多王朝开凿的阿旃多石窟之后的又一个闻名于世的石窟,是集窟院建筑、佛教、浮雕于一处的古代佛教美术宝库。其中,第11窟中着菩萨装的文殊像是印度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殊造像。它表明了公元7、8世纪中西印度就有了文殊信仰的流布和佛教的密教化。密教是印度佛教和婆罗门教及印度教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咒术、祭祀为主要实修方式的一种大乘佛教。到了8世纪时,它就成了印度佛教的主流。此时正是印度帕拉王朝的全盛时期,其造像特点是逐渐走向世俗化,佛像亦佩戴着复杂的装饰品,佛的形象亦如同帝王、贵族一样。二是佛教也引进了印度教的许多护法神,出现了多头多臂的菩萨像、忿怒姿神像和其他神密性、功能性的神像。这一时期的雕像技法曾传人尼泊尔和我国的西藏及东南亚等地,并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开始给佛像戴上了宝冠。这种宝冠佛的形象也传人了我国的西藏和印度西北部及中亚地区。四是此时观音、弥勒像虽然很多,但都也戴上了宝冠,其中观音是冠中有阿弥陀佛坐像,弥勒是冠中有小塔,而文殊呢?冠中也有了化佛。文殊像多是右手持智慧剑,左手持经典,坐在狮子背上。如在10世纪的帕拉王朝时期,东印度有一尊文殊菩萨与阎曼德迦在一起的尊像,其中的文殊造像是;文殊以游戏坐坐在由仰覆莲瓣构成的宝座上,宝座右下方刻有两位供养人,左下方刻有六种吉祥物,宝座两边的柱台下,左右各有一头狮子。文殊右手悬垂,握着一枝含苞待放的莲花,右臂上有一株盛开的莲花;左手持莲花,莲茎顺着手臂挺立在肩膀上方,莲上置《心经》。文殊的忿怒尊阎曼德迦蹲踞在文殊左侧,手中还握着权杖。文殊面容寂静,眼睛微垂,头卜戴着华丽的宝冠,上身裸露,胸戴璎珞宝饰,下身穿着印度式的短裙,腰细肩宽,精悍好看。左右莲花上置有阿弥陀佛和阿閦佛。文殊头上还有珠宝光轮。整座浮雕周围是火焰纹,这是帕拉风格的特色之一。这一造像姿势优美,比例适中,雕刻细腻,装饰华丽,大量采用了尖拱、火焰等纹饰。其中火焰纹、忿怒神祗阎曼德迦的出现,显示了印度佛教的显密融合和帕拉艺术风格。
  摘自《五台山研究》2008年第4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