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阿姜查:森林中的法语(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阿姜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那无法满足的 
  “tanha”是渴爱,如果我们能像这样思考事情,我们就能平息它。经典上称它为渴爱,但是在我的禅修体系中,我称它为“张开”,开而未合,这就是禅修中的“tanha”。经典上说:“未有河流如渴爱。”张开而没有关上——苦永远无法停止。贪欲不是嘴巴或胃,它们无法被满足。如果胃空虚,只要吃些饭就可以了,渴爱则不然,它没有形式或自体,它就是“张开”。
  我用狗来作比喻。一只狗被喂食米饭。一、二、三,甚至五碗后,它的胃满了,但是渴爱仍在,张开。放更多饭在它前面,它会守护着它,当另一只狗出现时,它会发出咆哮——格ㄜㄜ,一只鸡接近时也是格ㄜㄜ。这显示出胃或嘴巴都不是渴爱的所在,它们可以被填满,但是渴爱的想法与感觉则持续张开,因此佛陀说:“没有一条河流像渴爱一样。”它一直开着,永远无法被满足。如果关着,水很快就可以注满;但是如果一直开着,水会一直流失,永远都注不满……它就像这样,无法被满足,一直都想要。
  想想一个迷恋生命的人,不曾想过死。生重病时,她呻吟并恳求:“请再多给我一点时间……不要现在就取走我的生命,等到未来再说。”接着,他康复了,然后又一次生病并乞求:“可以再多给我一点时间吗?请不要现在就取走我的生命。”当我们健康与强壮时,我们没有想过死亡,不觉得有什么危险。当然我们无法超越危险,因为我们没有死过。接着我们生病了:“拜托,我需要多一些时间,不应该现在就死。”这种事会反复发生,我们的说法依然是:“拜托,还不是时候!”事实是,我们害怕,我们不想死,就是这么一回事。这是一种盲目的渴爱,人们对生命恋恋不舍。这是一个欲望的例子,如果我们无法开发出觉知渴爱的智慧,我们就会一直陷在痛苦中。
  解脱渴爱
  渴爱被称为欲望,亦即没有被满足,这是较好的描述方式。解脱渴爱的人,还是会有欲望,但是他可以被满足。渴爱无法被满足,我们一路带着它。还不停抱怨,我们嫌它太重,却又放不下来。如果我们想要许多东西,它会变得很沉重,矛盾的是,人们想要很多,却不希望它变得太重。这是逃避事实,如果我们了解,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要放下并不难。
  我认为法是困难的事,很麻烦,但是如果真的深入思惟,它却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佛陀所教导的不是不可能的任务,没有一个修行方法是不可行的。他只教导有益众生的法,从来不说无益的法,请想想这一点。
  当你的日常生活出现痛苦时,你应该检讨它为什么会发生。可能是你的小孩不听话,那么,是谁让他们变成这样的?如果你是因为你的小孩感到痛苦,那么其实问题是出在你自己身上。你应该像这样想,回到起点上。如果你想迫使他们听话,那将行不通,一定会以眼泪收场。为什么?你应该集中注意力,找出原因来。事情不可能凭空诞生,它一定有原因,只是我们没有认真找过。
  明白实相便能安心
  佛陀教导我们像这样去了解这个世界,他能够安心,是因为他明白事物的实相。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你们看过猴子吗?它们安静吗?有安静的猴子吗?猴子就是这样,总是四处攀爬,静不下来。也许你会因此而感到沮丧,你觉得它们应该乖乖坐好,不应该到处攀爬与跳跃。你可能气得想杀掉它们,但是你看过静止不动的猴子,能够像人一样打坐吗?不可能,除非那只猴子死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你应该强迫它们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吗?你应该了解猴子就是这个样子,宇宙里的每一只猴子都会继续像这样。如果你看过一只,并清楚地了解,你就会知道所有的猴子。你会随顺自然,因为那就是猴子的方式。无论猴子安静与否,你的心是另一回事,它能静得下来。让猴子做它该做的事,不要意气用事。你能静下来心,因为你知道猴子的方式,了解之后,你就会放下,并获得平静,而不会被“猴事”给绑住。你看见它们,并了解猴子就是像那样,你再到其他地方看见猴子,你会想:“猴子就像那样。”你并无恶意,因为猴子确实是那样。事情就是如此。
  如果你希望猴子安静,是自找苦吃。那不是佛陀希望你解决问题的方式,你应该根据实相去解决问题。如果一直钻牛角尖,最后你会发觉,你还是没有能力改变它们。你必须放下,随顺自然。
  如实觉知的智慧,知道它们是这样,让它们保持这样,将能带给内心平静,去除疑惑。
  这个世间也是一样,佛陀被说成是清楚觉知世间的人,就像我们清楚地知道猴子一样。这个世间应该是像这样的。
  通常人们会认识这一点,是因为时机逐渐成熟,他们已经具备许多经验。
  因此只要听闻一点法,就会回顾过去,并懊悔:“喔!我已经痛苦这么多年,只因为我固执己见。”如果你还是用从前的老套去看事情,不懂得放下,则你的内心将一直不得平静,到死都一样。事情原本就是那样,但是你却硬要改变它们,何必呢!你应该把握一切机会,看清事物的实相。
  问答录
  学生:假设一只猴子在玩火,如果我们顺其自然,它可能会烧了我们的房子。
  阿姜查:不,不……不是这样,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了解猴子,并且应该有比猴子更高的智慧,你会让它们拿火烧了你的房子吗?出现危机时,你应该要知道该如何处理。
  举例来说,每个人都会死,但是我们仍然会照顾我们的生命。不过你们医生照顾的方式是治疗与控制疾病,而不是预防死亡。那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药,如果你知道这一点,你就会照顾你的患者,并像这样治疗疾病。
  假设有一个罪犯来到医院,他涉及抢劫并中弹,医院必须照顾他。有些人可能会说医生在帮助抢匪,救治他,致使他再去犯罪。其实不是这样,医生的职责就是救人,救活了之后,他们再去犯案,并不是你的错。你只是尽一个医生的职责而已,不是为了帮助他犯罪。救人脱离病苦,是医生应该做的事。
  当人们生病时,他们会急着找医生。同样地,如果一只猴子准备烧我们的房子,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制止它。我们必须留意并照顾身边的事务。不过说到我们的房子,不需要猴子来烧它,已经有恶魔住在里面了——“我们根本不需要照顾它,出生之后,人一定会死,我们为什么要照顾我们的生命?”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应该像医生照顾病人一样,照顾我们的生命,使它获得暂时的缓解。人们总是在抱怨,说一些这样的话:“这些医生真差劲,他们治疗我,但是我却没有好转;更糟的是,一直都有人死掉。”他们就沉溺在这种愚蠢的话里。医生并无法让人免于死亡,没有这样的药,即使再高深的研究也办不到。那并非医生的领域,他们的职责只是减轻病苦,帮助人们活久一点而已。这就是所谓的“别让猴儿烧了你的房子”。
  我们应该用智慧处理事情。知道猴子的个性之后,如果有猴子带着火,进到屋子里来,我们会坐在一边看吗?我们知道猴子的特点,因此可以留意并防范,就像对待小孩一样。我们必须知道他们的方式,并注意他们,了解其特性之后,我们就应该小心监管。他们可能玩火、割伤自己,或掉进水沟里——我们不能放任不管。如果有人主张顺其自然的话,那他们一定不了解小孩。这样的人可能会让猴儿烧了房子。
  轮回之苦
  你可能觉得住在家里很麻烦,但是当你离开一阵子后,你又会开始想家。你应该怎么做?人的行为模式很奇怪,不是吗?那只是因为当你到另一个地方时,你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你的心思不在那里。这就是佛陀所说的“轮回”,因此你们才会到寺里来修行,做一些有价值的事,但是感觉还是和在家不一样。对你来说,没有一个地方像家一样舒适,因此你才会一直想家。这意味着善与恶的状态并未结束,你还是用世俗的方式在做事,因此它并未结束。如果它尚未结束,就表示你没有放下,你还背负着它们,所以你会觉得沉重,你可以看得出它的错误。
  接下来就是修忍耐,它其实什么也不用做,经上说忍耐是诸法之母。忍耐等来好的结果,但是当好的结果来临时,我们却经常被它蒙蔽。奇怪,不是吗?事情是好的,我们却被蒙蔽了,因此才会衍生出更多的痛苦。  
  善与恶,以及爱与恨都无法超越彼此,并有其局限。我们真的应该思惟法,并内观,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痛苦,我们期待另一个人来帮我们解决。不过这是别人无法代劳的,她或许可以解释灭苦之道,只是这样而已。灭苦的事必须靠你自己去完成,尊贵的导师说:“如来只是指出道路的人。”他教导你把这个拿起来放在那里,再从那里把这个拿起来放在这里。他教你游泳,而不是替你游,如果你希望佛陀替你游泳,你一定会溺(上敝下死)。
  正道
  去年,一些官员来这里开会,学习“正道”,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事情进行得不顺利,因此他们来这里学习正确的见解。不过他们似乎无法理解超越的重要,亦即不要随着事情顺利与否而高兴与痛苦。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对于我们创造出来的苦或重担,我们必须忍耐与承受。我们知道事情沉重,但是我们有欲望,所以我们把它们举起来。它们当然重,我们只能忍受。
  当我们还是学生时,我们很羡慕成人,认为他们一定很快乐。我们看见他们做各种事,有老师、商人、雇主与行政官员,我们希望像那样。因此我们用功学习,想要效法他们,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站在同样的位子上了,我们高兴吗?痛苦与困难还是存在,我们无法跳脱苦的因缘。我们现在无法跳脱,也不知道将来是否能够。事情只会变得愈来愈沉重。
  这个地方称为世间,巴利文是“loka”,意思是“黑暗”。世界进步与发展多少,黑暗就同样发展多少,世界的进步只是黑暗的进步。人们热心地谈论世界如何进步,不过散布的只是黑暗罢了。
  在我们的寺里,早先没有电力,人们经常说:“这里时常很暗!如果有电的话该有多好,最好也有自来水。”但是这些东西不会自己出现,需要可观的金钱投资。筹钱的过程很辛苦,当我们真的拥有明亮的电灯时,心却反而被遮蔽,变得很暗。方便会障蔽心灵,因为人们对于容易得到的东西会觉得理所当然。东西愈便利,人就会变得愈懒惰。
  以往乡村里的物质水准还没那么进步,人们都将厕所设在屋外的森林里,他们必须走一段路才能使用它。现在则不然,人们不用再走路了,他们睡觉的地方就有卫浴设施。我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那样真的有比较好吗?寝室就和厕所在一起,人们期望这样能带来方便与快乐,不过事实却不是如此。太舒适只会让你变得散漫,人们还想更方便,但是却永远无法满足。它永远都不够,所以他们只会频频抱怨。
  谁创造了苦?
  谈到使用资源的方式,我们时常觉得钱不够用,到底要怎么样才够呢?看起来好像很多钱了,不过我们还是不满足,所以我说这个世上并无有钱人。至少我不曾看过,我只看到人们总是嫌拥有的不够多。佛陀教导我们赚钱与花钱的方式,赚钱不是那么难,如何使用才重要。赚了钱之后,我们应该要善加利用,将它用在最有意义的用途上。对于需要的东西,不要过量。佛陀说得很详细,但是我们却不是很在意。我们一直都在和别人比较,将赚到的钱悉数透支。
  苦——是谁创造了它?我们看不见。人们东拉西扯,但是都没有掌握到问题的根源。根就在这里,但是我们却四顾茫茫,还责怪人与环境,因此让事情变得很复杂,其实我们并没有认真对待它。我们一直在身外寻找,并试图操纵外界的事物。
  我们四处张望,看见房子与碗盘脏了,我们可以清理它们。接下来,房子与碗盘都干净了,但是心却仍然污秽。当房子一团乱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很不舒服,并起身打扫与清洗。但是心黯淡与抑郁时,我们却看不到,还埋怨悲惨的处境。想到这一点,我们真的很可怜。
  如果我们能像打扫房子一样地清理我们的心,像刷洗衣服与碗盘一样地刷洗心,我们可能会自在一点,但是这样的说法,可能很难让人接受,这就像是人们根本毫不在乎碗盘是否干净一样,那是一种不关心的无知。我们必须实际去做并清洗,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正见,心将一直处在肮脏与无知的状态。
  佛陀说心并没有努力看清楚,而是随波逐流,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跟着情绪走”。在家里,今天我们相爱,明天又不喜欢。今天我们很爱小孩,明天却被他们气得半死,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它会不稳定?因为心没有受过训练。爱与恨都会让它痛苦,太多会痛苦,太少也会痛苦,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自处?
  安住之所
  你已经找到可以安住的地方了吗?我们一直想找个好地方住。经过多少的岁月,寻寻觅觅,你现在是否还在寻找,为什么?
  一对夫妻住在一起,其实没有什么好争吵的,但是他们却吵个不停,甚至晚上还会离家出走——虽然隔天一般都会再回来。这真的很麻烦,我这样想是因为人们找不到真正的住处。我们没有清理真正需要清理的地方,我们在别处刷洗与打扫,却没有保持心的清净,因此才会一直感到迷惑。我们总是向外看,佛陀教导我们转向内,向内观心,看看心里有什么。
  最近什么事都变得勉强与仓促。现在芒果再也不甜了,因为在成熟之前,它们就被催生,并且被提前采摘与催熟。因为人们想要快速收成,所以吃起来会觉得酸,这都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快速的欲望。想要品质好、东西甜,你就必须先让它酸,照着自然的方式进行。但是我们却太早将它们摘下来,然后再抱怨它们是酸的。
  多数的事情都只是假象,我们却执着这些错误与不确定的事物为真实。佛陀希望我们看见真实,而非虚假。但是最近人们却完全颠倒,他们真假莫辨。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什么想法都可能出现,假造的事物被当成真的。面对这种情况,佛陀教导我们向内看,如果心看不见或不了解,那就不是真实之道。
  有教养的饿鬼
  佛陀说像我这样的一个老师,也可能会变成饿鬼——一个有教养的饿鬼。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想说一个故事,一个很有意思的寓言,这个故事有点长,请你们耐心听下去。
  有一个大善人,只要是有益于人的事,他都会全力以赴。他做事很精细,甚至有些挑剔。每件事都要求整洁有序,当他的小孩、侄女或外甥来访时,他都会有些不高兴。无论是扫帚或水壶,都一定得放在固定的位置上,如果有人不照着他的方式做,他就会不高兴。
  不过,他是一位善良而严谨的好人。有一天,他想要在森林里盖一座供人休憩的会堂(sala):“嗯!在这里盖一座会堂不错,可以为我累积更多的功德……商贾与旅人都可以在此落脚与休息,他们将会感到非常舒适与感激。”打定主意之后,他便开始建造,供人使用……
  后来,他去世了。在他死后,因为执着于自己的善行,他的意识回来住在这里,这个过去他生活与行善的地方。他常去检视那间会堂,看看有没有整理好。当他发现有些寺方凌乱时,他就很沮丧,当他看见那里整齐清洁时,他就很高兴。因为他的心就像这样——善良、整洁与一丝不苟。
  有一天,好几百个商人来此逗留,吃完饭后,就去睡觉,躺成一长列。
  这个会堂的主人,现在成了“有教养的”饿鬼,前来检视他们的睡相是否整齐。上下左右环顾之后,他发现他们的头没有排成一直线,于是他开始拉他们的脚,以将头排正,他不停地拉,一列接着一列,直到都调整好为止。但是,接着他看他们的脚,现在脚又参差不齐了,怎么办?因此他又开始拉他们的头,以调整脚的位置。
  好不容易完成后,他发现头的位置又歪了,他很纳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就这样折腾了一整夜,片刻也不得安宁。终于他放弃了,他试着坐下来检讨其中的原因,忽然灵光一现:每个人都不一样。他们的身高不同,因此无法排成一直线。他心中的石头终于得以放下,因为他看见有些人高、有些人矮,事实就是如此。
  他放下了,并且觉得好一点,因为他看见每个人都不一样。先前,他期望他们都一样,当他们不一样时,他就想要让他们一样,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才会痛苦。接着他停下来思惟这件事,才看见实相:“啊,人就像那样,他们都不一样高。”他才觉得好一点。
  执着之苦
  我们的情况也是一样。我们必须看见事情的因,必须看见人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因为有些事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不能砍掉他们的脚,好让他们都一样高。执着会让我们陷入错误的欲望与想像中。
  我们每个人就像这样,有不同的工作与职责,有些人比较快速而有效率,有些人则比较慢——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果见解错误,很容易就沦为饿鬼。我也一样,一不留意就会变成饿鬼,但是我会很快觉醒:“嗨!你快变成饿鬼了,快斩断它。”
  我有弟子,我希望他们进步,能照着我的训练方式发展。有时候我会为此而苦恼,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会提醒自己:“我已经再一次变成饿鬼了。”我随时都这样教导自己。
  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经常“转生”成饿鬼。但是我们不会轻易放弃,我们必须教导自己更娴熟地处理事情,了解其间的困果。接着,我们才可以如实地看待众生,随顺他们本来的样子,并且可以放下,保持轻松自在。我们可能会希望他们成为某种样子,不过问题不在他们,而在我们。我们的心被遮蔽了,因此才会归咎给他人。事情不是那样,都是我们的缘故。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却期望他们一样,如果我们能根据看见的事实去处理事情,问题就解决了。
  有些人骑摩托车,因为失去控制而摔倒,他却说:“是摩托车让我摔倒。”事实上,是他让摩托摔倒,因为他没骑好,但是他却归咎给车子。  
  放逸者无法受教 
  总结来说,小孩与成人的情况不同。如果小孩犯错,你愿意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懂事;如果是成人犯错,人们就不愿意原谅,因为他们应该更懂事才对。佛陀说不知道对错的人,可以教他们知道;但是知道却不照做的人,就无可救药了。那些人被称为放逸者,无法受教。
  那些结局悲惨者,都是不知自省的人。我们总是看其他的人与事,看外面迷人的事物,想从外界寻找快乐;从来没有向内挖掘,没有在自己身上用功,让它变得光明与澄澈。结果当然就是经常陷入挫折与迷惑中,我们看到的都是黑暗,为什么?因为眼睛不好,我们埋怨黑暗,看不见光明与色彩,因此说它们根本就不存在。好吧!那时真的——对盲人来说,不过,其实我们是在无病呻吟。问题出在眼睛,所以才什么也看不见,包括光线与色彩;如果眼睛正常,那些事物全部会显现,我们也会知道它们是什么。我们并没有真的去检视这个问题,通常我们都是看别的地方,因此得不到快乐。我们应该学习让自己的生命喜悦,那真的有方法可以达成。
  出家的生活——人们为什么要出家?5
  V医师:我想告诉您一个我亲戚的故事。这个家庭有一个他们认为很有学习潜力的孩子,因此他们做了许多牺牲,供他去读大学。在学校时,他开始对佛法产生兴趣,并乐此不疲。
  他的父母原本冀望他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成为家庭的支柱。每个人都为了他的就学而做出牺,但是毕业前,他一直沉浸于佛法中,并且想要出家。他的父母难过得掉眼泪,并且对宗教感到失望,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必须答应让他出家。
  我不上寺庙,根据我的观点,世界分成两大部份,在家与出家。我必须就业以养活家庭,我对于家庭、社会与国家都有责任。我来这里得到一个印象,有些人希望每个人都出家。但是作为一个在家人,我能造福社会与人群,我支撑我的家庭,并带给他们快乐。我可以在这个职位上支持佛教(sasana),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出家,比丘与比丘尼就得下田工作,以及做生意,没有时间修行与教学。
  因此当我听到这个年轻人的故事时,他让父母亲伤透了心,我认为这是一项罪过,一个可怕的罪过。他对他的父母与亲人造了恶业,那是一项自私的行为,只是满足他自己的欲望而已。
  阿姜查:确实如此,医生。但是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一公斤的铅与一公斤的黄金,何者较有价值?给你的话,你会选择哪一项?
  V医师:黄金。
  阿姜查:生命也是如此。当对象非常明确时,你会选择有价值的事物——黄金。同样地,这个年轻人也作出了他的选择。你为什么选择黄金呢?
  V医师:因为它有价值。
  阿姜查:这就对了,因此请不要那样想。不是不可以想,而是应该观察如何才正确。此外,你不需要担心每个人都出家的话,没有人来“建设”这个世界。
  例如,当他们需要雇用乐师时,你不必担心,他们只会雇用会演奏的人,不会雇用你或其他人。不是每个人都会出家,也不会都没有人出家——就是不会有这样的事,只要具有信心与智慧的人都会这样做……他们不应该受到压抑。
  我过去也曾经想过:“既然杀生不对,那么每天都吃辣椒酱如何?”谁能那样做?谁能每天都捣碎辣椒给我们吃?我们不能说出如此不着边际的话。
  出家的动机不是为了伤害父母或我们的家族。我们看见我们的家庭仍然陷在痛苦中,但是其他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就像铅与黄金的选择一样。决定出家的人视这个世间如铅,因此他们选择出家。我们不想要世间、家庭,以及其他会毁坏的东西,但是很少人能理解这一点。手有手心与手背,但是目光却只能看到一边。
  当人们以清净的动机出家时,他们也会感受到苦谛的苦,因为他们是依据法去看事情。你可以说它是恶业,不过这么一来,佛陀还真的造了很多恶业!说到底,这个动机不是自私的。它将能带给这个家庭光明。
  现在,在我的寺里,有一个留学的比丘,最后决定出家。他的父亲起初很难过,不过现在他来这里,已经不会再希望儿子离开寺院了。一开始,我们看不出寺院的价值,但是智慧渐增之后,我们就了解,它真的有价值。喔!别担心,没有那么多人想出家,还是有许多人想留在世间,它不会空掉的。
  人们出家后将停止造恶业,并且努力帮助众生了解、喜悦与冷静地生活、修习正命、和谐共处、彼此帮助、没有伤害与剥削地生活……不是每个人都会出家,别想太多,每个人都不一样。世间不是像你想的那样,否则,它就不是世间了。
  生命的选择
  V医师:好的,我了解。关于修福,我有这样的问题。修福应该是带给自己或别人快乐,我却看到人们为了修福,告诉他们的孩子:“不要吃最贵的水果,把它们留着供养僧伽。”难道这不会造成别人的负担吗?这也是我反对年轻人一毕业就出家的原因。难道善行不是为了带给自己与其他人快乐与满足吗?这个人修福的做法,就好像偷了别人的钱包去供养一样,而这笔钱可能正是被偷者的小孩的救命钱。
  出家比丘的使命是宣扬佛法,但是最近到处都是阿姜。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像佛陀一样。佛陀是创始者,他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建立佛教。因为其他人看不到法,所以他离开家去打开他们的眼睛。但是现在已经有这么多法师了,大家都在传授佛法,这就够了,这个年轻人模仿你们或佛陀的举动似乎不太需要。如果他能再等个几年,或许不会那么令大家伤心,不会造成他们的困扰,并且能带给他们快乐。我反对是因为他没有等到恰当的时机,他应该再等几年,他挑错了时间,因此我说它是罪过。
  阿姜查:谁能知道正确的时间?
  V医师:如果他能笃定地等上七年再出家,就很好。当然,如果等待的这七年中他成了洒鬼,那就错了。除了那样的情况之外,他应该等上七年。
  阿姜查:你说等,你怎么确定他有时间?你说等七年,但是死会等人吗?你能和死亡商量吗?每个人都想,但是谁办得到?如果他是这样想的,他就会想出家,他不是像你那样想,他了解法的永恒与时间的急迫,因此你能告诉他怎么做吗?
  V医师(颤拦地说):我认为他很自私,他只想到自己的法喜,而没有考虑到别人。
  阿姜查:如果是这样,请你想一想,学医也是出自你自己的兴趣,对吗?
  V医师:是的。
  阿姜查:为什么?因为有自我,就有自私。佛陀曾经谈到这点。自我这个字只是一个概念,我们看别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个我,其实他们只是地、水、火、风四大的组合。佛陀明白这点,所以他教导无我的道理。因此自私是怎么来的?相信有一个自我,才会有自私。主张自我者,都是将四大看成个人,佛陀则只看到一堆瞬间聚合的事物。但是我们不能这么讲,因为人们无法理解。
  我只说一两句说,让你们自己去想。当我说前进、后退或停止时,你们能领会到这些话的意思;但是如果我只是在心里想而不说,那是什么?有个人已经到达这里,但是其他人则还在别处。你们听了,却不了解。了解是个问题,因为这是超越的语言,是佛陀的话。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就能了解。
  世间的方式和法的方式不同。我们必须对一般人说前进这些话,但是那无法代表全部。我们说人有因果,对吧!但是对凡愚与智者而言,还是不一样,它们的结果不同。佛陀说:“我凌驾因果,超越生死。”
  孩提时,当你看见气球,你会很兴奋,想要玩。但是你现在看见气球,还会想玩吗?
  V医师:不。
  阿姜查:为什么不?
  V医师:因为没意思。
  阿姜查:你长大了,对吗?当你还是小孩时,你看见气球,觉得很珍贵,充满欢乐,当它破掉时,你可能还会哭。但是现在则不一样了,如果有人问你:“医师,你想玩气球吗?”你已经不感兴趣了。
  不过,小孩子可能会向你抗议,他们会说:“当然,气球很好玩,也很珍贵。”那么谁才对?谁能辩得赢?如果分别从小孩与成人的角度来看,则他们都是对的。
  这些问题很好,请继续问下去。
  V医师:好吧,我有另一个问题,是关于B太太的。十年前或更早以前,她曾经跑去求圣水加持,无论哪里在举行,她都会去。她曾经邀我一起去,但是被我拒绝了。我说,我并没有造恶业,还为了帮助别人而努力工作,那是出于善意的行为。如果有误会,或做了不适当的事,我仍然没有恶意去造成别人的伤害,因此我相信自己没有造恶业。我相信无论哪一种宗教,都是教人要慈悲行善、利益世间并保持纯净。如果行为自私、我们就完了,我们没有尽到对世间的责任。
  我相信一切端视我们的心,无论这样做是否能获得功德。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自无害的动机,想要解决问题,并够纯净……我们看见人们到了适婚年龄时,就会依照习俗出家,但是他们的心却不纯净或平静。他们对于穿上僧袍,显得有些不安、担心或沉重,因此这样做其实并没好处。如果人们出家后能行善,那也得依靠他们的心。像放食物到僧众钵里这件事,我就不做。我太太总是一早就出去布施,我则不然。我不想依照习俗,脱下鞋子去供养食物,但是我的心里绝无不好的想法。
  丧葬的奉献,或放食物到钵里——人们都做这些事,但是心里却仍然有贪、嗔、痴,会造成别人的痛苦。与其求取这些功德,还不如让心静下来,或为他人谋福利,这样岂不更好。
  阿姜查: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你的妻子喜欢做那些事?医师,你家的四周有养鸡,你会给它们衬衫、裤子或手表吗?你给它们什么?
  V医师:米粒。
  阿姜查:对,那对鸡才有用。裤子与衬衫是给人用,而不是给鸡的,鸡想吃米。因此你必须知道众生的需求。
  其次,你说到不想供养食物,但是心意却是好的。如果一个人很勤奋,那么他会拒绝工作、洗碗盘,或打扫房子吗?我们现在谈的是努力工作的人,而不是懒惰的人。
  V医师:答案显而易见。
  阿姜查:对,因此我们现在谈的是有信心的人……你的话很合理,但是扯太远了。应该先拉回来,否则超过因的话,就得不到结果了。有信心的人想实施礼拜,供养食物(puja),并做其他举动。他们应该带着智慧去做,当然不能傻傻的。此外,你说到自己是个认真工作的人,只关心你认为重要的事。如果你看见房子一团乱,你能够视若无睹吗?如果盘子脏了,你能够不洗吗?如果狗儿在地板上便溺,你会放任不管吗?因此修行人,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做的事是一样的。勤奋的人看见应该做的事,他们就会去做。你为什么要清理老鼠与狗的大便呢?因为你是个能觉知,并勇于负责的人。因此佛教徒并非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至于祈求圣水加持,那是他们的层次;我们无法强迫鸡吃米,一切都随顺自然的因缘。
  好,很好!一个小时不太够,将这些问题都发表出来吧。
  是日已过——对巴蓬寺尼众之讲话
  我们既然出家了,就应该觉知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想或怎么说?现在,我们正在做什么、想什么——心里有贪或嗔吗?我们对别人有恶意吗?现在就看,赶快并作出决定。又过了一天与一夜,我们只会坐在这里受苦吗?
  佛陀曾经谈到这点。如果他还在世,他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对我们说。在经典中,他说:“日夜无情地流逝,我们是否善用时间?”这个劝诫似乎很短,是个简短的陈述,但是他却一再强调。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正念,既然出家了,就应该知道我们的责任。
  我们都想断除烦恼,但是我们认识烦恼吗?那些我们想去除的不善法,我们已经知道它们是什么了吗?烦恼是已经被断除了,或是正在断除中?它们是完全被断除,或只是被压抑,或是我们还得再继续忍受?它们现在确实的状况如何?我们的行为、思想与说话是否像个沙门(samana,即出家人)?我们是否像个沙门一样地使用生活必需品?佛陀提出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下定决心。为什么?因为日夜不停地流逝,我们还能继续在此修行吗?我们还有贪念与嗔心,必须赶快禅修加以断除。
  出家后,身为比丘尼,你们已经进入一个不同于在家人的“性别”。你们的想法还是和那些贪图享乐的人一样吗?能割舍得掉吗?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因为一天又过去了。事情不断变化,没有一件事是稳定与恒常的。你们想放逸地过生活吗?心里是否还有贪染?会自寻烦恼吗?为何无法放下贪、嗔、痴?你们必须看出它们的过患,除非看出过患,否则永远无法断除。你们还是会后悔,后悔自己“遗失”了烦恼。即使已经出家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两辈子……你们还是会继续像这样。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你们很容易就会变成这样子。
  正见令我们心安
  我们为什么会有嗔?因为错误的想法与知见;为什么会有痴?因为无明;为什么会有贪……错误的见解带给我们痛苦,让我们无法安心。只有正见才能令我们心安,唯有见解正解,才能心安理得,不会有贪、嗔、痴。因为你已经看见它们的过患,不会再紧抓着它们不放。恶念还是会生起,但是你会懂得放下,放弃它们,让它们从你的身边过去。
  为什么应该放下?因为你的生命短促,你的时间紧迫。它为什么短促?因为你看见日夜不停流逝。你为什么要制造痛苦?你为什么要执着?那都只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因此何不放下呢?如果你能像这样认真思惟,就一定会放下。
  有正见的地方,就有平静。不知道这点,即使独居也静不下来。
  团体生活很难保持平静,没有平静,是因为没有正见。在一个团体里,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共同的特色。就像鸟类一样,虽然品种不同,不过都还是鸟。有些喙比较长,有些比较短;有些翅膀比较大,有些比较小,但是,它们都是鸟。出家人也是一样,鸟有一定的特性,修行人也有一定的特性,那就是平静。
  修行就是为了让心平静,没有智慧的话,我们办不到这点。
  即使住的地方很豪华,食物也很丰盛,但是心却可能不平静。必须断除一切恶念,才可能获得平静,不过如果没有看清实相,就不可能办得到。
  检视自己,步步为营  
  如此思惟过后,我们就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去做。最近,你们可以听到在家人说,巴蓬寺是座模范寺院,是修行的范本,人们说这里的出家人都表现良好。我们听到了这些赞美,但是我们真的有这么好吗?“尼众们都是好行者,拥有良好的行为与律仪,值得相信与奉献。”你们真的这么好,还是只是别人说得很好?只是因为人们这样说,我们才好吗?我们应该检视自己,以确定我们的想法与做法都很适当。受到称赞时,你们必须反省它是否确实;被诋毁与批评时,你们也应该检讨是否确有实情。应该像这样检视自己,步步为营。
  如果我们不是那么好,却受到称赞,就应该坦白地说他们错了,因为我们并没有那么好。不应该在有烦恼与欲望的情况下,还自以为是。相反的,你应该加强修行,更要注意修行的根本,并经常观察身、口、意,看看是否有缺点。
  我们应该抱着自修与独居的心态,与人共住。我们毋须沮丧或分心,而是应该忍耐。如果有人说话刺伤了我们,我们只要如实觉知即可。有些人可能粗心大意,有些人可能说话或行为不当,你都要忍耐。如果时机恰当,我们可以劝告她们,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先管好自己。如果对方不听劝诫,可以导致对立。劝诫别人时,我们自己一定要先站稳。无论别人怎么说我们,批评或是有其他举动,我们都不应该介意或怀疑,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做得对。当劝诫的时机成熟时,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如果她们听得进去,那很好,如果听不进去,那是她们的事。想要指正他人者,应该有这样的态度。
  进到法里,向内观心
  如果我们是被劝诫的人——听到像“你错了,你说得不对,你的行为很坏”等话时——我们应该要听得进去。你们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如果不是真的,那是她们的想法或做法错误,是她们自己的事。我们应该放下,然后重新进到法里。所谓进到法里,就是向内观心,我们应该检视自己的心,确定思想与行为的动机无误,以保证自己没有犯错。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动机良好,就不必在意别人的指控与批评。俗话说:“一个人应该自己劝告自己。”你们不能总是依靠我的劝诫,那会让你们变笨。你们每个人都必须控制自己的心,好自为之。我的职责是教导你们如何去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合乎沙门的规范。
  因此他们说巴蓬寺是模范寺院,有些人说我是阿罗汉,是这样吗?那只是别人的说法,真的如此吗?事实在我身上。当他们说:“那边有个阿罗汉!阿罗汉出现了!”我应该为此而高兴吗?无论我是不是,那都是别人说的。我们无法禁止别人说话,但是我们必须观察自己,是不是真的,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不需要依靠别人的话,我们这样唤醒自己,无论他们说什么,也都是在唤醒我们。你们应该了解自己,而不应该只是相信别人的话。请保持这样的观点。
  特别是有老人家在这里——也许已经六七十岁了——请清楚觉知日夜不停地流逝。今天很快就过去了,太阳才在白天生起,一天又要结束了。请下定决心,不要再让心晃荡。不要被别人困扰与迷惑,做一个容易沟通、容易教导、不骄傲与不顽固的人。有自己的见解没什么不对——你们一直都有——但是不要被它们绑住了,因而陷入观念的泥淖中。放下它们,让它们离开。如果不这样做,它们就会变得愈来愈沉重。
  五蕴沉重,舍弃吧!
  佛陀教我们要舍弃五蕴(skandha),因为它们很沉重。色、受、想、行、识——这些都是沉重的包袱。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被它们压垮!背着这个被我们视为自我或个人的五蕴到处跑,当然会很沉重。佛陀说:“请放下它们!”过去我们一直执着这个身体是我们的,执着快乐与痛苦的感受是我们的。不要这么做!太沉重了!佛陀希望我们放下。
  sanna是想,是指记忆与想念。称它为你的自我太沉重了,让它走,觉知后放下吧!sankhara是行,是指一切身心的因缘法,不要执着,它们太沉重了。识,觉知的机能,也一样。如果你执着这五蕴为自我,就太沉重了。它们只是单纯的色法、感受、想念、行法与意识。没有人主宰它们,执着它们太沉重了,放下它们。它们只是积聚而成的蕴,只是色、受、想……记住这个“只是”,不要握得太紧。如果你像这样觉知它们,解脱很快就会来到。摆在它前面的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与名称——“我”与“我的”。现在你们知道它只是蕴,也晓得应该放下,你们已经超越世俗的理解。先前,你们执着这五蕴,太沉重了;如今,放下之后,就轻松了,事情也结束了。
  有人劝诫,太棒了!
  如果有人劝告我们,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并且说道:“sadhu(太棒了)!”我们没有花钱聘请他们,他们仍然给我们忠告。即使被误解了,我们还是应该高兴地聆听。智慧将会生起,他们正在赐给我们宝贵的东西。
  禅宗教人要谦虚,不可骄傲。他们不强调学问,当他们坐禅时,有人会拿一根禅杖在后面巡视。如果有人打瞌睡,就会挨打。之后,他会合掌道谢:“谢谢你,老师!谢谢你打我,谢谢你唤醒我。”而我们呢?我们会道谢吗?也许我应该派一个人拿棍子在后面巡视,如果有人睡觉,就打!你们认为如何!你们能接受吗?
  做一个老师或受尊敬的长者很难,没有人敢劝诫我们,因为他们感到敬畏与尊崇。倒是你们比丘尼与在家众比较占便宜,因为我经常劝诫你们,并指出事情的重点。但是如果我错了,因为传统上对阿姜的畏惧与敬意,没有人会告诉我。因此对一个长者来说,修行会变得比较难。我们也可能犯错,但是没有人会指正我们,我们将逐渐忽视自己的缺失。其实根本不需要过度尊崇。
  我们在这里相当舒适,因此如果偶尔我们犯错了,有人说了一些话,我们应该视之为大事。不要想逃避或争辩,看着它,并了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学习长者的美德
  我们住在一个很大的团体里,当你准备要做某件事时,应该先知会领导人。例如在巴蓬寺这里,比丘与比丘尼们都应该先想到我,因为我是这里的住持,是负责领导与劝诫你们的人。如果你们准备要做不确定的事,它可能会造成不安,请先想到我,因为我是负责教导与劝诫你们的人。有个地方可以停靠,包括这座寺院与住处,你们应该想到我。我可以说是这里的创始者,因为是我第一个来到这里,你们都是后来才陆续轻松住进来的。因此如果你们能够想到我的苦心,即使是片刻都好。“这么做对吗?能带来利益吗?”
  你们在这里修行应该学习长者们的美德,则修行的过程就能充满和谐与喜悦。你们应该经常想到丘尼长老们,当你们行动时,则请记得我。我有向你们收取住在这里的租金吗?如果你们去旅馆,一定得付费才能居住,但是在寺院里则不需要。你们应该想到这点,晚上回到自己的寮房(kuti)时,请好好想一想。我有从你们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吗?身为一名比丘,我没有分别心。我收留一切想住在这里的人,我的立意良善,我以法的方式爱你们,而非世俗的方式,所以不需要任何争执或害怕被剥削。如果有什么事不对,你们应该前来说清楚。
  你们有些人从来没有问过我任何事情,不只是比丘尼,有一些比丘我也从来没有和他们谈过话。我们是一个大团体,因此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你恰好是其中之一,可能就会比较辛苦。因此你们所有人都必须靠自己,加强自己的修行,尽量照顾好自己。
  从小事做起
  我们必须了解,大众前来这里参访比丘、比丘尼与寺院,他们不需要问你们任何问题,只须看你们的寮房与地板。如果地方整齐清洁,每一件东西都归地位,这就是沙门的行为,人们自然会生起信心。我们不需要对他们说教,只要随手整理好乱的东西即可。当我还年轻时,我经常抽空到寺院周遭走动,看看寮房与森林里的步道。若是发现寮房与浴室都很干净,道路也非常整洁,我就知道这个人是个好修行人;如果也还没开始修行,那么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是个好行者。
  有些人小看这点,认为这只是小事,其实它不是。当我看见一间肮脏的浴室时,它告诉我这个人一定很粗心,那是粗鄙的象征。像这样的人,根本谈不上修行。我会问其他人,这是谁的浴室,怎么会乱七八糟。不只桶子里没有水,还到处都是白蚁,并且墙上挂着蜘蛛丝,地板则脏兮兮。“因为种种缘故,他说他因为忙于修禅,所以没有时间清理浴室。”他究竟是修什么禅,怎么会把浴室搞成这样。因此我们这里所有人都很注意周遭事物,并且彼此帮忙照料。事物本身就在说法,它会让人产生信心。
  只需要好好修行  
  森林里的树有向我们说些什么吗?有时候我们喜欢其中一些树,会觉得它们看起来很美,而且闻起来很香等等。树只是照着它们的本性成长,而站在我们的立场,则会对它们产生好印象。这很像寺院里的情况,我们不需要教导别人,试着灌输他们一些东西。我们只需要透过修行,好好发展自己,这样自然就能吸引他们。
  关于这点我曾经想了很久。出家六年之后,我就在想,盖一间寺院到底需要哪些东西。最后我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好好修行最重要。不需要担心其他事情,我们不需要去募捐,或公开宣传。如果我们真的在修行,则住处、食物、衣服与药物等必需品都会不请自来。
  我真的相信,如果你好好修行,诸天都会知道。他们会在你身边聚集,至少,他们会想供养食物。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头痛欲裂。他们一定会想来,不只是这里,即使是山上也一样。无论你在哪里,这都会发生。虽然他们并不认识你,之前也没有看过或听过你,他们仍会被你修行的美德吸引而来。
  因此,修行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如果我们能贯彻修行,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与障碍。如果你要盖一座寺院,你毋需要求任何东西,人们会自动提供你所需要的物资。他们会自己来盖,我们不需要请求别人帮忙,他们自动自发,是因为我们美德的感召。它会源源不断地出现。我们之所以能住在这里,是因为我们的善业与良好的修行。如果僧团里有纠纷,如果住持仍有凡心,如果这里争执不断,那将会如何?他们可能会来把我们都烧了。
  有舍,便不虞匮乏
  切记,我们今天能住在这里,是因为我们的修行,使得在家人愿意护持。我尽量留在寺里,以防物资缺乏。有一年,我外出,寺里的东西开始耗尽:没有香、没有蜡烛、没有煤油,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快没了。没有人前来供养,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修证的人太少了。当我回来时,你们都很高兴看见我:“隆波回来了,现在又可以好好吃顿饭了。”我离开,一切好东西也跟着离开,是谁带走它们?只是因为你们德行不够的缘故。好好修行,这就不会发生。你们不需要担心,只要认真修行即可。
  无论去到哪里,我都不虞匮乏。为什么?因为舍。如果想要,我随时都可以有满袋的供养品,但是我宁可与巴蓬寺以及别院里的僧尼分享。有时候人们特别拿药来给我,如果恰好另一个比丘也生病并且需要,我会请他们拿给他。如果他用了药,我就觉得好一点。我变好是因为布施的功德,我不需要亲自服药。
  法药的力量
  有一次,舍利弗与目犍连住在山上,舍利弗觉得胃很痛,甚至觉得他快死了。目犍连问他:“你以前曾经像这样生病吗?”
  舍利弗回答:“是的,曾经有过,那是还没出家之前的事。”
  “你都服用什么药呢?”
  “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时,我的母亲会将绿豆加牛奶、糖与其他原料,一起煮沸,我吃下之后,疼痛就会消失了。”
  那里只有他们俩人,在山上交谈。那个地方的神祗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便在入夜时分,下山寻找在家信徒。祂抓住这个信徒的脖子,并拖着他的儿子一起往外跑,沿路显得非常紧张。祂为什么要这样折腾他们呢?“他们肯为舍利弗尊者准备一些药吗?如果不给他药,他就会死掉,你们要让舍利弗尊者死掉吗?”
  信徒这时才了解,他允诺会赶紧准备药。接着神祗就消失了,这个人赶忙找来一些绿豆,漏夜赶工。
  到了早上,目犍连出去托钵,舍利弗则因为胃痛无法外出。于是信徒献上绿豆与其他一些食物,“我希望把这个供养给舍利弗尊者”,接着他就将药食放进钵里。
  当目犍连回到寺里,他先取出自己的食物,再把装着舍利弗食物的钵拿给他,舍利弗看见钵里装的是绿豆,调制的方式就和他和昨晚向目犍连描述的一模一样。
  舍利弗很难过,这违反比丘的戒律——不当请求。“目犍连尊者,请把这些食物倒掉,没有亲自拜访得来的食物是不当的,我不能接受。”他要誓死守护戒律。当他说这些话时,所有神祗都听到了。于是目犍连拿起钵往外倒,就在药食落地的那一刻,舍利弗的疼痛消失了。
  这就是所谓的法药,它的力量与功德就像这样。舍利弗修行得很彻底,即使只是两个人单独在山上说话被神祗听到,即使是神祗设法筹到了必需的食物来给他,但是为了守戒,舍利弗竟能拒食。他就是这样守护他的心。
  修行就应该像这样,请将它牢记在心。你不会死!今天,用完餐后,你们毋须担心明天会有什么,它自己会来。我们不须要囤积东西,如果我们修行得好,就一定会有资粮。有些说,不供养认真与有德的修行人者,心里会不好过,他们会头痛,因此他们会想献上敬意与供养。因为这个力量,人们自然会有这种想法。
  注释
  ①巴蓬寺是1959年,阿姜查四十岁时,在泰国乌汶省他出生村落旁的巴蓬(Phong Pond)森林里,创立的森林寺院,阿姜查是该寺的住待。
  ②讲于1979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巴尔市举行。
  ③阿姜宛·乌答摩(Wang Uttanmo,1922-1980)1922年出生于泰国距亚姆河七公里远的空掌村,1935年,阿姜宛完成了小学教育,出家为沙弥,学习正规佛学课程。1941年受比丘戒,研读最高级的正规佛学课程,并以最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阿姜宛于1945年遇见七十六岁的阿姜曼,之后一直留在阿姜曼身边,直到阿姜曼逝世。阿姜宛在1980年的事故中丧生,当时阿姜宛五十八岁。
  ④阿姜李·谭马塔洛(Lee Thammatharo)1907年出生于泰国乌汶省姆安桑西县双沼泽村。在1925年时,当时已经二十岁的他请求父亲允许其出家,于是,他在家乡的寺院里,依当地的习俗出家。1925年,在乌汶省的家乡寺院受戒。1927年,阿姜李离开寮族传统的村落寺院,行脚寻找阿姜曼,遇见阿姜曼后受其教诲。阿姜李卒于1961年。
  ⑤与一位曼谷空军医师的部份对话。
  修法的目标是降伏与净化心,不过做起来却不简单。你必须从外部的身与口着手,再逐步向内,直到它完全平顺为止。
  佛陀时代的觉者,和我们没有两样,都是从平凡与迷惘开始,过程中,他们也一样是修戒、定、慧。
  在意识的领域中,能分辨一切现象的善恶与是非者,就是智慧。
  多修行并且留意自己的身、口、意,关于这点,永远不嫌多。
  修行从粗糙开始,经由禅定与内观的粹炼,它将变得愈来愈微妙。
  修行的目的就是向内寻找,持续观察,直到找到本心为止。
  透过内观,你将了解,你是受制于旧有的习惯与反射作用。心本身事实上自由的,因为执着而有痛苦。
  清净心坚若磐石,它是一种觉醒的状态,一切现象在它看来,都只是四大元素的生灭变异。
  当心完全觉知正面与负面的各种状态时,就可以放下乐与苦、喜与悲,抛开世俗的一切,成为世间的觉者。
  一旦你了解修行之道,你便了解什么是世间,什么是苦,以及是什么将我们束缚在生死轮回之中。
  见就只是见,觉就只是觉,心与境皆如实呈现,不再加油添醋,创造无明的印象。
  这是佛陀的叮嘱,他谆谆告诫我们,要好好观察自己。
  因为有戒法,即身、口、意的正直行为的缘故。这样一来,大家才能和睦相处。
  实相就是实相,只是因为人们的误解,它才会变得不真实。
  所谓无风不起浪,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如果能够如此思惟与处事,则生活必可悠然自得。
  如果别人说我们好,那不是我们衡量自己的标准;如果别人说我们不好,那也同样不能作为标准。
  只因为我们缺乏戒律,缺少诚实与正直,当每个人都像这样时,就只有恼火。这个火是地狱之火。
  以善法为基础的人生,将会发出灿烂与尊贵的光芒。
  一颗谷粒长成一株植物,一株植物再长出许多谷粒……虽然传播得又广又远,不过它们都是源自同一棵植物。
  爱有两种,一种是选择性的,即有目的的;另外一种则无所不包。
  如果生活缺少法,我们就和动物没有两样。也许像鸡一样,只会吃饭、睡觉与生育。
  真的尝到法味的人,只想单纯的持有法,并根据法来生活,那是一个正直而喜悦的人。
  在成千上百的人群之中,可能只有四五个人真的用心修行。
  如果人们真的有在行善积德,并且具有净信与成熟的心智,他们就可以深入思惟法,具备放下的智慧,进行有效率的修行。
  不要急着想解决别人的问题,先审视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无法管好自己,你怎么帮助别人;只有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你才有能力帮助他人。
  具有大美德,应该持续令它增长,直到脱离轮回为止。
  如果你们对它有清晰的了解,它将为你们带来平静。
  当戒、定、慧一起运作时,当下你就能看见呼吸、感受、心与法。最后,达到止观双运的境界。
  当外缘进不了你的心,无法妨碍它时,就能看见心。
  你持续清楚地看着呼吸,正念会增强,心在各方面也会变得更敏锐。
  如果真的出现瑞相——如实觉知即可,觉知它们也是无常的现象。
  达到这样的禅定境界具有净化心灵的效果,你所经验到的一切事物,都会成为禅修的对象。这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它是禅定成熟的结果。
  修定不只在坐姿时,禅定的意思是指心稳固不动,当你活动时,让心维持稳定,并且以正念正知,随时保持心的稳定。
  以禅定训练与净化内心,并挑战它,当你正见增长后,再用来对抗烦恼。
  无论是什么,你都可以放下。你清楚地看见快乐与痛苦,并任由它们离去,无论在哪里看见,你当下就可以放手。
  重点在于心,是心在运作,而非身体或其他事物。如果你清楚了解这点,你就会知道,内心的禅定不一定需要禅坐的形式。
  你必须看清这些行为模式的弊端与陷阱,才能了解心的平静是什么。才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请努力维持一贯的修行,想想不连贯与不认真修行的弊病,并尝试保持一贯的修行热诚。如此,你才真的有可能断除烦恼。
  关于头发、体毛、指甲、牙齿与皮肤的五支禅。只谈它们,这看似游戏或玩笑,但是如果仔细思量,它们却极深奥。
  看不见它们的实相,我们就看不见佛,这些东西阻碍我们见佛。
  一旦我们贪着它们,喔!当我们最后终于了解是怎么一回事时,已经很难逃脱了。
  我们认为那五样事物是迷人与美好的,所以一辈子都爱恋不舍。事实上,这只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就和钩住鱼嘴的钩子一样小。
  我们对所出现的这些感觉与经验感到怀疑,是因为我们的了解,还未达到放下的程度。
  如果你持有正念,你只能看着它发生。如果身体爆炸了,你只知道它爆炸了;如果肠子飞出去,你也知道它飞出去了。
  如果你保持觉知,想会自己消失。它自己会改变,不需要强迫它。你只要注意它发生的过程,并觉知当时自己内心的状况即可,它将会改变。
  你已经具备正见,不再被迷惑,可以放下它们。因此,它们不会再对你构成威胁。
  虽然可以自己修行,不过进度可能会很慢,如果没有人指出修心的要诀,前途会比较迂回崎岖。
  当一名禅修者不知道如何正确修行,并且无法获得适当的指导,以解决自身的问题与障碍时,结果就可能像这样。
  当你不再被迷惑时,就可以解脱表象的束缚。这就是觉知自己的心,不须执着任何事物,这样就够了。
  “觉知者”亦无自性,连它也应该被放下。识只是识,并非个人、实体或自我。放下吧!让它随风而去。
  你可以想过去与未来,只要不执以为实即可。心可以想各种事情,但是不可以信以为真。
  真正的智慧是看破与放下,不会有纠缠。我们觉知受与想而不涉入,因为我们明白,追随它们不是正道。
  以最简单与直接的方式来说,根本没有色、受、想或行,它们都只是名称罢了。五蕴生了又灭,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
  旧或新等名相,都是约定俗成的惯例。没有惯例,就无从沟通与了解,但是你应该知道它的界限。
  本心潜藏在每个人里面,每个人也都有“觉知者”。
  从无常之流益出的事物黏住你时,斩断它,让它流开。你不知道是什么一直不断地在奔流,但是当它黏住你时,你只需要放开它,让它流失。
  戒律不只是念诵:“我发誓不杀生,我发誓不偷盗……”那样太慢了,没有掌握到要点。
  何者能让心清明,它就有助于觉知毒蛇的存在,有了觉知之后,就会谨慎。这就是所谓殊途同归,教者必须善用合适的技巧。
  不要以为智慧遥不可及,只要有概念的地方,就有智慧;有造作,就有不造作。造作即是概念,不造作即是解脱。
  解释得愈多,我们就离实相愈远,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在阻挠我们?是这个知识本身在阻挠我们。
  我们的思想与感受,都只是心策划出的幻想世界,那不是真实的知识。
  当我们明白它们不过如此,或就是这样而已时,心便会转向。会开始厌离身心等生灭法,了解它们都是不可信赖的。
  没有贪着,痛苦就无从依附,智慧在一切情况下都会生起。
  见解若真,则心也真,你将拥有实际而完整的智慧。生的因被斩断,轮回也将就此结束。  
  一个老师可以解释修心的方法,但是这件事却只有你自己能做。除了你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完全了解你的心?
  但是,他不知道阿姜通拉这样做的原因,而他也没有和老师一样离染的心。
  无论做什么,都遇到层层阻碍,并且觉悟得很慢。这意味着他们过去只累积了一点点波罗蜜,因此他们现在要做得更多,不能就此放弃。
  我们现在修行,等到时机成熟时,就可以有所收成。
  该放下的时候,就应该放下。
  责难与称赞总是一体的两面,没有批评就没有称赞,没有称赞也没有批评,我们必须能够妥善应付两者。
  如果你修行正确,问题总是会有解决之道。当别人诽谤你,你必需要忍受,如果你无法解决,一直到死都会被它折磨。
  让我们停下来,这样事情就结束了,远离这样的是非。
  根本没有什么问题,法应该像这样深入事物的根柢。
  解脱渴爱的人,还是会有欲望,但是他可以被满足。
  集中注意力,找出原因来。事情不可能凭空诞生,它一定有原因,只是我们没有认真找过。
  你能静下心来,因为你知道猴子的方式,了解之后,你就会放下,并获得平静,而不会被“猴事”给绑住。
  如果你还是用从前的老套去看事情,不懂得放下,则你的内心将一直不得平静,到死都一样。
  每个人都会死,但是我们仍然会照顾我们的生命。
  医生并无法让人免于死亡,没有这样的药,即使再高深的研究也办不到。那并非医生的领域,他们的职责只是减轻病苦,帮助人们活久一点。
  它尚未结束,就表示你没有放下,你还背负着它们,所以你会觉得沉重,你可以看得出它的错误。
  知道事情沉重,但是我们有欲望,所以我们把它们举起来。它们当然重,我们只能忍受。
  方便会障蔽心灵,因为人们对于容易得到的东西会觉得理所当然。东西愈便利,人就会变得愈懒惰。
  如果我们能像打扫房子一样清理我们的心,像刷洗衣服与碗盘一样地刷洗心,我们可能会自在一点。
  多数的事情都只是假象,我们却执着这些错误与不确定的事物为真实。佛陀希望我们看见真实,而非虚假。
  佛陀教导我们向内看,如果心看不见或不了解,那就不是真实之道。
  每个人都不一样。他们的身高不同,因此无法排成一直线。他心中的石头终于得以放下,因为他看见有些人高、有些人矮,事实就是如此。
  我们的情况也是一样。我们必须看见事情的因,必须看见人都是不一样的。
  如实地看待众生,随顺他们本来的样子,并且可以放下,保持轻松自在。
  我们应该学习让自己的生命喜悦,那真的有方法可以达成。
  作为一个在家人,我能造福社会与人群,我支撑我的家庭,并带给他们快乐。
  我们不想要世间、家庭,以及其他会毁坏的东西,但是很少人能理解这一点。手有手心与手背,但是目光却只能看到这一边。
  别想太多,每个人都不一样。世间不是像你想的那样,否则,它就不是世间了。
  主张自我者,都是将四大看成个人,佛陀则只看到一堆瞬间聚合的事物。但是我们不能这么讲,因为人们无法理解。
  自我这个字只是一个概念,我们看别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个我,其实它只是地水火风四大的组合。  
  那么谁才对?谁能辩得赢?如果分别从小孩与成人的角度来看,则他们都是对的。
  裤子与衬衫是给人用,而不是给鸡的,鸡想吃米。因此你必须知道众生的需求。
  佛教徒并非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至于祈求圣水加持,那是他们的层次;我们无法强迫鸡吃米,一切都随顺自然的因缘。
  日夜无情地流逝,我们是否善用时间?
  只有正见才能令我们心安,唯有见解正确,才能心安理得 ,不会有贪、嗔、痴。
  思惟过后,我们就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去做。
  我们应该抱着自修与独居的心态,与人共住。
  无论我是不是,那都是别人说的。我们无法禁止别人说话,但是我们必须观察自己,是不是真的,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今天很快就过去了,太阳才在白天生起,一天又要结束。请下定决心,不要再让心晃(上汤下皿)。
  不要握得太紧。如果你像这样觉知它们,解脱很快就会来到。
  身为一名比丘,我没有分别心。我收留一切想住在这里的人,我的立意良善,我以法的方式爱你们,而非世俗的方式,所以不需要有任何争执或害怕被剥削。
  学习长者们的美德,则修行的过程就能充满着和谐与喜悦。
  我们这里所有人都很注意周遭事物,并且彼此帮忙照料。事物本身就在说法,它会让人产生信心。
  如果我们真的在修行,则住处、食物、衣服与药物等必需品都会不请自来。
  无论去到哪里,我都不虞匮乏。为什么?因为舍。
  我们不须要囤积东西,如果我们修行得好,就一定会有资粮。
  我们不须要囤积东西,如果我们修行得好,就一定会有资粮。
  第三章 修法
  寂灭之道
  我们修行是为了去除贪、嗔、痴,那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有的烦恼。把我们困在生死轮回中,让我们的心无法止息。
  不只是让心止息,还包括身与口。在你修身与口之前,一定要先修心;不过如果只修心,而忽略身与口,也行不通。修心,直到它变得平顺、细致与光亮为止,就像木匠刨制木器一样。要想拥有一根光滑的柱子,你必须先砍树,接着,切下粗糙的部份——根与枝,然后进行裁锯。修心也是一样,你必须先从粗糙的部份下手,从粗到细,循序渐进。
  修法的目标是降伏与净化心,不过做起来却不简单。你必须从外部的身与口着手,再逐步向内,直到它完全平顺为止。你可以拿完工的家具,例如椅子与桌子等做比方。虽然它们现在看起来很光滑,但是它们先前也曾经是带有枝叶的粗木,必须先经过计划与处理的步骤。这是你得到美丽家具的方式,也是你净化心的方式。
  到达寂灭的正道,或佛陀所揭示获得真正安乐的方式,是戒(sila)、定(samadhi)与慧(panna),这是修法之道,也是彻底断除贪、嗔、痴之道。这条道路必须得对抗我们好逸恶劳的习性,因此,必须作好奋战的准备。
  从迷惘到觉悟
  佛陀说这是适合我们所有人的修行之道。他所有证道的弟子,先前都和我们一样是凡夫。他们和我们一样,有手、脚、眼、耳,以及贪、嗔、痴,没有任何异于我们之处。他们藉由修行,从迷惘到觉悟,从丑陋到庄严,从无用到获得大利益。你们必须了解,你们也有同样的潜能。你们和他们一样,都是由五蕴所组成,你们也有身体、苦乐的感受、想念、意行与识;此外,你们都一样有一颗不安的心。面对相同的情况,你们一样都有分辨善恶的能力。佛陀时代的觉者,和我们没有两样,都是从平凡与迷惘开始,有些人以前甚至是强盗与凶手。佛陀鼓励他们修行,获得道果。过程中,他们也一样是修戒、定、慧。
  如果能将心看好,则看管身与口的行为,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它们都受到心的驱策与监督。心是一切行为的根源,你们应该时时维持正念,将心从恶转向善。如此,透过觉察与自制,你们的语言与行为,就能获得改善。在戒律的保护下,你也得以轻松自在。
  保持自制,注意你的语言与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戒。坚持正念正知,这就是定。这样的定有助于持戒,因此可称为“定共戒”,不过它仍与戒不同,有其内在与深刻的一面。
  在心投入修行,建立起稳固的戒与定之后,你就有能力观察各种内外现象的经验。当心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时,“觉知者”便会生起,清楚觉知爱憎、苦乐,以及各种心所与心境。
  持有正念,你就能看见事件在内心生起,以及你对它们的反应。“觉知者”会自动将它们当成思惟的对象。在意识的领域中,能分辨一切现象的善恶与是非者,就是智慧。这只是初步的智慧,随着修行的进步,它会更加成熟。这是修习戒、定、慧的第一个阶段。
  执取善法的烦恼
  修行的过程中,新的执着与烦恼会陆续在心中生起。这意味着你开始执取善法,并且害怕内心的污点与过错,担心它们会影响你的禅定。在此同时,你变得更加精进,喜爱并细心呵护修行。每当内心接触外境时,你便戒慎恐惧。此外,你也会注意别人的过错,包括一此小细节。这是因为你很关心修行,这是修行的一个层次,建立在合乎佛陀基本教法的见解上。
  你持续这样修行,甚至到挑剔与批评的程度。你经常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喜爱或憎恶,并且对于一切事物充满不确定感,喜欢探讨修行的理念,好像入迷一般。不过,不需要太担心,此时,修得多总比修得少要好。多修行并且留意自己的身、口、意,关于这点,永远不嫌多。
  具备基础,持续修行
  具备基础之后,内心会生起强烈的羞耻心,并且嫉恶如仇。无论在何时何地,或者在公开与私下的场合,都不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保持正念,节制身、口、意,以及明辨善恶,都是此时用功的焦点。你专注于这样的方式,毫不动摇,此时的心,已经成为戒、定、慧。
  如此持续修行,德业自然与日俱增,不过,这样的修行程度还不足以生起“禅支”,它还是太粗糙。虽说如此,心其实已经相当细密——相对于修行粗浅的人而言。对一个尚未观心与修定的凡夫来说,这些已经够细密的了。就像一个穷人,拥有几百元已经算很多,但是对一个百万富翁来说,根本没什么。当你贫困时,几百元就很多了,同样的道理,修行初期,你或许只能放下一些较粗的烦恼,对于未曾放下并且尚未觉悟的你来说,这已经相当深刻。在这个阶段,你可以从努力修行中,得到一些满足。
  戒定慧转化提升
  果真如此,这意味着你已经进入正道。你正在经历第一个阶段,它很难维持很久。当你的修行更深入与细密时,戒、定、慧会从原地,从原来的素材,转化提升。这就像椰子树,从土地吸收水分,再由树干往上送,当水分抵达椰果的时候,已经变成干净香甜的椰汁,而它原本只是地下水而已。椰子树被粗糙的土与水的元素所滋养,它同时吸收与净化,结果将它们转化成比原先更清净与甘甜的物质。同样地,修行从粗糙开始,经由禅定与内观的淬炼,它将变得愈来愈微妙。
  心愈微细,正念就愈集中。事实上,当心愈往内集中时,修行就愈简单,你不会再犯大错或严重脱序。当疑惑在不同情况下生起时,例如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或怎么做时,你只须暂停心的活动,努力往内集中,禅定就会愈来愈坚固,智慧也会增加。这时你就可以轻易看清楚状况。
  之后,无论从何处着手,你都能清楚看见心,以及与其对应的法。你看见身体需要依赖心才能运作,而心也经常受到外缘的影响。持续内观,智慧就会持续增长。最后你将心与法的思惟也抛开——这意味着你开始体会到身体是虚幻不实的,身体的质感渐渐消失。
  心的真实状态。
  现在,检视心的本质,你可以看到在自然状态下,原本是无为的。就像旗杆上的旗子,或树梢上的叶子一样,原本是静止的。如果它飘动,那是因为受到风的影响。心的自然状态也一样,只是受到爱憎,或其他情绪的影响。
  本身是独立、清净与光明的,其自然状态是平静的,没有乐与苦。这就是心的真实状态。
  因此,修行的目的就是向内寻找,持续观察,直到找到本心为止。本心也称为清净心,是没有执着的心。它不受外境的影响,不会追逐喜欢或讨厌的现象。此外,它一直都是觉醒的,完全明白它的一切经验。
  当心处于自然状态时,不会变成任何东西,也没有什么事可以动摇它。为什么?因为觉醒的缘故。心知道自己是清净的,它已经达到本身原始独立的状态。这是止观双运的结果,洞见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所生,没有任何人能主宰它们。
  过去,因为贪、嗔、痴的根已经深植于心,当你的眼光触及喜欢或讨厌的事物时,心都会立即反应。你会执着它,并经验乐或苦,时常陷入这样的经验中。透过内观,你将了解,你是受制于旧有的习惯与反射作用。心本身事实上是自由的,因为执着而有痛苦。这都是因为心不了解自己,缺乏光明所致。心不自由,是受到外在现象的影响,换言之,它缺乏庇护,无法真的信赖自己。
  本心超越善与恶
  相反的,本心则超越善与恶。当你偏离本心时,每件事都变得不确定,有无尽的生死、不安、焦虑与艰苦在等着你,没有任何止息的方法。
  通常如果受到批评,你会觉得很沮丧。在缺乏正念的情况下,接受感官印象的刺激,就像被人刺了一下。这就是执着。一旦有了被刺的感觉,接着就会一连串的反应,衍生出下一段轮回。但是如果你训练自己,不要在意那些事情,心里就不会有疙瘩。就像有人用外国话骂你——那些话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你收不到负面的讯息,也就不会为此而感到痛苦。
  禅定就是把心稳固地集中在一点上,修得愈勤,它就愈稳。你愈勤于内观,就愈有信心,愈容易看出前识与后识的变化。无论发生什么事,心都能保持安定,并且很有信心,任何外力都无法动摇它。心经验到善恶或苦乐,都是因为被外境污染的缘故。境是境,心是心,如果心没有被境污染,就不会痛苦。清净心坚若磐石,它是一种觉醒的状态,一切现象在它看来,都只是四大元素的生灭变异罢了。
  虽然如此觉知,不过还是可能无法完全放下,无论能不能放下,都不要让它困扰你。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保持觉醒,坚持信念。透过净信与精进的力量,逐步降伏烦恼,往更深入的地方修行。
  超凡入圣
  如此观察法之后,心会暂时退到一个较不集中的层次,经典中称此为“逆流”(译者按:须陀洹之人起无漏智,证见正理,永逆生死之流转,而渐趣涅槃之道,故称逆流。)的过程。这表示心正进入超凡入圣的过程,不过它仍处于凡心的范围之内。这样的人,已经修行到某种程度,获得短暂的涅槃经验。暂时退下之后,准备展开另一个阶段的修行,因为他还没有完全断除烦恼。这就像一个人正要渡河,他清楚知道河的两岸,不过因为无法完全渡过河,所以先退回来。
  了解河有两岸,与“逆流”很像。这表示你已经知道超越烦恼的方法,只是还无法到达彼岸,因此,先退回来。一旦你清楚知道超越的状态确实存在,这样的认知在你修行时便会经常浮现出来。你很确定往后的目标与捷径在那里。
  简单来说,这个已经浮现的状态就是心本身。只要如实观察,你就会了解,只有一条路,除了遵循它之外,没有其它方法。你明白这点,并且对正见充满信心;但是,在此同时,你还是无法完全放下执着。
  与苦乐保持距离
  因此你必须采行中道,亦即清楚觉知苦乐的各种状态,并与它们保持适当的距离。当心执着苦与乐时,对执着的觉知亦随之而起。对于正面的状态,你不需要刻意强调或凸显,即使你正持有它们;相反地,你也不需要鄙视或畏惧负面的状态。这样你就可以如实观心,并随时以等舍(译者按:巴利原文为upekkha,旧译为“行舍”,略称“舍”,指远离惛沈、掉举之躁动,住于寂静而不浮不沈,保持平等正直之精神作用或状态。)的中道为心之所缘。等舍在解脱道上必然会生起,你必须逐步前进。
  最后,当心完全觉知正面与负面的各种状态时,就可以放下乐与苦,以及喜与悲,抛开世俗的一切,成为世间的觉者。届时,充满觉知的心就能获得安顿,这都是你步步为营,如法修行的结果。你知道必须做什么才能抵达解脱道的终点,而你也持续精进,断除执着。
  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不需要有老师耳提面命,或做任何特殊的修行;只要在心执着苦与乐时,清楚觉知这样的执着是烦恼即可。这样的执着是对世间的执着,放不下世间的事物。是谁创造了这个世间?是无明。因为无明,所以我们一直赋予事物价值与名称,并创造“行”。
  修行愈来愈有趣
  到了这个时候,修行变得愈来愈有趣。只要一有执着,你就会持续注意那一点。你正处于完工的阶段,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经验。没有一件事能禁得起正念与智慧的照射。即使心陷入不善法中,你也清楚地觉知,而不会漫不经心。这就像踩在荆棘之上,你当然会试着避开它们,不会想踩到刺,但是有时候你还是会不小心踩上去。当你这么做时,感觉如何?一旦你了解修行之道,你便了解什么是世间,什么是苦,以及是什么将我们束缚在生死轮回之中。虽然你了解这些,但是还是无法避免会踩到刺。心仍然会有喜悦与悲伤,只是不会迷失其间。你继续努力破除内心的执着,以使心能完全出离。
  此时,一切外在事物皆被抛开,你只专注于观察身心,观察心与境的生灭。了解它生起之后,就将消灭;而消灭之后,则又将生起——生而复死,死而复生,辗转轮回,生灭不已。最后,你只专注于灭。知一切生起的现象。见就只是见,觉就只是觉,心与境皆如实呈现,不再加油添醋,创造无明的印象。
  继续如此修行,逐步降伏内心。无论是否有念头生起,都没有关系,重点在于保持心的觉醒。
  戒带来快乐——于松克朗(泰国旧历新年)的开示
  戒是喜悦之舟,
  戒是财与宝藏,
  戒是行舍之筏,
  愿具清净之戒。
  我们今天来此皈依佛、法、僧三宝,发现自己此时坐在这里,时间就一分一秒地从我们的眼前流逝。佛陀教导我们:“日夜无情地流逝,我们是否善用时间?”这是佛陀的叮嘱,他谆谆告诫我们,要好好观察自己。不过,仍然有一些佛教徒,不知道自己曾经做过什么,或正在做什么,或即将做什么。无论是缺乏正念地消磨时间,或不在乎行善与做恶,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与动机是善与恶,这些都不对。虽然如此,还是很少有人思惟或察觉此事。
  依照旧历而言,今天我们又过了一年。事实上,我们不需要太在意过去的一年,也不需要用星期天、星期一与星期二等时间的尺度来思考。我们只要想着从今天开始,无论它是哪一天。一年有十二个月,从哪一天开始都没有关系。虽然这不符合世俗的习惯,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我们依照传统,选择这个时节在此相遇。这是一年的结束,这一年来我们大家都努力地修法,我们将因为诚实与戒律而得到喜悦与和谐。在一个团体或大社会中生活,我们将因为修行戒与法的功德,而感到快乐与满足。
  恭敬与谨慎
  我年幼时,在这一天,村中的长辈会带我们到其他地区,进行所谓的“换水”。我们会饮用同样的水,并对着同样的水发誓,保证对每一个人都要诚实与正直。例如,在这个地区、这个城镇与这个省份,我们会说:“虽然我们居住在不同的村落,关心的事也不一样,让我们以众人的快乐为共同的目标,让我们都坚定地活在美德与性灵中。”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建立互信,确保自己忠于上司,包括村庄、国家、宗教与皇族等。它的目的是灌输恭敬与谨慎的观念,对每一个人都抱持觉醒与谦虚的态度。如此,我们的村庄与国家才能有平安与快乐的生活,因为有戒法(siladhamma),即身、口、意的正直行为的缘故。这样一来,大家才能和睦相处。
  如果我们缺乏诚实与正直——嗯!只要看看最近我们周遭发生的事,随便瞄一眼,你就会发现:同一个村子里的人彼此争吵,同一对父母生的小孩相互争执,同一个国家的人民相互斗争,这都是起源于妄想。我并非指责任何人,只是因为妄想才会发生这种事。事实上,有许多兄弟姊妹,盲目地互相口角、争斗甚至残杀,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邪见。人们缺乏正确的知见,没有想到美德与性灵的意义。
  佛教的科学
  因此,尊贵的导师创立了佛教。它可以被称为佛教科学,它是一套优于其他知识的完整体系。我们所学的世间学问,即使读到博士学位,依然未达究竟。这些学问都是有限的,存在于贪欲与执着的领域,会带来痛苦。它们无法帮助我们解脱苦,这种知识名为科学,不过佛教科学却迥然不同。在佛学里,如果学得正确,我们会学到解脱、放下与止息。如果某件事有害,我们会学着去看那个害处。我们学习放松与放下,学习舍,这就是佛教的科学。
  佛陀的教法从各方面来说,都是真实与正确的知识体系。它必须被教导,因为它不会自己来到我们跟前。这套知识无法被转换为其他概念,不过它的有效性却是毋庸置疑。例如,佛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不变的法则。它是确定的,是出自清净的智慧,因此,可以称它为实相。不过,还是有人认为行善不一定有善报,他们可能有修善法,但是却没有得到好处。“我有行善,为什么得不到任何利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做坏事却得到好的结果,而许多人做好事,却一直在受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