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僧伽教育现状的反思与展望
现代僧伽教育现状的反思与展望
一、导言
佛教传入中国并完成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已有两千多年了,伟大的佛陀以方便善巧度化芸芸众生,应机设教,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经验。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代祖师又因势利导发展出与不同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各自完善的学修次第。这些都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佛教教育是致力于提升人的素质,为解脱人生烦恼乃至了脱生死,对九法界众生圆满的教育,站在二十一世纪现代僧伽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当代社会人才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样的两个层面:第一,弘法人才断层,合格的佛教人才匮乏同中国佛教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上升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佛教工作在具足良好外缘情况下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第二,现行的学院式教育基本上是沿袭民国以来的办学横式,佛学院虽倡导修并重,却没有将这一方针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之教学理念、教育方式、师资力量乃至课程安排等方面未能契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尽管国内拥有数十家佛学院,而真正是具有走向社会高素质的弘法人才仍然相当匮乏。因此 ,通过对现代僧伽教育的反思,探索出一条契合当今时代僧伽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有利于传承祖训,厚德载物;并将现代佛学教育先进成果与佛教教育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为佛教界培养出更多足以为人天表率的优秀僧众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二、现代僧伽教育现状的反思
众所周知,中国大陆佛教在经历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空前劫难后得以新生。1980年初,为了重振全国佛教事业,中国佛协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恢复中国佛学院。同年9月,由赵朴初亲自主持,中国佛学院正式复课。从那以后至1996年,中国佛教协会先后召开两次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协调全国佛教教育事业恢复发展与中国佛学院的建设,发起设立了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中国佛学院兴建了教学大楼,开办了预科、本科和研究生班。中国佛学院成为汉语言系佛教的最高学府。此期间毕业学僧共238人,还先后选送优秀毕业生18人分别是到日本、斯里兰卡、缅甸、英国等地高等院校和佛学院研究机构深造进修。不少毕业学僧迅速填补了当时中国佛教青黄不接的断层。成为全国与地方佛教协会、佛教文化教育机构、名山大寺的领导骨干。中国佛学院本部刚刚恢复,经赵朴初提议,灵岩山分院,栖霞山分院又相继在苏州、南京成立。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全国各省市佛教协会与名山大寺又恢复与创办了不少佛学院。如厦门南普院寺恢复了具有太虚办学优良传统的闽南佛学院,武汉恢复太虚在1922年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佛学院——武昌佛学院,上海创办了上海佛学院,安徽九华山佛协重建了九华山佛学院,山西五台山佛协创办了五台山佛学院,浙江普院山佛协重建了普陀山佛学院,广东潮州开元寺恢复了岭南佛学院,乳源云门寺创办了云门佛学院,福建省佛协创办了福建佛学院,四川省佛协创办了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重庆市佛协创办了重庆佛学院,江西省创办了江西佛学院,黑龙江创办了依兰尼众佛学院等等。九华山云门佛学院还举办了寺院执事进修班。各地佛协与寺院举办僧伽培训班、佛教读书班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中国大陆佛教教育已初步形成了高、中、初三级既互相衔接,又各有侧重的三大语系佛教教育体系。为中国佛教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弘法人才,这是当代中国僧伽教育的黄金时期。目前,活跃在中国佛教协会和地方佛教协会以及名山大寺的主要领导人大都通过了佛学院的正规教育。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佛教优良传统的泱泱大国来说,真正能担当中国佛教复兴的人才毕竟是廖若星辰,更重要的是真正融入社会、走进大众的出类拔萃弘法人才更是太少太少;又一轮的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在全国各省市佛协组织和寺院中又凸现出来,成为中国佛教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续佛慧命的重大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再也不能沉醉在昔日的辉煌和成绩里面沾沾自喜、自我欣赏,而应该以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精神,在处理好“信仰与学术,出世与入世,内修与外弘”的前提下,对现有的佛教教育理念、教育机制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探索出一条契合时代要求僧伽教育的新路子来。
反思之一:佛教教育要迅速树立起忧患意识。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大力疾呼:中国佛教的当务之急,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台湾圣严法师有一句至理名言:“今天不办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两位大德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震耳发聩,切中时弊。因为,要管理好我们的佛教寺院,维持好三宝祖业,需要有一批合格的僧才;各级佛教协会组织要卓有成效开展工作,需要有一批合格的僧才;协助政府管好宗教事务,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需要一批合格僧才;加强各民族佛教徒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需要一批合格的僧才;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住持和弘扬正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需要大批合格的僧才;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和教育广大佛门四众观照社会,为中国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需要大批合格的僧才;开展同台湾同胞、港奥同胞,国外侨胞佛教徒的联谊和学术文化交流,需要一批合格的僧才;开展同世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往来和国际间的佛教文化、教育的交流,重振中国佛教的地位,需要一批合格的僧才;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各方面工作的矛盾汇合与交织,充分表明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各地宗教管理部门,各地佛教协会,各寺院负责人和大德长老们要树立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培养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真正形成共识,才能把工作重点,把主要人力、物力、财物倾斜到佛教教育这方面上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佛教界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僧伽教育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有些大德高僧们为此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这样的一个现实,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不少地区宁愿出钱出力大规模造像、建寺,而不愿意增加对作为根本的教育的投入,这种在佛教教育方面的投入如蜻蜒点水。建庙、塑像、开光、办法会的大操大办的强烈反差。如不及时加以重视与解决,要造就培养大批合格弘法人才千秋大业根基是不可能的,中国佛教事业也将会随着众多矛盾的困扰,特别是弘法人才断层的矛盾日趋突出,最后失去了存在于世的地位。
反思之二:佛教教育要树立起继承与创新并举意识。努力摆脱目前佛教主体软弱,在教不言教、小而不全、多而不精、资源分散、自我封闭、教育范围狭窄,无法形成吸引人才,佛教人才和智力成果外流的困境。大家知道,在中国佛教史上有“译场讲学”、“丛林熏修”和“专业院校”三种教育模式。如果说“译场讲学”解决了印度佛学向中国传播,完成了“准中国化”进程,保持了自身主体性的话,那么,“丛林熏修”则以教化众生成佛作道为价值取向,突出了佛教自身的品格与修行。而“学院式教育”则是应对西方文化和西方宗教的挑战所创立的一个丛林教育与西方教育的综合体。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佛教教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佛教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管理中,对学与修的关系仍然没有解决好。一些学僧虽然进入了佛学院深造,由于学僧缺少修行,其信仰淡化,戒律松驰,道心退转,不求学上进。虽然佛学院毕业了,不少学僧缺乏作为人天导师的信心与骄傲,没有尊严,没有自觉向上的动力。在办学宗旨和方向上,佛学院采取的是“清一色”的通才式教学,片面效法世俗学校的学制和师生职衔待遇,而佛教教育的重心旨在培养出家人自信、自尊、自重、超凡脱俗的僧格,因此,现存的教学模式难以完成对僧格的提升和人格的完成。最后,学僧看似毕业了,但仍难以适应寺院管理和佛教教学,三种语系的佛学交流,国际活动的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笔者认为,中国佛教事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殊胜因缘的时代,在佛教教育这个关系到佛教事业兴衰存亡的关键问题上,围绕着继承与创新,我们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佛教的文本重建,并把他同汲收和引进海外佛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文本重建,就是要在中国佛教历经沦桑磨难和与时俱进的当口,摒弃历史积淀下来的糟粕,挽救因巨大厄难造成的损失。赋予古老的佛教以新的生命,继承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佛教优良传统,对佛教的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今社会的诠解,并汲取引进海外佛教教育优秀成果为我所用,这就需要在我们的佛教教育中加以充实和贯穿,“译经讲学“的模式。
二是要关注当下宗教世俗化泛滥的现状。如前所述,佛教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培养出有人自信、自尊、自重和超凡脱俗,寺院僧伽培训也好,学院式教育也好,都要时刻向中青年出家人灌输这个观念,这就需要建立和构筑契合时代要求的信仰权威。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僧进行教学时,高扬中国正信佛教的主体性,在办学宗旨上实现以“丛林薰修”为标志的“学院丛林化,学修一体化”,并根据各地的条件,积极举办特色教育,如弘扬佛教戒律精神,培养讲戒、传戒、戒律专门人才的律学院;以禅修为主,通过讲授禅学理论,造就真正解行相应的禅行专门人才的禅学院,改变打破目前佛教教育“众院一律、众僧一面”的局面。
反思之三:振兴佛教教育,还在于建立契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无庸置疑,搞好佛教教育。一是培养出来的人是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人又必须首先是更高素质的人才。后者是从事佛教育和研究的师资力量,是当今佛学院教育师资力量合理配置的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在讨论湖北武昌佛学院师资力量的问题时,曾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就是佛教学院仅有“大学问”的高僧担任教授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他们与学术界对话,与社会上知名人士和高尊学府的著名学者交流,吸收或聘请一些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进佛学院讲课,这种互动和对话,才能把人才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成为构建佛教教育最有活力的最基本的框架。有了具备坚定佛教信仰和高深佛学造诣的及高尚人格精神的师资,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一流的合格僧才。因此,时代呼唤着佛教界尤其佛教教育有信仰有学问的僧人和专门家涌现出来,这对于提升佛教地位,复兴中国佛教教育将是非常关键的。采取的办法可分步实施,第一是选择国内条件比较的佛学院,与佛学研究机构进行教研结合;第二步,选拔在校学习,具有发展前进学僧,作为研究生来进行重点培养,学成之后,作为佛学院教学骨干。第三步,建立两岸三地佛教教育的联谊和交流的机制,实现中华民族同宗同根的佛学教育资源共享。从而为佛教界输送各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三是要有全新的教学模式和人才成长机制,通过学僧生活丛林化、学修一体化,使学僧达到佛教学识和佛教信仰、修持同步增长。通过营造优秀学僧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重视和激发学僧的思维能力和正辨能力的运用,全面提高学僧整体素质。造就一代又一代出色的僧众和弘法人才。我们还要借鉴日本、台湾、香港等地佛学教育的有益经验,选拔优秀学僧到国外进修,培养出更多的高级佛学教学人才。
反思之四: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创新学院式的僧伽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不能遗忘寺院因寺制宜举办的僧伽培训班。因为寺院既是佛教道场,又是一所弘扬佛法的学校,是中国佛教教育的有益补充。因为学院式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大多数僧尼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与学院进修失之交臂,得不到系统的佛学学识的培训。我认为,就大陆佛教界僧尼队伍整体现状看,全国各地寺院的僧尼队伍素质普遍低,要搞好佛教教育,我们还要把着眼点放在这个大多数上,作好长线、短线的相结合,除继续办好高、中、初佛教院校外,还要花大力气抓寺院和各级佛协骨干人员的短期轮训和进修,在抓住高素质人才培养这个在龙头的同时,发挥各地佛教协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合利用各地的佛教教育资源,实现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佛教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结论:现代僧伽教育之展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千头万木春”。几经厄难的中国佛教,在迈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佛教事业昌隆迅猛发展,承载着上下二千多年历史文明和面向未来的现代僧伽教育赶上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契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造就一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僧才队伍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人尽其才,培养人才,人才为中兴之本,将作为现代僧伽教育理念,无疑将为中国佛教带来的复兴奠定坚定的基础。中国佛教曾经百年变革转型,但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比,仍显陈旧落后,尤其是劫后重生的当代中国大陆佛教,存在的问题则是更多,僧伽教育同样也不例外,面对僧尼文化水平、教理水平普遍偏低的局面,面对目前僧伽教育形式单一,学院式教育模式陈旧,堪作人格楷模的高素质人才断层的态势,我们既不能把它咎之于社会的历史条件所限制面躲避责任,又不能为解决现存的许多问题的艰难而停滞不前。应该继承和发扬本佛尊经重行、超迈不俗、灵活发挥、善于交流吸取等优良传统,还要以积极入世的大乘佛教精神和应时契机进行大胆改革。
(一)佛教界应将着力点从目前的建寺造像转向培养人才,为合格佛教人才的成长设计方案、创造条件。综合利用佛教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品位,提升后学者的僧格,完成广大佛教徒的人格,构造契合时代要求、学院式教育和寺院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格局。
(二)创新现行的佛学院教育体制,培养出具戒定慧和现代意识的合格僧人,尤其是培养出堪作民众人格楷模的高僧,始终是决定佛教未来的关键,作为弘扬实践佛法主体的出家僧团,不同于社会大学培养的学生,必须力求在人才质量上达到更高的境界,而不要刻意地追求数量。这是因为,未来的佛教寺庙不是神祠、僧尼之家和社会失意人士的避难所,而是弘扬人生智慧的道场和禅定中心。
(三)加强现代僧伽的教育,使佛学充分地人间化、现代化。这是现代僧伽教育的最终目标。人间佛教的旗帜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飘扬了近一个世纪,但弘扬的力度仍显不足。而且未被绝大多数佛教徒真实履践,如何解决出世间的理想与多元化世俗生活的矛盾,要紧扣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用通俗晓畅的现代语言讲经说法,用现代思维方式阐释古老的佛学,用现代科学方法归纳演绎等方法,敢于突破传统佛教的禁钢,这就需要我们完成这项划时代的工程。并用以指导现代僧伽教育中的学院式教育和寺院僧伽培训教育不断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这既符合佛陀契理契机、机巧方便,对机说法的原则,又经得起现代社会的检验,使未来的僧伽教育体系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参考书目:
1.《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陈兵,邓子美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1993年12期;
3.《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济群法师;
4.《佛教教育的价值取向》,净因法师;
5.《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争议》,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王雷泉教授。
目 录
一、导 言
二、现代僧伽教育现状的反思
反思之一:佛教教育要迅速树立起忧患意识。
反思之二:佛教教育要树立起继承与创新并举意识。
反思之三:振兴佛教教育,还在于建立契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反思之四:在创新学院式僧伽教育的基础上,寺院因寺制宜的学习形式不可忽视。
三、结论:现代僧伽教育之展望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