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面对病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个“病”字,可分出人间的凡圣
  还是回到我们微观的人生中吧。以佛家的观察,一个“病”字,可分出人间的凡圣。
  天台宗祖师智顗,世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1]》中对此有过归纳。智者大师说,患者会以疾病为因缘,升起、变造、归入各自不同的法界。法界者,法指万法,界谓分界。天台宗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为十法界。十法界可简单的理解为十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如为病故,退失本心,弃废禅定,诽谤三宝,不惟先罪招祸,而言修善无福,起大邪见;又惜身养命,鱼肉辛酒非时无度;或病差(愈)身壮,五欲恣情,善心都尽,恶业炽盛。起上中下罪,是为因病造三恶法界。”三恶法界,即地狱法界、畜生法界和鬼法界。地狱法界,指犯上品五逆十恶[2],受寒热叫唤苦的最下境界。鬼法界,指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的境界。畜生法界,是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的境界。身经大病,却不能警醒,反而错上加错,这种类型的人不占少数。
  “若人自念,此病困苦,皆由往日不善折致,深生惭愧,不敢为非,虽婴困笃,而善心无改。起上中下善,是为因病造三善法界。” 这种状况最为常见。三善法界,即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和天法界。阿修罗法界,是指行下品十善[3],得通力自在的境界。人法界,是指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的境界。天法界,是指修上品十善及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乐的境界。以此为分野,前面是凡,后面为圣。这一个病字,不仅分出了凡圣,还引出超凡入圣的无量法门[4]。
  “若遭疾病,因怖畏生死,知此病身,酬于前业,若构生死将来流转,复何穷极,苦集危脆,世世相随,为之受恼,当求寂灭无相涅槃。是为因病起声闻法界。” 由于疾病,很多人就走上了求索之路。声闻法界,为了入涅槃,依佛声教,修苦集灭道四谛观法的境界。
  “又观此病,病我色心;因于此病,而致老死;死由于生,生由昔有;有从取生,取从爱生,爱从受生,受从触生,触从六入生,六入从名色生……识从过去行生,过去行从无明生,无明从妄想生,妄想还从妄想生……身心定住。心定住故,豁尔悟解,发得因缘正智,知此色心等,从本已来体性寂静,非生非灭。妄想颠倒,谓有生灭。若不随妄想,则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毕故不造新,如不然火是则无烟,既不得无明老死,病为病谁,是名观病起缘觉法界。” 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的境界。
  菩萨的大悲心
  “又观此病,皆由爱惜身命财物,致受众恼;亦是持戒不完,多病短命;亦是心志劣弱,不能安忍,身神不护;亦是精进力薄,无善补禳;亦是无禅定力,为病所动;亦是心少智慧,不达无常苦空无我,致婴此疾。今以己疾,愍于彼疾,即起慈悲,发于愿行,舍无遗吝顺理安耐,勤加正意觉悟无常。是为因病起六度菩萨界。”
  菩萨法界,为得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的境界。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菩提萨埵,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关于慈悲,“六十华严[5]”卷三十七即说,菩萨观察众生久远长病,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菩萨的大悲心以观音菩萨为代表。《华严经》记载,观音菩萨曾告诉善财童子说:“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离迷惑怖,离系缚怖,离杀害怖,离贫穷怖,离不活怖,离恶名怖,离于死怖,离大众怖,离恶趣怖,离黑闇怖,离迁移怖,离爱别怖,离怨会怖,离逼迫身怖,离逼迫心怖,离忧悲怖。”
  关于愿行,《大般涅槃经》卷十一说:“菩萨摩诃萨修菩提时,给施一切病者医药,常作是愿:愿令众生永断诸病,得成如来金刚之身。又愿一切无量众生,作妙药王,断除一切诸恶重病。愿诸众生得阿伽陀药[6],以是药力能除一切无量恶毒。又愿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退转,速得成就无上佛药,消除一切烦恼毒箭。又愿众生勤修精进,成就如来金刚之心,作微妙药,疗治众病,不令有人生诤讼想。亦愿众生作大药树,疗治一切诸恶重病。又愿众生拔出毒箭,得成如来无上光明。又愿众生,得入如来智慧大药,微密法藏。”这就是菩萨看到众生病苦而起的愿行[7]。
  智者大师接着讲述了通教菩萨界与别教菩萨界。
  “又观此病,知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如是妄想无有真实,我及涅槃是二皆空。是名因病起通教菩萨界。又观此病虽毕竟空,空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不应灭受取证。是为因病起别教菩萨界。”
  通教菩萨界与别教菩萨界,是天台宗的特殊叫法,也都属于菩萨法界,
  天台宗判教说,佛陀教化众生的教法内容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等四种。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教。
  通教,是指前通藏教,后通别圆。通前藏教,谓此教钝根菩萨,虽观无生四谛,但证真空之理,与前面藏教是同。通后别圆,谓此教利根菩萨,证真空之理时,能于真空了达不空,即入后面的别教;能知空不空,具一切法,即入后面的圆教。
  别即隔别不同之义,是指别前藏通,别后圆教。别前藏通,谓此教独被菩萨,不涉二乘所修。别后圆教,谓此教所谈法门行相,隔历次第,而不圆融。
  圆即不偏之义。圆教所诠中道之理,性相圆融,事理无碍,法法具足。因此,这最后的境界就是,“一念病心,非真非有,即是法性法界。”这法性法界,留在“作观治病”的章节中细说。
  说到这菩萨界,就要说到释迦牟尼的前生,以慈悲心而行医道、拔除患者病苦的菩萨行。这菩萨的名称,最先就为释迦牟尼在成道前所专用。在各种本生故事里面,菩萨就是释迦牟尼的前生。《涅槃[8]经》“现病品”中有言:释迦牟尼往昔“于无量万亿劫中,修菩萨道,常行爱语,利益众生,不令苦恼,施疾病者种种医药。”
  菩萨道,就是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自利利他是菩萨活动的标志。自利,求取菩提;利他,教化众生。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称作菩萨行。
  善财童子的疑问
  释迦牟尼往昔的菩萨行,感染着一代代人,至诚发心学习这种行法。后来,这类发心、实践成佛道路的人也被称为了菩萨。立志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的善财童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善财童子,是《华严[9]经》入法界品中的求道菩萨。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善财童子遍游南方诸国,历访各处的善知识。
  下面的故事,寓意了佛与医之间的另一大因缘。
  这是五十三参中的第十六参。善财童子在宝髻长者的指点下,来到藤根国普遍门城,参访普眼[10]长者。普眼长者住在市肆中鬻香药处。善财童子上前礼足,合掌而立,请教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普眼长者说道:“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了知病起根本,殊妙医方,诸香要法,因此了知一切众生种种病缘,悉能救疗。所谓风黄痰热,鬼魅蛊毒,乃至水火之所伤害。如是一切内外诸疾,品类无边,我悉能于一念之中,以种种方药,如法疗治,咸令除差(治愈),施其安乐。如是法门,汝应修学。”普眼长者建议善财在此学医。
  善财不解,世间的医学与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有什么关系?因而问道:“圣者,我问菩萨所修妙行,云何说此世俗医方[11]?”
  普眼长者告诉说:“善男子,菩萨初学修菩提时,当知病为最大障碍。若诸众生,身有疾病,心则不安,岂能修习诸波罗蜜?是故菩萨,修菩提时,先应疗治身所有疾。”先治自身的疾病,以扫除初学修菩提的最大障碍,这是第一个原因。普眼长者讲述的第二个原因是,菩萨起化,疗国王治众生,令无患苦,然后说法,调伏其心。
  疑问消除后,普眼长者便悉心传授相关知识,并举自家例子,现身说法:“善男子,我此住处,常有十方一切众生诸病苦者,来至我所,而求救疗。我以智力,观其因起,随病所宜,授与方药,平等疗治,普令除差。复以种种香汤沐浴,上服名衣,璎珞庄严,施诸饮食,及诸财宝,珍玩资具,皆悉与之,咸令充足。然后各为如应说法,令其永断心病烦恼。”
  最后,善财童子,礼普眼足,遶无数匝,殷懃瞻仰,一心恋慕,辞退而去。
  对于菩萨行者而言,佛学与医学,并行不悖。世间医学是上求菩提的菩萨,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的重要行门,也是下化众生的菩萨深入世间解除众生痛苦的方便法门。
  由此,有难以计数的佛弟子以行医为菩萨行。由此,佛经中记载了大量与医疗有关的内容,如明病发相、辨识病缘、对症施治、应病与药、慈心看护等等,智慧与慈悲双运,佛理与医理相融。在千百年的慈行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医学体系,体现了入世和出世的圆融不二。
  后面的介绍,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脉络进行的。
  首先,明病发相,这第一相是“四大”病相。
  [1]《摩诃止观》,天台宗的基本理论著作之一。摩诃,大、多、胜、妙之意。止观,定慧双修之意。详见本书“修止治病”“作观治病”两章。
  [2]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十恶,又名十不善,见本书“十恶果报”。
  [3]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4]对修行者而言,疾病是逆增上缘。以下观法,次第分明,一步一个境界,当驻足体会,不可马虎放过。
  [5]《华严经》有三种汉译。东晋佛陀跋陀罗译,60卷34品,称《旧(晋)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唐实叉难陀译,80卷39品,称《新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唐贞元中般若译,40卷,称《四十华严》。
  [6]阿伽陀药又称不死药、丸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其制法见附录“药咒合用举例”。
  [7]众生愿力不可思议,何况菩萨。
  [8]涅槃,不生不灭之意。详见“转烦恼为菩提”一节。
  [9]佛万德譬如华,以如华之华德庄严法身,叫做华严。
  [10]普眼,普遍观察一切众生的眼。眼外无法,方真普眼。
  [11]关于世俗医方,详见本书“医方明”一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