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舍识用根的动中禅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云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舍识用根的动中禅

  杨云唐

  动中禅有可能又要在庄严寺开始了,这是个以觉为核心的法门,能帮助行者突破修行的瓶颈,可惜由于缺少提倡,每次参加者不多。所以在此想稍作介绍,愿有缘者也能来参学。

  生命最明显的表征在动,植物是非有意性的动,人有内脏的动(亦非自意性)及肢体或意念的动。总说之即四大及心念二种。然而这两种动,从动的本质言,真的不同吗?生命的动有不同性吗?动中禅就是让人洞视动的本质,回归“但见于法,不见于我、我所”,“起唯法起,灭唯法灭”的解脱。

  “采集为识,不采集为智”(楞伽经),采集就是妄动,于本然(如来)外起另有真实的分别见,然后人便掉进所起的分别世界里跳不出来。“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圆觉经),人是活在著相的心念里,世间的苦、集、灭、道皆由人的妄动而显差别,若能觉照“动”的背后不外是人的迷妄,这“动”便会歇息下来。妄念虽不易降服,但它的动却较易觉查,察知“动”只是动,而不安上意义(不采集),这动便不会牵引人入幻梦的遗三界里。

  风动也好,幡动也好,见者的心动就是于根之上起第二念假名,于假名而不知其假,就落于是非争夺中。人皆有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五根是指其根性,此性即觉性,五根是心的作用,是现量,但一经意根就云遮日蔽,所见的已是意识色彩的境相。所以佛教的修行重点在破解意识的框框,数息、参话头、四念处皆然,破了识的纠葛,意根则得清净,见得法的本性。动中禅与一般禅法的不同在于其以身根为主,以有意的身动,把不经意的心动转化及统摄。人的意念有二种,一是经意的,二是不经意的,后者是妄念的发源处,在不自觉下就已主宰了人的思维与言行。因呼吸是不经意的动,所以不被动中禅采用,其所用的是较明显且经由意念相系的身动,由不断的、规则的动中感受之,在感知动时,觉也在那了。由觉的不断,渐渐变成人的习惯,以如此的好习惯取代无觉性的习惯,又经由此有觉性的好习惯启发正知见,发现往昔错误而离弃之,渐渐地假以时日的增进,终将会有好的结果。

  动中禅非常简单,但也有三大难关。首先是动作的无聊(其实无聊正可打破意识的习惯执著),其次是身体的疲倦,第三是此方法不修定,所以没有一般止静的乐受。但这三点正也是三大优点,只要人肯坚持下去,身的疲累至某限度时,而那想放弃的念头又得不到怜惜,意识的执著将会松去其一向的主控权,身体将如被激醒的睡狮,跨越撞墙期(身体平常能力范围,过此将自动调整而发挥潜能)的限碍,摆脱全由意识认可的束缚,像脱缰野马直奔而去。当意识有插不上手的认命(好似父母管不住孩子),任由身动与同步觉掌握(take over)主控权,此时心出现一种无事的轻松,觉查之则是轻安觉支。此时意识会改以“说法者”身分出现,把曾学的知见举出来应证眼前的成果(有如父母向记者大谈管教子女应现代化),而沾沾自喜,若能觉查则为喜觉支。如此继续练习,佛来佛斩,是为精进觉支;进而意识不再攀缘佛学知见是为定觉支;知道法但有假名,于智上没得交涉,不再采集是为舍觉支。如此加上前面选择的坚持为择法觉支,即动即觉为念觉支,是为七觉支的修行。

  得到轻安觉支(在动中禅以小孩玩到上味了为比喻)是行法的一重要关键,一般练动中禅者多被无聊与疲累所制,从此放弃或视之为畏途,回去采静坐方法。所以在此建议初学皆应全程参加七天,万不可随喜或以试试看心态参加。庄严寺有自然环境是修动中禅最适合地方,动中禅适合在外面与大地共舞,感受身心与大地一起的动,这种动会是和谐而没有中心,每一动作皆与周身因缘相呼应,连接重重的生命世界,在一片生灭中大家有如都是过客,从感悟大地间,行者会接上大乘无限宽广的心。在户外练习的好处是可以让行者放松,将心打开(这也是所有修行先决条件)。感受整个大地与草木有如个大舞台的背景,这背景正衬托出人的动在舞台上的显现,由于动的托显,更能使动的效果像尚方宝剑一般地挥舞,斩尽识情的攀缠。

  舍识用根的重点在人要相信根性,愿意以根性为师,而不与识性为伍商量。身体是我们的老师,动处即是觉处,每一次的动皆如一次的扫瞄。在练习时只需去照顾当下的动,不必去追逐眼前的动有没觉知。觉其实是非主动也非被动更非造作,因这些都是识性的玩意,觉也非累积非有无、非见与不见,所以不是为了觉而动,那是在讨活计,也不能说觉本遍一切而不动,那会被习惯所吞蚀。当练习时,放掉臆测,只管即动即觉,直到突然发觉人的心念的发生,有如声音的从外传来,它像客人般,你可以理或不理,念头不再是你的家人,这就是觉已当家的开始。

  若你理了客人,就像请他入坐,接下来观念、情绪就跟著生起,接著便开始安立意义,却又发觉这意义皆是世间的东西,好像你开始称客人为叔叔伯伯,那些都是安立上的假名。原来,念头是无意义的,只因你称之为那样,它才那样,你叫它为烦恼、为善知识、为无记,你对待的态度就不同。过不久后,彼自生又自灭,才发现原来它没真正入坐,来去只是虚诳之法。这就是心生种种法生。

  “只因你称之为那样,它才那样”的另一意思是“对意上起的念,若不认同其实义,此念即构不成识”。易言之,意识是于意上之念采集实有性才成意识,若不采集,则不起实性见,是名为智。转识成智就在执取与不执取,但所谓“转”是只转其名(名假故),不转其体(意根)。当第七意识成平等性智时,它是在无事状态,所以祖师说:“佛门以无事为兴盛。”古代禅师们对求法者非棒即喝,就是在打落意念上的“自心取自心,采集而成识”,回复无事的太平风光。不过现在佛门多在唯恐事不够多、香火不旺,这就像修行人唯恐第七识闲著没用,所以狂心一直作怪,虽勤修行却不得永久的太平。

  人的“动”其实不需要识来认知。我们呼吸、消化、举手投足、吃饭、睡觉、醒来,乃至最后死亡,皆是身体的事,是单纯的,而识却因迷乱而把单纯搞成复杂。天下的事只有由人发明或造作的才需识去处理,其他本然非造作的,自有本心本觉相应平衡,原本皆无事。只因识太过多事,不甘寂寞,故于平等法中横生枝节(迷生寂乱),使得与迷俱起的生命(十二因缘之流转)不得不出现。若人能破识的迷执,生命的一切大小事(烦恼苦乐等)皆成戏论。动中禅就是让行者看到即动即觉的当下,识的多事是可笑的迷执,生命无非是自己愚弄自己的妄剧,是迷(无明)的化身,确信此后任何的执著都是在加重戏的深陷,加深对识的依赖,使生命找不到三界的出路。

  修行很怕自己不知要的是什么,所以即使见到法了也不敢深切肯定,由于肯定度的不深,所以又落入老臼巢的习惯中。有如佛教在印度未深植民间,所以终仍回复到印度教的旧信仰去,佛法的智慧居然被外道取代,甚至还把外道思想引进来,这很像我们一般学佛人的写照。不敢肯定的原因只在太过依赖意识判断,认为心中无事闲著很不对劲,又向外追寻而去,瞎撞的结果又退转了。凡天下合久必分,只在太多自以为是的人,不知什么是法的随顺,却逐识的迷妄。人类无尽的烦恼苦,未能因科技或宗教而止息,除非人能于法如实肯定、如是安住。唯真正肯定后,法的智慧才是你的,才不再追逐流浪。

  法告诉我们“离欲无求”,动中禅让你肯定什么是迷、什么是客、什么是觉。舍识用根让你不会去计算识的库存有多少收获(王库里无如是刀),却是对识的净除,让觉性不落入“我所”,能无色彩地展开。“根清净故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一切法清净”(圆觉经),这就是动中禅的本地风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