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深切的关怀 永远的怀念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明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深切的关怀 永远的怀念

  慧明法师

  二○○○年五月廿一日晚,当我从中央台新闻联播中得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西逝的消息时,心中除了哀思外,就是不停的在祈愿,祈愿赵朴初大德乘愿再来。

  我与朴老交往不多,但从为数不多的交往中,我作为青年佛子,深深体会到了朴老那崇高的道德、宽广的胸怀和亲切和霭、提掖后生、注重文化、弘法利生的长者风范。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陀的正法千百年来皆赖四众弟子的弘传,中国佛教于十年动乱中,是为三武一宗之后最大一次法难,正法几乎消忘殆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宗教政策得以恢复落实。当佛教恢复之初,佛教的未来发展应向何处去,徘徊在十字路口之时,朴老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阐述了佛教的本怀,充分体现了佛陀出现世间、教化世间、涅槃世间慈悲救世的精髓。人间佛教的理念给恢复之初的佛教界指明了方向、目标、道路与责任,使全国各地佛教从无序走向有序,寺院逐步恢复,僧人重回寺院,信众得以过正常的宗教生活。当佛教在恢复之后,沿著人间佛教的大道前进时,遇到了前进道路上的又一难题,即人才青黄不接的大问题,时常牵挂在朴老的心头。人才问题不解决,阻碍著佛教的明天与未来。在这佛教兴衰存亡的关头,九十年代初朴老又提出了: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的号召。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国各地兴办佛学院,注重佛教文化建设之风日盛。随著佛教二十年来的恢复与发展,经济大潮不断侵袭著佛门净地。朴老又以其远见卓识、针砭时弊,及时的提出了:“道风与学风,二者相辅相成,有道风才有学风,有学风才有道风”这一深刻指示,顿扫阴霾,使那些附佛衣食者,狂风顿息。

  一九九七年是静安寺建寺一七五○周年。我们将举行纪念活动,朴老为我们题写了“上海静安寺建寺一千七百五十周年纪念”的会标。并在来信中提到有关寺名称呼的意见,来信说,“……曾有一时称‘静安古寺’‘龙华古寺’不妥,静安寺就是静安寺,加一‘古’字,没有意义,反贻人笑柄。寺院称‘禅寺’、‘讲寺’、‘律寺’是就其宗派而言,这是从明代开始的……”当我们后来告知他,我们已按照他指示将“静安古寺”改为“静安寺”时,他高兴的说:这样很好,“古”寺没有这种意义,现在国内许多寺院都很古。白马寺是第一所寺院,也没有称“古”。

  一九九七年八月我们准备为一七五○周年出一本纪念画册,我们请朴老为画册作序,是时朴老因病住在北京医院,他看到我们给他的信后,欣然应允,因为时间较紧,书稿等著送出版社出版,朴老虽在医院很快将序言写好带来给我们。后来有人告知我,朴老在医院中是三易其稿。他对静安寺的感情,对我们一七五○周年纪念活动的关怀,使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感到朴老对上海佛教,对静安寺,对青年佛子多么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朴老在序言最后写道:“今欣逢静安古刹建立一七五○周年,承蒙各界护持高谊,为静安寺赐书作画,弥足珍贵。现由静安寺主编,将此墨宝汇成一册,用以承继先业,裨益来者,诚我等老者所希冀也。抚今追昔,静安古刹,有此吉庆,实乃政治清明之体现。想必天下隆治之日,是为佛法昌明之时;佛法昌明之时,亦当为天下隆治之日。故寄语青年佛子,要珍惜当今太平盛世,祈祷世界和平,竭诚努力,续佛慧命,弘扬正法,为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发同体大悲心,福慧双修,知行合一,勇猛精进,共登觉岸”。他的殷切嘱咐,成为我们永远精进不懈、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九九八年随著本寺“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基础”工程的启动,本寺除寺院改建外,准备将藏经中一些经论刻石保存,作为本寺佛教文化建设、弘法利生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将这一设想及具体计划告知朴老,朴老非常赞成,又在病榻上,亲笔写批复:“静安寺诸大德法师,诸善知识,发此大愿,至深欢喜赞叹,但大藏经券宗帙浩繁,虽用激光雕刻,仍恐费时过久,人力亦恐不够。鄙意可采支那内学院《藏要》之办法,先选刻一部份重要经论(我建议先刻《杂阿含经》。当然用‘静安寺石刻大藏经’作为总题,亦可,或用‘静安寺石经’作为简称,如‘房山石经’,较为灵活。是否有当,请诸大德考虑”。这一批示,成为我们今后搞好石经镌刻工程的指针。

  一九九八年九月,我们根据朴老的指示去北京考察房山石经,为本寺将来石刻经论作准备,我同静安寺寺务委员会主任德悟法师再一次去北京医院看望了朴老。九月三十下午,朴老在北京医院同我们作了一个多小时的交谈。当我们一见到他,他就拿出了已为我们题写好的《静安寺石经》的条幅交给我。朴老还详细询问了静安寺改建的情况。我就本寺石刻经论的事向朴老作了汇报,朴老对我们石刻经论又作了耐心的、详细的指示。朴老还说:“发这样的大心大愿,可以对整个藏经组织人力,进行一些校勘工作,然后再镌石保存”。朴老还一再的关照,以后静安寺的一些事,让我们直接写信给他,他可以转给有关方面,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当然,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实在不忍心,再过多的打扰一位心挂全国佛教、年事已高的老人,我们只是祝福他健康长寿,带领全国佛教界的四众弟子共同努力早日实现人间净土。朴老在交谈中谈到了佛教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讲了他当初办佛教文化研究所的起因与意义,从朴老的谈话中,使我感到,他是要用他兴办佛教文化事业的经过来激励我们年青的佛子,每做一件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要有信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完成。当我们提出时间很长了,请朴老保重身体,是时朴老像是意犹未尽。这一次,朴老在病房中还和我们合了影,我们临走时,朴老送我们到病房门口,抓著我的手说:“静安寺我很熟了,在全国佛教寺院中不是一般的寺院,(他指著德老说)有老法师支持你们,年轻佛子就要为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家业,做好工作。”我当时也非常的激动,对朴老说,您放心,一定记住您的嘱托。未曾想到,北京医院这一别竟成永诀。

  一九九九年一月朴老委托有关方面给静安寺送来了一套《敦煌大藏经》,他在扉页上写道:“赠上海静安寺佛教图书馆供校勘《静安寺石经》参考。”一九九九年五月四川省佛教协会送来了《洪武南藏》出版的部份藏经,并带来了朴老于九八年十月有关《洪武南藏》批示的复印件,上面写著「此是一件大事,我会应予支持,我建议佛学院,佛教图书馆各订购一部,并函请上海静安寺,玉佛寺各订购一部。请诸位秘书长考虑。”看到朴老的题词和批复,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朴老对我们校勘藏经的关怀,感受到朴老在百忙中仍然记挂我们的工作,这更激励我们心里坚定大愿,一定不辜负朴老对我们的期望,一定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为佛教文化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大德去矣!风范犹存!大德去矣,叮嘱在耳。千人万人,独念斯人;千世万世,唯此一世。请大德放心!我们将哀思化为行愿,不负您的嘱托。大德放心,我们将铭记您的期望: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为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而弘法利生。

  我们虔诚的祈愿,祈愿您老人家以大悲愿力乘愿再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