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与德渊上人的因缘
《弘一大师与德渊上人的因缘》
----秦启明----
【续上期】
(三) 集录嘉言 自我策励
大师幼时接受儒教,且又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故于出家前,即常以先哲格言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出家以来,大师一如既往,爱用儒教格言策励自己。为了效学高僧如愿成道,大师坚持集录古今高僧之法语嘉言,在莲华寺就是典型一例。这是大师发愿学习藕益印光的又一亲身实践,必是大师在莲华寺进行的一次自我教育,纵而使自己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念。个中意义,不可低估!
自在莲华寺大悲阁寮房闭关,喜其环境静逸,寺方供养周到,大师便定继续集录古今高僧法语嘉言,用来自我策励,日复一日,研录不懈,仅历时二月,便如愿圆满。综观内容,可分四个方面:
一、 学道之人,贵在自省。如录明代高僧藕益嘉言云:“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15 。”
二、 痛念生死,坚持念佛。如录并世高僧印光嘉言云:“随忙随闲,不离佛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16 。”
三、 抛弃名利,随遇而安。如录明代高僧莲池嘉言云:“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草食胜空腹,安身处处同。茅堂过路居,人生解知足17 ”。
四、 苦学列祖,修道成佛。如录并世高僧印光嘉言云:“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修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亲为如来弟子耳18 。”
1921年11月,弘一大师接受四明天初居士劝请,将在莲华寺所录古今高僧之法语嘉言,分类编辑:即除习气者──曰《秋草集》;策修净业者──曰《晚晴集》;警励生死者──曰《寒茄集》。取名《集录三种》19 再逐一手书,撰写序文,付印流布。这是弘一大师在莲华寺闭关修学取得一大成果。
(四) 师礼印光 皈信净土
是效学古今高僧藕益、印光的又一实际行动。首居衢州莲华寺时,大师就曾首次上书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印光法师,祈请印光慈悲摄受忝列门墙。及重居莲华寺时,大师又先后二次上书印光,竭诚哀恳。历时三年,印光方予摄受。从此,弘一大师把印光奉为当代“最佩仰”之“善知识”,把净土法门奉为“最深信20 ”之佛法。不唯如此。与此前后,大师还多次写信劝请各地俗友崇仰印光,归信净土法门。如1923年2月17日致函上海王心湛云:“普陀(按指浙江普陀山──笔者)印光法师为当代第一善知识,专修净土之说,允宜信受奉行,万勿游疑!《印光法师文钞》希觅求,悉心读之21 。“就这样,在弘一的亲身教化下,王心湛果然接受大师劝请,发愿皈信净土法门,还自取法名“真如”,并自撰《真如释名》,寄奉印光一表心志,终于获得印光称评。消息傅来,大师为表赞喜,在莲华寺应请为之手书《真如释名》全文,并补书跋语录下胜缘,寄交王心湛居士留作纪念。内云:
“真如居士,昔以是文,就正于法雨光法师22 。师颇赞喜,谓其文字允惬;又谓文字性实,循名行义,旨甚正确。比老居士请写是文,以志纪念。” 岁阳阏逢三月23 昙昉24 书于信安25 。
(五) 发心学律 初涉有部
弘一大师发愿研究律学,起因在于以身感受。当年杭州准备出家时,他曾将出家事先期函告北京一故友,目的是希望对方有所规导。孰料对方在回信中竟然斥责云:“听说你要不做作人!要做僧去﹍﹍26 。”言下之意,凡是落发为僧的出家者,都不具备做人的资格,不得不低人一等去做僧。此语令大师痛心疾首!促使大师反复思考:出家人何以会被世人轻慢到如此地步?究竟是自身原因还是外界原因?大师正是常看上述问题,认真阅读《梵纲合注》与《藕益大师灵峰宗论》,终于很快找答案:原因在于出家人做人太随便,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才闹出此等话柄来。再结合本人出家以来耳闻目睹,大师慨然意识到:“僧界之所以往往为世诟病者,咸以不守戒律故27 。”
为了挽回奢靡的世风,挽回出家人在社会的不良影向,大师决定从自身做起:毅然发心学律,并从日本请回古版南山三大部与灵芝三大记。大师在莲华寺发心学的标志是:在研读南山三大部与灵芝三大记之后,他曾辑录《毗尼劝持录》。并于衢州莲华寺写下《毗尼劝持录自注》。内曰:
“依南山《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钞》,并灵芝《行宗记》、《济缘记》、《资持记》笔录。甲子三月廿二日始,廿五日写竟。沙门昙昉记于西安28 三藏寺29 。"
与此同时,大师通过在莲华寺披检律藏,发现内中之有部律文,颇可对治中国僧界的上述弊病,因此大师当机立断,决定终止研究南山律,改而“专习有部30 。”还将本人珍藏之比丘律藏函,补写《题词》,付交浙江江山图书馆收藏。这篇《比丘律藏函题词》,就是弘一大师衢州莲华寺发愿研究有部律的佐证。内云:
“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住世,佛法方住。毗尼此译为律。末世僧众,罔谙律检,佛法衰灭,有由来矣。余剃染而后,偏攻此部,虽未贯彻,征窥其指。今将掩室,念佛待死,以旧藏比丘律藏二函,付江山图书馆。数年心力,悉在于是。后之学者,当尊重珍敬焉31 !"
三
通过上述考查可知:弘一大师能在莲华寺顺利闭关,如愿实现其预定修学计划,皆得助于德渊竭尽寺主之诚:尽力护法,尽力供养,事无巨细,殷勤周到。务使大师不生后顾之忧!与之相应,大师非为被供养者,也没有辜负寺主的感情厚意。在闭关修学之余,他还争取时间,为协助德渊重兴莲华寺而竭尽所能!为在衢州开展居士学佛活动而不遗余力!
一、奉献玉佛,书额吟联。早在新诚贝山接到函请信,得知德渊上人主事莲华寺,大师便设法精心物色了缅甸玉佛一尊,高有五十六公分,重达四十公斤,在首次移居衢州莲华寺时,随同大师衣单佛典一起运达。一到目的地,大师便把玉佛作为见面礼,奉献给德渊上人,祝贺德渊出任莲华寺住持。目睹这尊趺坐佛像周身用汉玉塑成,形像逼真,妙相庄严,令寺主满心欢喜。在寺中供养以后,深受当地四众欢迎,成为莲华寺前所未有的一大法宝。因知大师学识超群才艺过人,德渊连手又要求运用生花妙笔,为莲华寺南堂题书横额,大师当场挥亳,用隶体手书“圣默褝室”付交,一经供养,众等叹莫能穷!德渊于是又请大师吟题寺联,为莲华寺“庄严梵室”。眼看盛情难却,大师慈悲允诺。几经吟咏,果得寺联云:
“净域莲华灿千叶;中天佛日耀三衢32 。”
是联精思别致,对仗工整,巧妙地将衢州境内之两大名胜古迹──“三衢山”与“莲华寺”嵌入上下联,融为一体,从中表现出大师吟题寺联的雅思渊才。奈因斯时大师正在苦练工笔写经,不便手书联字,因此提议寺主改请杭州名书家陈伯衡加墨。翌年二月二十七日,大师手书《致陈伯衡信》,交付德渊赴杭面请。信云:
“莲华寺主渊法师奉谒左右,乞仁书联,庄严梵室。句为朽人旧撰,未审可用不?别纸委写,以奉慧览。略致诚款,无复○。
昙昉疏 正月廿日33 。"
凭借吟题者鱼龙点睛般的美化,凭借善知识弘一与书法高手陈伯衡的精诚合作,是联一经陈列展示,令四众赞不绝口,莲华古刹也随之崭现新貌。
二、会晤四众,劝信佛法。为协助德渊重兴莲华寺,大师在闭关修学之余,还腾出时间,热情接待四众。难能可贵的是,大师不以知识深浅,地位高低,年龄大小,贫富差别,作为会晤先条件。大师乐于会晤者:“首数识字不多的劳动界人们,次之知识分子,天真未昧的孩童更喜爱。所最不喜接见的是官僚士绅34 。”每次会晤,不分对像,不问来者目的意向,大师一概劝请对方归信佛法,临行付赠本人所书佛号一叶。因此之故,慕名前来莲华寺求见大师求请佛号者络绎不绝,但大师始终恪守上述原则。典型事例有二: 其一是,有位驻守衢州的某团长,年少气盛,拥兵自恃,得知大师乐晤四众,也想见见高僧弘一,求得一叶佛号,故曾前来莲华寺求访弘一大师,不意大师以闭关为名义“三访三绝”。消息传出,外界一面赞颂大师德行高深,一面嘲讽团长凑热闹自讨没趣。这位团长自负衢州军界要人,受此冷遇,面子实在过不去,只好自圆其说云:弘一大师“瞧不起武人”云云。有位好心人得知,劝请大师务必一见为好,免得日后常来麻烦,大师毫不让步。答云:这位团长见我,“无非要想我一张纸”。既然如此,我就送他“一幅佛号,烦你转交吧35 。”这位团长始终未能一见大师。 其二是,当地有位老居士,一天随幼孙前来莲华寺求访弘一大师。大师欣然会晤,热情交谈,听说幼童生于端午节,刚满二岁,但已喜欢写字,大师一面赞叹云:难得难得!爱语相勉;一面高兴得当场磨墨展纸,手把手教他握笔执管,学写了一幅二尺小楹联。复又亲自加书跋语,称彼具有书法才能,亲自手装付赠。
三、勤书佛号,广结善缘。为助缘印光弘扬净土法门,大师在衢州莲华寺期间,曾结合本人之念佛常课,书写了大量佛号,广赠有随缘者。这是大师出家以来前所未见。其书写之勤,书件之多,也是前所未见。受赠大师佛号者,既有当地居士,如吴明经、项槐、汪丰僧、汪鞠如、汪梦松、程本一、徐佐才、胡加一、汪子佩﹍﹍等等;也有外地的门生、亲属,甚至还委托门生转赠。如1923年10月,大师曾在莲华寺书了又一批佛号,广赠当地有缘者。时适正在上海美专音乐系任教的门生刘质平来信,大师即从这批佛号中“捡奉四幅”,寄交上海刘质平。并附函说明:“一赠仁者(按指门生刘质平──笔者),一赠海粟居士(按海粟居士,即刘海粟,时任上美专校长。后为中国书画大家──笔者),其二则赠仁者之音乐系门生36 。"又如1923年12月24(夏历癸亥十一月十七日),大师为纪念阿弥陀佛诞辰,曾在莲华寺手书佛号四十八页,分赠衢州诸寺僧众。为供亲属留作纪念,翌年大师特将仅存一页寄赠北京俗侄李圣章。
可惜的是,由于几经战火,大师在衢州所书佛号,大多已焚毁无存。现由衢州博物錧所收藏之佛号真迹一幅,当是弥足珍贵的劫后幸存者。原件系1923年11月23日──即夏历癸亥小雪后,书于衢州莲华寺。这幅真迹之可贵处有二:一是证明大师当年在莲华寺修学之余,曾克尽心力勤书佛号,协助德渊重兴莲华寺,助缘印光弘扬净土法门;二是表明大师早在1923年即已集录书写《大方佛华严经偈》。由此否定了1929年始在上虞白马湖晚晴山房集录书写《华严经偈》的陈说。如今有疑,请看原件全文:
“南无阿弥陀佛”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见如来者,为得大善利,闻法名生信,则是世间僧。── 《大方广佛华严经偈》
岁在昭阳小雪37 后 昙昉 居西安 莲华38 。"
【未完待续】
【注释】
15 弘一辑录《晚晴集.格言别录.寒茄集》合刊,11985年泉州佛教协会编印。
16 同(15)。
17 同(15)。
18 同(15)。
19 弘一《集录三种序》,1984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弘一法师》。
20 弘一《致鼓浪屿念佛会信》,1958年性愿法师在菲律宾施资编印《晚晴山房书简》真迹 本。
21 弘一《致王心湛信》,1990年北京三联书店《弘一法师书信》。
22 法雨:指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光法师:指印光法师。
23 阏逢三月:即夏历壬戌三月。相当于公历1922年4月。
24 昙昉:弘一在衢州所用别署。
25 信安:衢州古名之一。弘一《手书真如释名跋》,同(21)。
26 弘一《南闽十年梦影》,1943年上海弘一大师纪念会编印《晚晴老人讲演录》。
27 姜丹书《弘一大师小传》,1943年上海弘一大师纪念会编印《弘一大师永怀录》。
28 西安:衢州古名之二。
29 三藏寺:位于衢州;弘一《毗尼劝持录自注》,1993年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弘一大师新谱》。
30 弘一《余弘律之因缘》,1984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弘一法师》。
31 弘一《比丘律 函题词》,1984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弘一法师》。
32 弘一《衢州莲华寺题联》,1990年北京三联书店《弘一法师书信》。
33 弘一《致陈伯衡信》,1944年上海弘一大师纪念会编印《晚晴山房书简》。
34 尤墨君《追忆弘一法师》,原稿由漳州刘绵根收藏。
35 同(34)。
36 弘一《致刘质平信》,原信由上海刘雪阳收藏。
37 昭阳小雪:指夏历癸亥年十月十六日。公历1923年11月23日。
38 西安莲华:指衢州莲华寺;弘一手书佛手迹,见1990年12月20日北京《中国文物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