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宗萨钦哲:佛法概要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7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宗萨钦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是什么?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大家都犯了将文化与佛法混为一谈的错误,其实文化与佛法并不相同,如果把文化譬喻为茶杯,佛法就是茶。喝茶需要茶杯,但喝完茶后,就不再需要握着茶杯。

  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是以人类有限的智慧所发展出来的,是人造的,但佛法并不是人造的。当然,就相对的教法来看,它是由佛所说的,可是由绝对的教法来看,佛法不是佛说的。

  这个时代,大家只在乎文化是什么,而不在乎佛法是什么,就像人们在乎茶杯,而不管茶的内容,所以大家探讨红帽系、黄帽系如何做大礼拜,尽把重心放在人们所创造的事务上。

  在日本,我们看到眼睛细细、肚子大大的佛像;在印度,看到腿长、身体长、鼻子挺挺的佛像;在阿富汗,看到有胡子、有胸毛的佛像,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做的佛像最接进实相。真正的佛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除非他自己已经成佛。当然,佛也没有告诉我们,他决定要像日本的佛、印度的佛、还是阿富汗的佛。所以,不要这么在乎文化的差异,虽然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就像茶杯可以让我们喝到茶一样,但更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佛法是不是一种宗教?一般的宗教相信宇宙存在一个创造者,以此来检视佛教,正如一些佛学大师所言,佛教并不是宗教。虽然,佛教徒相信有神,但神也是六道轮回的一种型态;神,并不是创造者。不管是小乘、大乘或金刚乘,都相信宇宙是由众生业力扭结而成。

  那么佛法是不是一种哲学呢?哲学是由人类智慧所创,以此定义来审视佛教,佛法也不是哲学。那么佛法是什么?佛法是佛的教法,包括一切究竟的真理。若不了解佛法的真义,每天只是念诵、修行,就不算真正跟着佛的教法而行。

  一般人以为,学佛是一种自外于日常生活的状态,这是错误的。佛法就是生活,佛法就是把生活真实状况说出来的教法。因为我们不了解实相,即使修行了很久,也没有修成;就像我们修财神,修了半天仍然贫穷;就像我们灌了上千个顶,却没有培养出一丁点善的品质。

  也许我们曾经做了个怪梦,就认为这是受到某种灌顶或加持的结果,如果只是放在心里,当然没有关系;但一般人绝对不会把它放在心里就算了,一定会到处嚷嚷。其结果是让周遭的人嫉妒,为何只有少数人有此梦境。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在家人”身上,“出家人”亦然。当我们在路上碰到一个疯疯颠颠的计程车司机而心生不悦,那就表示以前的修行对我们并没有帮助。

  另一个问题是时下认为修行一定要设佛堂,然后坐在禅垫上,每天花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修行。或者有些人做“无我观”,以减轻自己的我执,一上座就想,今天“我”上座、今天“我”做的很好、今天“我”修得很高兴,这种“无我观”不但不能减少我执,反而会使我执更加坚定。

  一般情况是每天都花一个小时修行,用力看着上师,盯着佛像,闭着眼睛专心持咒,但修完之后,就把上师、佛堂关在门后,心中再没有上师、没有佛,于是所有的贪嗔痴慢疑都起来了,我们如何认为,一个小时可以对抗其余的二十三个小时呢?

  当然,在上师面前发菩提心、修行也是很好的。透过这些修持使自己平静、快乐也不错,但是,在佛堂外呢?有疯疯癫癫的计程车司机、有坏人、有和我们吵架的人,种种状况无不刺激我们升起忿怒的情绪。

  所以,一个人应该对我们周遭的事务敏感、关心,应该有好的发心(菩提心),应该是出于自发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自发的去做任何事,我们像个小孩,被父母、被社会影响,被人用汤匙一口口喂食长大。就像大家高高兴兴地“一起”吃饭,这是代表一个好的社会,应该一起用餐。但有什么理由告诉我,为什么大家可以“一起”用餐,却不能“一起”上厕所?在社会的观念里,身为一个绅士淑女就是如此行事。所以我们依照“定律”生活,接受社会的规范,从未以自己的方式来决定前途,我们的生命是如此受到众人影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见容于社会中。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欺骗。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应世出生,他选择诞生在印度的第二个阶级——皇室,以获得度化众生所需要的尊敬与地位。当他出生时,有一位星相算命家预言:“此儿若能从尘世中出离,将成为佛;若留在尘世中,将成为万王之王(king of the king)”。国王为了避免释迦牟尼佛抛弃王位,用尽各种方法欺骗他,当然释迦牟尼佛还是发现了人生的苦,亦从车夫口中得知,即使贵如国王也不可能避免老病死。这使释迦牟尼佛产生强烈的出离心,当夜便舍弃一切离家苦行。最初他追随印度苦行僧的教法历经许多苦修,后来发现这样下去不行,才到菩提迦耶,最后在菩提树下得证成佛。成佛后,释迦牟尼佛并不希望将此体悟宣扬(有些教法无法以言语描述),希望继续在定中修行,在帝释天王与大梵天王的祈请下,释迦牟尼佛才在鹿野苑传下了第一个教授(佛陀共有三次传法)。

  佛陀所宣说的第一个教法就是——“要知道痛苦”,这是非常重要的教授,可惜现在有许多人都不重视它,只对大圆满、大手印及金刚乘所作的广告有兴趣。了解痛苦,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为了离开这痛苦的六道轮回,才有修行佛法的必要,这就好像犯人知道监狱的痛苦,想离开是一样的。如果不觉得监狱是痛苦的,就不会想离开,而我们就是身在轮回的监狱里。

  四加行也是要我们知道痛苦、了解痛苦。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错将痛苦当成快乐,如果我们检视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不管是地位、权力、金钱、豪华或奢侈,其实没有一件是快乐的。苦有三种,苦苦、行苦、坏苦是最大的痛苦,只是我们不了解;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无齿无发,在地上爬来爬去,长大之后拥有年轻、美丽与健壮,老了以后皱纹满布、头发稀疏,这些事都变了,我们却还以为自己跟以前一样。为什么会忽略这些痛苦?因为我们有野心,以为自己有朝一日可以不再痛苦。

  真正的情况是,痛苦不断,想除掉痛苦的心也不止,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我们对于死亡的认知上,当我说“希望明天能见到各位来参加法会”时,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应允,因为我们下意识认为今晚我们不会死,但我们凭什么认为明天还会活着?在我们的周遭,有许多足以致命的因素。当因缘成熟时,一张纸也可以杀人,甚至是那些我们可以维持生命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同样也可以夺人命,食物、空气、水亦是如此。在这个瞬间,有很多人正在生死边缘挣扎,有些人快渴死了、有些人快淹死了;有些人正处于快乐、有些人正处于痛苦;有些人正以数百万元换取少许的食物、有些人正以数百万元从事减肥,而你无法告诉我,是节食痛苦,还是饥饿痛苦。其实,两者皆痛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虔诚
下一篇: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