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忏华对佛教判教思想的认识
黄忏华对佛教判教思想的认识
南京大学哲学系97博士生 蔡宏
太虚大师在《佛教各宗大意序》中说:“君(黄忏华)于民国十五年,访余上海寓园,余始识之。然于未面前,因尝见君关于佛学之论述矣。曾涉及各宗判教之得失,一谈之下,辄相莫逆于心。”【1】由此可见黄忏华对于佛教的判教思想确实是有著自己独到的见解的,下面就谈黄忏华在佛教判教认识上的特色。在谈黄忏华的判教思想前,先了解一下古代的判教思想,以及太虚和印顺法师的判教思想,因为这些判教思想对黄忏华判释佛教各宗有著重要影响。
佛教的判教思想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佛教在二千年的流传中,人们将佛法加以系统归类,明确各类经所出的先后次序,界定它们的意义和地位,判定它们的不同性质,这在佛教上称为判教。佛教的各个宗派,大都有自己的判教思想。而各个宗派出于自己宗派的立场,往往都厚此薄彼的局限。而具这些判教大多是从佛教义理上对佛陀所说经法的划分,由于是从佛教思想的深浅上来划分,这就使得这些判教较少具有历史意义,即难以反映佛教发展的真正轨迹。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依据,判释迦教法为五时:一华严时,即佛刚成正觉,对大菩萨,说自证法,即讲《华严经》。二阿含时,众生根钝,佛在其后十二中,就说四阿含等经。三方等时,为了使小乘人,耻小慕大,此后八年就说了《维摩》、《楞伽》、《楞严》、《思益》等大乘经典,叹大褒圆。四般若时,其后二十年,佛说般若诸经,以破对大小二乘之法有别的执著。五法华涅槃时,最后八年,佛就《法华经》,开方便显真实,会三归一,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并授记作佛。华严宗则把如来的说法分为五类,即小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这两家的判教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都较有特色,也较具有代表性,这样的判教是从佛教教义上对佛陀的教法进行历史概括,但这种分类显然缺少确切的历史考证。当时的判教者或许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又讲圆融的判教方法,想以圆融的思想来弥补其判教理论历史学上的不足。黄忏华在阐述天台判教思想时说“此五时判教有通有别,别即如上。通五时者……即五教中,随一一教皆偏五时。所谓一切时中,说圆融无尽法,皆名华严教。说声闻法,皆名阿含教。乃至说会三归一之法,皆名法华教。”【2】
近代以来,由于受西方史学的影响,人们(以日本人为多)开始以新的历史学的方法来探索佛教历史的进程和本质,把佛教在印度的历史划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后期大乘密教等几个阶段,但这种以史学为主的判教思想也有一定局限性。太虚大师认为佛教的基本立场是宗教,不能仅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仅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索,就很难全面、准确、合理地认识佛教发展的真相。因此太虚基于历史的事实,又兼顾到佛法教理演进流变的特点,把印度佛教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五百年的小行大隐时期,次五百年的大主小从时期和后五百年的密主显从时期。他认为每一时期以某一思想为主流、代表,其它思想并不是不存在,只不过相对弱小而已。太虚大师的这种判教思想,很具有启迪意义。
印顺法师受太虚大师的启发,也对印度佛教进行了划分。印顺法师研究佛学,很重视历史,但他又时时顾到佛法的特质,做到教理与历史的有机结合,条贯融通。他认为纯学术的研究对于佛法的开展没有究竟实在的意义,他认为研究历史,应该超出历史研究本身,应从历史中接受经验教训,探索佛教发展的历史法则,从而把握佛教的发展方向和本质。为此他把印度佛教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佛陀时期;二是部派佛教时期;三是大乘兴起时期,同时小乘佛法仍在流传;四是对“如来”的不同理解,大乘佛法分为性空、唯识、真常三大系;五是佛教异化(梵化)时期。这五期佛教再配合佛教缘起中道的义理,印顺就把印度佛教分为三时教。初时教是第一、二期,以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为中心,其时理论和修行方法都以无常为出发,学派上以一切有部为代表。中时教是第三期,以诸法无我为中心,理论和修行都从无我出发,这时以中观学派为代表。第三时教是第四、五期,以涅槃寂静为中心,多谈妙有、不空、中道。这可称为“真常之一乘”。
黄忏华对佛教的分类,颇与印顺法师相似。他在《佛学概论》第七篇佛教枝末学说中把佛教分为:法有我无说、俗有真空说、外无内有说、一心二门说、法界圆融说五个部份。黄忏华对这五个部份概括和划分与印顺法师对佛教的归纳是很相近的。法有我无说,是黄忏华对部派佛教萨婆多部等教义特征的总结。这一学说认为五蕴组成的我是假的,但组成我的五蕴是真的。俗有真空说是黄忏华对龙树中观学说特征的总结。黄忏华说:“若世俗门,诸法皆有,乃至许有我法心境,若胜义门,诸法皆空。”【3】外无内有说是黄忏华对唯识学特征的总结。他说:“外无内有者,唯有内心,无心外境。所谓心外法无,非无内识。”【4】一心二门说,是黄忏华对《大乘起信论》思想的归纳。他说:“一心二门者,大乘起信论,以一心二门三大,成立三界唯心义。”【5】一心是指真如心,二门是指从一心上分出的两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这相当于印顺法师说的真常一系。这样黄忏华与印顺法师就都从部派佛教讲到中观学,讲到唯识学,讲到佛教的真常一系。至此他们对佛教的分类都相似。然而黄忏华对佛教的分类、归纳并不限于印度佛教,他是从整个佛教的发展历史上来研究佛教的,因此他还讲到中国佛教。而中国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天台、华严等宗派,而天台、华严这两家思想具有圆融的特征,而密教思想也有法界圆融的特征。因此印顺把密教划到三时教的最末一教中去了,而黄忏华则把密教归到法界圆融这一系。这是因为他讲的密教不是印顺讲的密教,印顺讲的是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它有梵化的特征,是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像征。而黄忏华讲的是藏传佛教中的密宗,这是一个独特的佛教体系,其理论具有圆融的特点,因此就把它归到法界圆融这一系。黄忏华推崇圆融的佛学思想,把佛教的圆融思想看成是中国佛教理论在的最高成就。因此黄忏华对密宗的圆融理论还是推崇的,不似印顺对印度的密教多是采取批评态度。黄忏华对圆融佛法的归纳和总结,与他推崇唯识学万法唯识的理论有著很大关系。因为世界是多样性统一性的结合,倾向于世界的物质性,则会较多地看到世界的多样性,而倾向于主观性,则会较我地看到世界的统一性。正因为黄忏华认为世界是统一于心识的,所以无限多样的物质、精神世界处处都可以是融通的。而天台、华严、密宗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的,而黄忏华对佛教认识世界统一性的总结和归纳,就是他判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特色了。
黄忏华的判教思想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空和有的关系来判印度佛教的发展,他讲的法有我无,内有外无,俗有真空,这都是从佛教的空与有的基本理论上讲的。佛教的空有二谛理论是佛教理论的枢纽,而印度人又好思辨,因而黄忏华就从对空与有的关系上,来判印度佛教的发展。而一心二门说讲如来藏,讲生灭与不生灭,则是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进行判说的。如来藏,印度人说,中国人也说,但中国人对它较印度人更重视。法界圆融说,则是从中国佛教上讲佛教的圆融理论,这样黄忏华的佛教判教思想就不仅仅限于印度的佛教。
总的说来,黄忏华的判教思想吸收了古代佛教学者的经验和近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把佛教的教理与教史结合起来,以自己对佛教义理的精深理解,对佛教的思想和发展历史进行了归纳,从整体上,提出了自己具有特色的佛教判教思想。■
注 释:
【1】《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第806页。
【2】《佛教各宗大意》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390页。
【3】【4】【5】《佛学概论》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第一版第169页、第181页、第213页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