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杨岐宗小考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杨岐宗小考
  关于机岐宗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已有很多专门的著述作了介绍,已有很多专门的著述作了介绍。就萍乡也有彭江流、李笠农、李绍明等对这方面有专门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毋容赘述。这里就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再作一个简述,权作补充,就证于方家。
  一、乘广、甄叔、方会与杨岐宗
  一般人对杨岐的了解,以为杨岐山佛教的开山祖师既然是乘广禅师,无疑杨岐宗的创始人就是乘广,连一些报刊也作如是说。诚然,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
  杨岐山原名九房山,又名麓山或渌山,因渌水发源于此而得名,什么时候叫杨岐山已不可考,得名有杨子逢岐一说。其实杨岐有寺是早在唐开元年间(约公元713——741年),由广利禅师建塔始。广利禅师姓藉无考。稍后的天宝间(约公元746年前后),乘广从洛阳南下杨岐结庐弘法,正式创广利寺。不久甄叔禅师继入,使杨岐佛教事业达到第一次鼎盛,其盛况可从《乘广禅师塔铭》中约见一斑。就单从劳动刘禹锡、王观两位大文人为乘广、甄叔题铭就可以想见。虽然如此,但究竟与后来影响中国佛教史的杨岐宗是两码事。不过由于乘广、甄叔的影响,使这个地区形成了浓厚的佛教文化积淀,为三百年后的方会和尚开创杨岐宗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直到宋庆历间,普惠禅师将广利寺改为普通寺。由此可知,在方会确定杨岐宗以前,一直叫广利寺。
  要说广、甄与杨岐方会的关系,除以上所说的外,广、甄与方会同属佛教禅宗南派慧能法裔,只是乘广系神会弟子,甄叔先师马祖道一,后师乘广,而方会则系南岳怀让一脉。(见二节世系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乘广禅师的从师神会,神会何许人也?神会即荷泽神会,是慧能的弟子。佛教史上虽然尊慧能是南宗之祖,但据胡适考证,真正振兴南宗的是神会和尚,神会借郭子仪的政治势力,彻底打败此宗,确定南宗在佛教史上的统治地位。胡适先生甚至认为《六祖坛经》的真正作者是神会。乘广也正是在南宗大胜的形势下南下弘法的。
  二、杨岐宗源流
  根据宋·普济《五灯会源》及清·杨文会《佛教宗派详注》和当代蒋维乔《中国佛教史》,我们可以列出杨岐宗的简要流源如下:
  1、东土六祖
  东土初祖菩提达磨(南天竺王子,北魏时入华,弘法少林寺)——二祖慧可(北魏武牢人,俗姓姬,少林寺?)——三祖僧璨(后周人,姓藉无考)——四祖道信(隋河内人,俗姓司马,弘法破头山)——五祖弘忍(唐蕲州黄梅人,无名姓,在破头山出家)——六祖慧能(唐人,先世范阳,后落藉南海新州,俗姓卢,后弘法南华寺)
  2、南派五宗
  佛教(禅宗)南宗祖慧能大鉴禅师
  |
  ——————————————————————————————
  | | |
  青原行思 南岳不让(南岳系初祖) 荷泽神会
  | | |
  曹洞宗、法眼宗、云门宗 马祖道一(二世) 杨岐乘广
  | |
  百丈怀海(三世) 杨岐甄叔
  |
  ——————————————————————
  | |
  伪仰宗 四世祖黄檗运禅师(临济宗)
  3、临济七传
  南岳系四世祖黄檗运禅师——临济义玄——兴化存奖——南院(宝应)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石霜楚圆(慈明)
  4、楚圆二派
  石霜楚圆(慈明)
  |
  —————————————————
  | |
  黄龙慧南 杨岐方会(南岳系十二世)
  (黄龙宗) (杨岐宗)
  |
  —————————————————————
  | | | |
  白云守端 保宁仁勇 石霜守孙 比部孙居士
  三、方会与杨岐宗
  杨岐派,也称杨岐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是临济宗一派,其祖庭为江西萍乡市杨岐山普通寺,宋庆历年间(1041年),为杨岐方会禅师所创。杨岐宗在中华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公元1199年,杨岐宗传入日本,至今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信徒过百万以上。东亚、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台湾地区也广有信徒。
  杨岐宗几个关键人物简介如下:
  希运(?-857),少时在家乡福建福清县出家。之后,参谒名师,得奉新百丈山怀海禅师(720-814)正传,唐开成年间(836-840)到宜丰黄檗山卓锡,宣讲自己所悟得的禅宗新法,四方僧侣趋往问法者甚众。法传义玄,创临济宗。
  义玄(?—867年),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初到江西黄蘖山参希运,又参大愚,再谒灵祜,后还黄蘖山,既受印可,乃北归乡土。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到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在城东南滹沱河畔建立临济院。提出四料筒、四宾主、四照用的认识原则和教学方法。是根据已往的佛义教理创造出来的新的宗教派别,其行动特别讲究“唱”。他“唱”前要用禅风。他的禅风机锋峻峭,别成一家,遂成临济宗。义玄坐化于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死谥“慧照大师”。
  楚圆(986~1039)全州清湘(治所在广西全州)人。俗姓李,在湘山隐静寺出家。参汾阳善昭,但善昭并没有立即为其开示禅法要旨,反而“未许入室”。不仅如此,据说善昭“每见(楚圆)必骂诟,或毁诋诸方,及有所训,皆流俗鄙事”。一日楚圆又去参见善昭时,还没等楚圆话说完,即遭到善昭的喝斥,并且“怒举杖逐之”。楚圆正要开口,善昭迅速上前,掩住其口,楚圆于此瞬间豁然领悟禅法要旨。后住持袁州(治今江西宜春市)南源山广利禅院(即今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南源村)。后受定林沙门本延等请求,住持潭州道吾山(今浏阳)。后至潭州石霜山胜利禅院(寺在浏阳)。再转至南岳福严寺开法化众,最后迁至潭州兴化禅院。于宝元二年(1039)正月于兴化禅院示寂,世寿五十四岁,谥号“慈明禅师”。据《禅林僧宝传》载:李遵勗之子,铭塔其行于兴化,而藏全身于石霜。有《语录》一卷流传。
  方会(992~1046,一说1049),袁州宜春人,到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九峰山投师落发为僧。后参慈明楚圆,得到启发而大悟,辞归九峰。后来道俗迎居杨岐,举唱宗乘,名闻诸方。庆历六年(1046)移住潭州云盖山海会寺。有《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杨岐方会和尚后录》各一卷。嗣法的弟子有十二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首。方会的根本思想,是临济的正宗。与云门的“函盖乾坤”一切现成的主张颇有声气相通之处。所以《续传灯录》卷七本传说他接化学人,提纲振领和云门文偃很相类;又说他验勘学者的机锋类似南院慧颙,所以他兼具临济、云门两家的风格。当时称他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双得马祖道一的大机、大用。但他浑无圭角,人因谓其宗风如龙。
  关于方会得道的经过,据《五灯会元》卷十九记载,颇具传奇色彩,为了得法,还要打师傅。但就是这样一个和尚,却开创了中国佛教高峰:
  杨歧方会禅师,郡之宜春冷氏子。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系名征商,课最坐不职。乃宵遁入瑞州九峰,恍若旧游,眷不忍去,遂落发。每阅经,心融神会,能折节扣参老宿。慈明自南源徙道吾石霜,师皆佐之,总院事。依之虽久,然未有省发。每咨参,明曰:“库司事繁,且去。”他日又问。明曰:“监寺异时儿孙遍天下在,何用忙为?”一日,明适出,雨忽作。师侦之小径,既见,遂扭住曰:“这老汉今日须与我说。不说打你去。”明曰:“监寺知是般事便休。”语未卒,师大悟,即拜于泥途。
  从《五灯会元》中,我们大体上可能看到方会禅师一生简历,先是公干犯事逃跑,连夜逃到瑞州(今高安、宜丰一带)九峰山,然后出家,后师事石霜楚圆(慈明),从南源一直跟到潭州石霜寺、道吾山,得法之后再回到九峰山。后被僧众迎归杨岐山普通寺。晚年住潭州云盖山。死后塔葬于云盖山。他一生没走多远,就一直在湘赣边界转转,但他的法裔却遍布天下,远及海外,正应了楚圆和尚的话:“监寺异时儿孙遍天下在,何用忙为?”
  方会谒选(李汝启辑):
  1
  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方会)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慈明)
  2
  渔翁未掷钓,跃鳞冲浪来。
  3
  有马骑马,无马步行。
  4
  九峰牵犁,杨歧拽杷。杨歧在前,九峰在前?
  5
  问:“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师曰:“西天人不会唐言。”
  6
  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大师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你诸人脚跟下转大法轮。若也会得,功不浪施。若也不会,莫道杨歧山势险,前头更有最高峰。
  7
  踏著秤锤硬似铁,哑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洋海里遭火爇。
  8
  杨歧一要,千圣同妙。布施大众,果然失照。
  9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10
  剑为不平离宝匣,药因救病出金瓶。
  11
  杨歧无旨的,种田博饭吃。说梦老瞿昙,何处觅踪迹?
  12
  薄福住杨歧,年来气力衰。寒风凋败叶,犹喜故人归。
  13
  啰啰哩,拈上死柴头,且向无烟火。
  14
  杨歧乍住屋壁疏,满床尽布雪真珠。缩却项,暗嗟吁。翻忆古人树下居。
  15
  云盖是事不如,说禅似吞栗蒲。若向此处会得,佛法天地悬殊。
  16
  释迦老子著跌,偷笑云盖乱说。虽然世界坦平,也是将勤补拙。
  17
  身心清净,诸境清净。诸境清净,身心清净。
  18
  河里失钱河里摝。
  19
  景色乍晴,物情舒泰。举步也千身弥勒,动用也随处释迦。
  20
  雪!雪!处处光辉明皎洁,黄河冻锁绝纤流,赫日光中须迸裂。须迸裂,那吒顶上吃蒺藜,金刚脚下流出血。
  李汝启按:方会说法,随方就圆,不拘一式。他认为佛法无处不在,无所不在:“举步也千身弥勒,动用也随处释迦。”同时认为佛法要容入生活,世上没有生活之外的佛法:“有马骑马,无马步行。”“河里失钱河捞”。他的教学方法很特别,甚至用方言教学:“罗罗哩”就是现在杨岐一带人的方言,意思即:你这猪脑壳。
  守端(1025~1072),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出家后往杨岐参方会,于言下有悟,随侍多年。后游庐山,圆通居讷自以为不及,荐举他住持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承天寺。平生历住法华、龙门、兴化、海会(白云山)等寺,所至禅众云集。关于他的言行,有《白云守端禅师语录》二卷、《白云守端禅师广录》四卷。法嗣有五祖(山名,即黄梅山,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北)法演等十二人,于是和慧南的黄龙派对峙,成杨岐一派。
  李汝启按:杨岐实际开派功臣应是白云守端。
  法演(?~1104),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县)人,三十五岁时落发受具,往成都习《百法》、《唯识》两论。既而到诸方参学,由浮山法远的指点,往白云山参守端,言下有省,遂作偈以明见地︰“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向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为守端所印可。起初他住在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四面山,后来回到白云。有《法演禅师语录》三卷行世。法嗣二十二人,其中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三人,称为“三佛”。《大明高僧传》卷五说三佛中只有克勤得法演的真髓,其道风尤振。
  克勤(1063~1135),彭州(今四川省彭县)人,游妙寂寺见佛书有感,遂出家。从文照法师学通讲说,又从敏行受学《楞严》。出蜀后,首谒玉泉皓,次依金銮信、大沩哲、黄龙晦堂心、东林总。晦堂说︰“他日临济一派属子矣。”最后谒演禅师于五祖山,尽领其奥旨。崇宁中(1102~1106)还乡里,被请开法于六祖寺,改名昭觉寺。政和中(1111~1117)住碧岩。复徙道林,又命住持建康蒋山,并补汴京天宁万寿寺席。建炎间(1127~1130),又迁镇江金山,高宗赐“圆悟”师号。后迁江西云居,久之,还领昭觉。他著述宏富,而尤以原本《雪窦颂古》加“垂示”、“着语”、“评唱”而成的《碧岩集》最著名,对禅家发生很大的影响。
  克勤的法嗣有七十五人,其法流以径山宗杲(大慧,1089~1163)、虎丘绍隆(1078~1136)二派为最大。径山一派更分为灵隐、北涧二派,虎丘一派也分为松源、破庵二派。虽然宗杲的法嗣有九十四人,绍隆的法嗣只有一人,但宗杲下数传即息,而绍隆的传承则相传不绝。
  杨岐和黄龙同时兴起,后来黄龙的法脉断绝,杨岐也恢复了临济旧称,所以临济后期的历史,也就是杨岐派的历史。杨岐派禅法在宋元两代传入日本,创行别派,在日本镰仓时代禅宗二十四派中,有二十派皆出于杨岐的法系。
  四、南源寺、石霜寺、道吾山、云盖山与杨岐山普通寺
  根据资料,方会曾随慈明住南源寺、石霜寺、道吾山,后归九峰山,最后杨岐开派,晚归云盖山,这几处道场,除了九峰及云盖外,我都曾亲自考察过。
  南源寺
  从慈明和方会两位高僧的简历看,南源寺在宋朝时规模应酬不小,但具体在什么方位已经无考。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杨岐山南麓有南源村,大多数为梁姓,在当地流传一句话:南源一夜梁,拆除庵子祠堂。我走访当地老人,都证实了这句话,也就是说,现南源梁氏宗祠的位置就是原来的南源寺,南源村的得名也来自南源寺。《萍乡县志》上有唐·姚(亻屋)《南源山》诗:修径投幽隐,轻裘怯暮寒。闲僧能解榻,倦客得休鞍。白雨鸣山麓,青灯话夜阑。明朝梯石路,更仗笋舆安。
  石霜寺
  石霜寺在石霜山,位于浏阳城南金刚镇境内,因山峻水秀,触石喷霜而名。始建于唐据僖宗年间。现存的殿宇尚有大雄宝殿、关圣殿、祖堂、斋堂、戒堂、方丈室、客膳厅等。石碑木匾亦不少。寺房惜年久失修,倾颓不少。寺前坪山门内及寺后现存有千年古柏、古银杏各一株。石霜寺世出道德禅师,著名的有普会(庆诸)、慈明(楚圆)、普闻(龙湖)、慧南、方会等。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有两宗发源于石霜寺。《中国佛教》中云:“有楚圆,住石霜崇胜寺行化,其下有慧南、方会,开黄龙、杨歧二派,合前五家,号为七宗。”相传日本佛教真言宗和临济宗均发脉于石霜。
  石霜寺距南源和杨岐都不过数十里,从金刚镇107国道旁有路入山。我曾多次亲临考证,额为“古石霜寺”,有联“大千世界,不二法门”。石碑对杨岐宗记载甚详。后人有诗赞:(一)闻道南宗别有乡,率徒携侣向金刚。依山古寺迎人到,是处山花醉客香。(二)翠拥山湖开外境,基开法界胜仙庄。杨岐有脉传方会,临济倡宗认石霜。(三)残碑断处刻岁月,古树裂痕证沧桑。我欲寻僧诘因果,玄衣蛛网挂斜阳。
  道吾山
  山在浏阳城北郊六公里处。主峰五老峰,海拔786、4米,晴日无云,极目可眺岳麓,洞庭,是古浏阳八景之一“吾山雪霁”。关于山的得名:传唐大和年间(827~835)僧宗智开山并说谒:“吾志唯此,道成吾矣。”唐文宗时(827~840)为护国兴华大禅院。历代游人题咏甚多。道吾山峰峦叠嶂,怪石深壑,山泉涓涓。山上古迹甚多,前人记有祖师岩、引路松、明月湖、兴华寺、五老峰、吾山雪霁、棋盘石等二十四景。谭嗣同少年时代即有赞道吾山诗:
  夕阳恋高树,薄暮入青峰。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1958年修水库,兴华寺被拆。从道吾山麓沿曲折的登山小径,直至兴华寺处约2.5公里,两旁尽植松柏,皆苍劲挺拔,这就是引路松。
  2000年——2003年我三访道吾山,兴华寺在重建中,有散文《重阳烟雨道吾山》记其事。
  李汝启按:杨岐也有所谓的二十四景。
  云盖山
  云盖山海会寺又称海会禅院,简称云盖寺,位于望城县五峰乡云坪村石牛塘,唐代末年创建。传说建造此寺时,雾气环绕,似云雾覆盖一般,故名云盖寺,是唐、五代、北宋时期的著名禅宗寺院。诗增齐己《云盖山》诗中有“近有谁堪语,浏阳妙指踪”之语。据此推断,该寺院可能是浏阳石霜寺庆诸禅师的嗣法弟子来此开山的。勤制度
  北宋初,临济宗杨岐派的创始人——杨岐方会禅师曾在这里开堂说法,后又卒于云盖寺,并建塔于此。据《五灯会元》记载:在杨岐方会禅师前后,云盖寺曾历经九位著名禅宗僧人,他们是:云盖禅师、志元禅师、智罕禅师、景禅师、证觉禅师、志禺禅师、继鹏禅师、守智禅师、智本禅师,都是唐末至北宋年间的高僧。其中,继鹏留有“高不在绝顶,富不在福严,乐不在天堂,苦不在地狱”的法语。
  李汝启按:或说云盖山在萍乡市芦溪县万龙山乡槽下村的。《萍乡县志》、《昭萍志略》均载“云盖山,在县东新安里(今万龙山槽下村),距城一百一十里,去气氤氲朝暮不散。”引唐萍乡进士唐廪诗《云盖山泉》危峤高高几十层,梵王宫里一水澄。引来石窦明如玉,泻落山厨冷似冰。净影不关秋赋客,清音时警夜禅僧。从兹渡口潺湲去,势入沧溟岂可仍。
  不知县志所本何在,俟考。
  杨岐山
  位于江西萍乡上栗县杨岐境内,离城区20余公里,海拔约1000米,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融合自然风光与宗教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省级重点名胜风景区。
  杨岐旧名漉山,翁陵山,从什么时候定名为杨岐山已无从考证,传为战国时著名哲学家杨为路经此地,山路多岐,迷失方向,凄怆泪下,后人遂以此取名为杨岐山。杨岐山是中国宗教名山,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中杨岐宗之本山祖庭,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祖师乘广禅师开山立广利禅寺。宋庆历初(1041年)方会禅师在此创杨岐宗,并改称其为普通寺,杨岐宗在我国佛教中享有着崇高的地位,并有着深远的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远播日本,至今仍有日本宗教友人前来寻根问祖。
  杨岐山风景旅游区景点有二十四景(又说杨岐十八景):杨岐寺,唐碑,唐塔,唐柏,狮子口,寒婆岩,千丘田,子午泉,方竹林,观音崖,金瓶晒果,猴子扒石等。
  普通寺,始建于盛唐时期,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下一大支派——杨岐宗的祖庭,坐落在杨岐山寿桃峰下,距县城约10公里,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杨岐普通寺初名广利禅寺,乘广禅师于唐天宝十二年(753)所创,后甄叔禅师得嗣其法,于唐大历年间新建法堂、僧舍,规模扩大。宋庆历年间,方会禅师在此创杨岐宗,将广利禅寺改名为普通寺,兴旺时有和尚上百人。寺内有山门院落,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关圣殿、藏经楼等,现有如来佛、观音、关帝等大型塑像,还有护法韦陀、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木雕神像,杨岐寺肃穆庄严,金碧辉煌,富有我国南方古刹的独有风格,寺周围青山环列,古塔巍巍,古柏参天。自唐至明清,香火鼎盛不衰,每岁之春或佛诞时节,善男信女前往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
  杨岐寺作为佛教杨歧宗的发祥地,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日本影响更大。据1987年7月, 日本爱知大学教授、日本禅宗研究所副所长铃木招雄介绍,杨岐宗在日本影响很大,其信徒发展到100多万人。198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了“杨岐普通寺”匾额。
  寺后古柏名倒栽柏又叫甄叔柏,传为甄叔禅师手植,历千余年风雨,多次雷劈电伤均苍翠如是,文革中树渐枯,政治清明后复转青翠。2004年雷劈一枝,砸坏大雄正殿。
  历代题咏杨岐诗:
  唐·唐廪《杨岐山诗》
  逗竹穿花越几村,还从旧路入云门。翠微不闭楼台出,清吹频回水石喧。天外鹤归松自老,崖间僧去塔空存。重来白首良堪喜,朝露浮生讵足言。
  唐·刘 廓《杨岐山》
  千峰围古寺,深处锁楼台。景类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遗碑语,含毫恨不才。
  宋·郑 强《普通禅寺》
  绿蓝青黛染晴山,院锁层峦叠嶂间。庾岭插天云漠漠,曹溪泻地水潺潺。灯荧星点清宵静,炉袅烟丝白昼闲。疑是神仙真洞府,公余幸得一跻攀。
  宋·周 兑《雨涌泉诗》
  杨岐山下出灵泉,与海相通亘古传。汹涌便知天欲雨,为言荫石不须鞭。
  清·文廷式《杨岐山》
  夕阳到古寺,修径特蜿蜒。傍涧采方竹,参禅晤白莲。井波鳅吐胍,庭树鹤归年。静验方袍里,何人嗣广甄。
  杨岐山门联
  罗汉洞前,山似诸天朝北极;
  观音岩下,水归一口尽西江。
  杨岐普通寺祖庭廊柱联:
  山作佛头青,峭石为屏,万仞岚光辉北极;
  水如僧眼碧,涌泉通海,千秋灵异著神皋。
  五、杨岐宗与中国佛教
  据彭江流先生引清·杨文会撰《佛教宗派图详注》载,禅宗五宗七家,到宋后差不多只剩临济一宗,余皆式微。临济至石霜楚圆分黄龙、杨岐两家,黄龙一支数传而绝,杨岐复临济旧称。也就是宋以后的临济宗也就是杨岐宗。
  万有文库《佛教概论》说:自宋以后,临济盛行,面北丛林之禅宗多临济(杨岐)子孙也。
  黄士复《佛教概论》说:杨岐一派,历宋、明及清,法流繁衍,遍于南北。
  清·吴门聂乐读著《指月录》收集南宗宋至清康熙间,凡有高行、语录、传记、塔铭者710人,而杨岐一家独占470。
  《五灯会元》、《嘉泰普灯录》载:
  方会门下十三人,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足。仁勇下有寿圣楚文、上方日益;守端下有五祖法演。法演门下俊秀辈出,有佛眼清远、太平慧懃、天目齐、园悟克勤、五祖表自、云顶才良等。其中,清远、慧懃、克勤三人时称演门三佛或二勤一远。
  清远三传至蒙菴元聪,日僧俊芿尝就其受学,返国後,开日本杨岐禅之端,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此一法系。克勤编有碧巖录,闻名於世,法嗣七十五人中,以大慧宗杲、虎丘绍隆最著。宗杲盛倡看话禅,与曹洞宗之默照禅并立,法嗣九十馀人,以拙菴德光之门庭最荣,其下出妙峰之善、北磵居简二杰。日僧能仁尝受德光印可,返国揭举日本达磨宗之旗帜。居简二传至梅屋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另一弟子东阳德晖奉敕撰禅林清规。本派门徒於宋以後几囊括临济宗之全部道场,其宗风以拈提先人古则,拂拳棒喝,勘辨公案为悟入之机要。
  又据《佛教史》:明末清初之高僧,只圆悟、圆修、性冲三派而已。悟、修系杨岐23世孙,性冲是杨岐21世孙。由于清室崇佛,动则修寺及开凿石像为帝后祝寿,故圆悟、圆修两支盛行京师。
  据将维乔译《杨岐世系表》,杨岐宗历代往日本传法者达29人,杨岐宗25代黄檗隆奇于日本创黄檗宗。
  韩国佛教受杨岐法乳者亦不可胜计。
  所以说,宋以后,杨岐宗占我国甚至海外佛教禅宗的主导地位。
  参考资料:
  1、《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七;2、《联灯会要》卷十三;3、《五灯会元》卷十九;4、《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5、《释氏稽古略》卷四;6、《指月录》卷二十五;7、《杨岐方会和尚语录》序;8、阿部肇一《中国禅宗史》;9、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10、《中华佛教百科全书》;11、《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12、《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八;13、蒋维乔《中国佛教史》;14、互联网搜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