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释义八
“我闻”是闻成就,佛在世时说这部经,但是佛灭度后,佛弟子集会在一起,将佛五十年所讲的经典编辑,由一人在大众面前诵出,经大众审定通过后才流通。佛法讲无我,为何此处又说“我”呢?因为无我并不是否定我们现在的存在,而是否定我们执着自身的存在,只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由此破除我执,而显示我本身包含一种自我的相续、自我的不变性的存在,所以这个我是假立宾主的。或者说为了让大家了解经文,安立的一个假名,以此借假而显真,这是“我”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含义,狭义上的“我”是指阿难。阿难当时结集时说“我确实亲耳听佛这样说的。广义地讲,在座的诸位的芸芸众生,都是阿难。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而得解。
第三层意义,就是当机者阿难,即与你相应的那个我。讲经说法主要是为那些当机者而说的。听讲时字字入耳,句句贯通,心里想人生的实相确实如此,那么你就是当机者,便能获得利益。
第四层意义,我是指身体的我与自体的我的统一。
闻,是听闻,我听佛说的,通常说是“耳闻”,但是,此处为何说“我闻”?理由有:
第一,耳是身体六根一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我,所以,我是总说结集经的人,耳是别说,此处以总代别,说为“我闻”。
第二,从内心感受上,说为“我闻”。我们的耳朵是由三部分组成,耳的外圈为耳轮,耳轮到耳根为耳道,最后是耳神经。经中描述我们的耳根如新卷叶。春天树发芽了,像新叶子样半卷着。有了耳的三部分就能听声音,便产生三种感受。难闻的佛法,阿难今已闻,内心极生大欢喜,大赞叹,进而将自己亲闻的法转述给他人听,所以说为我闻。
第三,从自性上说,这个闻是难思议的,是反闻闻自性的。《楞严经》中的耳根圆通法门,就是反闻闻自性,用自己的智慧回光返照而取得觉悟,不是用凡夫的耳朵向外寻求。在取得觉悟后,菩萨以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救度众生。众生在心念深处如果有苦难的祈求,就能产生感应。此处的闻也有此意,一方面是说用凡夫的耳朵去听佛讲经,在自己内心深处种了粒粒菩提种子,另一方面因佛的引导而反观自己本来面目,反闻而证自性。现将此转述于他人,让众人也能如此,像我一样反闻而证自性,所以说为“我闻”。
再把“如是”二字合“我闻”,“如是”则是信顺之词,若我相信,我就说如是,若我不相信,我就说不如是。若这个人对佛有信心,当然他会虚心听佛的说法,所以世尊在世讲的《金刚经》,我非常信仰、顺从,亲从佛闻的。如果显三般若妙理之词,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二而不二的“如”,文字般若无非的“是”,这三般若的“如是”也是我从佛闻的。
再浅显的解释,“如是”二字是指法之词,就指这部金刚经是我亲从佛闻。讲佛经可以讲深也可以讲浅,但是不可以讲错,讲错了瞎害众生的智慧眼,那功德就变成罪过了。自己不开智慧,乱说一通,这是自己没有开眼。假如有一大群的人听你讲经,那便变成了一大群盲人,“一盲引众盲,相偕入火坑”,那罪过可大了。所以讲经可以讲深讲浅,千万不能讲错。释迦佛说法,听法的人第一要有信心,“如是”二字既然是信顺之词,所以要是不相信不顺从就不是“如是”。“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所以第一得有信心。信心譬喻手,你入宝山去,若有手就可取到宝,你若有信心就可以取到佛法的宝藏。光有信心没有闻也不行。像现在我们佛教的在家弟子,他们都有信仰心才来寺院拜佛祖、烧香、献供养,很诚恳地叩头祷告,但是他没有闻到佛法,有信无闻,所以得有闻成就。佛法非闻不行,但无慧也不能解,智慧譬喻眼目,你若有智慧的眼目,就能通达佛法的真意。虽然有信、有闻、有慧,但是没有遇到别人说法,因此佛法一点也不能了解,你去看经,看不懂,必须有人说法,光有人说没有人闻也不行,没有闻成就跟谁讲呢?所以要有闻法的人,这个法会才会成就。
“一时”是时成就,时间没有定体,但时间很重要的。没讲经说法的时间,这个法会不能成就。或者天气太冷,冷到零度以下,讲堂里坐不住人,这也不是好时间。或者天气太热,热到讲堂里也坐不住人,那也不是好时间。所以天气不太冷,也不太热,这正是讲经说法闻法的好时间,因此时间很重要,没有好时间,法会不能成就。佛说这部经时,为何不记录哪年哪月哪日而载个“一时”呢?对此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即是当时。当时佛在做了这些事情以后要入禅定讲经说法了。
第二种说法,释迦佛有大智慧,不要载年、月、日,因为佛法要流通十方三世,无法用当时的年代记载,假如记载释迦佛在印度国某年某月某日讲的,到我们中国是中国的年、月、日,那必须先用历史的考据学来考证印度的时间,这样不是费了很多冤枉力吗!所以用“一时”表示,用现代话讲,就是当时。
第三种说法,只是从开始讲经至圆满止,总起来说一时,因为听佛说法的不只是人,还有天龙八部及他方世界之人,因各地方的时间或历法均不一,如人间的五十年是四王天的一昼夜,所以只用“一时”。古代大德也有特别的解释谓,转轮圣王出世时,人间有很多珍宝可得,佛出世时,我们能得法宝,所以说一时。
第四种,佛有大智慧、大慈悲,能说明人生真理,令众生从迷惑境界觉悟,所以说一时。
第五种,就是机教相扣。一时能把现在听闻佛法人的心融入到当时的境界中,虽然佛涅槃,却好像自己在聆听佛说法。
第六种,有佛出现世间,有佛为我们开示真理,又有听佛说法的人,这三样事情具足,众生就可以得道,如果缺一样,众生就很难转凡成圣,《中观论》说:“深法及说者,听众难得故”,甚深妙法及演说妙法的佛、及能够听佛说妙法的人,这三者均难得到,若均具足“一时”。如我讲一部金刚经,你听一部金刚经,我讲完,你听完,就这么一个时间称为“一时”。现在这个“一时”也就是讲“金刚经”的一个时间,其他的经上也是如此。《地藏经》中的“一时”,是讲地藏经的时间,《法华经》的一时,是讲法华经的时间。
第七种,说明佛不止一次讲金刚经,可能在人间,可能在天上。无论在什幺地方,佛以大智能、大慈悲,说明人生真理,令众生从迷惑境界觉悟,所以说一时。
第八种,一时就是那个时候,那个时候也就是这个时候,具有不定时,无时空观念。您什幺时候悟道,了解宇宙的本体,就是这个时候的“一时”。
第九种,一时,没有古今,也没有未来,它不是绝对的。佛没有时间、地方、年龄概念的,只有一个唯心,即一念为万念,万念为一念的概念。一是数的开始,它的变化推衍到无边无际,从有相到无相,从无相到有相,是无穷尽的变化。从实有到无虚空,皆在一时的变化之中。
第十、除这一时没有妄心外,其它皆是妄心?你如何去降伏其妄心,就是在那一时的片刻所生的清净心。
第十一、以一时是希望众生不要执着具体的时间,一方面直接点中金刚经不住的主题,二是指明只要我们与佛能师资合会,虽然只是一进的感应,在法性里亘古无空的受用。
第十二、佛说法度生,有三大因缘:因地、因人、因时,所以机缘不到不说法。因地者,须有庄严的道场;因人者,须有听法的智慧;因时者,须俟机缘的成熟,三因缘皆成熟之时,就是那“一时”。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