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善寺创建始末考略
大兴善寺创建始末考略
王亚荣
大兴善寺位于唐长安城朱雀街东之靖善坊(今西安市小南门外五华里、朱雀路之东)。当年碧瓦飞甍、金殿巍峨;法侣摩肩、朝贵延首;举唱宗乘、名闻诸方。同时,大兴善寺又为隋唐主要国立译经馆之一,因而在中外文化交流与翻译史上亦占有一定地位。
大兴善寺旧址原为西晋遵善寺,隋开皇初文帝敕令改建之,扩大重建为国家寺院。另一开皇初敕建的大寺院为延众寺,《续高僧传》记载:“移都龙首,有敕于广恩坊给地,立(昙)延法师众。开皇四年(584)下敕,改延众可为延兴寺,面对通衢。”宋代时,延兴寺早巳不存在了,其地为里人刘氏所有,但见断碑遗址、瓦砾遍地、竹木森蔚、泉流清浅。这样,大兴善寺就作为大兴城最早的一座皇家寺院存留至今。
在隋唐政治史、文化史和中国佛教史诸方面,大兴善寺也是一所很有影响的寺院。
隋文帝建新都,“城曰大兴城,殿曰大兴殿,门曰大兴门,县曰大兴县,园曰大兴园,寺曰大兴善寺。”寺与城同时建造,可称为隋代开国营建新都之首批重点工程,为隋文帝决心弘赞三宝的重要步骤。至唐武宗(840—846在位)灭佛前的二百六十年间,该寺香火极盛,甚至寺僧参与朝政,颉颃于王侯之前。如“安史之乱”时,肃宗远避灵武,寺主不空与其密使往来,频论克复京师之策,定收京之日。后不空受封为肃国公,食邑三千户,为僧人任俗职之品位最高者,古今罕见。大兴善寺隋代与洛阳上林园同为两大国立译经馆;唐代与慈恩、荐福并称长安“三大译场”。许多佛教经典都在此译出,尤以密教典籍最多。僧人们持这些新译“秘密经”敷传法化,衍厥为中国佛教一大宗派,所以后世尊大兴善寺为佛教密宗祖庭。隋唐时天竺、西域沙门人长安多驻锡于此,如那连提黎耶舍、阉那崛多、达摩笈多、达摩阇那、不空等名僧,朝廷皆优礼待之,命为寺主或译场元匠。
大兴善寺从其前身遵善寺至今,长达一千六七百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确实沧海桑田、世殊事易,长安屡经兵燹,当年世界名都之繁华盛况早已不复可见。关于长安之研究,远在宋时,著名治长安史之学者就有“呜呼信哉,雍事其不易录矣”之叹。城市史如此,寺院史亦然。
盖因一寺院之史不仅为一寺之历史,实为千余年社会一角之缩影,有千余年上下之纵向联系,又有同样长时间之横向的社会联系。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正史、方志、佛典及大兴善寺现存的一些碑碣互相考校,探索该寺源脉之部分片断,或有阙漏,或有盈辞,请同志们不吝指正。
一、建造大兴善寺的背景及地理位置
大兴善寺是隋文帝杨坚敕令建造的,要谈谈该寺背景就不能不先谈隋文帝的崇佛。
《隋书》这样评价隋文帝:“天性沉猜”,“不悦诗书”,“雅好符瑞,暗于大道”,然其对佛法的信仰却是极深的。这当然与隋文帝幼年十三年的佛门生活有直接的关系。
《隋书》又记载:隋文帝之母吕氏,“以大统七年(571)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是以文帝从一降生就与佛家结下了不解之缘。生后一直到十三岁都在寺院生活,由一位名叫智仙的比丘尼抚养。“及登祚后,每顾群臣,追念阿阇梨以为口实。又云: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里来。由小时在寺,至今乐闻钟声。”可见寺院生活对其熏陶之深。
杨坚离开寺院后的生活道路和事业的开创都是非常顺利的。先继承其父杨忠隋国公爵位,历任要职,迅速成为关、陇集团上层强有力的领袖和赫赫之皇亲国戚,进而觊觎九鼎,人宫辅政,削平异己势力。公元581年代周自立,定三省六部制,废郡并县,改革府兵制、均田制,加强中央集权,很快平定南北,统一全国。隋文帝认为这一切“兴由佛法”,自己能位居九重是佛法保佑的,国家的建立也是靠佛法保佑的,因之一反北周武帝“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的禁佛政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
《法苑珠林}作了如下统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周朝废寺,咸乃兴之。名山之下,各为立寺。一百余州,立舍利塔。度僧尼二十三万,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写经四十六藏,十三万二千另八十六卷。修故经三千八百五十三部,造像十万六千五百八十区。自余别造,不可胜计。
当时有人对全国佛法大兴的情况这样描述:
伽兰郁峙,兼绮错于城隍;幡盖腾飞,更庄严于国界。法堂佛殿,既等天宫;震旦神州,还同净土……鼓腹黄齿,争买机陀之园,击壤之衿,竞聚育王之土。浮图于焉间发,宝刹閦而星罗。
这样,在隋文帝大力推动下,中国佛教的发展、传播,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中国成为世界佛教大国。
大兴善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建的,并且,由于它是与大兴城同时建造的,时间比较早,很可能是大兴城——长安城第一所重新创建的寺院。大兴善寺的创建,在隋文帝于全国推行佛法之过程中,无疑开其先河。
另外,中国佛教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变化,这对于大兴善寺兴盛于隋唐两代有很大的关系。
佛教初传人中国,开始仅游信于民间,魏晋南北朝时日趋兴盛,但形成了南北佛学思想的不同特点:南方受魏晋玄学影响较大,修持佛法重于谈玄说理,官僚士大夫多信之;北方则承袭汉魏之谶讳神学,修持重禅行、仪轨,信奉者多为平民百姓。隋代国家统一、政治统一、文化统一,佛教也出现南北合流倾向。由于隋文帝身体力行,大兴城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了全国的佛教中心。周武帝禁佛时逃亡在外的僧人,这时又纷纷返回关中,各个地方、学派的僧人都希望在京师一露头角。在这样的形势下,新创建的大兴善寺自然为人们所瞩目,为其今后的影响与地位奠定了基础。
下面简单叙述一下大兴善寺的地理方位。
大兴善寺之旧址原为西晋遵善寺,隋文帝只是改名重建而已。但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建皇家寺院呢?分析起来,主要是遵善寺的地理方位所致。
唐代诗人郑谷有一首咏大兴善寺的诗,曰:“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意思是说大兴善寺虽然位于都城,但非常清虚幽静,环境之美甚至要胜过有名的庐山二林寺。既不喧嚣,也不偏僻,这是该寺地理位置的一个特点。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唐会要》记载:
初,宇文恺置都,以来雀门南北尽郭,有六条高坡,象乾卦,故于九二置宫阙,以当帝之居;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元都观、兴善寺以镇之。
案“元都观”应为“玄都观”,避唐玄宗讳改之。“象乾卦”,即与《周易}乾卦之六爻相形似,东西六条高岗横贯京城,为形。乾卦属阳,称九,自上而下,即六条土岗从北向南,第二、三、五条岗属“大人”、“君子”、“飞龙”之位,因而都是“贵位”,“不欲常人居之”。当然,这些都是“天人感应”之说。但遵善寺e恰在其位,便有幸重修庙宇、重塑金身了。
二、关于大兴善寺的命名
大兴善寺之“善”字取其坊名,此一记载众说划一。但关于“大兴”的来源,稽诸史籍,颇多柢牾。
宋人程大昌历时多年考订关中古迹,以《三辅黄图》、《唐六典》、《长安志)、《长安图记》及绍兴秘书省所藏典籍考订,著《雍录》十卷,见称于世。然于“大兴”立名之由却为茫然,自云“未知孰是”。这里,不妨把考察的范围放宽一些,从一更为广阔的角度来研究、探索。
隋文帝继北周都汉长安后,由于汉长安制度狭小,衙署与民居混杂,以及水多咸卤、渭水南浸等原因,开皇二年(582),诏左仆射高颗、将作大匠刘龙等,于龙首山川原营建新都。“公私府宅,规模远近,营构资费,随事条奏。”十二月,命名新都曰“大兴城”。开皇十七年,费长房作了一部《历代三宝纪》,其中写道:“城曰大兴城,殿曰大兴殿,门曰大兴门,县曰大兴县,园曰大兴园,寺曰大兴善寺。”此一记述属实。现寺内所藏清康熙二年(1663)“重修隋唐敕建大兴善禅寺来源记”碑,亦称该寺与城、殿、宫、门“并赐大兴”。
既然城、殿、门、县、园、寺是开皇二年同时以“大兴”命名的,则以大兴命名之原因亦必然相同。所以,知其一,可知其二,把关于城、殿、县、门、园、寺的各种散乱资料整理到一处,可能会悟出个大概来。
汇集各种记载,大概有四中解释。
第一,《隋书·地理志·大兴县》云:“开皇三年置。后周于旧郡置县曰万年,高祖龙潜,封号大兴,故至是改焉。”此即隋文帝以其本封“大兴”来命名的证据。案封号“大兴”一事《隋书》亦有记载:“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即北周明帝宇文毓即位时授予杨坚。其时在公元557年,杨坚年仅十六岁。
同意隋文帝以其本封命名的有宋代宋敏求、清代徐松等著名学者。
第二种说法认为:“大兴”本为隋营建新都前旧有之村名,文帝因之。
若溯其源,此说盖出于唐代韦述之《两京新记》。但《两京新记》现仅存第三卷残本,查其残本,未有此类记载,或在已佚之卷中。此姑录《雍录》所述,聊以补之。
或曰宫之太极殿本大兴村,故因用其名也。见韦述(案程大昌自注)……韦述谓本大兴村名者,其说近之。盖尝有僧坐大木下曰:此后当为宫殿也。大木即在大兴殿基上也。亦如汉高祖因长安乡,名而立为都名也。
据此可知程大昌本无成说,这里仅记载了韦述的说法,程氏自己又饰以僧人预言故事。文中之“太极殿”,即隋大兴殿。《唐会要》云:“武德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改隋大兴殿为太极殿。”
第三,唐人刘觫《隋唐嘉话》:“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术者云:洪水,即唐高祖之名也。”《雍录》卷三亦引《通鉴》中此种解释,作为“大兴”命名来由之一。但笔者查阅《通鉴》,仅说“隋主嫌长安城制度狭小,又宫内多妖异”,“汉营此城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云云。此类记载说法不太清楚,不好遽下断语、判定史料之真伪。所幸这类说法在各种解释中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由隋朝开皇初阁罗笈多于该寺译经而改名。
据该寺现存的《重修隋唐敕建大兴禅寺来源记》碑记载:
肇于晋武。逮周武多忌,沙汰寺僧。迄隋开皇,口宗玄览,遇阉罗笈多持梵本口长安,敕译圣教。即更扁大兴口城、殿、宫、门,并赐大兴,口建寺曰大兴善寺。
寺内现藏另一《重修大兴善寺碑记》亦称:
长安为省会之区,城之内外,名刹甚多,而基宇开拓、壮丽辉煌者,惟大兴善为最。考其实,肇始于晋武帝,为遵善也,大兴于隋。开皇初,有北天竺沙门阇罗笈多,赍佛经数百卷于寺翻译,故赐名大兴善寺。
另一《隋唐敕建大兴善寺祖庭重口口口记》,也坚持上说,明确地指出:“隋仁寿中口梵僧译经于此,赐名口善。”
以上是关于隋文帝为何以“大兴”来命名的四种解释,为主要的说法。至于还有其他各类传闻,因查无实据,此不作赘述了。现就这四种解释作进一步推敲。
第一种解释,以隋文帝本封“大兴郡公”之“大兴”来命名,有据有理,似为可靠。试析如下。
《隋书》纪传部分由魏徵领衔,唐太宗贞观十年(636)书成;史志部分是令狐德菜、长孙无忌等监修,成于高宗显庆元年(656)。两部分的编纂时间前后相差恰二十年,但是,记载隋文帝曾受封“大兴郡公”及以大兴命名一事,虽无较多详述,却前后一致,无有矛盾之处。这说明修《隋书)的众多的作者看法是一致的。其次,《隋书》记载可靠之原因也不仅在于官修,人才济济,更重要的是修纪传部分时距隋亡仅十一年,修史志时也只有二十三年,所依据多为前代典籍,可以据事直书。同时,此时前代之目睹者也幸存不少,例如隋朝旧臣士唐者以及社会上隐逸之士就大有人在,记忆犹新,不会出现传讹之误。再次,从隋文帝“龙潜”时受封大兴郡公年仅十六岁,离开生活了十三年的寺院,三年后便被封为郡公,可谓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之荣耀是很难忘怀的,此亦人之常情,况隋文帝“外质木而内明敏,有大略”,这件事是一直不能忘怀的。
隋文帝即位后不久,开皇六年(586)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文帝对杨广训导曰:“吾以大兴公成帝业”,令新太子承其余胤,“出舍大兴县”。文帝对少年时受封大兴郡公不能忘怀,此可为证。这也是以其本封命名的思想根源,与以大兴命名城、殿、门、县、园、寺,在思想感情上也是吻合的、合乎逻辑的。按,大兴县即唐之万年县,武德元年九月唐高祖李渊改之。
最后再分析一下宋敏求《长安志》的记载。
宋敏求,《宋史》有传,进士出身,官至史馆修撰。家藏书三万余卷,以目学之长见称于世,博识多才,“学者多咨之”。所著《长安志》摭拾遗漏,文义详洽,考证严密,为后世治隋唐史者推崇。此书为宋氏精心研究了唐韦述《两京新记》后而作。
书中考证大兴善寺时明确断言:“隋文承周武之后,大崇释氏以收入望。移都,先置此寺,以其本名封焉。”可惜我们今天看不到《两京新记》的足本。如果《雍录》记载属实,显然宋敏求在这里是扬弃了韦述以“大兴村”命名的说法,连一丝痕迹也没有。如此地断定“以其本名封焉”,恐怕是经过了一番仔细推敲的。另一位研究长安历史的清代学者徐松,在《唐两京城坊考》中也沿袭宋敏求此说,不无道理。
“大兴”为村名之说殆不可信,亦试析如下。
据现有史籍寻索,只有《雍录》所本之《两京新记》载有此说。但《新记》全书久已佚亡,现存之第三卷残本又不载此事,所以难窥其全豹,不知韦述提出此种说法何所依据?
《,日唐书》有韦述传,为唐玄宗时著名史官,居史职二十年,嗜学著述,手不释卷。还说:“及禄山之乱,两京陷贼,玄宗幸蜀,述抱《国史》藏于南山,经籍资产,焚剽殆尽”。在韦氏宗族中,“史才博识,以述为最”。可见韦述的人品与学问都是很高的。其《新记》记载本为“大兴”村名者,或有某些根据,绝非面壁虚造,否则程大昌著《雍录》时即可能删去。今《雍录》不仅未删,且谓“韦述谓本大兴村名者,其说近之。”到底有无此名之村,世殊事易,今天恐怕不得而知了。
不过,设若确有此名之村,大兴殿之原基就是“大兴村”,此亦为可能之历史事实。
即便如此,考隋文帝以大兴命名的本意,如前所述,原与有无此名之村无关系。就是有此同名之村,也为偶然巧合。还有,“大兴村”之说仅载《雍录》所引之《新记》,韦述采诸传闻口碑也有极大可能。
又,程大昌作《雍录》时约在12世纪后半叶,时长安一带尽为金人所有,程远在江表,从未到过长安,是只以所藏文献资料来写《雍录》的。考之以经为据,证之以目为实,程氏数说并列固然谨慎,却自己又以僧人预言故事来证之,便断定“其说近之”,“亦如汉高祖因长安乡名而立为都名也”。如此推测,恐失之反本求末之疏忽,难免牵强附会。
其第三种解释以“大兴”命名的原因,说是隋文帝夜梦洪水没都城,洪水者,唐高祖名渊之故,因而改营“大兴”。意思是说,以“大兴”命名是一种厌胜之法。这可能是巫人术士辈自张其军之谈,诚不足信矣。案旧长安居龙首原北坡,濒临渭水,洪水上漫之危险确为可虑,事实上这也是隋文帝改营新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却不是新都命名为“大兴”的原因。
至于第四种因阉罗笈多于该寺译经而改名的说法,就更值得商榷了。
康熙二年的《来源记》碑为该寺现存最早的碑刻,后两碑沿袭了前者的记载。但仔细看来还有些不同。
《来源记》碑云隋开皇间阇罗笈多持梵本至长安,文帝“敕译圣教”,因而改名“大兴”,“城、殿、宫、门并赐大兴”。而后两碑未载与城殿等同时命名。这是其不同之一。其二,乾隆五十年碑同意因梵僧于该寺译经而赐名,但时间却在“隋仁寿中”。
大兴善寺之“大兴”与大兴城殿等同为一出,这有《历代三宝纪》、《续高僧传》、《佛祖统纪》等的记载,应当是没有异议的。碑碣中所云之阇罗笈多即阇那崛多别译,梵音Jnanagapta,隋代又意译为“德志”。《续高僧传》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七、《大唐内典录》卷五均有阇那崛多传记。为北天竺捷陀哕国人,人华后曾被北周武帝“逼从儒礼”,无惧而放归,由是声名大振。隋开皇五年(585)复被沙门昙延等请人大兴善寺,于该寺译场译经,任译主。从西魏大统元年(535)人华至隋开皇二十年(600)物故,译佛经凡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六卷。
《续高僧传》明载,隋文帝赐名“大兴”时,“时崛多仍住北狄”。《隋书》等载,开皇二年诏高熲、刘龙等于龙首山川原营建新都,“公私府宅,规模远近”等,都作了精心的安排,然后“条奏”,奏准,乃动工兴建。这样,“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元都观、兴善寺以镇之”是在动工兴建新都之前就已作出了决定的。《酉阳杂俎》也说:“靖善坊大兴善寺,寺取大兴城两字、坊名一字为名。”意思仍是寺名与城名同为一出。最后,《唐会要》在“元(玄)都观”题下曰:“本名通达观,周大象三年于故城中置。隋开皇二年,移至安善坊。”如前所述,玄都观与大兴善寺是同时确定“镇”、“九五”之贵地的,其建造时间也必然相同。
所以,根据以上史料可以作出判断:大兴善寺是隋开皇二年(582)赐名建造的,而崛多三年后才被请入寺。大兴善寺的命名与建造和崛多没有关系。至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兵部右侍郎王新命撰文的“隋唐敕建大兴善寺祖庭重口口口碑记”云隋仁寿中有梵僧译经于此,赐名兴善,恐更令人难以置信了。
综上所考,大兴善寺以及大兴城、大兴殿、大兴门、大兴县、大兴园等的“大兴”,就是隋文帝取其曾封为“大兴郡公”的“大兴”二字,开皇二年以此命名。隋文帝自谓“吾以大兴公成帝业”,就是以此二字命名之原因。
三、唐武宗禁佛前的大兴善寺
唐武宗李炎,公元841至846年在位,恶僧尼蠹耗天下,却又好道术修摄。他于会昌年间(841—846)诏令全国查禁外来诸教,摩尼、景教、火祅等皆遭斥禁。至于佛教,认为“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移君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下令全国拆寺四千六百余所,招提、兰若四万余所。长安除慈恩、荐福、西明、庄严四寺之外,余皆并废。
经过这次打击,中国佛教走上了下坡路,佛家称这次事件为“会昌法难”。大兴善寺也遭到同样命运,结束了它的“黄金时代”。所以,“会昌法难”也是大兴善寺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然而在此次事件之前,它却是极为兴盛的。
大兴善寺曾被称为“国寺”,地当“九五”贵位,寻常人不能居之,所以占地极广阔,在大兴城中“尽一坊之地”为其所有。就是说,整个靖善坊全为大兴善寺所占。那么,靖善坊,也就是说大兴善寺究竟有多大面积呢?
据专家考察,靖善坊东西宽三百五十步,南北长三百二十五步,唐制以五尺为一步,一步约合1.515米。其面积约相当于现在的261082平方米。在都市区有如此之大的面积建造寺院,除了大兴城,外地是罕见的。在隋代,任何寺院都无法和既为“国寺”又占“贵位”的大兴善寺相比拟。这也是该寺能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
寺内的主建筑“大兴佛殿”,“崇广为京城之最”,“制度与太庙同”。这座大殿耸立在大兴城的第五条高岗上,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与其他高岗上的皇宫、衙署的殿堂相呼应,使得整座城市的设计与建筑很富于立体效果。该寺的其他殿宇、门廊、僧舍,也随之一应具备。诚如“重修隋唐敕建大兴善禅寺来源记”碑所云:“壮甲海内”。
隋唐许多著名的中外僧人都在大兴善寺住过,如开皇元年任昭玄大统的僧猛,与隋文帝为“布衣知友”、后被命为昭玄都的灵藏,曾任北齐“断事沙门”、隋“六大德”之一的“讲律众主”洪遵,北齐为“外国僧主”、昭玄统的德高望重的名僧那连提黎耶舍,曾任过俗职洋川郡守的法智,言识异方、字效殊俗的译场译主阁那崛多,唐代三朝帝师、密宗教主的不空,掌管僧纪、惩劝僧尼的潜真,“讲导无替”、唐十大德之—的法侃,唐代于大兴善寺重开传译的波颇,以及达摩笈多、毗尼多流支、道密、僧昙等道备三乘、精通华梵的译经僧,都在大兴善寺住过。从隋文帝即位到唐武宗登台的二百六十年间,这些人许多都是中国佛教界的巨擘,并且在当时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生过一定影响。这些人的活动,构成了大兴善寺的主要时代内容。和大兴善寺的创建关系最密切者为灵藏、不空等人。
据《续高僧传》卷二十一、《开元释教录》卷七等记载,隋文帝移都南阜、欲建一座大型国寺时,是灵藏献策选靖善坊这块地方。
灵藏为关中人,俗姓王,其师与太祖隋国公关系甚密切,因而灵藏与文帝早年相识,为“布衣知友,情款绸狎”。及隋文帝即位,灵藏任大兴善寺寺主,可随时出人宫闱内禁,与文帝“坐必同榻,行必同辇,经纶国务”。文帝称他为“道人天子”,“敕左右仆射两日一参”,大兴善寺也更为之名闻遐迩。
人唐之后,唐高祖李渊与太宗李世民出于种种原因,与道教李耳联宗谱,提高道教地位,敕令“道先释后”,对佛教采取了稍为抑制的政策,如沙汰僧尼、僧尼致敬王者、限制寺院发展等,大兴善寺在这一时期没有再增加大型建筑,仅维持原来隋代状况。之后,至唐武宗时的近二百年时间里,由于当权者对佛教态度的改变,大兴善寺又经历了一次新的发展高潮。
据记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大兴善寺遭回禄之灾,著名的大兴佛殿被烧毁,连佛像亦不能免。高宗敕令重新建之,且“又广前居二十亩之地”。
唐代宗年间(763—779)复大兴佛法,僧尼人数急剧增加,依前代所制之小乘戒坛,律义过严,手续繁琐,不能适应。永泰元年(765)三月十八日,敕令于大兴善寺立方等戒坛,广度僧尼,“戒坛所需,一切官供”。案“方等”者,不细拘禁忌,广大而平等。降低了受戒条件,简化了受戒仪式。这是唐代第一座方等戒坛。
大历十年(775),建不空三藏舍利塔于寺内,与隋文帝时之佛舍利塔双塔并立。唐诗人张乔《兴善寺贝多树)“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的“双刹”,可能指的就是这两座塔。张乔是唐懿宗咸通(860—873)间进士,可见在那时这两座舍利塔都还存在。
宪宗元和四年(809),寺内又仿照印度的形制增建转轮藏经阁,以置经书。遗址在现后殿之南,为牡丹园,花木扶疏,清雅宜人。
穆宗长庆中(821—824),敕令将紧临兴庆宫的天王殿移至大兴善寺,迁移原因不详。可能是太靠近皇宫,其形又过于高大。据唐人记载,“其形为天下之最”。
文宗太和二年(828),敕将大内里的天王殿移大兴善寺,改作观音大士阁。这其中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唐文宗嗜食蛤蜊,有次一蛤蜊剥不开,乃焚香祝之。及开,“即见菩萨形,梵相具足。”于是文宗令以华锦包裹,贮以金粟檀香盒赐大兴善寺,移天王殿建大士阁以供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大兴善寺之供奉观音,为天下寺院立观音像之始。实际上观音造像始于南北朝,吴曾此说盖为天下遍立之意。
大兴善寺的风景也很优美。地处高岗之上,殿堂巍峨,径曲廊回,遍植青桐老松、琪花瑞草。尤其七、八月间,夏荷滚露,柳枝婀娜,漫步于池水之边,徜徉于树阴之下,无论善男信女还是游人墨客都乐于光顾。隋唐间丹青妙手都有画神像佛像故事之功夫,如吴道子的地狱变,“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甚至达“两市屠沽不售”的效果。大兴善寺佛殿内、外及舍利塔下内壁都有名家作品。据《历代名画记》载,其中就有吴道子、尹琳、刘焉、梁洽等的大作。
在各殿堂内供奉有许多珍贵的佛、菩萨像,如于阗所进的玉佛、玉菩萨、紫檀精雕的“旃檀像”,都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纪念意义,可惜五代动乱中都不复存在了。
汇总史籍所见,大兴善寺在会昌灭佛前有如下主要建筑:大兴佛殿、转轮藏经殿、天王阁、大士阁、曼殊堂、旃檀像堂、传法堂、行香院、东廊之南的素和尚院、隋朝佛舍利塔、唐不空三藏塔、钟楼、曲池等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佛教建筑群。
四、大兴善寺的衰败
大兴善寺的衰败始于唐武宗禁佛。此后几乎湮没无闻,记载大兴善寺的史料也寥寥无几,但凭借其他资料还可窥见一二。
武宗禁佛期间,大兴善寺也不例外,所有建筑大部分依例拆毁,佛像法器等销毁,僧人勒令还俗。然而武宗之去世,排佛运动即戛然而止。宣宗即位,诏曰:佛教“虽云异方之教,无损为政之源”,令长安“两街各增八寺,所度僧尼仍令祠部给牒”。大中五年(851)又下诏,许京畿郡县士庶修建寺宇、剃度僧尼。案会昌禁佛时长安所留之寺和会昌六年所增之寺中均无大兴善寺,其原因之一为该寺损毁严重。如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奏:“天下诸州府寺,据令式,上州以上,并合国忌日集官吏行香。臣等商量,上州以上合行香者,州各留寺一座,充国忌日行香。列圣真容,便移人合留寺中。其下州寺,并合废毁。敕旨:所合留寺,如舍宇精华者,即留;如是废坏不堪者,亦宜毁除。”
唐懿宗李漼也是一位“尊崇佛门、致敬玄门”的皇帝,在位期间大兴佛事,谏议大夫裴坦上疏谏道:“不宜过兴佛事”。可能在此期间,大兴善寺曾稍有修葺,但损坏严重,已成抱残守缺之势。
迄僖、昭二宗,不仅大兴善寺,恐长安城所有之寺院和长安城本身,都遭焚毁。僖宗中和三年(883),黄巢退出长安之焚烧与唐军人城后之暴掠,“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仅隔两年,王重荣、李克用讨田令孜,田兵败“乃焚坊市”,长安城“宫阙萧条,鞠为茂草”。昭宗乾宁三年(896)李茂贞攻人长安,“宫室廛闾,鞠为灰烬,自中和以来葺构之功,扫地尽矣。”及天祜元年(904)朱温胁昭宗东迁,“长安自此丘墟矣”。经过这么多次破坏,大兴善寺亦随之颓圮。
现藏寺内的《隋唐敕建大兴善寺祖庭重口口口碑记》,字迹多已漫漶,难以成读,但仔细揣摩,仍有可资参考者。碑中记道:
口后值五口口运口口宋元口口僧无闻者世更沧
桑碑没兵燹记载无考明天顺间有德满禅师鼎口口
刹记称开山禅宗口口大著
大概意思是“后值五代,法运中辍,宋元寥寂,僧无闻者”。造成这种冷落景象的原因很清楚:“世更沧桑,碑没兵燹,记载无考”。至明代才有位名德满的禅僧“鼎新梵刹”。由于已数百年无闻于世,德满的修葺被称为“开山”。
可以肯定,明代的这位名德满的禅僧重新修建寺宇是有限的,远非隋唐时敕建之规模,仅仅是修起了一小部分。除数间佛殿、僧舍外,值得称道的是新建了天王殿前两侧的钟楼和鼓楼。还住进了一些僧人,可以进行一般的民间法会。
需要指出,唐昭宗东迁之后,长安失去了国都地位,“荆棘满城,狐兔纵横”,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之发展,不仅政治中心,而且文化中心也随之东迁,清代学者称之为“王气东移”。失去了首都的经济、政治条件,长安佛教文化也顿然衰歇,大兴善寺就是这种状况变化的一个缩影。
据寺内现存的碑刻记载,清代较大规模的维修有三次。
顺治五年(1648),僧人麸斋“构东西方丈,增扩正殿,旧址竖大殿五楹”,及廊庑禅堂等。又重新修筑了围墙,长四百余丈,高一丈九尺。
康熙年间(1662—1772)小修过一次,大修过一次。先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憨休和尚从河南来此住持,重修大殿、山门。约十年后,川陕总督笔帖式平安纳率文武宰官、缁素人等又施资大修。据碑碣记载:“广募鸠工、庀材,先修前殿五楹、钟鼓二楼,复修大殿七楹、十王祖堂各五楹,新创弥勒殿七楹、方丈侍寮一十七楹。”“凡阅十余岁而工始落成”。从记载看,这基本反映出清代大兴善寺的建筑概况和布局,亦即传统的禅宗寺院建筑结构。
清代除以上几次较大规模的修建外,还有几次小的修葺。如《续修陕西通志》载:“乾隆五十年(1785),巡抚毕沅重修转轮藏经殿。道光后,至妙、慧明并修(藏经殿)”。
寺内曾藏有明代万历年所刊藏经及清代雍正朝所刊新藏经两部,经过清同治年间(1862—1874)连年战乱,全寺殿阁僧房和重要典籍大部分被毁。民国十三年(1924),康有为游寺,曾题诗一首。诗句不仅抒发了康氏之感慨之情,也是当时大兴善寺之生动写照。诗曰:
晋隋旧刹畅宗风,
翻译经文殿阁雄。
惆怅千房今尽毁,
斜阳读偈证真空。
(载1984年《理论研究》第二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