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习禅方法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秦孟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习禅方法
  秦孟潇
  习禅方法
  有位美国洋和尚,对禅定非常热衷。在万佛城住了两年亲近度仁老禅师,但对坐禅始终不得要领。一静坐下来,不是妄想纷飞,就是腰背酸痛,或者膝头盖麻木,弄得精神恍惚不安。一天,他跪在度仁禅师面前,请求“坐禅基本功”。
  这位度仁老禅师是禅门泰斗虚云和尚的弟子,他在美国收了不少洋和尚、洋尼姑。他(她)们不称呼“度仁师傅”,称他是“达摩二世”。这位来自东北的和尚,说起“禅偈”来,声若洪钟,动辄就呵斥一番。洋和尚、洋尼姑无不唯命是从。度仁老禅师应弟子们请求,登上法座,环视一周,见到洋和尚、洋尼姑盘腿打坐。他干咳一声宣说修习禅法的注意要点:
  一、环境要选择静室为宜。
  二、饮食要节制,不要暴饮暴食。
  三、放舍诸缘,休息万事。
  四、坐相,有结跏趺坐与半跏趺坐二法;前者先以右足安在左股上,以左足安右股上。不惯者可以用简易坐法即半跏趺坐,右手安左足上,左掌安右掌上;舌挂上颚,唇齿相着,眼须半开,鼻息微通。兀兀坐定。
  五、最后为调心,最为紧要,如能调心平静,调身自然成功,即可达到坐禅的目的。
  洋和尚、洋尼姑闻悉禅语,如痴如醉,顿失“自我”。
  高瞻远瞩
  说起修禅一事,似乎是出家僧人在寺院里必修的功课,事实上并不然。从“禅学”的观点来说,人人都可以修禅,个个都能入“禅境”。不可否认修习“禅”的人,在下工夫方面有所不同,因而在“禅境”上就显出高低之分了。
  可以说,修“禅”有一套严谨的方法,运用不当,易于“走火入魔”——香港通俗的说法,叫做“黐线”!习“禅”的功夫深了,有产生出“未卜先知”特异功能的例子,用佛家的说法:“有神通”!
  朱元璋皇帝,早年出家做过和尚,佛学对他一生影响甚大。明代几个皇帝,喜习禅道,运用在治理朝政。据史载,明太祖崩逝的前两天,宫中的一位老太监,手捧一只箱箧,封锁得极其严密,递交给日后的建文帝,说道:“奉皇上谕:此一箧子,交与皇太孙,以后遇有极其危难之时,便予开启,否则绝不许可”。日后发生燕王棣的“靖难之师”,在危难已极的时候,建文帝便打开皇祖所遗的箱箧子。一看赫然发现内面贮有:“度牒一纸、袈裟、僧帽、剃刀各一”。建文帝立即领悟到祖父的遗命,要他为僧避难而去。
  这一事例表明,具有“禅境”的人,便能高瞻远瞩了。
  蛤蜊说法
  唐代有位著名惟政禅师,早年出家,长期隐居住在终南山修习禅道。
  在文献记载中,曾提到唐文宗特别爱吃蛤蜊。在沿海一带的官吏,经常送新鲜的蛤蜊入宫中去,是件非常辛劳的苦差事。有一天,文宗吃饭时,一只蛤蜊剥不开,他感到很奇怪!于是,焚香祈祷,才打开蛤蜊外壳,不由得心头一惊!里面的肉竟似菩萨相,形态仪表,细微逼真。
  文宗使用一只锦缎盒子存放这只蛤蜊,遣人送往兴善寺供奉,让僧人、信众瞻仰礼拜。文宗不解此事,便问群臣:“这是甚么吉祥之兆?”
  有位臣子说,太一山惟政禅师深通佛法,博闻强记,不如请他来问问看。文宗下诏邀请。禅师来了之后,文宗便问起此事,禅师说:“物象的出现都和人事相对应,蛤蜊菩萨是来启发陛下信佛之心的,这也符合佛经所说的:如果某物应该由这种身形获得超度,菩萨也便化成这种身形,来为它说法。”
  文宗说:“菩萨身形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听到他说法。”
  禅师说:“陛下看这种事是平常呢,还是不平常呢?相信呢,还是不相信呢?”
  文宗答:“这可是件稀奇的事,我深信不疑!”
  禅师说:“陛下已经听完了菩萨的说法。”
  文宗感到前所未有的高兴。
  百味齐全
  “参禅悟道”,是一条曲折而攀高的路程,不猛下工夫,是很难达到“最高层”的境界。
  昙晟禅师,少年时候在江西石门出家,在百丈怀海禅师席下参学了二十年,未能契合机缘。后来他到药山禅师处参学。
  药山禅师问道:“你从哪里来?”
  昙晟回答说:“从百丈禅师处来。”
  药山禅师问:“百丈给僧徒讲些甚么话?”
  昙晟回答说:“常常讲,我有一句句子,百味齐全。”
  药山诧异地问:“咸就是咸味,淡就是淡味,不咸不淡是通常味。怎样是百味齐全的句子?”昙晟听了答不上话来。
  药山又问道:“你在百丈处修学多久了?”
  昙晟说:“二十年。”
  药山凝重地说:“在百丈处二十年,俗气也没有除掉!”随即又问道:“百丈还说甚么法?”
  昙晟回答:“三句外省悟,六句内领会。”
  药山说:“相隔三千里,真是不沾边。”又问:“还说甚么法?”
  昙晟说:“有时上堂,大众站好了,百丈用拄杖一齐赶走,又召唤大众,大众回过头来,百丈问:是甚么?”
  药山说:“为甚么不早些这样说?今天因为你而见到了(百丈)怀海兄。”
  昙晟-听,顿时领悟了。
  不看佛经
  过去和现在,凡是信佛的人,都很重视“佛事”活动。家有红、白喜事,皆要恭请高僧诵经礼忏,以求平安,所谓生者祈求消灾延寿,亡者祈求超度鬼魂;且不管灵不灵,这已成为风俗习尚,若不如此,生、亡两者亲人皆会不安。
  然而禅者对此却不然,与风俗习尚背道而驰,奇哉!
  过去,皇家帝王与世俗人家也有相似之处,有红、白喜事都要恭请高僧作一番法事,以资尊重习尚为依归。
  历史有段记载:唐代庄宗皇帝请高僧入宫做“佛事”。个个高僧披搭大红袈裟,合掌诵经,香烟袅袅,梵音嘹亮,非常隆重庄严。
  皇帝看到休静禅师及其徒众不看经书,问道:“禅师为甚么不看经?”
  禅师回答说:“政治和顺,无须传天子命令;时事安宁,不用唱太平歌曲。”
  皇帝疑惑不解的样子,又问道:“禅师一个人可以这样,徒众为甚么也不看经?”
  禅师爽朗直率地回答说:“狮子的洞窟中没有其它兽类,大象行走的地方没有狐狸踪迹。”
  皇帝又问:“那些高僧为甚么都看经?”
  禅师回答说:“水母(浮游在海面上的一种腔肠动物)本来就没有眼睛,寻求食物得靠虾哩!”
  一指头禅
  古往今来,一些尼姑在修“禅道”方面的功力,往往不在大禅师之下,埋名隐居者较多,逝世后方为人知。
  有位尼姑名叫实际,她头带笠帽手执锡杖,绕着俱胝和尚走了三圈,说:“你如果能说,我就取下笠帽!”连续问了三次,这位禅功不深的俱胝和尚都无法对答。
  这位尼姑眼看对方默无一语,转身向外走去。俱胝和尚很客气地说:“太阳快落山了,暂且留住一宿吧!”
  尼姑回答说:“能说就留宿。”俱胝还是无法对答。尼姑离去后,他叹息说:“我虽有男子汉的外表,却没有男子汉的气概啊!”于是就打算抛弃庵院去各地禅林参学寻师。夜晚,在梦中见有祖师说:“不必离开此山,将有高僧来与你说法的。”
  过了十天左右,果然天龙和尚来到庵院。俱胝忙以礼迎接,并把前面的事情经过说给他听。天龙竖起一只手指向他示意,俱胝当场就彻底省悟了。从此,凡有参学的僧人来到,俱胝只是竖起一指,不作其它提示唱说。俱胝有个徒弟在外面被人问道:“和尚说法的要点是甚么?”徒弟也竖起一指。回来以后告诉俱胝,俱胝就拿刀要斩断他的指头,徒弟叫喊着逃出去。俱胝唤他一声,徒弟回过头来,俱胝又竖起指头,徒弟豁然领悟了。
  有眼无珠
  法融是江苏延陵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十九岁便博通经史,后来醉心佛法,悟透真空,看破红尘,于是拜师落发,隐居山寺。及后他到了牛头山,住在幽栖寺北的一个岩洞里。传说他隐居的地方,常有各种鸟衔着花朵,向他致敬。
  禅宗四祖道信遥观牛头山的气象,觉得其中必有异人,便亲自来访,到幽栖寺问一位和尚说:“这里是否有道人?”
  和尚回答说:“出家人,谁不是学道的!”
  道信说:“我是问你们中谁是有道之人。”
  另外一位和尚回答:“离这里大约十里左右,有个叫﹃法融﹄的,他看到别人既不打招呼,也不合掌礼拜,你要寻的道人莫非是他?”
  道信便依指示而去,看到法融坐在那里旁若无人。道信问他:“你在这里作甚么?”
  法融口答:“观心。”
  道信又问:“是甚么在观?被观的又是甚么?”
  这话问住了法融。于是法融便起来行礼说:“大德住在哪里?”
  道信回答:“贫道居无定所,或东或西。”
  法融问:“你认得道信禅师吗?”
  道信反问:“你相识他吗?”
  法融说:“不识!”
  道信说:“莫非你是有眼无珠?”
  此时,法融立即大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