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随缘——美国弘法面临的挑战
末学释见护由台湾出生,十四岁时移民至美国,三十岁时取得计算机博士学位时决定回台湾依止中台禅寺开山方丈惟觉大和尚出家。后于2000年应惟觉大和尚指派,与另四位比丘共同赴美,设立中台山在美国第一处分院。在美弘法至今,中台山已有七座分院在美国各处,包括西岸(加州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中、南部(休斯敦、俄克拉荷马)及东部(亚特兰大)。
今此机缘殊胜难得,故整理这几年来在美弘法的经验、挑战及心得,与大家分享。
A、体大(佛法的内涵与精髓)
佛教若要在欧美国家生根及发展,应考虑如何能传达、保持佛法的真义,而又能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亦即佛教所言“不变随缘”。不变者,体大也,虽千古而不易;随缘者,相大、用大也,当善应诸方所,而不落入浮滥。
此项“体大”内的议题,皆属于佛法中不应改变者,也就是关于翻译、了解佛法真正的内涵。
1.佛教经典及翻译
若欲将正法传播于西洋国家,佛教经典之翻译应具备正确、完整及流畅这几个条件。然而,现存之英译经典甚少达到这个标准。一些著名译者对于佛经内涵之理解也非常有限,甚至错误。
佛教是在19世纪被介绍到西方世界,佛典的传译始自二十世纪。佛典翻译的原文来自梵文、巴利文、中文及藏文。末学仅就自己所熟悉之中文及英文讨论。
从我所见译自中文之英文佛典,常有许多错误,大致属于三种:(1)对中文词句用法不熟悉而产生之错解;(2)因译者未有修行体验而不明了经文真义;(3)擅自加入个人之见解或猜测,而失客观。
佛典之翻译比一般文学翻译困难之处,在于译者应是佛教修行者,对佛经之道理有深刻的体验。汉传佛教著名译经师,如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不空等皆是修行有成之大师,对佛法之道理有自身体验而深信不移。反观现世,许多英译者纯为学者或非佛教徒,对佛法未曾修持或甚而抱持怀疑态度。
许多重要的汉文佛典皆由皇帝以国家之力支持,有最优秀的资源及学者,在大众前经重重检验,以确认真确度。现在许多英译佛典乃由一人独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也未经他人对照检验。如我所知一著名一流美国学府,在研讨华严经时,竟无一精通汉传佛教者列席。以此,殊难将佛法微言奥义正确表达。
2.僧团之建立
僧团是佛法三宝之一,建全的僧团制度是支撑佛法绵延不断所必备。传统“僧团”之定义,指受持比丘、比丘尼及沙弥、沙弥尼戒,或更有菩萨戒之出家众。然而此一制度在西洋佛教界甚为稀少,弘传佛法者只有少部分为真正之出家众。
事实上,大部分美国学佛者甚而不清楚僧团之定义,乃至认为出家人结婚、成家、未受戒是正常,不知这是佛陀所严禁的。
诚然,人人佛性本具,出家、在家皆可开悟,在家居士对佛教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但佛法博大精深,有家累、工作责任及世俗牵挂之在家居士,实难取代全心投入学习、修持、弘扬佛法之僧众。这是西佛教界所应认知清楚的,以进而建立完整的出家、传戒之僧团制度。
3.佛理之全面理宗及学术研究
学术界对佛教历史、发展之研究带给我们许多新的认知。学术界谨慎细密的经文翻译,虽仍有误,亦不失为珍贵之研究资料。但是,在中文及藏文所保有之三藏经典中,只有极少一部分已译为英文或外文。因此,西洋国家尚未能全面了解佛法之广博精深。中文佛典除了保有大部分的印度佛典,更有中国历代高僧的权威著作阐扬佛教之哲理、系统、并发扬光大,诸如天台、华严、唯识、禅宗等宗派,西洋所知仍颇缺乏。我们期待西洋之僧众、学者、在家修行者,皆能深入发掘汉传佛典中之众多法宝,以全面的、透彻的了解佛法。
4.悟道
从印度以至中国,代代皆有开悟的高僧大德,将佛法的精髓传至现代。同样的,西洋佛教也需要开悟得道的西洋人。西洋佛弟子应虚心的从亚洲的佛教系统中学习修持,得到认可,将此法脉在西方落地生根、绵延不绝。
B、相大(弘法方式)
在佛教发展之“相”的层面,从佛教寺庙建筑,到法会梵呗,到袈裟穿着,每个国家之佛教仪相皆有所不同。在欧美弘法自然也必须面对这些问题。
5. 法会仪式及梵呗
各大宗教中之法会唱诵皆是信众和合共修之重要方式。汉传佛教中各式法会仪规均有标准并已普及,而英文佛教则无。美国各别道场亦有逐渐发展出一些唱诵方式及仪规,然而并不完整也未普及。这方面需要加强发展以助建立佛教团体之向心力。顺便一提,佛教僧服、僧鞋,在现代社会有些许不便,也许可考虑如何改良而不失庄严。
6. 受戒与持戒
佛教初传入中国时,早期的佛教徒对僧团及戒法的认知颇为有限;过了几百年,才发展出完整的僧团戒律规范。然而,祖师们也针对中国风俗民情将律仪的实践做了一些改变,但戒相维持不变,这是为了佛教能适应及在中国生存。现在佛教在欧美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形,模糊而不完整。许多出家众未受大戒,或是要到台湾、香港受戒,而受戒时不一定有英文解说。如何在现代社会持清净戒也是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琢磨。
7. 禅修及佛法指导
禅修静坐已被科学证实能有效地降低压力、忧虑、提升生活质量,这是佛法对现世一个重大的贡献。佛法中丰富的教理及种种禅修法门需要有系统的课程指导。中台禅寺二十年前在台湾即开始对社会大众教授由浅而深的禅修课程,迄今在九十所精舍、分院,从未间断。而今东、西方佛教道场,仍然甚少有此组织完善、经年不断的课程,以致于初学者往往在佛法大海中望洋兴叹。
8. 寺院经济
西洋佛教道场如何在经济上能自足并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西洋人对教堂的供献不遗余力,然而许多佛教道场则维持不易,更遑论扩展。因此,许多道场的开示、学佛营、录音、书籍等皆需收费。在台湾,此等佛教课程活动一般皆为免费,而信众的供养捐献皆能支持活动费用所需。这是双向布施的实践,法师以法布施,居士以财布施,希望西洋佛教界也能建立如此的共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