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书家
佛家.书家
◎王丽心
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已经离开我们有一年了,这位走过了近一世纪的风风雨雨、沧海桑田的无尽意菩萨,站在智慧的彼岸,仍身云遍满,觉照人间。
朴老毕生学佛,每日诵佛经,抄佛经,他不光有书房,还比寻常人家多了一个佛堂。言必佛理,行必佛事,食必佛斋,故而朴老时时是佛,事事是佛。
朴老的家,坐落在北京一条普通胡同里,旧式四合院中,别无长物,引人注目的是数竿青青修竹,映照着主人的高风亮节。这个小院,是那样的普通,然而它又像庄严的道场,是很多人熟悉的地方。他圆寂后,邓朴方先生亲自祭奠,当他拿着朴老遗嘱时,泪含眼中。“……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想朴老他是不违本愿的,一定会乘愿再来。
朴老赢得世人敬重,体现在他“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利他之行的人格力量。抗战的烽火弥漫时,他为流离失所的难民奔走,他领导的赈济工作,不仅救渡难民,同时还为抗战输送骨干;无情的灾害降临时,他秉持“一清如水”的原则为慈善事业募捐。亚洲、非洲发生灾难他惦念在心,用自己的基金尽力救渡;一九九八年国内的南部省市发生山洪泛滥,百万军民战洪水。老人家在新闻媒体知道消息后,心急如焚,指示佛协筹款赈灾。中国佛教协会迅速行动,举办书画义卖活动,义卖当天,九十岁高龄的朴老抱病出席了开幕式,并捐赠书法六件。整个义卖活动收入六十万元,在全国率先举行的义卖活动,实践着佛教的利乐有情思想。
在风雨晦的动乱中,他不失襟怀磊落的浩然正气,坚信“日食还复明”;在和平年代里,他为参政议政,殚精竭虑。中国佛教界三大语系团结和睦,与其他宗教团体的关系也是亲如兄弟。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建立,是他与十世班禅联合倡议的。中央批准这个报告后,朴老又作了许多的重要工作,促使藏语佛学院能够成为培养活佛的摇蓝,他特别强调十世班禅的领导作用。学生毕业他却要去祝贺,表现他对藏传佛教的关心和支持。他像铁一样,有着磁石般的凝聚力。
在台港澳、在国外,他用金锁链还架起黄金纽带,凝结宏大力量,铺设一条和平之路,他为世界的和平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景行风范是修仁安众生,一切为天下的菩萨行愿,而他自己的律精进学,修巳无所争灿烂笑容,何不是人间菩萨哪。
朴老自奉甚俭,自律甚严。他为学生、佛学院、学校手书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句”;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这每日四问,是朴老严于律己的写照,令人高山仰止。朴老是伟岸的觉者,然而点点滴滴的小事,更能传达出他的处事哲学。曾经看到过,朴老为迎接一个西方宗教代表团访华致词,字甄酌句,四易其稿,这不仅反映赵朴老在外交辞令的严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友人的尊重。一事一物,都是那样的圆融,让人心服口服,难怪他能在教内教外能迎得这般高的威望。
赵朴老他多才多艺,诗歌、词曲、书法无不精通,朴老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特别钟爱书法艺术,他还与西冷印社有着深厚的文友因缘。他幼承家学,勤于文史哲之研究。他的书法有不少是小品,画面简括,有时兴之所遣,情之所至,看似简单,但若无深厚的笔墨功夫与电光般的感悟,很难在机敏睿智的触发中以及概括的精炼,表达出令人流连的深邃意味。静观他的作品极富有一番哲理的意蕴,笔墨中蕴含有一份仁者的真挚与生机,洗尽沉渣,晚年之作健笔尤精。
书法、诗词对朴老来说,是个人的修养,对世人来说则是接得的法益“以佛语写字,令人喜见,以种净因,也是佛事”。朴老用这种方便,令诸众生欢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学,这是老人家弘法之矣。
翻阅各界人士寄给朴老的信件中,大部分是求索墨宝的在“还帐”中,朴老一定是要为佛门、学校、文化事业操笔濡墨,就是“佛教是文化”的真实实践吧!朴老自性本觉的智慧长留诗卷中,也为后人不朽财宝。
人们感怀之即,仅识数笔寄丝雨,愿将半偈再护持。
(作者系《赵朴初居士纪念集》执行编辑)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