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十六位尊者表的意义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 佛的常随众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弥陀经》序分里,只列举了十六位尊者。

2 常随众一千多人,不能把名字都列出来,都列出来就太长了,所以只列举几位做代表。

3 我们看佛的经典,每一部经典展开,前面都有这个例子,但是每一部经典里面代表的人不尽相同,这几个代表也不是随便写的。

4 世尊弟子众多,大弟子当中都标榜特长,我们只可以说标榜,为什么?如果说他们的德能,几乎都相同。

5 像舍利弗,他标榜智慧第一,难道目犍连就没有智慧吗?目犍连标榜的是神通第一,舍利弗就没有神通吗?

6 众多弟子在德能上都是多才多艺,但是在才艺里面每一个人标榜一样。

7 这个在集结经的时候用他们来表法,看到这个经首,就是经文序分所列的这几个人,看看他们的特长,我们就了解这部经典的性质。

8 正如同我们现在人开会一样,某个地方举行会议,看看会议出席的是些什么人,我们就大致上了解他们是在开些什么会,佛经里头有这个意思。所以这些人物,我们不能够含糊笼统看过去。

9 佛经里面说到“长老”,这是很尊敬的称呼。必须有真正的德行,有道德,有学问,还得要有年岁,年纪太轻也不行,要具备这些条件,才能称为长老。

10 但是也有特殊的,年岁虽然很轻,但是他的德能非常殊胜,也可以称为长老;这是从德行上对他的尊称,而不以年龄。由此可知,佛法确实是以德学为重。此地的长老一直贯到下面,这十六位都是长老。

11 第一位是舍利弗,翻成中国意思叫“身子”。这十六个人示现的身分都是小乘阿罗汉,舍利弗在声闻众中智慧第一。

12 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很有智慧,不愿意修念佛法门。他们以为念佛是没有知识、没有智慧的老太婆念的;有智慧应当学相宗、学性宗这些大经大论。

13 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你有智慧,你的智慧跟舍利弗比一比怎样?舍利弗还要老实念佛,把我们对于智慧才能那种自负、贡高我慢降伏下来,有这个意思。你看看净土法门,哪些人学的?舍利弗学的。

14 第二位是目犍连尊者,他神通第一。神通,实在讲非常接近我们现在所谓科学技术。目犍连是专家,学科学,学技术的,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15 第三位是摩诃迦叶尊者。我们晓得,禅宗是佛门很大的一个宗派,这个宗派是什么人传下来?当初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尊者,所以迦叶是禅宗初祖。

16 迦叶传阿难,这样代代相传,传到菩提达摩,中国人叫达摩祖师,达摩是第二十八代,禅传到中国来。在中国达摩是禅宗第一代祖师,从印度来说他是第二十八代。

17 迦叶尊者是禅宗初祖,他在此地说明禅如果不修净土,单单靠禅成就是很难的。所以中国禅宗祖师晚年专修净土念佛往生的人很多,这我们在此地看到的。

18 迦叶尊者也是非常清高的苦行僧,在苦行里面他是第一,他“头陀行第一”,头陀行就是清高的苦行。

19 第四位是摩诃迦旃延尊者。婆罗门在印度四姓阶级里面是最高的,照习俗来说,他出身于贵族。他的特长是议论,用现代名词来说,他是一位评论家,非常有智慧,很有辩才。

20 第五位是摩诃俱絺罗尊者,大概他的膝盖比别人大,所以人家就叫他大膝,大膝盖。这个人博学多才,读书读得很好,而且读得很多。

21 他是舍利弗的舅父,舍利弗的母亲是他的姐姐。他姐姐怀舍利弗的时候,突然之间辩才无碍,每一次大膝尊者跟他姐姐辩论都输了,从前没有过这个现象。

22 所以他心里一想,姐姐肚子里怀的一定是很有智慧的人,他姐姐借他的光,所以在每一次辩论他都输给她。

23 这个小孩将来出世是他的外甥,如果做舅父的都辩不过他,这就很难为情。所以他就发愤拼命念书,几乎印度所有这些典籍他都读尽了。

24 念书的时候连手指甲都没有时间剪,指甲长得很长,外号叫“长爪梵志”,这样的用功!

25 到以后舍利弗尊者出世之后,他还是辩不过舍利弗尊者,这是有这么一段故事。这是说,博学多闻的人也是念佛求生净土。

26 第六位是离婆多尊者。他的父母祈祷于星宿,求一个儿子,他是这样子出生的,所以就用这样的名字叫“离婆多”。这位代表的是正觉不迷,我们常讲的觉而不迷。

27 第七位是周利盘陀伽尊者,这个人是困学成功。他的禀赋很钝、很愚,记性奇差。当初他哥哥出家,他也想出家。

28 哥哥很聪明,哥哥说:“好,你来吧!”就教他四句偈,他学了三个月都学不会。哥哥说:“算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出家你没分。”

29 他哭哭啼啼很难过,释迦牟尼佛见到,把他叫回来:“你跟我好了。”释迦牟尼佛教他两句偈,他念了三个月才把这两句学会。

30 他念上句,下面一句忘掉了;念下一句,上头一句又不记得了,人笨到这个样子!

31 有些人说“我很迟钝、很愚痴,我不能学佛”,你的愚痴能像周利盘陀伽吗?不至于吧!周利盘陀伽都能够成就,你为什么不能成就?

32 这十六位尊者在此地代表的,就是这个法门真的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管你什么样的根性,你修学这个法门都能够圆满成就。

33 这一句“阿弥陀佛”确实比两句偈更容易念,更容易成就。

34 周利盘陀伽在世尊会上,以后他开悟了。悟了之后他辩才无碍,释迦牟尼佛派他到处代佛说法,最后也非常受人欢迎。

35 周利盘陀伽的禀赋愚钝,佛把他的因果说出来,这位尊者前世是一位三藏法师,很难得,但是他说法,他吝法,教别人总不是很认真地教,自己要留一半,怕别人超过自己,所以这一世得愚痴的果报。

36 幸亏遇到佛,要不是遇到佛,那他真的就一生的愚痴,永远也不会开悟了。这是缘好,遇到真正的善知识。

37 所以佛教给我们,吝财得贫穷的果报;吝法得愚痴的果报;少慈悲,杀害众生,凌辱众生,得的是短命、残疾的果报,这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38 我们要求财富,佛告诉我们修财布施,不要吝啬。修财布施你得的是财富,修法布施你得的是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你得的是健康长寿。

39 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三样东西都是我们世间人,无论是古今中外,都是大家一心一意在追求的。有人求得到,有人求不到。

40 你过去种了这个善因,你这一生不求也得到;如果你过去没有种这个因,你这一生用什么手段去求也求不到。“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周利盘陀伽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41 第八位难陀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胞弟,就是净饭王的儿子。难陀尊者他的身相非常之好,佛的相貌好,他跟佛的相貌也差不多。

42 佛有三十二相,难陀有三十相。他在弟子当中,标榜的是仪容第一,容貌长得最好。

43 第九位阿难陀尊者,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集结经藏是由他复讲的。他是博闻强记第一,我们常说多闻第一。

44 第十位罗侯罗尊者,密行第一。这是佛的儿子,在僧团里面他的年纪很小,喜欢玩。

45 别人看到他天天在外面玩耍,都没有去用功修行。佛知道,他就是在玩耍里面修行,这个修行法叫“密行”。

46 外面人看不到他用功,他自己真正用功。他用功并不标榜出来,也不做出用功的样子,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游玩之中,成就他的定慧,成就他的道业。他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行家,不标榜在口头上,默默地认真去做。

47 第十一位是憍梵波提尊者,他是受天供养第一,佛也给我们说出他的业因。

48 佛说他在过去世也是个修行人,是一个小沙弥,看到老比丘在诵经,大概诵经音声不太好听,他看到之后讽刺,说老比丘诵经像老牛吃草一样,嘴巴在那里动。

49 大概这位老比丘诵经的时候没有声音,嘴巴在动,小沙弥就笑话他像老牛吃草一样。老比丘就告诉他:“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你的轻视、讥笑,你将来要得果报的。”

50 憍梵波提就赶紧忏悔,到第二世堕在牛胎,他就变成牛,做了五百世的牛。就这样一个轻慢举动,后悔了,还要遭这个果报!

51 因此在这一生当中虽然是佛的弟子,他牛的习气在。虽然得的是人身,他的嘴巴常常动,没有事的时候,嘴巴就好像嚼东西一样,他还有这个习气。

52 佛就讲:“你不要出去托钵,因为外面人看到你一定会骂你,你现在也证阿罗汉果了,你出去托钵,岂不是害死人?”

53 因为天人有天眼,一看晓得他是阿罗汉、是圣人,不会讥笑他。凡夫没有智慧,看到他这个样子一定要笑话他。

54 他是阿罗汉,有能力、有神通,他接受天人的供养,所以他是受天供养第一。

55 这个人牵涉到天神、鬼神,这是我们世间讲的宗教,所以憍梵波提在此地代表是宗教家。

56 一般宗教都是以天堂为归宿。天人也要学佛,天人也应当念佛求生净土,他表这个意思。

57 第十二位是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宾头卢是他的名字,意思是不动。颇罗堕是他的姓,意思是根性很利。

58 这个人当年在僧团里面喜欢显一点神通,神通是很容易招摇惑众的。释迦牟尼佛知道了,狠狠地教训他一顿,给他一点惩罚。怎么惩罚?不许他露面,叫他常住在人世间给后人种福田。

59 往往我们斋僧,他就来应供。这位尊者现在还在世间,他没有灭度,释迦牟尼佛不许他灭度,让他常住在世间。

60 释迦牟尼佛到我们今天,按照中国记载有三千多年,宾头卢尊者也有三千多岁了。他究竟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认识,他也不会暴露身分。

61 他能变化,他也长生不老,所以不容易认出他,他确实还在人间。为人天福田,应末法时期大众供养,能够供养阿罗汉这是很有福气。

62 第十三是位迦留陀夷尊者,他的教学方法非常好,常常代佛教化众生。他是一个道道地地的教育家,称他为教化第一。

63 第十四位是劫宾那尊者。他的父母祈祷星宿求一个儿子而生了他。他通达天文,在僧团里面称他为“知星宿第一”,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天文学家。

64 第十五位是薄拘罗尊者,在僧团里面年岁最大,他那个时候已经一百六十岁。虽然年岁大,身体非常健康。

65 佛为大家说出,他在多劫以前,在毘婆尸佛的时候,曾经用水果供养一个生病的出家人。出自于真诚的供养,他得的果报是九十一劫长寿健康,这个布施叫无畏布施。

66 劫宾那尊者这一世遇到佛,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的容貌端正,健康长寿,称他做“寿命第一”。这个地方显示善因善果,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67 第十六位是阿“少/兔”楼驮尊者,《楞严经》里面讲阿那律陀,翻得不一样,是同一个人,意思就是“无贫”,这也是一种果报。

68 在久远劫之前,这个世间闹饥荒,他遇到一位辟支佛。辟支佛是半个月出来托钵一次,他吃一餐可以维持这个身体半个月。

69 那一次辟支佛出来托钵,托不到东西吃;他自己也没什么东西吃,吃很坏的杂粮。在荒年,能有这个也算不错了。

70 他问这位辟支佛:“我这个东西你能不能吃?”辟支佛很慈悲,就接受了。他把自己吃的这一份东西供养辟支佛,得九十一劫不受贫穷的果报,所以他叫“无贫尊者”。

71 他是佛的堂弟,我们在《楞严经》里面看到那段因缘,他是“天眼第一”。天眼怎么得来的?

72 他出了家之后很懈怠,不用功,不努力,释迦牟尼佛讲经,当然他来听,听的时候在讲堂里打瞌睡,被释迦牟尼佛教训了一顿。

73 他提不起精神容易睡觉,释迦牟尼佛对他很不客气,骂他像螺蛳蚌蛤一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74 他受责备之后非常难过,非常惭愧,就发愤用功,七天七夜没有闭眼睛,把眼睛搞坏了。释迦牟尼佛就教他修一种定,“乐见照明定”,这个定他修成了。

75 修成之后,他看东西不要用眼,他的半个头都能见,所以叫“半头天眼”。他的脸后面统统都看得到,而且这个能力非常之强。

76 一般阿罗汉的天眼只能看一个小千世界,他这个定修成之后,他能观察三千大千世界,变成诸弟子当中“天眼第一”。

77 这一位他有福德,过去布施,他有大福报,他无贫。他也是困学,他比周利盘陀伽强,周利盘陀伽不如他,他能够很发愤,虽然肉眼坏掉,他能够修成天眼。

78 就本经内容,蕅益大师判为三分:信愿行。正宗里面信愿行三分,序分也是信愿行三分。这十六位尊者劝信,排列在这个地方。

79 我们对于修西方净土,求生极乐世界,自己有没有信心?如果说靠自己聪明就行了,舍利弗比我们更聪明,人家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要向他看齐,向他学习。

80 如果说笨,恐怕不能去,周利盘陀伽你跟他比比,你比他强得太多了。他都能成功,你为什么不能成功?

81 这十六位尊者所代表的是各种不同的才艺,修学这个法门都能圆满成就,足以激发我们自己求愿往生的信心,所以这十六个人是劝信。

82 《弥陀经》序分里,只列举了十六位尊者,其余的常随众不列名。其实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法身大士示现做佛的弟子,来帮助佛教化众生的。

83 形式上,一切经中他们做当机人,做发起的人。而实际上,他们真正都是属于影响众,来影响我们,使我们见到他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产生对佛的恭敬心,对道业的信心、愿心。

84 更难得他们替我们做了一个修学的榜样,以身作则,是我们学习的好样子!这是十六位尊者在此地表的意义。

查看原文

编辑:笑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