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信徒濒死经验之研究-以嘉义四位信徒为例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琦芬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吴琦芬(释觉了):佛教信徒濒死经验之研究-以嘉义四位信徒为例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佛教信徒濒死经验之研究-以嘉义四位信徒为例

  【英文标题】A Study on Buddhist Near-Death Experience-Four Buddhist Examples at Chiayi

  【文章作者】吴琦芬(释觉了)

  【指导教师】释永有

  【文章页数】171页

  --------------------------------------------------------------------------------

  【中文关键词】唯识|生死观|佛教信徒|濒死经验

  【英文关键词】Near-Death Experience

  【中文摘要】“濒死经验”,英文为Near-Death Experience,简称NDE,即指发生在实际或者是已经非常接近死亡当中,我们的意识脱离肉体的清晰经验。国外的濒死经验研究已有多年,国内则尚在起步。本研究从西方研究成果着手,提出不同文化角度的诠释,并以本土四个个案为例,采取质性研究来深度探讨佛教信徒对濒死经验之体验。

  本研究立基于美国凯尼斯.林格(Kenneth Ring)之理论,透过林格所提出的十项体验要素(发现自己死亡的实感、安详及欣快感、脱体感、感觉进入黑暗、遇见或听见某人之声音、回顾人生、看见光,被光围住、看见美丽的颜色、进入光中、遇见“灵魂”),将访谈誊稿加以分类,逐项讨论。藉由西方科学理论与佛教唯识说提出论点,引证濒死经验情状之内在结构,是由意识思量作用所形成的光影投射。

  体验者在历经濒死经验的特殊情景,生死观受到极大的冲击后,经过一连串的生命意义追寻,重新建立生死观。当事人为了解释自己的濒死经验而寻求宗教归依,希冀从宗教中获致心理平衡,找到解答。佛教信仰对濒死经验有相当之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濒死经验的内涵既是唯识所成,熏习心识记忆所在的环境文化自然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佛教信仰早已与中国文化结合,普遍深入民众的生活中,一如基督信仰的文化因素,同样地呈显在西方濒死经验个案的描述中。

  所以,在人生观的表达上,西方个案所说的心灵提升、关怀他人、相信“神”的存在等,在本研究的呈显就是以佛菩萨及其教理为人生目标,学习慈悲与智能,自利利人。

  【英文摘要】Near-Death Experience is abbreviated as NDE The research on NDE in other countries is more than twenty years, but it is only at the beginning stage in Taiwan The dissertation will focus on the outcomes of the research in the west, and raise my hypothesis and interpretation from eastern points of view Based on pragmatic research,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how Buddhists interpret NDE and its mean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Kenneth Ring of USA, and ten kinds of experiences such as finding oneself dead, being peaceful and happy, feeling of out of the body, feeling of entering a dark place, hearing someone’s voice, reflecting on one’s life, seeing the light, being surrounded by the light, seeing beautiful colors, entering the light, encountering souls I have categorized the contents of my interviews and discussed about them item by item Based on scientific theory in the west and Buddhis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Only, it can be proved that NDE comes from reflection of the light formed by the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Those who have near-death experiences start to search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develop new perspective of death Many of them take refuge in religion in order to find the answer and to regain mental balance Buddhist belief has certain impact on NDE On the one hand, it arises from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sciousness is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Buddhist faith has intermingled with Chinese culture and been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minds, just as Christian belief is also connected with NDE

  With regard to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many cases in the west mention about mental enhancement, love and concern for others, and believing in the god, while this dissertation demonstrates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compassion and wisdom, benefiting others and self, based on the Buddha’s teachings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 2

  第三节 问题背景和重要性 3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4

  第五节 名词界定 6

  第二章 文献探讨 8

  第一节 美国学者的研究 9

  壹、库布勒.罗丝 9

  贰、雷蒙.穆迪 11

  参、美国其它学者的研究 12

  第二节 芬兰拉威妮.丽娜.鲁卡内.奇鲁戴的研究 14

  第三节 日本立花隆的研究 14

  第四节 国内相关研究 15

  第五节 本研究之理论基础--凯尼斯.林的研究 17

  第六节 佛教对濒死经验之相关理论 19

  壹、佛典中有关濒死经验之说 20

  贰、佛教对死后生命之专有诠释-中阴身 27

  参、死后世界之探讨-佛教轮回观与他方世界 31

  肆、佛教心性体认之濒死经验诠释-万法唯识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步骤 40

  第一节 质性研究 40

  第二节 深度访谈 42

  第三节 研究步骤 46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9

  第一节 濒死经验之情状 51

  壹、发现自己死亡的实感 52

  贰、安详、欣快感 54

  参、脱体感 56

  肆、感觉进入黑暗 71

  伍、遇见或听见某人之声音 74

  陆、回顾人生 76

  柒、看见光,或被光围住 83

  捌、看见美丽的颜色 86

  玖、进入光中 86

  拾、遇见“灵魂” 92

  拾壹、其它 109

  第二节 对死亡的看法 111

  壹、死亡态度 111

  贰、死亡真相 121

  参、死后世界 122

  第三节 佛教信仰与濒死经验之交涉关系 131

  壹、佛教信仰影响濒死经验之内涵与历程 132

  贰、以佛教信仰诠释濒死经验而获致新的生死观 135

  参、濒死经验后寻求宗教的皈依 140

  肆、濒死经验后加深佛教信仰与修持 142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152

  第一节 结论 152

  第二节 建议 161

  参考文献 162

  附录一 “佛教信徒濒死经验之研究”访谈大纲 169

  附录二 受访同意书 170

  附录三 濒死经验自我陈述表 171

  --------------------------------------------------------------------------------

  【参考文献】

  一、英文著作:

  Atwater, P M H Coming back to life: The after-effect of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New York: Dodd and Mead, 1988

  Atwater, P M H Beyond the light: What isn’t being said about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New York: Birch Lane Press, 1994

  Elsaesser Valarino, Evelyn 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New York: Insight Books, Plenum Press, 1997

  Kastenbaum, R et al(ed) Encyclopedia of Death 1989

  Kübler-Ross, Elisabeth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Macmillan, 1969

  Kübler-Ross, Elisabe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Collier Books, 1974

  Kübler-Ross, Elisabeth 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Macmillan, 1976

  Kübler-Ross, Elisabeth On children and death New York:Macmillan, 1983

  Kübler-Ross, Elisabeth Death is of vital impoytance: On life, death and life after death Tarrytown, NY: Station Hill Press, 1995

  Moody, Raymond A Life after life: The investigation of a phenomenon-survival of bodily death Covington, GA: Mockingbird Books, 1975

  Moody, Raymond A Reflections on “Life after life” Atlanta, GA:Bantam,1977

  Moody, Raymond A Elvis after life: Unusual psychic experiences surrounding the death of a superstar Atlanta, GA: Peachtree, 1987

  Moody, Raymond A Coming back: A psychiatrist explores past-life journeys New York: Bantam,1990

  Moody, Raymond A, and Perry, Paul The light beyond New York: Bantam,1998

  Moody, Raymond A, and Perry, Paul Reunions: Visionary encounters with departed love ones New York: Villard, 1993

  Morse, Melvin, and Perry, Paul Closer to the light: Learning from children’s near-death experiences New York: Villard, 1990

  Morse, Melvin, and Perry, Paul Transformed by the light: The powerful effect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 on people’slives New York: Villard, 1992

  Ring, Kenneth Life at death: A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New York:Coward, McCann and Geoghegan, 1980

  Ring, Kenneth Heading toward Omega: In search of the meaning of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New York: Morrow, 1984

  Ring, Kenneth The Omega project: Neardeath experiences, UFO encounters, and mind at large New York: Morrow, 1992

  Stevenson, Ian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2nd ed)Charlott, VA: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1974

  Stevenson, Ian Children who remember previous lives Charlott, VA: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1987

  二、中文译作:

  BGreyson(2001)。李传龙、李雅宁译。《序》《穿透生死迷思》。台北:远流。

  Dannion Brinkley(1996)。罗若苹译。《死亡.奇迹.预言》。台北:方智。

  Elisabeth Kubler-Ross (1991)。On Life After Death。CELESTIALARTS:California。

  Elsaesser Valarino(2000)。李传龙、李雅宁译。《柳暗花明又一生:濒死经验的跨领域对谈》。台北:远流。

  Kenneth Ring & Elsaesser Valarino(2001)。李传龙、李雅宁译。《穿透生死迷思》。台北:远流。

  Melvin Morse, MD(1996)。李佳蓉译。《死亡之光--生命的另一个开始》(Transformed by the Light)。台北:方智。

  Raymond A Moody(1991)。贾长安译。《来生》(Life after life)。台北:方智。

  William James(2001)。蔡怡佳、刘宏信译。《宗教经验之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台北:立绪。

  Willian L Miller & Benjamin F Crabtree(2002)。黄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卫译。《质性方法与研究》(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韦伯。

  立花隆(1998)。吴阳译。《濒死体验》。台北:方智。

  岸本英夫(1997)。阚正宗译。《凝视死亡之心》。台北:东大。

  三、大藏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1932)。第十三册《地藏菩萨本愿经》,唐代实叉难陀。台北:新文丰。

  大正新修大藏经(1932)。第十九册《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代般剌蜜帝译。台北:新文丰。

  大正新修大藏经(1932)。第二十九册《俱舍论》,唐代玄奘译。台北:新文丰。

  大正新修大藏经(1932)。第四十四册《大乘义章》,隋代静影寺慧远撰。台北:新文丰。

  大正新修大藏经(1932)。第四十五册《慈悲水忏法》,唐代知玄述作。台北:新文丰。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佛说阿弥陀经》。姚秦鸠摩罗什译。高雄: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唐代玄奘译。高雄: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阿弥陀经疏》。唐代窥基着。高雄: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中峰国师三时系念佛事》。元代中峰明本撰。高雄: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明末蕅益智旭着。高雄: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佛说阿弥陀经要释》。民国斌宗着。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高雄。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东林十八高贤传》。佚名。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高雄。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净土往生传》。宋代释戒珠编撰。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高雄。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往生集》。明代释袾宏辑。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高雄。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净土圣贤录》。清代彭希涑述。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高雄。

  佛光大藏经(1999)。《净土藏.净土圣贤录续编》。清代胡珽述。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高雄。

  佛光大辞典(1988)。高雄: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

  四、现代人著作:

  王季庆(2001)。BGreyson着。李传龙、李雅宁译。《开悟的一瞬》《穿透生死迷思》。台北:远流。

  吴卓飞(1983)。徐进夫译。《前言》《西藏度亡经》(莲华生大士原著)。台北:天华。

  依品凡(2003)。《重新活回来》。台北:远流。

  胡幼慧(1996)。《转型中的质性研究:演变、批判和女性主义研究观点》《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胡幼慧主编)。台北:巨流。

  姚美华(1996)。《一些质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与效度?如何抽样?如何收集资料、登录与分析?》《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胡幼慧主编)。台北:巨流。

  施东颖(1997)。《《宗镜录》的法相唯识思想》。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收录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30》。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p359。

  徐绍强(1995)。《唯识思想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收录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30》。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pp22~24。

  索甲仁波切(1996)。《西藏生死书》。台北:张老师。

  陶在朴(1999)。《理论生死学》。台北:五南。

  黄瑞琴(1991)。《质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陈兵(1997)。《生与死的超越》。台北:圆明。

  陈杏佳(2000)。《现象学方法论与护理研究应用》《新台北护理期刊》。第二卷第二期。

  陆诚达(2001)。《生死与价值》《辅仁宗教研究》。6月。

  毕恒达(1996)。《诠释学与质性研究》《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胡幼慧主编)。台北:巨流。

  张淑美译(1989)。《死亡及自杀教育的重要性》。高市文教,4月:pp44-47。

  张淑美(1996)。《死亡学与死亡教育-国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态度、死亡教育态度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高雄:复文。

  张淑美(1992)。《死亡的意义与其对教育的启示》。高雄师大学报第三期:p270,p283

  张淑美(2001)。《中学生命教育手册》。台北:心理。

  傅伟勋(1998)。《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台北:正中。(五版七刷)

  刘秋固(1998)。《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佛性对临终者的宗教心理辅导》《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台北:华梵大学哲学系。

  刘朗(1985)。《药师经注辑》。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85初版,1987三版。

  郑石岩(2001)。《不知死焉知生》《穿透生死迷思》。台北:远流。

  潘素卿(1995)。《佛教徒的死亡观念与生命意义之关系研究及其在谘商上的应用》。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博士论文。

  关有中(2001)。《濒死.雷蒙.穆迪“生后之生”的启示》《辅仁宗教研究》。6月。

  释太虚(1999)。《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佛光大藏经.净土藏.药师经直解外二部。高雄:佛光。

  释印顺(1985)。《唯识学探源》。台北:正闻。

  释印顺(1995)。《地藏菩萨之圣德及其法门》《地藏菩萨圣德新编》,蓝吉富主编。台北:迦陵。

  释永有(2002)。《金刚经的第四类接触》。现代生死学理论建构研讨会论文。嘉义:南华大学。

  释竺摩(1980)。《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高雄:青莲印经会。

  释星云(1987)。《星云大师讲演集(三)》《佛教对轮回的看法》。高雄:佛光。

  释星云(1995)。《佛教丛书之一.教理》。高雄: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释星云(1997)。《佛教丛书之一.仪制》。高雄: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释星云(1997)。《佛教丛书之六.宗派》。高雄: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释星云(1999)。《佛光教科书之二.佛教的真理》。台北:佛光。

  释星云(1999)。《第十八课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佛光教科书之六.实用佛教》。台北:佛光。Pp171-172

  释星云(1999)。《第十三课生死》《佛光教科书之九.佛教问题探讨》。台北:佛光。Pp133-140

  释星云(2001)。《生死泰然》《迷悟之间(一)》。台北:香海文化。

  五、影音参考数据:

  财团法人周大观文教基金会(2003)。VCD:重新活回来-台湾濒死经验访谈录。台北:远流。

  法国ALPA制作。Vedeo:天外有天-死亡的追忆。台北:财团法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