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禅话——谈因说果
随笔禅话
秦孟潇
谈因说果
有人认为因果的现象不可尽信,主要原因乃是因为这种事情是偶然的凑巧,而不是必然的肯定。这种说法表面看来似乎很有道理,不过只要仔细观察并注意求证,便可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所谓“巧合”或“偶然”都可说是一时的、短暂的现象;但因果报应则不然,它能够持续十年、八年不等,甚至还有更长的期间。此外许许多多属于“善报”的奇迹,也发生在一般公认的“积善人家”,这种明显的现象难道可以使用“偶然”或“凑巧”来解释?科学最重视证据,面对这些活生生的证据,又将如何说明?此外我们知道,由于各人的因缘际遇有所不同,因此各种报应的时间,自然也无法相同。正如农夫播种,有些种子(比如蔬菜豆类)往往在短期内便能长大收获,而有些种子(比如果树木材),则必须等待五年、十年,或更长的期间才能开花结果,即使同类的种子,在播下后,也常常因为地质、水分、肥料、日光、气候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生长状况。因此可知各种报应,“不是不报,而是时间未到”。然而我不能因此就误认各种报应只是偶然的现象。
矛盾现象
有些人不信因果的另一个原因,乃是因为有时发现有些行为没有报应,或者报应非常矛盾的现象。正如有人说:“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奸恶之徒也不一定有坏的下场。”这种人间现象确是存在的,因而有些人利用这类的例证,来指责因果之说的无稽,或“不科学”。然而这种批评实在是似是而非。如果我们进一步来探讨,便可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道理何在呢?有一位古代禅师说道:“为善必昌,为善如不昌,乃是祖上(或自身)仍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必殃,为恶如不殃,乃是祖上(或自身)仍有余昌,昌尽必殃。”一个人一旦行善,固然应当受到善报,然而在尚未行善,或者是行此善之前(包括前世,甚至更早的过去),如果仍有恶因,而且此种恶报仍未受尽,照理仍然应当继续承受这些恶报,恶报受尽再接受应有的善报(行恶的报应也应如此),唯有如此才是公平合理的现象。也唯有这种现象,才能作为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一生下,在尚未具备行善或行恶的能力之前,便分别遭受了各种明显不同的报应,如贫富不等、智愚不同……乃归于因果报应也。
祸福自召
佛教的因果律,不仅可以解释一切物质的变化,而且还可以适用于心的变化,及心物合一的变化现象,可以称为“万有因果律”,因为一切现象均为“因缘果报”所造成。所谓因是“主因”,缘是“助因”(如水分、土质、肥料等),由因缘和合而生的东西便是“果”(如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因此,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宇宙人生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才能产生,因缘离散便要消灭或变化。比如说,这份《香港佛教》(这是主因)是由杂志编辑、电脑排字、印刷工人、发行等(这些是助因)所促成的。如果其中有一种因素发生问题,该《香港佛教》便难与读者见面。佛经云:“假如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意即说,一旦种了因,时间再长也不会自行消灭。此“因”不论久暂,遇缘即生“果”。此外,自作“因”便自受“果”,一切祸福皆由自召,并非天神或上帝赏罚,亦不是“自作他受”或“他作自受”。因此,因果报应是“自作自受”!虽父子至亲也不能替代。一个法治的国家,谁犯罪,谁承担法律制裁,这也是一种“果报”!因果律也是如此,丝毫不爽。
因果报应
说到“因果报应”之事,不少人在头脑中含糊不清。有人说,某某人家祖宗行善积德,子孙便可以得到好报。表面上看来的确如此,然而严格说来却应该修正。较为正确的说法:子孙所以能受福报,乃是子孙过去自种“善因”的结果,与其祖德无关。不过祖宗如能积德,便能感引相同善业者前来相聚,使有福者来为眷属。反之,祖宗无德或缺德,也必召引同业者为其后嗣,以便承受自己应得的各种业报。所谓“物以类聚”便是如此。不过相聚之后,如果有人思想观念或行为作风变好或变坏,则其所种下的业因便会与其他人不同,将来这些人的果报,便会与其他家人有所差异。因此“积善之家”虽然“必有余庆”,然而其子孙如果不再行善,则以后便可能产生“家道中衰”的现象,而无法继续享受“善报”的成果。因此各种遭遇或报应,可以说俱属自作自受,咎由自取。为什么会有“因果报应”,甚至“轮回转世”的现象呢(如西藏活佛班禅转世之说)?这些道理如不研究佛学,是不可能理解透彻的,这不是什么迷信,而是有着非常深奥的道理。信不信,只好由你自己决定了。
转识成智
我一直认为,知识分子欲想研究佛学,最好是探索法相唯识宗的真谛。它有着完善的思维体系,层次分明,逻辑性很强,它虽是理论化,却非停留在知识领域内,而是着重在修持功夫,所谓“转识成智”是也,这与禅宗的“明心见性”和密宗的“即身成佛”,异途同归,亦即“不二法门”。我们知道,人类的心乃是一切行为的主宰,心所以能发挥各种记忆、认知、和判断等等作用,从唯识论上说,乃是由于我们的心,主要有八种意识作用,此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在这八识中,更以阿赖耶识为主体,而以第六意识的活动力最大。前面的五识,也就是我们人身上的五种感官(即眼、耳、鼻、舌、身体皮肤即所谓五根),对于外界所生的种种剌激(如色彩、声音、香气、味道、触觉,亦即所谓五尘),产生的感受。然而这些感受,大都必须藉第六意识的判断和帮助,才能发生取舍或辨认的作用(例如我们进餐室用膳时,看到食物色、香、味,随即能判断好吃或不好吃)。前六种的识是感受作用,而起种种分别,但它并不是“心”!
“心识”与“尘境”
在讲八识中,尤其要注意第七未那识,它的主要功能乃在产生“我执”的作用,妄执有我,“我”的一切最为重要,其余都可以加以忽略,因此极易由此产生贪、嗔、痴及杀、盗、淫等等的意念,使人烦恼,而生无边的苦海。因此又称为“染污识”。至于第八“阿赖耶识”,又称为“藏识”,虽然它并不直接造“善”或造“恶”,然而却能够将前面六识及七识,对于处境所有的感受,不管好、坏、恩、怨、仇、恨……亦及一切善恶的业因,都一一加以收藏起来,而且不管时间经过一分一秒,甚至百年、千年、万年,在空间上相隔千里万里,甚至他方国土,这些所收藏的种种业因,永不杂乱,永不失坏!正如摄影机或录影机,能将外界及内界所产生的一切感受,原原本本摄录保存下来一样,而且将来机缘一旦成熟,就会产生重现回报的现象。正如稻子的发苗成长,乃至开花结果这类因果的历程,都可以潜伏在每一个所结成的稻子中一样,这些稻子不管移种何处,或经过几年,将来只要获得水、土、阳光、肥料等必备的条件,它便会自动的重新发芽、茁壮、开花、结果!
何谓“含藏识”
物质性的“稻种子”可以绵延相传下去,但不善保藏起来,是会败坏掉的;而精神性的“含藏识”,是恒久不坏的,除非成佛,所谓“转识成智”了,则“识”不复存在。通俗地说,由于人在离开躯壳肉体时,第八识是最后离去,将来转生投胎时,却是第八识最先来到。佛经云:“来先去后作主翁!”因此也就形成“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的现象。由于带众生往返六道,接受轮回,受生死的就是“第八识”,因此它又被称为“识因”、“识神”、或“总报主”!这也就是一般人所称的“灵魂”!由于一切众生均有这种特性,因此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是一种极为自然和难以例外的现象。近几年来,有许多心理学家对心灵方面作过很多的研究,使我们对于因果现象,获得更为有力的证明。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海仑万巴赫,曾经以一千多人作催眠的实验,结果发现约有百分之九十的受试者,可以“多次重温前生所见、所闻,而且清晰逼真”。他相信前生的经历,可以解释今生许多情感困扰的现象。例如,“前生杀过人的,情绪经常都会有不安的症状。”科学例证信不信?
恶念巨毒
信仰佛教的人,他(她)们从教理中获得启示,知道因果循环的道理。不少经常布施的人,虽然不期求获得什么回报,然而却大都毫不例外的觉得,每次行善之后,心情总是显得比较愉快;这种精神上的轻松愉快,事实上便可说是一种极好的回报。一个人如果能够经常保持这种愉快的心情,身体自然容易变得更健康,病痛与苦恼的机会,也就相对的大力减少。反之,一个为非作歹,有愧良心的人,由于经常感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结果自然也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和意外的产生。近年来,有些科学家实验,也证明了这种现象的真实性。美国有份杂志,曾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题目是“不快的心情造成了毒素”。其内容说道:“在心理实验室中,显示了我们人类的恶念,能引起生理上产生化学的变化,而使一种毒素注入血液之中。一个人在心理正常的状态下,如果向一个冰杯内部吐气,则其所凝聚的,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物体。然而一旦处在怨恨、暴怒、恐布、妒忌的心情下,则所凝聚的物体便显出不同的颜色,倘若加以化学的分析,则含有毒素。”多么可怕!
根除三毒
我曾看过一篇有关的科研执告,是美国威廉博士(曾任食物检验局主脑)撰写的。他在文中指出:“惊吓和恐怖,能使身上某种液质变成毒素,渗入器官,以致身体组织崩溃,而发生疾病。反之,人逢喜事精神爽!”凡是愉快的心情,纯洁的信念,都能使这种液质澄清洁净,使生理产生变化,而得到健康快乐。如果要问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作用?则属于“明日的科学”。目前,还是一个无法了解的神秘现象。有一位有道行的法师说:“一个喜欢行善的人,由于经常心存善念,因此在外貌上,也大都显得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与其交谈,犹如春风沐浴,感到无比温馨。”佛家教导人力戒“贪、嗔、痴”,称之谓“三毒”。佛典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一旦起了嗔恨心,什么坏事都敢做,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有位科学家说,由妒忌所生的凝聚物,往往可在数分钟内毒毙一头豚鼠;一个母亲在生气时如给婴儿喂乳,则婴儿往往会肚泻。科学还指示我们忧虑有害人类的健康。反之,快乐的情绪,却能产生有益人体的化学物质,藉以剌激细胞,生长精力。佛说:“皆大欢喜!”■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