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上自己的当
最近总会出现这样的新闻,说是一些诈骗团伙或者个人,说手里有文物、名表等值钱的东西要低价出售,或者有的人在路上捡了值钱的东西或者钱,要和过路人分等等,上当的大多数是妇女或者老年人。
其实,这样的诈骗手法已经是老一套了,报纸、电视等多次提醒人们不要中了恶人的圈套。但是,还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新闻见到报上。一方面,我为犯罪分子的行为感到罪恶,真心希望他们能弃恶从善,并接受国家法律的惩罚;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佛法精神在社会事务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很多新闻在报道中都说,公安机关提醒人们,不要贪小便宜,不要因为自己的贪念上当。
应该说,公安机关是预防犯罪、打击罪恶的机关,面对犯罪时,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捉捕犯罪分子。因为善心、因为对社会和谐的良好愿望,他们能够对更多的人做有益的提醒,是我十分高兴看到的。同时,他们的提醒是十分让我欣赏的。
骗子能够得逞,不是说他们的骗术有多高,而是被骗的人有了贪念,这种贪念让他们相信了利益、前景这些幻象的东西。几乎每个受骗的人都觉得自己得到了便宜,得到了利益。但是,我们要分清楚的是,究竟是骗子让一个人上了当,还是这种贪念让他上了当呢?
其实,对这个问题,佛经中早有了解释。《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一个富家媳妇常被婆婆责骂,她便来到林中,爬到树上,想在这里安歇一个晚上。树下有个池塘,她的身影当然映在水中。
半夜的时候,有一个婢女走到池塘边,看到水中的倒影,以为是自己的,便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这么漂亮,干嘛替别人挑水呢?"她便打破水桶,对主人家提出抗议。大家都认为她疯了。
释迦牟尼把这种现象称作"倒惑"。婢女为什么会有"倒惑"呢?因为她就是希望自己长得漂亮,而且要摆脱粗重的劳动。她实际已经上当了,她不是上水中倒影的当,也不是上了自己眼睛的当。她是上了自己求美之心、怕苦之心的当。
这个故事不是很典型吗?世上有很多人受骗上当,他们大多都有"倒惑"。这种"倒惑",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方面,是人在没有信仰、不进行修持的时候,必然地会有贪、嗔、痴,贪让人迷失了自我,也就让骗子可以利用;另一方面,他们被世间的幻象所迷惑,尤其凭空而来的钱财、富贵摆到面前时,不去分析其虚妄的本质,只想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能够得到多少。但是,要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都是幻象,没有大智慧,没有慧眼,又怎么能不被迷惑呢?
佛家讲因果,上当受骗,不能说骗子的骗术有多高,其因还是在于自己。如果自己的当都不上,还能上了骗子的当吗?
查看原文
编辑:笑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