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浅解佛的十种尊号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解佛的十种尊号

  佛,是“佛陀耶”的音译,国人喜欢精简,故简化只称一个佛字。佛、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属小乘,但求独善其身。“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为不请之友。“觉行圆满”是佛。“圆满”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性有三种烦恼,一为见思烦恼,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觉他者能兼断尘沙,自行化他。还有根本无明,把见思尘沙无明断尽,又断根本无明即圆满成佛。

  佛,即一个觉悟的人。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是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如果说的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佛,还可以理解为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个理智、情感及能力都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法中也叫做佛性)人人原都具有。释迦牟尼佛说法应世的目的,即是在教导众生,开显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成为和自己一样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

  佛,教导众生,要依靠自己寻求解脱。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他要人人成佛,也教导大家如何成佛。佛,教人要有自尊自信,为使自己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为使一切众生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佛不会发怒,审判众生;佛也不会发脾气,送人入地狱。如果人会入地狱,那是他自己的业力送他去的,决不是佛惩罚他而将他送去的。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狱,佛还要入地狱去救他出来!佛法还鼓励人,入地狱去度众生。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閦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佛的通号,譬如“释迦牟尼佛”也可以称作“释迦牟尼如来”、“释迦牟尼世尊”;“阿弥陀佛”也可以称作“阿弥陀如来”。也就是说,单说如来、佛,并未具体确指哪一尊佛。

  诸佛通号虽称十号,但一般都列举十一号。如《佛说十号经》云:“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妙法莲花经》云:“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举出十一号,而仅云“如来十号”,是因为诸经论多将其中某两号合作一个,或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如《佛说如来十号经》);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成实论》);或将“应供”、“正等觉”合为一号;或将“善逝”、“世间解”合而为一……如是等有种种异说。

  近现代天台宗的倓虚法师在《影尘回忆录》里也提及:“按如来十种通号,读之实为十一种,诸经解说不一:大经解释为十一句,大论合“无上士、调御丈夫”以为一句,乃至“世尊”为第十句。《成实论》与此同。……《法华经》列十号之处最多,古德解释甚略,亦未详及十与十一之所以。……亦曾探询由印度归来之士,据云亦读为十一种,想此为译经时句读之误。大师以此原为十种,而解释则成十一种,殊与事实不符。且讲时费解,亦甚含糊其词……”

  实际上,这个问题,若翻阅过藏经里有关佛教音义书,如依《慧琳音义》和《玄应音义》则可以知道:“十一号”的最后一个名号“世尊”,印度梵语称为“薄伽梵”,是“总称”,以“总摄众德”。故诸经首,皆置此名也。

  正如《佛说十号经》所述: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

  而历代祖师所阐述,皆依此经义。(本来佛有一万种名号,后来人们记不住,就慢慢简略为上述十种名号。)下面,本文将对这如来十号略做浅解。

  一、如来:

  梵语:陀阿伽陀。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故名“如来”;也

  可译为“如去”,即乘真如之道而去达佛湼槃。“如”是指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动;“来”是指佛陀的应化身,此“身”为救度众生“应化”而来。“如”是静态的,“来”是动态的,成佛以后本是动静不分、法应不二的。总的说来“如来”是说佛陀在如如不动的法身中,因悲悯救度众生,应化而来,故曰“如来”。

  “如来”之义有三:法身如来、报身如来、应身如来。《金刚经》所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转法轮论》所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所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也。

  二、应供:

  梵语:阿罗诃。应于人天之供养,故名应供。佛陀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经过累劫的修行、度众,证断三惑,超越二死,积聚福德因缘,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究竟佛果,堪受人天供养。正如一个人把毕生岁月奉献给国家社会,一旦功成身退,理应享受到国家的退休金安养天年一样。

  三、正遍知:

  梵语:三藐三佛陀。正遍知一切之法,故名正遍知。又作正等觉者,即佛陀能正觉一切法,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佛陀能遍觉一切众,有别于二乘的自觉与菩萨的“虽正知而不遍”。由于佛陀能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

  四、明行足:

  梵曰:鞞多庶罗那三般那。三明之行具足、五行悉皆圆满,故名明“明行足”。

  三明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五行为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证得三明则“慧具足”,修持五行为“福具足”,佛陀福慧双运,故号“明行足”。

  五、善逝:

  梵语:修伽陀。善逝,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

  佛果。又曰好来好去、妙往。

  佛陀乃证悟无上菩提的觉者,已经超越生死对待。佛陀“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佛陀妙出世间,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于涅槃妙境,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故名“善逝”。

  六、世间解:

  梵语:路伽惫。能解世间之有情非情事,故名世间解。世间解者,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也。

  佛陀具足彻悟宇宙真相的智慧,包括认识诸法总相是空的“一切智”、认识诸法别相是缘生而有的“道种智”,以及认识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的“一切种智”。由于佛陀能彻底了知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实相,故名“世间解”。

  七、无上士:

  梵语:阿耨多罗,在诸法中,湼槃无上;诸果中,正觉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故名无上士。

  佛陀的智慧、禅定、戒行等一切智德圆满,福慧具足,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无有过者,所以有谓无上士。

  八、调御丈夫:

  梵语:富楼沙昙藐婆罗提。谓佛某时以柔软语,某时以苦切语,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灭度。

  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的心性,使往湼槃正道,正如驯马师善于调御马性,使入善道,故名“调御丈夫”。

  九、天人师:

  梵语:舍多提婆魔沙喃。佛陀为人、天的导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何者是善,何者是不善。众生果能依教奉行,不舍道法,即能解脱烦恼,故号“天人师”。

  “天人师”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

  十、佛:

  梵语:佛陀路迦那他。佛陀译言知者或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由于文章开始就有这方面的诸多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十一、世尊:

  梵语:薄伽梵者。世尊,世尊,含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尊贵、吉祥等六义,又称有德、有名声等,为世间最尊贵的人。世尊者,为世尊重之义。

  由如来至佛,正为十号,世尊别为尊号。盖具上十号之德,故称为

  世尊也。

  佛陀三觉圆满,万德具足,为世间、出世间一切凡圣所共尊,因此世人用种种的异名来称扬佛陀的巍巍功德。除了上述十号以外,诸如:世雄、世英、世眼、法王、佛日、能仁、大导师、大圣人、大沙门、大医王、两足尊、人雄、师子等,都是世人对佛陀的尊称。从这些名号中,也可以进一步认识佛陀的崇高伟大。

  经云:“念佛一句,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称念诸佛名号是忆念诸佛的万德庄严,也是圆满的心理建设,所谓“一句佛号的舟航,能载罪障,不落轮回苦海;一句佛号的内容,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是智能的明灯;一句佛号的妙用,涵盖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能够离苦得乐;一句佛号的能量,如烧柴互燃之能,溪水汇聚之力,可以成就众缘。”

  《文殊师利问经》中,佛告文殊师利称念如来十号具有如下的功德:“若能专念如来十号,佛于彼人常在不灭,亦得当闻诸佛说法,并见彼佛现在四众,增长寿命,无诸疾病。”又曰:“念十号者,先念佛色身具足相好,又念法身寿命无尽。当作是念:‘佛非色身,佛是法身,以执取、以坚取见佛如虚空,乐虚空故,知一切法义。﹄”

  佛弟子在称念佛名时,则应欣羡佛陀的断德,仰慕佛陀的智德,乃至“是心念佛,是心作佛”,以报答佛陀的恩德,这才是我们称扬佛陀名号的积极意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