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素食起步>> 素食利益>>正文内容

牡丹饼的文化和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6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君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牡丹是中国名花之冠,她雍容华贵,超逸群卉,素有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美称。

  牡丹原为野生植物,主要产于我国的青藏高原、黄河流域、洛阳的伏牛山和邙山,巴山秦岭、中条山、太行山、王屋山等地区。而采集牡丹入药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传说,自黄帝时代已有牡丹种植。但公认的牡丹种植史开始于隋代的洛阳西苑。到了唐代,洛阳牡丹的种植遍及宫廷民间,栽培、观赏牡丹之风日盛。延至北宋,洛阳则成为全国牡丹的栽培中心,那时,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宋代理学家邵雍写有“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之名句,可见当时洛阳园林之盛,花卉之壮观。每至春暖花开时,“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成为京城洛阳的亮丽景观。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天下第一。”自此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美誉。洛阳牡丹甲天下,主要是牡丹文化甲天下,其中自唐代相传至今的牡丹饼就是牡丹文化的重要体现。古人早就认识到,牡丹可食用和药用。《神农本草经》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在甘肃武威挖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发现医学竹简数十枚,就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用牡丹根加工制成的“丹皮”是名贵中草药。其性微寒,味辛、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有散阏血、清血、和血、清热、止痛、通经之功能。

  以牡丹等鲜花为饮食,其历史甚为久远。商初大臣伊尹,为今洛阳伊川人,他精通烹调之术。《吕氏春秋.本味篇》引他的话说,“菜之美者,昆仑之苹,嘉木之华(花)。”到唐代,牡丹在都城洛阳普遍种植,以牡丹入菜已很普遍。诗人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则表明在重阳菊花节的宫延宴会上,花馔并不局限于菊这一当令之花,皇家厨师还在菜肴中加入芍药等各种花卉,展现他们高超的调鼎技艺。这里的芍药,即木芍药,就是牡丹。

标签:素食健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