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见性和开悟是有区别的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建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见性和开悟是有区别的

  王建章

  说起禅宗,一般人就会想到参公案,参话头。然而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一团迷雾。禅宗的教法,在许多人眼里,常常是说了也让人无法理解的东西。

  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只是要理解禅宗的“无法”为“法”,需要一些智慧。禅宗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并不是说不要文字,不要语言,不要思考。恰恰相反,禅宗是最注重思考、推理的宗门;现在一些讲禅的人,看到人们在思考推理就阻止,就让人直接要用“离心意识”去参,其实是胡说八道。“离心意识”的真正达成,是破文字相的结果,是思维到极致无有出路后,自然出现的状态;不应是刻意去找的。

  历史上众多的禅宗大德,往往是对教理很精研的;但又要求“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是为何呢?因为遵循佛陀的教导,不要执指为月。月亮在哪里呢?用手指去指出它。我们当然不能因此将手指当作月亮。但如果确实无法直接找到月亮,我们还是需要手指的指出。三藏十二部不是那“月亮”而是“手指”。所谓“不立文字”是不“立”在“手指”上,而不是不要文字,不要思考,不要语言。般若有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悟,开悟,顿悟,离开文字般若是不可能的。大部分人悟后不是顿修的,还要渐修,这修的方法叫做“观照般若”。证道,是证到实相般若。所以,一般来说悟道和证道是两回事,光悟是远远不够的,但没有悟是不行的。若和密宗的大圆满教法作比较,禅宗的悟道相当于所谓的“彻切”,证道才是“妥嘎”。而顿悟,可分为悟道和证道;也有说理悟和顿超的;还有其他分法。也就是说,悟还有小悟大悟的区别。

  所以悟本身,就有彻不彻的区别,悟的不彻,工夫就做不起来,不知道怎么“保任”,不懂得“观照般若”,还是相当于未悟,没有用。

  小悟是很容易的,要得点消息并不难。

  我们可以现在就试一试:

  1、先静静心冥想,观察自己大脑里的念头。你会发现,妄念很多,来了跑,跑了来,生生灭灭。

  2、你的念头哪怕相续得再快,中间也是有空当的。试着让两个念头之间的“无念”状态保持得长一点。

  3、努力去觉知这“空当”。

  如果你能够体会这“空当”,恭喜您,您这就算“见性”了,您就是“见”到“空性”,见到您自个儿的“佛性”了。

  是不是一点都不难?可是您在怀疑,有这么容易吗?这真的是佛性吗?这真的是空性吗?您这怀疑,照禅宗里的行话来讲,就是不肯承担。其实您没法承担,因为您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不是佛性。所以,您的“见性”其实等于没用,也就是说还是迷的状态,不是什么开悟。“见性”不难,其实您时时刻刻都能“见性”,但是确认这就是见性,谁来否定都不动摇就难了。即使未能在事上在实际的修证上透了,若能把理透了,也是开悟。

  所以,见地未到,是不可能真正开悟的。而心地不扫,动不动就被外界迷惑,悟后也很难真正起修,还要被外境所转,很容易悟后又着迷。所以,真正的开悟,见地和心地缺一不可。没有清净心,是不大容易有观照般若的,不能“保任”。所谓“保任”,保护,任运;保,相当于观;任,相当于照。保,是刻意的;任,是无修而修的,自然而然的。由保到任,就是由生到熟。

  见地怎样才能透呢?方法很多。最根本的方法是去思考“我是谁?”“心是什么?”“佛性是什么”等问题。表述方式不同,但问题其实是一个。禅宗最常见的话头“念佛是谁”是同样的道理。这种思惟修,真正刻苦的话,应该随时随地都进行。吃饭的时候想“是谁在吃饭?”拿起筷子就想“谁在拿筷子?真的是我的手吗?我为什么能够拿筷子?”在现代的科学时代,更有条件多闻,可以思考思考电脑和人脑的差别,不光读佛经,也去了解了解现代科学都会有帮助;可以参“电脑能代替人脑吗”这样的问题。在这过程中,所有的“学”、“读”、“听讲”等“闻”的过程,都应跟自己的“思”相应起来。天长日久,思考越来越深入,同时心里一股疑团也越来越浓得化不开,这疑情,要是你能达到时时刻刻都保持,就是一种“保任”了,你修“定”的拐杖就有了。所以,禅宗的方法,是将“闻、思、修”三者全部圆融起来的。要是能够使自己像一个研究“心”问题的痴痴迷迷的科学家,这开悟才算有望。这个过程叫做破所知障。希望读到这里的读者,以后千万别认为认真读经读书的人是增长所知障了,这是误解;其实,不读书不思考的人,所知障往往是最深的。别看六祖不识字,但他非常善于思考。

  另外一项根本工作是修心地。烦恼多,烦恼障深的人,妄念多,杂念多;于是他大脑里的念头慢不下来,念头很难空掉,就很难“见性”。不见性,就无法起用。

  禅宗的祖师很慈悲,用了个方便法门叫做“参话头、起疑情”,教大家来“闻思修”。但后来,参话头的法门变了味道,基本变成不思考了,就只管让人们起疑情,努力让人提起疑情,保住疑情。这样的禅,其实就变成小乘禅了,不是“无相”法门,而是“有相”法门了。为什么疑情这么重要呢?说穿了一文不值。我们试着在大脑里打一个“?”体会一下,是不是杂念顿时少了?疑问状态起的就是这种效果。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里讲的“寂寂惺惺”,“寂寂”这种心理状态就不用多解释了;“惺惺”何解呢?试着想着对某个佩服的人“惺惺相惜”,体会这种状态,是不是这时大脑就有点“空”了?在坐禅的时候,始终提起、保持这种状态,功夫是比较容易上路的,佛性的能量容易发动起来;要是下座后,还能努力保持这种状态,就能在行住坐卧中都用功了。明清以后参禅的人,很多其实不“思”考了,直接就变成修禅定,这就失去了禅宗本来的味道了。光靠绵绵密密保住“疑情”的禅定功夫强行做出来的开悟,跟其他法门的开悟一样,其实不容易彻底。功夫好像是一时到位了,但其实还是有很多见地的问题没解决。所以,这时候,法执并没真正破;如果不彻底破法执,是不可能完全破我执的;于是除习气就没那么快。所以,许多开悟的人其实习气还很重。而开悟后的成就,其实直接就看习气除得怎样。如果习气还很重,所谓开悟,也就没什么大用场,其实还是迷,据说在生死门中照样有大问题。

  所知障和烦恼障,其实是不二的。闻思修,三者缺一不可。要多思考,而不是少思考。许多人以为修禅是尽量让自己不思考,不讲逻辑,这真的是天大的误会。我们不能在语言上做文字游戏的逻辑,被名相所欺骗,但一定要讲逻辑,要增长智慧。

  虽然“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但我们也同样可以说“诸佛妙理,实关文字”;两者并不矛盾,为什么?

  有些人即使把功夫做到“忘身”了,“无我”了,体会到能所不二了,也不一定算是彻悟,还是可能有法执。其实,没“忘身”,没“无我”时,也有“能所不二”;任运,无照而照,就是一种“能所不二”。能,能思考的;所,所思考的。“能所不二”,能思和所思打成一片,不分彼我了,这才叫“离心意识”。其实不是用“离心意识”去参,而是利用“离心意识”在做功夫,这一点许多人有误解。

  我提出一个问题来:为什么佛性是空性?道理何在?真能把这个问题彻底回答明白不容易,即使是见性的人。这个问题不是讲不清楚而是讲得清楚的。若说“空性”很难用语言形容,这是对的。但若说,开悟后,不能将“空”在构造整个宇宙和生命的逻辑框架理清楚,那这悟就不彻。也就是说,开悟了,要自然而然能够懂惟识懂中观,能够将整个佛法的根本纲要从自心的智慧生发开来。

  所以,把理透了非常关键。真正把理透了,怎么着都是在修;只要在事上磨炼,功夫自然而然就上得很快。

  为什么六祖“不断百思想”呢?因为“妄想自来自去,大定不生不灭”。这里的大定,就是所谓的首愣严大定;是金刚定;是佛定。

  所以,从上述意义上来说,见性未必开悟;但开悟必定见性。修外道的人,许多也见性,但他们就不知道这派什么用场,不敢相信这就是佛性。

  所以,佛法的不共法是没那么简单的。这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这微妙在哪里呢?就在于所谓的不二法门,绝对待的。也就是说正说,反说都是对的。不要因此蒙住,关键是要去体会正说反说后所指向的月亮。

  比如如下这个著名的公案:“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我们也可以说:“因为是仁者心动,所以也是风动,幡动。”这讲的是色空不二的道理。许多公案,对话是陈述结果,而实际上背后是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的。参公案,其实不是讲文学,而是讲逻辑,是讲对佛法的理解。若是按照讲文学的心态去参公案,那就完蛋了,千万别玩禅宗。

  本文标题叫做“见性和开悟是有区别的”,但若又说没区别对不对呢?其实也没什么不对,看你对文字怎么理解了。不要死在文字上,但也不要丢了文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