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为而善解一切有为——面对人我是非坦然自在之道
有不为而善解一切有为——面对人我是非坦然自在之道
传心法师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切身的感受,那就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不可能没有是非。人非圣贤,不可能拥有掌握终极真理的智慧,而做为凡俗之人就必然各自有各自的观念,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思维和想法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表现在行为上就会有不同的做法,而由各自不同的观念带来的不同行为准则就会使人们产生诸多的分岐。这里面包含着不同个体的文化、环境、背景、信仰、习性以及成长的时代等多方因素。
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些必然遭遇的人我是非?
其实,众生都是可爱又可怜的。只要没有转凡成圣,在心性上都相去不远,都有着各种欲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争胜对比心理、都有各自的喜好和厌恶对象、也都有着轻重不同的嗔恨嫉妒心,把自己弄的烦恼不堪。
所以,只要观照自己,就可善知所有众生心,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因此,对任何人任何事就没必要大惊小怪了,人们只是立场不同,喜欢搞对立也是众生无始劫来的习性,这也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如此也就不是众生了,故而称“人性”而非称“圣性”。仔细体会一下众生相,无不是对自己的角色演的太投入,坚固执着缘起的这个暂有的假合“我相”,并因此带来各种各样的情绪高低。故而佛说可怜悯者,但永不会对众生生嗔恨。
我们知道,由于人们处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看待问题不觉间就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形成以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标准的一套对事物是非对错的认知,这样就产生了毁誉称讥与诸般苦乐感受、也同时产生了各种是非矛盾,然而由于众生大多并非是彻悟一切诸法的圣者,所以这种认知代表的只是自己虚妄的意识心所执取的。
面对人我是非,人们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含蓄一点会选择远离自己不认同或难以接受的对象,能坚持把这种意识上的烦恼不扩大到口讥身谤上来,这在今天虽已属难得,但内心因此而有的烦恼并不会减少。而大多数的人更会将这些不满和憎厌的情绪选择一种途径渲泄出去,不断对周围的人议论不满对象的是是非非,从而使矛盾上升加剧、从内在情绪的对立演化成相之于外的鲜明对立。而这种境遇基本是平等的,就是遭人非议和非议他人,所谓: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从而形成人类社会的一大特色。
面对非议---自心不受、还归施者
其实,各种语言的攻击都是一种无形的东西,通过内在自己的感受而发生作用,如果接受者是一个精神方面有障碍的人、则在其身上一点作用也不会产生。也就是说,是你自己把外境的这种无形的东西通过自心作用加诸给自己、并带来无穷烦恼。如果你能透视这些语言一经出口即已成为不可得的过去,那么它就不会对你构成任何影响,很多时候人们的精神感受都是如此:你感觉一些东西对你有影响、你的情绪就会跟着起落果真受到影响,你感觉它与自己并不发生关联它就不会起作用。说的人就尽管让他们说,因为人的心里想什么、嘴里讲什么是他人根本难以控制的,连如释迦牟尼佛这样一代圣人都有人兴谤,何况我们确实是身染诸习的凡夫俗子。而且,当不管他人怎样的流言蜚语、攻击伤害对你都不能构成影响时、这种无益之举也会随之自行消散。佛陀对此曾用过一个恰当的比喻:你给别人送礼时,别人不收,礼物是否还归还你自己?所以,当别人对你的恶意伤害你不收(不受影响、不起作用)时这些东西自会还诸给其本人(从不清净的心带来的自身烦恼)。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是要在境界中练成的,同时我们还要善于观心,观那些议论之人的发心是希望劝善的利乐之心、还是世俗的恶意伤害以求自心平衡,当然就算如此、我们也可以当做是为自己消诸业障和磨练、考验自身境界的增上缘。事实上,除了自己没人能真正伤害你。
而且,那些喜欢皱着眉头、挑剔的眼光看世界的人本身就已经活的很烦恼很痛苦了,不是落入情执就是落入法执,即使熏习佛法终不能为所用而不得自在,属可悲悯者,我们生生世世较之更愚迷更执着烦恼时不知有多少,众生都有各自的因缘,缘不成熟者圣人也莫奈之何。我们就不必再去慨叹:他(她)怎么能这样呢,他(她)为什么这样呢?事实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遇缘,什么样都是正常的,他(她)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
金刚经告诉我们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心不可得。众生心都是迁变流转的、每个念头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同时众生心也是容易受到影响的,当你自身不论处于何境都能一如既往地以对境泰然的状态自处时,你的从容和宠辱不惊也会逐渐影响周围的人、不再去执着那些无聊的损人、亦无助于已的是是非非,而用更多的精力自我观照内省、提升自己的境界。
宽待众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圣者眼里,六道凡夫都是染病之人,固当对诸病施诸不同之药。所以,站在对待他人的角度,宽容是与人相处的最重要品格,就算我们做不到宽容,可以选择远离,而不必对自己不喜欢、与自己观念和行为不同的人做太多苛求、议论他人之非。就算从世间法的角度、你的认知符合社会共同的司法和道德标准,也不能忘记做为一介佛子应有的宽怀,对于犯有过失过错的众生该有的悲悯,佛菩萨对于堕于三涂的众生都恒不舍离,何况是有过失之人,永不会象凡夫一样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不停地攻击伤害、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你不是管理者,或者犯过之人根本不在你的权限范围内或者是远高过于自己位置的人,那么你的气恨热恼有什么作用吗,你面对的众生境缘未到,勉强起不了任何作用和效果。佛法是心地法,讲求自利利他,于已身坏清净、于他人无所助,烦恼何益。
而且,每个众生都活的很不容易、都很辛劳,一切的努力造作都只为活的更好,如此观之,我们便可以少一些挑剔、多一些宽容和随喜赞叹,至于想助其成就解脱自在要待因缘具足,圆满如佛陀对众生有时也是很无奈的,只能化导有缘的。
虽然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也需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可能会造成“慈悲养祸害、方便出下流”的反作用,但这需要具足一切世出世间智慧的圣者才能观察到的,我们一介凡夫不能具足这种大智,便需要看各自的发心。
比如对于阿谀奉承之人,很多较正直的人对此可能会反感,但有时我们设身处地的替那些奉承的人想想,他们难道不痛苦吗,低声下气、忍于难忍,虽然他们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自己,但做为宽容的人也该给予真心的理解和同情。
再比如行贿,是自古有之的事,从没有把他定义为善举,但对这样做的人我们也不是不能了解,对于行贿之人,无疑背后一定有着很多的无奈,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和目标所做的不得已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这是世间法的一个规则,我们不难看到身边有着诸多的实例,一个有着一定理想希望进取的人,单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成就其目标似乎总是难以实现,而除了自身的力量同时能恰当借用外缘的人则总是更容易成就,因为人存在于社会的不同角色中,第一个要面对的主题就是与周围人群的关系,现代社会中称这种能力为“情商”,并将其重要程度远远排放于“智商”之前。就象我们生活中常会遭遇的升职竞争,如果你确信自己的实力优越于他人,而你赢得其位也定能发挥好的作用,但如果不求得外缘就很难成就,那么在无害于人的前提下、遵循世间法的一些规则、寻得增上之助缘也不能算过恶之事。佛法也是因缘法,也讲求诸缘,所以其实如果能够智慧具足、善知诸缘、取世间智为利生用、必将会带来更广泛的济世之功。反过来,对于受贿之人也一样,旧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语,历经十年寒窗而一朝金榜题名、封妻萌子基本是历代读书人的理想,其实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换个角度,我们就会善于理解他人一些,何况,多一份宽容,则少一份烦恼。渐而久之,我们就会觉得这世间无一人无一事不正常,无一法不能理解,这就是众生相。当然,我们自身理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渐而达到宠辱不惊、八风不动、乃至对生死诸相都淡然无畏的境界。另一方面,众生有时对人的议论也并非完全出于不满或诽谤,而只是为了排解无聊的时光而已,一个人的生活总是要过的,总需要找一些语言来做为谈资,所以我们不妨多给予一些理解和宽容。
当然如果站在一个单位管理者的角度,必须维护一定秩序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发心,是慈悲心还是对立厌憎心甚至是报复心。心念一动天地知,可以欺人自欺因果却丝毫不爽。
同时我们要明白,子不是鱼不知鱼之乐,所谓一个境界不知另一境界的事,凡夫不能体察得果罗汉的境界,罗汉不能体察发心菩萨的境界,地前菩萨不能体会登地菩萨之境,而十地菩萨也不能善知佛境,若凭任自己的凡夫之见去非议兴谤,不觉间犯下重罪在未来世背负难以承担之因果。
放下我执----争端面前 换位思考
众生总是执着于眼前这个四大假合的色身是自我,有了我相随之就产生了人相、众生相,就有了分别念和分别想,也就有了人我是非和各种争端,更由于众生的习性和对“我”的执着、在所有境界面前不觉都会站在个体或族群的立场和角度上、选择与自我以外的个体或群体相对立,不管在家庭、职场、同业、政党、国家、种族间就产生了矛盾、争端,冲突就此就产生了。
我们要记住,在宇宙法界之本体实相中万法皆空,世上或许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错,有的只是相对的角色不同,位置一旦转换、心境自会迥然不同,换个角度再思量便可有效调平自己的心态、恒守善法而又善恶皆不思量、长此熏修才能修得一颗不变随缘、处任何境界都波澜不惊的心而游戏神通、于遍法界得大自在,了知到:此心安处是故乡。
彻悟宇宙一切诸法实相、尽观过现未来三世因果的佛陀明示世间有情: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每个有情众生在无量长劫的生死流转中都曾造作无量不善,善待众生就是善待自己,今天站在你对立方向上的众生都曾是过去及未来的自己。
就算放开三世因果的角度、站在这个世间的立场上,善知换位思考也是解决争端化解冲突的最佳方式。我们有目共睹矛盾双方如果都只过分强调单一自我的立场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只会使冲突不断升级和激化,不管是在生活中的矛盾双方还是大到国家种族的群体双方,如果都能采取沟通、对话、谅解的方式互相做出让步,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想想对方的立场,才能使大事化小、缓解事态,从而即有效地解决了矛盾、同时达成自己的目标,因为只有和平,才是发展和兴旺的前提,才是心里安宁和生活幸福的基础。
而且,攻击恼恨别人损伤的是自己的清净心,造作的是恶因缘,修学佛法的人不需要整天盯着别人的是非对错,因为这跟自己的生死毫无关系,而随时检验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是否清净,所谓“心地无非自性戒”,方可近道,同时也才能拥有一份快乐和安详的心境。
人的境界,有时只在心念一转,说容易不容易,说难也不难。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