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由台湾佛教比丘尼女权发展来看“废除八敬法运动”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琳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由台湾佛教比丘尼女权发展来看“废除八敬法运动”

  琳娜

  由台湾佛教比丘尼女权发展来看“废除八敬法运动”

  作者:李翎毓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由台湾佛教比丘尼女权发展来看“废除八敬法运动”

  【文章作者】李翎毓

  【指导教师】丁敏

  【文章页数】164页

  --------------------------------------------------------------------------------

  【中文关键词】台湾比丘尼|八敬法|废除八敬法运动|释昭慧法师|佛教女权

  【中文摘要】2001年3月31日于财团法人弘誓基金会所主办的“第二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弘誓基金会的创办人─释昭慧法师率领八位法师居士代表上台,公开朗读“废除八敬法宣言”,并一一撕毁“八敬法”条文,将废除八敬法运动推至高潮,导致教界与社会强大的回响,并引起各界热烈的讨论,为台湾佛教史写下了新的一页。“八敬法”是佛陀创立僧团初期允许女性出家所制订的戒律,纵观佛教发展传布至今历时二千五百多年,台湾佛教界竟然产生了“公然”废除八敬法的运动,而且由一位比丘尼倡导,为什么因缘会成熟在此时此地?其代表义意为何?

  本论文试图将“废除八敬法运动”置于台湾比丘尼女权发展的脉络下来加以探讨,在佛教与女权论述方面,先探讨西方佛教与女权相关理论的研究,进而从中归纳出的适用于检视佛教女权发展的项度,将之应用于台湾佛教比丘尼女权发展的论析上,建构台湾比丘尼佛教女权发展的论述。本研究范围,在对象上,以台湾比丘尼为论述中心,在时间上,从清末佛教传入台湾后至2001年“废除八敬法运动”,其间以台湾光复(1945年)及解除戒严(1987年)为区隔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加以论述,辅以“资源分配”、“组织分工”、“意识形态”三个主要面向,来检视佛教与女权的关系,藉由探讨台湾佛教发展各时期佛教出家女性所处的情境,来说明台湾佛教比丘尼女权的发展脉络,并将“废除八敬法运动”置于此一背景下进一步阐述“废除八敬法”的意义与影响。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佛教与女权的论述

  第一节 佛教与女权的对话

  一、对话的主体性与关联性

  二、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二节 西方当代佛教与女权的论述

  一、性别意识

  二、女性自觉

  三、权力空间

  第三节 台湾佛教女权发展论述架构

  一、 资源分配

  (一) 身份确认

  (二) 教育资源

  二、 组织分工

  (一) 决策参与

  (二) 讲经立论

  三、 意识形态

  (一) 性别角色

  (二) 代表人物

  第三章 台湾佛教女权发展

  第一节 光复前(明清到日据时期)

  一、资源分配

  二、组织分工

  三、意识形态

  第二节 光复后-解严前(1945-1980)

  一、资源分配

  二、组织分工

  三、意识形态

  第三节 解严后(1980迄今)

  一、资源分配

  二、组织分工

  三、意识形态

  第四章“废除八敬法运动”之论析

  第一节 “八敬法”的源流

  一、“八敬法”的由来

  二、“八敬法”的内容

  三、“八敬法”在法理上的争议

  四、“八敬法”的流布及其对中国比丘尼僧团的影响

  第二节 “废除八敬法运动”的倡导者---释昭慧法师

  一、出家期

  二、启蒙期

  三、护教期

  四、佛教女权革命期

  第三节 “废除八敬法运动”的历程

  一、“废除八敬法运动”的远因

  二、“废除八敬法运动”的导火线

  三、“废除八敬法运动”的时节因缘

  四、“废除八敬法运动”的正式引爆

  第五章“废除八敬法运动”的意义与影响

  第一节 “废除八敬法运动”对佛教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一、“废除八敬法运动”凸显佛教戒律变革问题

  二、“废除八敬法运动”重新检视佛教两性关系

  三、“废除八敬法运动”反映当代台湾比丘尼实践人间佛教的社会关怀

  第二节“废除八敬法运动”对台湾佛教女权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一、“废除八敬法运动”写下台湾女权运动的新页

  二、“废除八敬法运动”开拓台湾佛教女权发展的里程碑

  三、“废除八敬法运动”树立佛教女性的新时代典范

  第三节、“废除八敬法运动”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与影响

  一、“废除八敬法运动”引发各界回响形成论述

  二、“废除八敬法运动”显示佛教与当代对话的重要性

  三、“废除八敬法运动”展现现代社会的多元面向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数据

  --------------------------------------------------------------------------------

  【参考文献】

  1、工具书:

  大正藏(光盘版1-55册、85册)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光盘版)

  佛光大辞典(光盘版第二版)

  印顺导师全集(光盘版)

  2、相关书目:

  王见川、李世伟,《台湾的宗教与文化》,台北:博扬文化,1999

  岩本裕着、刘欣如译,《佛教与女性》,台北:大展,1998

  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台北:学生书局,1989

  朱良志、詹绪左释译,《比丘尼传》,高雄:佛光,1996

  吕澄等着,《中国佛教人物与制度》,台北:汇文堂出版社,1988

  陶五柳,《释昭慧法师:护教护生闯江湖》,台北:旭升,1995

  江灿腾,《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1992

  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台北:南天,1996

  江灿腾,《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1997

  江灿腾,《日据时期台湾佛教文化发展史》,台北:南天,2001

  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台北:新文丰,2001

  江灿腾,《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思:去殖民化与台湾佛教主体性确立的新探索》,台北:东大,2003

  江灿腾、王见川主编,《台湾斋教的历史观察与展望:首届台湾斋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新文丰,1994张珣、江灿腾,《台湾本土宗教研究导论》,台北:南天,2001

  张珣、江灿腾,《台湾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视野和新思维》,台北:南天,2003

  林美容,《台湾民间信仰研究书目》,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7

  林新居,《佛门人物访谈录---法师篇》,台北:菩提长青出版社,1993

  朱秀容,《当代佛学人物演义》,台北:法鼓文化,1999

  陈慧剑编,《当代佛门人物》,台北:东大,1984

  陈慧剑编,《圣比丘尼列传》,台北:龙树菩萨赠经会,1994

  阚正宗,《台湾佛教一百年》,台北:东大,1999

  阚正宗,《重读台湾佛教.战后台湾佛教(正编)》,台北:东大,2004

  阚正宗,《重读台湾佛教.战后台湾佛教(续编)》,台北:东大,2004

  释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慧日讲堂,1978

  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1982

  释昭慧,《愿同弱少抗强权》,台北:法界,1994

  释昭慧,《佛教伦理学》,台北:法界,1995

  释昭慧,《人间佛教的播种者》,台北:东大,1995

  释昭慧,《四分比丘尼戒经》,台北:法界,1996

  释昭慧,《律学今注》,台北:法界,1999

  释昭慧,《如是我思》二版,台北:法鼓文化,2002

  释昭慧、释性广编着,《千载沈吟──新世纪的佛教女性思维》,台北:法界,2002

  释昭慧,《世纪新声─当代台湾佛教的入世与出世之争》,台北:法界,2002

  释昭慧,《佛教规范伦理学》,台北:法界,2003

  释若学,《比丘尼律的相关争议点》,牛津:巴利圣典学会,2000

  释恒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东大,1995

  释永明,《佛教的女性观》,高雄:佛光,1990

  温金玉释译,《四分律》,台北市:佛光,1997

  释见晔编着,《走过台湾佛教转型期的比丘尼─释天乙》,台北:中天,1999

  释圣严,《佛教制度与生活》,台北:东初,1963

  释永芸编,《跨世纪的悲欢岁月:走过台湾佛教五十年》,台北市:佛光,1996

  吴老择口述:卓遵宏、侯坤宏主方;周维朋、王千蕙、庄丰吉纪录整理,《台湾佛教一甲子:吴老择先生访谈录》台北县新店市:国史馆,2003

  弘誓学院,《另类师生,另类经验─学院校舍落成壹周年纪念特刊》,台北:法界,2001

  香光尼僧团,《香光─香光尼僧团十二周年特刊》,嘉义:香光庄严杂志社,1992

  陈文姗,《台湾本土妇女神学初探》,台北:永望文化,2002

  陈文团、何佩莹编,《现代妇女哲学》,台北:空大,2002

  王丽容,《妇女与社会政策》,台北:巨流,1995

  吕秀莲,《新女性主义》,台北:前卫,1990

  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编,《女性知识分子与台湾发展》,台北:联经,1989

  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台北:巨流,1996

  林丽珊,《女性主义与两性关系》,台北:五南,2001

  顾燕翎主编,《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台北:女书,2000

  顾燕翎、郑至慧主编,《女性主义经典》,台北:女书,1999

  王雅各布,《台湾妇女解放运动史》,台北:巨流,1999

  王雅各布,《性属关系(下):性别与文化、再现》,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Sandy Boucher着, 叶文可译,《法轮常转》,台北:立绪,1997

  艾美.史密特(Amy Schmidt)着, 周和君译,《佛陀的女儿---蒂帕嬷》,台北:橡树林,2003

  维基.麦肯基(Vicki Mackenzie)着,叶文可译,《雪洞---天津.葩默悟道历程》,台北:跃升文化,2001

  Joy Magezis着,何颖怡译,《女性研究自学读本》,台北:女书,2000

  Judith Baer着,官晓薇、高培桓译,《法律之前的女性》,台北:商周,2000

  毕恒达,《空间就是权力》,台北:心灵坊文化,2003

  Eliade, Mircea着,杨素娥译,《圣与俗:宗教的本质》,台北:桂冠,2000

  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着,陶铁柱译,《第二性》,台北:猫头鹰,1999

  3、期刊论文:

  丁敏,《台湾社会变迁中的新兴尼僧团─香光尼僧团的崛起》,《1996年佛学论文集:当代台湾社会与宗教》,台北:佛光,1996,页19-72。

  丁敏,《陈若曦佛教小说中女性生命情境之探讨:以《慧心莲》《重反桃花源》为中心》,《光武通识学报》创刊号,2004,页15-53。

  丁仁杰,《现代社会中佛教组织的制度化及其有关问题之探讨─以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的发展为例》,《1996年佛学论文集:当代台湾社会与宗教》,台北:佛光,1996,页73-108。

  王顺民,《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八期,1995,页315-343

  古正美,《佛教与女性歧视》,《当代》第十一期,1987年,页27-35

  江灿腾,《关于台湾近现代佛教的研究经验与批判意识答客问》,《思与言》卷37 (2):245-258,1999

  李志夫,《现代台湾社会与宗教变迁中的因果关系》,《1996年佛学论文集:当代台湾社会与宗教》,台北:佛光,1996,页1-18。

  李贞德,《最近宗教史中的妇女与性别研究》,《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二期:251-270,1994

  李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篱─台湾地区[中国妇女史研究](1945-1995)》,《新史学》卷7(2):139-179,1996

  李玉珍,《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刊于张珣、江灿腾着,《台湾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视野和新思维》,台北:南天,页490-524,2003

  李玉珍,《佛学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简介》,《新史学》卷7(4):199-222,1996

  李玉珍,《比丘尼研究─佛教与性别研究的交涉》,《法光杂志》第148期,第二版,2002

  李玉珍,《佛教譬喻(Avadana)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追求美丽的宗教意涵》,《新史学》卷10(4):31-65,1999

  李玉珍,《佛教莲社与女性之社会参与─1930年代上海莲社与1960年代台湾莲社之比较》,发表于中研院近史所“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学术研讨会,1999

  李玉珍,《寺院厨房里的姐妹情:战后台湾佛教妇女的性别意识与修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87期(春季):97-128,1999

  李玉珍,《台湾比丘尼与二部授戒》,《两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8期,教育部,1998,页23-29

  李玉珍,博士论文简介,《台湾宗教学会通讯》第七期,2001年1月,页122-123

  李雪萍,《台湾的比丘尼僧团及其不同的生命经验:一个社会学的个案研究》,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1月

  洪雅惠,《台湾佛教有居士之性别经验:以四个人间佛教教团的女居士为例》,国立政治大学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林美玫,《美国圣公会女传教士早期在华活动:十九世纪美国“纯正妇女意识”的展现》,《思与言》卷35(2):1-50,1997

  张珣,《人类学与中国妇女研究》,《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三期:103-193,1995

  张维安、林宜璇,《性别与宗教:台湾佛教教团中的女性地位》,清华大学两性研究中心会议论文稿,1998

  钮则诚,《宗教学与科学学及女性学─两种西方科际学科间的对话》,《1996年佛学论文集:当代宗教理论的省思》,台北:佛光,1996,页97-134。

  陈家伦,《台湾社会中性别与宗教的关系:社会结构位置的影响》,《思与言》卷35(2):51-92,1997

  陈美华,《遭逢现代性:战后台湾比丘尼的可见度》博士论文简介,《台湾宗教学会通讯》第四期,2000年1月,页153-154

  陈美华,《另类典范:当代台湾比丘尼的社会实践》,《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2002年,页295-340。

  陈美华,《“另类”女性:从一个新闻剪报档案谈台湾比丘尼形象的再现》,《台湾宗教研究》1卷(2),2001年10月,页43-84

  陈美华,《解读“比丘尼”在西方人眼中的隐含》,《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一期,1998年,页311-327

  陈美华,《不变的影像、流动的身体---僧衣传统的修行身体观和两性平等意涵》,《两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8期,教育部,1998,页30-36。

  杨惠南、释宏印编着,《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1996。

  释慧严,《从台闽日佛教的互动看尼僧在台湾的发展》,《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十二期,1999年,页249-274。

  释慧严,《明末清初闽台佛教的互动》,《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九期,1996年,页235-238。

  释见晔,《释见晔博士简介》,《台湾宗教学会通讯》第二期,1999年1月,页129-131。

  释若学,《何者应舍? ——比丘尼律僧残法的疑点》,《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刊》第二期,2003年6月,慈济大学出版。

  卢蕙馨,《现代佛教女性的身体语言与性别重建:以慈济功德会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88期,台北市:中研院民族学所,2000,页275-311。

  卢蕙馨,《性别、家庭与佛教─以慈济功德会为例》,收录于李丰楙、朱荣贵主编《性别、神格与台湾宗教论述》,台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7,页97-120。

  蓝吉富,《台湾佛教发展的回顾与前景》,《当代》第十一期,1987年,页47-54

  英文部份

  Andre Laliberte, The Politics of Buddhist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1989-1997,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99

  Arbind Sharma and Katherine K. Young, Editors, Feminism and World Religion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Charles Brewer Jones, Buddhism in Taiwan: Religion and the State, 1660-199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Chen,Fen-ling, Working Women and State Policies in Taiwan: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nomy, NY: Palgrave, 2000

  Diana M. Paul, Women in Buddhism, Berkeley, California: Lancaster-Miller, 1979

  Damien V. Keown , Charles S. Prebish, Wayne R. Husted , Editors, Buddhism and Human Rights, Curzon, 1998

  Elizabeth J. Harris, What Buddhists Believe, London: Oneworld Oxford, 1998

  I. B. Horner, Women under primitive Buddhism, London: Motilal Banarsidass, 1975

  Ian Harris, Buddhism and Politics in Twentieth-Century Asia, London and New York, 1999

  Jose Ignacio Cabezon, Buddhism, sexuality, and gender,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2

  Marianne Dresser, Buddhist Women on the Edg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from the western frontier, Berkeley, California: North Atlantic Books, 1996

  Karma Lekshe Tsomo, Buddhist Women Across Culture, India: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9

  Karma Lekshe Tsomo, Sisters in Solitude: Two Traditions of Buddhist Monastic Ethics for Women, India: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6

  Karma Lekshe Tsomo, Sakyadhita: Daughters of the Buddha, India: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88

  Kate Millett, Sexual Politics. London: Virago, 1977

  Kwok Pui-lan, Introducing Asian Feminist Theology,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2000

  Rita M. Gross,Buddhism after patriarchy : a feminist history,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Buddhis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3

  Robert Traer, Faith in Human rights: Support in Religious Traditions for a Global Struggle,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1

  Sarah Coakley, Religion and The Bod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Susan Murcott, The first Buddhist Women, Berkeley, California: Parallax Press, 1991

  Wesiman, L.K., Discrimination by Design: A Feminist Critique of the Man-Made Environment.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