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净影寺
千年古刹净影寺
在云河谷风景区净影苑西北处,有一座千年古刹净影寺。净影寺古称贤谷寺、景净寺,宋以后始名净影寺,历史上又有宝岩寺、金灯寺、金门寺等多种称呼。此处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释义高祖、净土宗初祖慧远的出家学法及归骨之地。其后历代多有高僧在此修行,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金代时最著名的诗人元好问和文学家赵秉文也都曾在此隐居。净影寺千百年来多有重修扩建,最盛时曾居僧人二百余人。现存寺院为清末时修建,有前殿七间、正殿七间及东西殿各三间,俱为二层砖、石、木混合建筑。旧寺在六七十年代曾作为影寺村的大队部,故在东西配殿的墙壁上至今还能看到当时用红漆刷写的“毛主席语录”,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历史见证。现寺院内还保存有明清几次重修时的碑刻,从中可以看到净影寺的创建及历代重修的经过以及当时寺院的规模和僧人的人数,是修武县重点保护文物。2004年,焦作市公路局在保留旧寺遗址的基础上,出资恢复重建净影寺,寺院规模颇大,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僧舍、方丈室等,远观殿宇寮舍飞檐斗拱,鳞次栉比,入寺则见雕梁画栋,建筑精美,佛像庄严,巍巍壮观。
一、净影寺的名称由来
净影寺没有确切的建寺时间,其名称也非得自当时。但据现有资料推断,净影寺建寺时间最晚当在南北朝时魏齐之际,只不过当时并不叫净影寺,而称贤谷寺,又名景净寺(注:景读影)。据《续高僧传·释慧远》记载:“释慧远,姓李氏,炖煌人也,后居上党之高都焉。……年止三岁心乐出家,每见沙门爱重崇敬。……十三辞叔,往泽州东山古贤谷寺。时有华阴沙门僧思禅师,见而度之。”又据《续高僧传·释灵璨》记载:“灵璨,怀州人,远公之门人也。……远公去世。……仁寿兴塔,降勅令送舍利于怀州之长寿寺。……仁寿末年,又勅送于泽州古贤谷景净寺起塔,即远公之生地也。”从《释灵璨传》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贤谷寺即景净寺,这里不仅是慧远的葬骨之地,也是他的出家之所,因为它已说明,此处是“远公之生地”,佛教所说的弟子出生,即为弟子的出家,其生地即其出家之地,与《释慧远传》中在泽州东山古贤谷寺出家的记载互为印证。又因景与影相通,景净寺即影净寺。由此来看,景净寺(贤谷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与今天的净影寺同处泽州城东南,而且在名称上与今天的净影寺也非常相近。那么,景净寺、贤谷寺和净影寺实为一寺三名,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称呼而已。
其实,净影寺之名在隋初时即已有之,但它并不是现今的青龙峡净影寺,它和景净寺在隋时实为分处两地的两座寺院,净影寺是隋文帝在长安专门为慧远释义修建的寺院。《续高僧传·释慧远》:“(隋文帝)乃选天门之南大街之右,东西冲要游听不疲,因置寺焉,名为净影,(慧远)常居讲说。”这是隋文帝为慧远一人专建的寺院,却取名为净影,其中必有缘故,最大的可能就是寺名取自慧远的出家之地景净寺,使慧远在这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便在京城在安心讲学,弘扬佛法。慧远居住长安的净影寺后,四方佛家子弟络绎不绝来此投学,由此名声大噪,盖过了原来的景净寺,以致于慧远出家、学法的景净寺反倒在当时湮没不闻。但到唐末至五代时期,由于战争频仍,长安净影寺屡遭战火焚毁,渐至废弃。而泽州景净寺因地处深山,反而得以保留下来,根据民间传说,期间也曾遭劫难,但和长安净影寺相比,还是代代绵传,香火永继的。因此处是慧远出家和埋葬之地,人们渐渐附会这里就是隋文帝为慧远的勅建之寺,故而用长安的净影寺之名取代了原来的景净寺之名。现存青龙峡净影寺的三通碑刻可以反映这段人们的附会内容。而事实上,到北宋时,青龙峡净影寺之名已开始彰显出来,如乾隆《凤台县志》记有北宋崇宁四年(1104年)《福岩净影寺山场之记》,此净影寺即今净影寺。此后历经元明清至当代,多通称净影寺。
近来有人提出,净影寺之名实际应为静影寺,其主要依据就是净影寺东的《静影寺路碑》。因净影寺之名得自隋时的长安净影寺,在文献记载中,长安净影寺有时也确实被记为静影寺,但这不过是古人对文字的通假之例。更何况,无论在文献还是碑刻,称该寺为“净影寺”的要远远多于“静影寺”,其碑刻实例也仅限于此通清末《静影寺路碑》,况且此碑为当地百姓所立,语法不通,书法拙劣,实在不足为据。而其它大量碑刻,全部为泽州文望士绅或本寺住持寺僧所立,其参考价值远高于《静影寺路碑》。因此,在文义上,“静”应为“净”的通假字,净影寺实为其自宋以后的正名;在历史习惯上,它也是更多地被称为净影寺。
此外,净影寺还有洪谷寺、宝岩寺、金门寺、金灯寺等别称。称其为洪谷寺,因这里地处太行内腹,四周环山,中有盆地,山险谷空,暗含仙机;又因寺庙背靠高大山岩,旭日初升照在山岩上时,山岩金光闪闪,文人喜称其宝岩寺或金门寺;每年的二八月夜间,可观金灯出自山头树梢,因此民间又俗称其为金灯寺。
二、净影寺历代高僧
青龙峡净影寺虽非为隋代高僧慧远所建,但史料显示,这里曾是他的出家学法之地,也是他死后的葬骨之地。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北周武帝灭佛时,慧远引经据典进行抗争,周武帝虽然当时没有降罪,但对此怀恨在心。慧远知道大祸就要临头,就从长安远遁到太行深处的景净寺(贤谷寺),在此继续潜心佛法。因此,慧远和此处的净影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慧远(523~592),俗姓李,泽州霍秀人,祖籍甘肃敦煌,是南北朝至隋代早期在净影寺修行的高僧。佛教界为了区别他与另一位佛教高僧东林寺的慧远,习惯称他为净影寺慧远。佛教界将他与天台宗开山祖师智颐和三论宗者吉藏全、合称为隋代三大师,后人将他和东林寺慧远并称为“佛门二远”。净影寺慧远博宗诸学,精通文理,世称疏王、释义高祖,是中国佛教界的集大成者。关于净影寺慧远的争议主要是他与净土宗的关系,后世有净土宗信徒尊其为净土宗初祖之说。这种说法是否确切,史有争论。至于慧远对净土宗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慧远为净土宗经典《无量寿经》义疏,系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而该疏对中国净土宗影响巨大,故慧远对净土宗的开宗之功不可忽视。二是慧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统一的净土分类说。慧远校研诸经,融会折衷,提出了三净土之说,即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成为净土思想系统化的第一个探索者。净土信仰源于古印度,形成于公元二三世纪,于西晋时期传入中国。东林寺慧远所创立的莲社虽然为最早的净土活动,但净土宗的建立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后世把东林寺慧远尊为净土宗初祖是不确切的。后来佛教史的所谓净土七祖、九祖之说,并非根据师徒相承、衣钵相传的原则,而是后人根据历史上倡导净土信仰较大的人物编排而成。这说明与其他宗派相比,净土宗缺乏严密的传法世系。因此,净影寺慧远被尊为净土初祖并非毫无道理。鉴于净土列祖编排方式及净土传法世系,综观慧远对净土宗的贡献,人们尊其为净土宗初祖是对慧远在净土宗的确立与发展过程中所作贡献的认可与推崇。除净土宗之外,慧远对地论宗的贡献也是无可争议的。慧远之师慧光是中国佛教地论宗的开宗者。慧光圆寂后,慧远秉慧光之说,弘扬佛法。地论宗分为相州南道、相州北道二派,慧远成为相州南道地论宗的开山之祖,所阐释的《华严经要义》被华严宗采用。关于慧远的师从问题,佛教界也有争议。对慧远影响较大的老师共有三位:一位是青莲寺住持、被佛教界称为北方净土宗创始人之一的昙始。他是慧远进入佛门的引路人,对慧远净土思想影响最大。一位是中国佛教地论宗开宗、四分律宗开祖,世称“光统律师”的慧光大师,他对慧远后来关于地论宗的成就影响巨大,最终促成慧远成为一代宗师。还有一位是和慧远亦师亦友的隋朝两任佛教国统昙延,他是慧远的挚友,两人共参佛法,共研经书,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不少佳话。慧远一生博宗诸学,著书颇丰,著有《大乘义章》、《十地经论义记》、《华严经疏》、《大般若经义记》、《胜曼经义记》、《无量寿经义疏》、《维摩经义记》,共20部100余卷,其中《大乘义章》被称为佛教的百科全书。关于慧远的传法故事及为护法所作的贡献,史有记载的主要是慧远因北周武帝灭佛而奋起抗争的事迹。据《续高僧传》记载,北周时期,武帝灭佛,命废经像,僧人还俗,大统法上等五百余人都不敢提出异议,只有慧远对武帝说:“今天陛下以为有王权在身,就破灭我佛三宝,你可知道阿鼻地狱所收之人是不分贵贱的,难道你就不害怕将来下地狱吗?”慧远虽未能改变周武帝灭佛之心,但却保留了大量佛经。至隋朝佛法大兴,慧远在净影寺讲授佛法,所讲出疏,纲目具备,文旨允当,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高僧。隋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召六名德高望重的僧人入京统管天下僧尼,慧远位居六大高僧之首。开皇十二年(592年),慧远圆寂于净影寺。隋文帝痛心疾首地说:“吾伤国宝也。”
昙馥,慧远的高徒之一,常随慧远左右。有碑刻记载,青龙峡净影寺为昙馥所创,以供其师慧远居住。其实不然。但昙馥极有可能是当时寺院的住持,现在泽州青莲寺尚存有他在隋开皇七年所记的净影寺山场四至。此外,在峰林峡东南淹井河开皇四年佛岩之铭的铭文记载:“有禅师昙馥者,慧识若空,明通真假。”虽然其后文字模糊难辨,但据文义推断,此处的仙岩寺是其创修或倡修。
芊上人,五代后周时净影寺高僧。据乾隆《凤台县志》记载:“芊上人,修真宝岩寺。端居石室,猛虎自伏。后坐化,遗骨甚香。其徒建塔崇奉。寺在太行山巅,俗称金灯寺也。”
三、净影寺的“金灯奇观”与物产传说
自古以来,净影寺一带就有夜观金灯的传说。据唐末著名画家荆浩的《笔法论》记载:“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有日登神镇山四望。”后来五代时在此禅修的芊上人也惊奇地发现夜间常有一两盏金灯由东而西飘过,每当飘到寺院上空,寺内顿时金光满照,金灯寺之名由此而来。净影寺“金灯奇观”应是一种光影现象,只能在夜间看到,尤以阴历二月和八月常见。一般可看到一盏金灯在山头林间游走,飘忽不定,有时也能看到多盏。过去常把这种现象和佛力相联系,故净影寺又有金灯寺之称。如今,净影寺东面的山头尚被称为起灯山,西面的山头则被称为落灯山。历代文人对此多有吟咏,最有名的当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谼谷圣灯》,而且描述的是多盏金灯的奇观:“游人烧香仰天立,不觉紫烟峰头一灯出。一灯一灯续一灯,山僧失喜见未曾。”元代政治家、诗人王磐在《谼谷山》一诗中,则有“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之句。至清代程之玿,则开始把金灯现象和佛教区别开来,认为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土无佛山即有,此灯灿烂几千年。非从白马驮来物,不稽之语莫轻传。”
净影寺一带最有名的特产是影寺萝卜,由于盆地土质肥沃,山泉充足,这里各村的萝卜个大水多,口感极佳,既可烹炒,又可生拌,影寺村民们用自己的配方腌制的萝卜干更是当地一绝。但影寺萝卜在外观上与别处萝卜不同的是,每个萝卜都崩裂有口。相传,影寺的萝卜原是净影寺的和尚头所变。至今,这里还流传着“影寺的和尚——耙(罢)了”的俗谚。
相传,在宋朝的时候,净影寺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几十小和尚。这个老和尚已经修得能腾云驾雾,言不落空。一天,他到墙南村赶庙会,看到那里瓜果青菜长得绿油油的,十分好看,就想:我何不带些土回去,将庙前垫上一片土地呢?就用袍袖装了一把土,回来念动真言,把土撒在了庙前,种上各色瓜果青菜,年年都有好收成。
这天,老和尚正在房中打坐,忽听小和尚来报,说地里的菜发黄了。他到地里一看,果真不错,就用手中的禅杖向地里翻起来。不一会儿,只见一条红头绿身的地曲曲在拱菜根,不由心中大怒,一禅杖下去把地曲曲铲成两段。就在他禅杖下去的时候,只听“砰”地一声从眼前飞过一只彩凤。老和尚心中一惊,忙掐指一算,原来这地曲曲将来还有娘娘之位。他后悔莫及,赶紧撕下一片袍袖,把地曲曲对好,上好药,用布包好,让它逃生了。
时隔不久,影寺老和尚能撒土成地的事传到了京城,朝廷便把他聘为国师。老王晏驾,新君和老和尚谈及各家臣子都是什么星宿之事,小朝廷忽然问道:“既然国师知道各家臣子,那么娘娘是什么星宿,恐也一定知道。”
“娘娘是地曲星一转。”老和尚不假思索地答道。
“有何为证?”小朝廷问。
“拦腰一道白印。”老和尚接着把当年在影寺种菜之事叙说一遍。
小朝廷听后,半信半疑。回到后宫,便要娘娘宽衣检视。娘娘无奈,只得脱下衣服,露出了腰间的白印。小朝廷一看,不禁失声说道:“果然不错,国师真神人也!”小朝廷就把和老和尚的谈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娘娘一听,只气得粉面发青,心中暗想:非报之一铲之仇不行!
第二天,后宫娘娘设宴招待国师。宴上除酒之外,只有大肉包子。老和尚一见,不动声色,神情泰然,尽情地又吃又喝。等他吃喝罢了,娘娘说:“你这个老和尚,犯戒了!”
“不知贫僧犯了什么戒?”老和尚不以为然地反问说。
“出家之人戒五荤,难道你就忘了吗?”娘娘责怪说。
老和尚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启禀娘娘,贫僧怎敢忘记!”
“那我的酒和包子呢?”娘娘追问道。
“就在这里。”老和尚将袍袖打开,把包子倒在桌子上,酒也一滴未洒地送到壶中。娘娘一见,目瞪口呆。老和尚告辞离去,娘娘一言不发。老和尚在回去的路上,越想越不对劲,觉得朝中不是他久留之地。于是他便写下一道辞呈,托人送给小朝廷,自己就驾云回到影寺了。
后宫娘娘闻听老和尚走了,恨意难消,对小朝廷说:“这个老和尚自恃妖术,不辞而别,乃欺你无能,还望万岁处置。”小朝廷一听,拍案大怒,便派十万大军,去剿影寺。老和尚算得官兵来剿,就在影寺几里外使了个密林法,让周围的山上长满了树林,堵住了官兵的来路。官兵到此,是白天砍树,夜里长出,怎么也难以通过。他们没有办法,只好连明彻夜地整整砍了七天七夜,方才砍出一条羊肠小道。老和尚见密林法挡不住官兵,就升天而去。小和尚们一见师父升天,便高声喊道:“师父你升天了,我们该咋办呀?”
老和尚不假思索地说:“你们都入地吧!”他这一句话不打紧,小和尚们都纷纷入地了,只露出了光光的脑袋。官兵一见,举刀就砍。可是砍了下去,又长一个,并且还呲牙咧嘴地笑哩,气得官兵没有办法。老和尚在空中看到这种情景,禁不住哈哈大笑道:“罢了,罢了!”说罢便直奔西天而去。
官兵们正对小和尚无计可施,忽听空中讲“耙(罢)了”,就认为是神人指点他们对付妖僧的办法,就找来几十盘铁耙,套上马匹,赶着来回耙地。铁耙之下,只听见地下到处传出“哎哟哎哟”的惨叫声,那些遁入地下的小僧们全都被耙破了脑袋。
据说,现在影寺盆地里的那块土地,近处看平平整整,远处看却好像隆起有无数个小土包,相传那些小土包就是小和尚的头,而地里长出的萝卜身上崩的就是耙齿印。
四、历代来此游历的文人及其诗文
净影寺险秀幽奥,暗含仙机,自古就是佛家子弟栖居修禅的仙山佛国和净土圣地,加之它雄踞太行之巅,风景奇绝,引来无数名士来此游历,五代名画家荆浩在此以山水树石为摹本,形成了大山大水的全景式山水画风格;金元之际文坛盟主元好问青年时期曾在此潜心学问,六年而学业有成,为他成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奠定了深厚的学识基础。所有这些,更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到此凭吊怀古,吟咏不绝。
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后迁居汝水以北,开元十二年进士。曾因张说推荐,任过短时期的驾部员外郎。他与王维友善,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的色彩。代表作有《终南望余雪》、《望蓟门》、《七夕》、《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陆浑水亭》、《家园夜坐寄郭微》、《送丘为下第》、《古意二首》等,其中以《终南望余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望蓟门》诗描写边塞沙场,写得波澜壮阔,令人震动,其中“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为有名的佳句。祖咏曾游净影寺,有《题远公经台》诗作一首,远公经台,即今净影寺东说法台,又名讲经台。这是历代关于净影寺的第一首诗作。其诗云: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荆浩,字浩然,河內沁水(今山西省沁水县)人。生于唐末,五代时人,中国古代著名画家。荆浩工诗文,通经史。因唐末至五代时中原一带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他遂绝意仕进,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即今影寺一带,并以此自号为洪谷子。据其所撰《笔法记》记载,太行山谼谷深处,风景佳胜,有无数的古松“挂岸盘溪,披苔裂石”,使他为之惊异,遂携带纸笔,进行写生,“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可见他擅长画山水树石,是与他隐居深山的生活和师法造化的艺术实践分不开的。他也能画壁画,据北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他还曾在后梁的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双林寺院画过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颇受称誉。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将唐代出现的“水晕墨章”画法进一步推向成熟。他总结了唐代山水画的笔墨得失,认为李思训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像,亦恨无墨;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只有张璪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得到他的肯定。荆浩在山水画的师承上不只取法张璪,同时亦在吴道子与项容等人的笔墨得失之间,舍短用长,加以发展。自谓:“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将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笔法记》)。他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笔墨两得,皴染兼备,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一次大突破。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画更为丰富生动,其特点是在画幅的主要部位安排气势雄浑的主峰,在其他中景和近景部位则布置乔窠杂植,溪泉坡岸,并点缀村楼桥杓,间或穿插人物活动,使得一幅画境界雄阔,景物逼真和构图完整。荆浩的这种全景式山水画,奠定了稍后由关仝、李成、范宽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画的格局,推动了山水画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他那表现北方山形特点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雄伟风格,对于北宋前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元代汤垕在《画鉴》中将其称为“唐末之冠”。荆浩的山水画传世作品仅有《匡庐图》。画上宋人原题为“荆浩真迹神品”,元代柯九思在画上题诗,发挥想象,其中有“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之句。据宋人记载,荆浩曾撰有《山水诀》一卷,为宫廷秘阁所藏。现今流传的《笔法记》一直相传为荆浩所著。荆浩在洪谷隐居期间,高平开化寺高僧大愚禅师曾向作诗求画,荆浩也以诗相答,作《画山水图答大愚》,其诗云: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
宗道(?~1204),本名八十,金代贵族,上京人。精通《周易》、《孟子》,善骑射。金世宗和章宗时期,历任右卫将军、西南路副招讨、平阳知府、西北路招讨使、殿前右副都点检。后以镇静得军心民主,特迁三级,兼知京兆府事。宗道为官清廉,施惠于民,所辖人民都很爱戴他。死后赠龙虎卫上将军。曾游净影寺,作《宝岩僧舍》诗。其诗云:寂寂钟鱼柏满轩,午风轻飏煮茶烟。西堂竞日无人到,只许山人借榻眠。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文学家。17岁参加乡试,27岁中进士。累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赵秉文是金代重要的作家之一,诗、文、书、画皆工,自大安三年党怀英死后,即继而为文坛盟主。由于章宗后期沉湎声色,朝廷上下侈靡成风,浮艳尖新的文风随之而滋长。赵秉文不满于这种文风,力图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政治影响加以挽救,因而被元好问誉为“挺身颓波,为世砥柱”。赵秉文诗宗法唐人,七言长篇笔势纵放,律诗壮丽,小诗精致。他没有忘怀世事,“歌管年年乐太平,而今钲鼓替欢声。裴公祠下无穷水,好乞余波为洗兵”(《济源四绝》之一),感慨于金代由盛而衰,明白晓畅而余韵不绝;“胡兵数道下山东,旌旗绛天海水红。胡儿归来血饮马,中原无树摇春风”(《从军行送田琢器之》),揭露蒙古军队的暴行,也颇能激动人心。他的散文往往出于经义名理之学,长于辨析,议论横生。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20卷。赵秉文曾寓居净影寺,同时代的密国公完颜琦曾作《闻赵闲闲再起为翰林律句》,有“宝岩洪谷西窗梦,不信秋来不上心”之句,洪谷宝岩寺即净影寺。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太原秀容人。元好问七岁能诗,十四岁时随叔父陵川县令元泰到陵川,跟随著名学者郝天挺学习。后来,侨居泽州净影寺,每日与山僧为伴,与山林为友,埋头学习,不闻世事,六年而学业有成,淹贯百家经史。自35岁中博学宏词科入选翰林院,到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二年(1233年)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虏,是他宦海浮沉和仕途最终结束时期。这一时期,他因不满史馆的冷官生活,很快辞官回豫西登封家中闲居。后被荐举出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再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经历蒙古围城、崔立叛降、汴京城破、被俘囚押的饥饿忧愁、流血流泪、生离死别等恶梦般的生活。自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被蒙古兵俘虏,押赴聊城羁管软禁,到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年)八月49岁结束羁系生活,他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并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首领严实、赵天锡等接上关系,生活逐渐好转。期间,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奸贼的误国,并为了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从窝阔台十一年(1239年)秋他50岁时返回故乡忻州,到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他68岁时在获鹿寓舍逝世,是他的遗民不仕和为金史编纂四处奔忙搜求有关资料时期。这段时期,他的交游范围更广、作诗为文更多,对蒙古国的态度也逐渐转变。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其中,除在修武县留有大量诗篇铭记之外,关于净影寺的有《宝岩纪行》和《洪谷圣灯》,而《谼谷圣灯》是有记载以来第一篇关于净影寺金灯的诗作,且是多盏金灯,“一灯一灯又一灯,山僧失喜见未曾”,惊坏了僧人和游客,是研究净影寺金灯现象的重要文献。
《宝岩纪行》诗云:阴崖转清深,秋老木坚瘦。城居望已远,步觉脱氛垢。宝岩夙所爱,丈室方再叩。曛黑才入门,径就石泉漱。遥遥金门寺,宝焰出岩窦。我岂无尽公,昔见今乃又。同来二三子,寝饭故相就。况有杜紫微,琴筑终雅奏。曈曈上初日,深樾炯穿漏。逶迤陟西巘,万景若迎候。绝壁三面开,仰看劳引脰。两山老突兀,屹立柱园覆。诸峰出头角,随起随偃仆。不可无烟霞,朝莫为先后。横亘连巨鳌,飞堕集灵鹫。九华与奇巧,五老失浑厚。想当位置初,遂欲雄宇宙。太行有谼谷,胜迹无出右。大似尘外人,眉宇见高秀。哀湍下绝壑,电激龙怒斗。崩奔翻雪窖,莹滑泻琼甃。穷源得悬流,伟观骇初遘。仙人宝楼阁,宝雨散檐溜。天孙拂机丝,素锦绚清昼。永怀登高赋,意匠因驰骤。窘于游暴秦,细凿留篆籀。兹山缘未了,僧夏容宿留。终当匄余年,奇探尽云岫。
《洪谷圣灯》诗云:金门寺前山突起,井底宝岩三十里。旧闻圣灯在山上,紫微侍郎宜不妄。山空月黑无人声,林间宿鸟时一鸣。游人烧香仰天立,不觉紫烟峰头一灯出。一灯一灯续一灯,山僧失喜见未曾。金绳脱串珠散迸,玉丸走伴光不定。飞行起伏谁控搏,华丽清园自殊胜。北荒烛笼开晦冥,南极入地多异星。岂知心光毫相有,真遇物外恍惚终难凭。腐儒心魄为动荡,再拜中庭谢灵贶。何曾办作刘更生,下照乃辱青藜杖。昨朝黄华瀑流神所怜,今朝金门佛灯佛作缘。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
王磐(1202~1293年),原籍河北永年,金未南迁河南鲁山。王磐年少时从麻久畴求学。当时他因家贫,每日只做饭一小锅,划为早晚两餐。后中进士,授归德府录事判官,但并未就职,而是更加发愤读书。金亡入宋,避难襄阳,襄阳兵变后北归。东平总管严实迎其为师,从学者有数百人。王磐遂置田宅,题其室为“鹿奄”,取意安宿至老的意思。后入京城,世祖召拜为翰林直学士,同修国史。出京为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力除贪暴,地方安定。复入翰林为学士,升太常少卿,入见宰相,议罢免对百姓为祸最烈的官制转运司。权奸阿合马想夺取右丞相安童的权力,提议中书、尚书两省合一。王磐在朝议时坚持若要合并,应让右丞相负总责,得到众朝臣的赞同,粉碎了阿合马的阴谋。在朝廷礼仪上,王磐也很有建树。大都宫殿未建成时,礼仪也没有确立。元世祖命王磐依制定礼,使朝贺井井有条。王磐还对元代的选拔官员和官吏致仕制度进行了修订。他说:“古代二十从政,七十退休,可以发挥他的才干与精力,怜悯他的衰老,保持他的廉耻之心。如果不限年龄,出仕终身,对朝政与国家治理是不利的。”世祖依其言而定制,王磐首先身体力行,不贪恋官位,多次提出辞呈被批准后,仅取原俸禄的一半回鲁山养老。王磐还家后年至92岁谢世,追封“名国公”,谥号“文忠”。 他对元朝政治的诸多建树,被后人誉为佐政名臣。王磐曾到净影寺游玩,并写有《洪谷山》诗一首,其诗云: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今晨到洪谷,驱马五松边。未移金门寺,还指元康烟。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何当重经过,岩下细流连。
姚学甲,字联芳,号半塘,清代山东钜野人,江南丙戌科(1766年)进士,官至嘉定知县。擅山水画,著有《练水画徵录》。另纂修有《潞州府志》、《凤台县志》、《武乡金石石志》等地方志。乾隆年间曾游马牢川(在马头山)和净影寺,作有《马牢川怀古》和《洪谷圣灯》两诗。其《洪谷圣灯》诗云:谼谷十里秋风劲,天阴月黑禅窟净。旧闻金门寺前灯,山僧指示名曰圣。俄尔一点山中明,浮光吹乱遥带映。初疑荧荧鬼燐生,又似萤火各分併。鱼龙作戏珠光吞,星斗落地流辉迸。吾初见之得未曾,眼花迷乱立不正。远者如相迎,近者如相竞;散者纷而行,聚者肆以横。谁为抟其华?谁为执其檠?君不见紫薇郎传布人间孝实证,又不见元遗山吟入长句高歌咏。愧我笔力如纸绵,欲赋灵贶无人倩。独喜毫相印心光,神工不知何权柄。想为鹫岭奇化多,照见大千目彻镜。佛法定有灯可传,灵台不灭西教盛。千灯万灯总一灯,灯灯相续明真性。
孟颜,字怀溪,明代山西泽州人。嘉靖戊戌科(1538年)进士。初任县令,以仁爱为政,惠泽及于民。后擢迁为工部主事,累官至四川布政参议。不久以双亲不能奉养为由辞官归家。所作诗歌不拘格律,以自抒性情为能事;文章有气势,下笔动辄千万言。曾到净影寺游玩,并应邀作《重修青莲寺下院古净影寺碑记》,这是现存有关净影寺来历的最早实物资料。著有《孟亭恒隐集》数卷。
其它的还有明代王绪宏作的《净影寺》诗和程之玿作的《题宝岩寺诗》。
王绪宏诗云:四围山壁立,天光一线通。岩开知鸟道,嶂合是幽宫。塔影千年月,涛鸣六月风。应知谭法处,龙象报神功。
程之玿诗云:花园村居太行巅,上有古刹栖古禅。入夜金灯往往出,乍明乍灭树林边。观灯佛子归佛力,自我思之恐不然。中土无佛山即有,此灯灿烂几千年。非从白马驮来物,不稽之语莫轻传。暇日偶看草木子,谓灯皆是山灵宣。明珠一颗能润浦,良玉一片能辉田。宝藏之兴萃陵谷,自然光怪冲云天。峨嵋简州衡岳地,匡庐天章太白前。到处有灯惊耳目,岂皆天竺种奇缘。儒者所言良不逛,雾释水消何惑焉。邺下崔生名下士,流连景物题诗篇。才华俊逸但佞佛,佛曰岂借灯增妍。我作此言告来者,读书明理莫纤缠。山归山兮佛归佛,鉴朗衡平两不偏。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