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新解 怡学法师序
了凡四训新解 怡学法师序
张永忠,号水境(原水镜,后经金庸先生提议改为水境,意在立志于水的品质与境界),法名善圆通,山西高平人。
我们相识于上世纪九零岁值,缘于同乡,来往甚密。记得初交水境时,他年值弱冠,因特殊才能,在京某部队为国尽义。水境幼承庭训,童心向佛,常到寺院礼佛禅修。经同门师弟怡藏法师引荐与我,时常留宿于寺内,促膝论道,相互倾心,得知其不少奇异隐秘之事。水境天性聪慧,宿根深厚,往往语出惊人,屡有奇验,使得乡邻瞠目结舌,称之为神童。
稍长,千里寻师,万里访道,得见不少奇人异事,自身的先天禀赋加上不断地深思好学,使得他的修行更上一层。后来便韬光隐晦,秘而不宣了。
朋友间相见,总是有他的趣闻轶事,令我大饱耳福又愉悦心田。
记得2000年刚过,一次在家乡偶遇。他约我去高平七佛山看一座庙,我欣然同往。荆棘陡坡中攀登上千米高山实属不易,艰难到达峰顶,不禁大失所望。所谓的云月寺只有几间如民房般大小的根基残留。
但水境居士想为家乡做点好事的心愿非常坚定。此山位于高平城东,是谓太行山来龙正脉,于此建寺正可护城佑民,造福一方。在遗址上恢复寺院,是国家政策允许的,若能建成,会对高平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说你是风水大家,你既然看好了,我当然认可。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善事好事,我随喜功德。他说你同意就要答应修好以后来做名誉住持,我说行。就这样,谈笑中结束了第一次七佛山之行。
自此至2006年七佛山七佛寺修建落成,期间,水境居士全身心投入到始于唐建寺院的修复和扩建中。由从前残垣断壁的几间废墟到如今的七进八院,规模具足近百间院落塔寺;从狭窄陡峭的崎岖山道到宽阔平坦的盘山公路;从蜿蜒小路到牌楼一百零八层的石台阶;从定林寺沿岭过七福门......
从高平城遥望东山耸立的七佛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树木阴郁、房舍整齐、规划合理的七佛山乐土。在七佛山落成开光当年,高平前所未有的有数名学生考入全国著名学府,七佛寺七佛塔的兴建,暗合道妙,与其归功于民间所谓文峰塔的作用,不如说我佛大雄福荫十方众生。归根结蒂,人杰地灵皆是此心之妙用,人心向善,自然人才辈出,虽曰不可思议,却是因果之必然。
从零至百的递增,从始至终的圆满,从凡夫到发菩提心登欢喜地的卓越成就。人生的曲折经历,心地的艰难蜕变,向人们昭示着什么。我认识的水境居士,就像凤凰的浴火重生,庙在变,人也在变,以前的意气风发、才情四溢变得谦虚谨慎、锋芒内敛了。这些和他发心报恩、成就道场的功德没有关系吗?我说不仅如此,是他觉悟了对社会的责任,责任心使他有了进而的使命感。是既为佛子当为佛事,修行利人天,发心度有缘,是此信念的使然和成就。
我和水境居士既是好朋友,更是同参道友,交往中谈得最多的还是佛法中事。他不仅在利生事业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个人修学上同样精进不息。闻思慧通,兼以准提密法而能善用其心。日前他拿来《了凡四训新解》书稿给我,嘱为作序,自觉学修俱浅,推辞再三。无奈多年兄弟道友之情,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勉为其难。
接稿初读,竟不能释手,一日一夜全稿通读,感叹,真乃好文妙解!水境以自身亲身经历与体悟,将古人文言予以解读诠释,用今人易懂的现代语言阐述,参照力强,入情入理,逻辑思维缜密,是契理契机的好文章,值得善性人士阅读品味。
略述一二前尘影事,是为序。
怡学 戊子年冬月于北京广化寺丈室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